2012届中考语文模拟冲刺卷(八)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42707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2/3/31

1.选择题(共17题)

1.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看山头    月,红盘乍    ,一刹间,青光上    ,天空皎洁,四野无声,微闻犬吠。
A.升涌照B.吐现照
C.吐涌射D.升现射
2.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今天我们提倡的创新,并不是要抛开先哲时贤的成果另起炉灶,而是要站在他们的肩膀上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进,并努力超越。
B.中华民族自古以来便具有扶助他人的热肠,做善事,行义举,从善如流,这些美好的品德代代相传,惠及子孙万代。
C.学生代表振振有词的发言响彻整个会议大厅,赢得了经久不息的掌声。
D.我国自主研制的新一代“歼—10”战机,设计新颖,性能先进,这在我国此前的战机发展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3.

比较形近字组词

凶{#blank#}1{#/blank#}    会{#blank#}2{#/blank#}    苗{#blank#}3{#/blank#}    撑{#blank#}4{#/blank#}

汹{#blank#}5{#/blank#}    绘{#blank#}6{#/blank#}    描{#blank#}7{#/blank#}    掌{#blank#}8{#/blank#}

4.
对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的运用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⑴. 红眼睛原知道他家里只有一个老娘。  
⑵. 一个浑身黑色的人,站在老栓面前,眼光正像两把刀,刺得老栓缩小了一半。
⑶. 晚自习的下课铃响了,同学们迫不及待地飞出了教室。
⑷. 她敏捷而有力地跳过岩石,就像五月的小溪飞出山崖。
A.借代比喻夸张比拟B.借代夸张比拟比喻
C.比喻比拟夸张借代D.比拟夸张比喻借代
5.

体积和质量都相等的铁球、铜球和铅球,已知ρ>ρ>ρ,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6.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美国有近千座电视台,全国97%的家庭拥有电视机,有近一亿多台电视机。
B.这种广博的爱,又一次在校园内煽动起了一股爱的暖流。
C.郭兰英这个名字对青年人可能是陌生的,可是对中年人却是熟悉的。
D.老师虽然只简单地说了这么一句话,但却深深地打动了我们全班五十四个同学的心。
7.

比较形近字组词

恐{#blank#}1{#/blank#}    本{#blank#}2{#/blank#}    斩{#blank#}3{#/blank#}    顿{#blank#}4{#/blank#}

巩{#blank#}5{#/blank#}    笨{#blank#}6{#/blank#}    崭{#blank#}7{#/blank#}    吨{#blank#}8{#/blank#}

8.
下列词语中,标点符号使用不当的一句是( )。
A.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她分明已经纯乎是个乞丐了。
B.“唉!”作者叹道,“红尘之中,人海茫茫。要找出不知姓名的陌生人来,这不是大海捞针吗?”
C.一起去的有十七八个人,有姐姐、表哥、表妹、同学等……
D.他看到街上挂着《全国第八届中国山水画展》的横幅。
9.
对作家作品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鲁迅的《狂人日记》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短篇小说。
B.关汉卿,元朝大都人,与马致远、白朴、郑光祖并称为元曲四大家。
C.莎士比亚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戏剧家和诗人,《哈姆雷特》是他四大悲剧之一,另外三部是《麦克白》、《李尔王》、《奥赛罗》。
D.“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眉共比高”这首诗中的“三父子”指的是曹操、曹丕、曹植。
10.

根据拼音写词语

kǒng lóng

xiōng měng

gē zi

miáo huì 

{#blank#}1{#/blank#} 

{#blank#}2{#/blank#} 

{#blank#}3{#/blank#} 

{#blank#}4{#/blank#} 

qīng yíng

zhǎn xīn

bèn zhòng

mǐn jié

   xīn xǐ ruò kuáng

{#blank#}5{#/blank#} 

{#blank#}6{#/blank#} 

{#blank#}7{#/blank#} 

{#blank#}8{#/blank#} 

{#blank#}9{#/blank#} 

11.
《琵琶行》、《荷塘月色》、《拿来主义》、《鸿门宴》的作者依次是()。
A.白居易朱自清鲁迅司马迁B.鲁迅朱自清白居易司马迁
C.白居易鲁迅司马迁朱自清D.白居易司马迁鲁迅朱自清
12.

写出词语的反义词。

笨重--{#blank#}1{#/blank#}    主动--{#blank#}2{#/blank#}    敏捷--{#blank#}3{#/blank#}    美丽--{#blank#}4{#/blank#}

13.
下列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这几天我心里颇不宁静”是《荷塘月色》一文的题眼。
B.《景泰蓝的制作》按逻辑顺序进行说明,提纲挈领,有条不紊。
C.叶圣陶是现代文学研究会的著名小说家,代表作有《多收三五斗》《倪焕之》。他又是现代文学史上最早的童话作家,作品有《古代英雄的石像》。
D.《红楼梦》原名《石头记》,作者曹雪芹。《红楼梦》是一部史诗式的长篇小说,把中国古典小说创作推向了最高峰,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14.

选择合适的词语搭配。

凶猛的{#blank#}1{#/blank#}    马门溪龙

迟钝的{#blank#}2{#/blank#}    霸王龙

轻灵的{#blank#}3{#/blank#}    鸽子

五彩的{#blank#}4{#/blank#}    孔雀

15.

选择合适的词语搭配。

粗壮的{#blank#}1{#/blank#}    羽毛

崭新的{#blank#}2{#/blank#}    后腿

美丽的{#blank#}3{#/blank#}    天地

敏捷的{#blank#}4{#/blank#}    动作

16.

选择合适的词语搭配。

粗壮的{#blank#}1{#/blank#}    羽毛

崭新的{#blank#}2{#/blank#}    后腿

美丽的{#blank#}3{#/blank#}    天地

敏捷的{#blank#}4{#/blank#}    动作

17.

选词填空

成绩    成果

他的研究{#blank#}1{#/blank#}获得了专家的好评。

2.现代文阅读(共1题)

18.
判断题:
【小题1】“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中的破折号的作用是:解释,说明。(  )
【小题2】祥林嫂是被活活穷死,饿死的。(  )
【小题3】在小说《最后一片叶子》中,主人公是琼珊,她追求理想,纯洁朴实,全文就是围绕她生病的情节展开的。( )
【小题4】词是音和义的结合体,是最小的能独立运用的语言单位。(  )
【小题5】“贻笑大方”和“望洋兴叹”两个成语均出自老子的《秋水》。(  )
【小题6】朱自清在《故都的秋》中,以“北国的秋,却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句领起,进而选取了“故都”秋天的典型景物,状物写景,寓情于景。(   )
【小题7】“延安的歌声……它是黑夜的火把,雪天的煤炭,大旱的甘霖”采用了比喻和排比的修辞手法。(   )

3.综合性学习(共1题)

19.
填空题
【小题1】汉字的造字方法有“   ”之说。
【小题2】巴金的《灯》一文主要应用了   的表现手法。
【小题3】法国的莫泊桑,俄国的契诃夫,美国的欧·亨利被称之为“ ”。
【小题4】 ?杨柳岸,晓风残月。

4.作文(共1题)

20.
作文
题目:花儿不止在春天开放
要求:不限体裁,不少于600字。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17道)

    现代文阅读:(1道)

    综合性学习:(1道)

    作文:(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