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届湖北省南漳县中考适应性考试语文试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42692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2/6/18

1.选择题(共7题)

1.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全世界瞩目的2012年奥运会即将拉开帷幕,精彩的比赛定会让世人大饱眼福
B.班长辩论时,引经据典,铿锵有力,赢得听众阵阵掌声。
C.正在热播的《兵临城下》,成为许多家长和孩子们茶余饭后滔滔不绝的话题。
D.若养成了学习的好习惯,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由于革命潮流的冲击和进步思想的影响,使他形成了初步的民主主义思想。
B.这次出赛能否入围,取决于平时的准备是否到位。
C.党和国家决定加快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所以今年大学继续扩招。
D.他的学习成绩不仅在全校拔尖,而且在班里名列前茅。
3.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4.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5.榴石矿石可以看作由CaO、FeO、Fe2O3、Al2O3、SiO2组成.工业上对其进行综合利用的流程如下:

6.

抓关键词是历史学习的方法之一。与“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民主政治建设”等关键词相吻合的历史事件是(     )

7.

依法治国是社会进步的重要表现,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的会议是(     )

2.现代文阅读(共2题)

8.
(题文)阅读记叙文《听梅》,完成下面题目。(13分)
听梅
大卫
① 梅花是用来看的,但对于某些人来说,梅花,却是用来听的,比如,此刻正走在山坡上的七个姑娘,从背景看,有高有矮,有大有小,我不知道她们的名字,姑且把大的叫大姑娘,小的叫小姑娘。她们正走在春天的梅林里。
②这七个女孩,她们没有把目光带来,如何看——是的,她们没目光,她们的眼睛是冬天的水塘,结了层厚厚的冰,在她们的视野里——她们连视野也没有——没有“瞅,看,瞭望,端详,观察,注目”这些词,甚至可以说,这些词是她们的敌人。
③从一数到七,七个姑娘,一个抓着一个肩膀,仿佛是春天的一串最甜的糖葫芦,她们在梅树间移动。只见走在最前头的,是个只有十来岁光景的小姑娘,我不想用天使这个词来形容她,因为她是天使的二次方,她手持一根小小的竹竿,摸摸索索往前走。七个姑娘走得多么整齐,阳光把她们的影子搬来搬去。七个姑娘,一边走,一边还哼着什么歌儿。突然,走在最后面的那个,嚷嚷着停下,原来,她要“看”花,前面六人,也停住了步子,领头的那个小姑娘,转过了身子,把她“领”到了一株梅树旁,只见她用手来回在眼前摸索着,那只手,被阳光镀亮,仿佛是一只蝴蝶,随时可以展翅而飞。羽毛一样的手指,在空中变得越来越软,软得像上帝手中的掸子,可以拂去尘世里的微尘。她在慢慢摸索着,终于接近了一朵花,她先用鼻子嗅了嗅,很贪婪的那种,好像全世界就剩下了这一棵梅树,仿佛这一棵梅树只开着这一朵五世单传的花朵,那种深情,那种迷醉,甚至让我想到了“占有”这个词,她要占有全世界的芳香吗?这个盲女孩——原谅我在春天的梅林,用盲这个词,我更愿意称她们为光明的热爱者——恨不得把整个人,埋在花里。
④一朵花,像人一样,她的香气,就是她的性格,梅花有梅花的性格,一如桃花有桃花的性格。走在最后的这个盲女孩,嗅够了,就把耳朵贴上去,终于看到她的脸了,那是一张没有多少血色的脸,白得像雪一样,阳光在上面弹跳,皮肤薄得吹弹可破。她侧着脸,听梅,像她一样,另外六个盲女孩,也分别把耳朵贴近了离自己最近的花,每个人都屏住了呼吸,仿佛大点声喘气,这些梅花都会化作仙子,倏地飞去。也不知耳朵变成了花朵,还是花朵变成了耳朵,七个盲姑娘,是春天新萌芽的七朵梅花,在春天的剪剪风里,快乐着,芬芳着,馨香着。六个人团团围住了最后的那个盲姑娘,好似六朵花瓣围住了花蕊。
⑤七个姑娘,仿佛看到别的游客在注视她们,不约而同地抬起了头,把耳朵从梅花边搬开,她们恋恋不舍,好像不是在搬离一朵花,而是在搬离一座花园。我猜,她们在听花的时候,肯定听到了水在花朵里流动的声音,就跟血在血管里流动的声音一样,甚至是潺潺的,涓涓的。那些被听的花儿,在风中微微摇晃,风把花瓣吹得动了起来,仿佛一个人张着嘴唱歌,肯定有一朵花先领唱,别的花就一朵接一朵地跟上了,漫山的花,把自己唱得越来越芳香,越来越嘹亮,这是专场演出,所有的声音,只对七个盲姑娘,早春时节,她们把耳朵贴在梅花上,比我们更先听到了春的心跳,蜜蜂的翅膀,也一下一下地扇动,仿佛在打着节拍。七个盲姑娘,一个接一个地排成一队,走了。她们还要听下一朵花。直至这漫山的花,被她们一朵一朵地听遍,直至每一朵花,不管开,还是未开,都被她们听成春天……
⑥这是朋友给我讲的故事。原来,她们是同病室的病友,都有白血病,走在队尾的那个,因为化疗药物作用,连听力也越来越低,几近于无。在一年前(那时她们还住在医院)就约定,春天了,一定要来南京梅花山“看”梅花。她们还有一个约定,就是万一她们中的某个人提前离世了,第二年来听梅的时候,手里会多一根探路的竹竿。
⑦今年春天,希望我能去梅花山,亲眼看看那听梅的盲姑娘,更希望走在前头的那个小女孩子,手里永远只有一根探路的竹竿。和她们相比,我倍感羞愧,茫茫尘世,我们忽略了多少美?和那些盲女孩相比,我们把梅花看在眼里,而她们却可以把梅花听在心里。从这一点说,她们比我们更懂得梅花。
⑧如果你把梅花这个词,换成生命或者命运,我也没有意见。
——《人民日报》2011年4月11日
【小题1】(小题1)用一句话概括文章的内容。(2分)
【小题2】(小题2)文章重点描写了走在队尾的姑娘“看”花的细节。请品味下面语句的表达作用。(3分)
她在慢慢摸索着,终于接近了一朵花,她先用鼻子嗅了嗅,很贪婪的那种,好像全世界就剩下了这一棵梅树,仿佛这一棵梅树只开着这一朵五世单传的花朵,那种深情,那种迷醉,甚至让我想到了“占有”这个词,她要占有全世界的芳香吗?
【小题3】(小题3)请理解文尾一句话的含义。(2分)
如果你把梅花这个词,换成生命或者命运,我也没有意见。
【小题4】(小题4)请从记叙的顺序及其作用方面品析文章的第⑥段。(3分)
【小题5】(小题5)请从文章的内容上谈一点收获。(3分)
9.
(题文)阅读议论文《把优秀变成习惯》,完成下面题目。(13分)
把优秀变成习惯
陈鲁民
①优秀,就是成绩优良、表现突出、出类拔萃之意。优秀的人,都是各行各业素质高、能力强、业绩过人、成就卓越者。雷锋、王杰、苏宁、杨利伟是优秀军人,钱学森、邓稼先、王选、袁隆平是优秀科学家,焦裕禄、孔繁森、牛玉儒、沈浩是优秀领导干部,王进喜、时传祥、包起帆、许振超是优秀工人……从他们的发展经历来看,绝大部分都是从优秀至优秀,不论在人生哪个阶段,都是始终优秀,优秀成了他们的人生习惯。
②钱学森,在北京大学附属中学学习时,成绩就名列前茅;在上海交通大学学习时,是班上的高材生;出国留学考试时,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留学时,成绩一直拔尖,被视为“未来之星”;师从世界著名空气动力学教授冯·卡门后,成为众多学子中的佼佼者,先后获航空工程硕士学位和航空数学、博士学位,二十八岁时就成为世界知名的空气动力学家。回国后,他更是把自己的优秀习惯发挥得淋漓尽致,他殚精竭虑,全力以赴,为新中国的国防科研做出了巨大贡献。
③杨利伟,在中小学学习时一直是优秀学生,多年担任班干部;以优异成绩考取军校后,德才兼备,是优秀的军校大学生;大学毕业后,他刻苦训练,技压群雄,是优秀的歼击机飞行员;选拔宇航员时,他又经过重重选拔,在众多优秀飞行员中胜出;进入宇航员训练队后,他以全方位的优秀成绩,获得领导和专家的一致认可,成为第一个飞向太空的中国人。
除了这些知名人物,在我们身边,也不乏一些把优秀变成习惯的突出人才。如果注意观察,我们会发现,这些人不论工作怎么变换,年龄如何变化,地位如何变动,都始终能做出一流的工作业绩,表现出一流的工作能力,始终与优秀为伍,被公认为不可多得的优秀人才。他们的成功,就在于把优秀变成了习惯,把优秀变成了人生不变的标准。
当然,在一个竞争激烈的社会,要想始终保持优秀,走在前列,是要付出巨大代价的,没有谁能轻轻松松就出类拔萃。
⑥要把优秀变成习惯,一般有两种途径,一是靠天赋,二是靠后天努力。相比较起来,天赋往往可遇而不可求,是稀缺之物;后天努力则人人有这个条件,更可靠一些。所以,不论是钱学森还是杨利伟,不论是雷锋还是许振超,那些一直保持优秀习惯的人,都比常人付出了更多的劳动,流了更多的汗水,花费了更多的心血,没有哪个能随随便便就能成功的。年过七旬的优秀水稻专家袁隆平,至今仍没日没夜地忙碌在实验室和大田里,而绝大多数与他同龄的人,早就含饴弄孙、安享晚年了。
⑦要把优秀变成习惯,关键是要有一个好的开头。也就是说,我们的人生应当力争从一开始就做到优秀,走在前面,这虽然很难,但很重要。因为万事开头难,如果争取到了一个优秀的起点,再往下走就会逐渐形成惯性,就会自觉地要求自已保持优秀的习惯,就会想方设法取得新的优秀,一路优秀下来。相反,倘若一开始就落后平庸,形成习惯性落后,想在后来居上就很难了。
⑧把优秀变成习惯,我们将获益匪浅。
【小题1】(小题1)作者在本文阐述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
【小题2】(小题2)文章论述严密,请具体说出第④段首句、第⑤段首词在文中结构所起的作用。(4分)
【小题3】(小题3)请仿照②③段再列举一个“把优秀变成习惯”的知名人物的事例。(2分)
【小题4】(小题4)请分析第⑦段运用的论证方法及其作用。(3分)
【小题5】(小题5)读了本文,请从内容上谈一点收获。(2分)

3.名著阅读(共1题)

10.
名著导读。(2分)
傅雷先生是我国著名翻译家,也是一个严厉、尽责的父亲。他对儿子的生活和艺术修养进行悉心指导的家信汇编在《 》,他教导儿子做一个 的艺术家。

4.语言表达(共1题)

11.
你正在设计会标,欲请擅长书法的张艺同学帮忙书写标语,该怎么说?(2分)

5.作文(共1题)

12.
写作与表达
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题一:初中生的阅历、能力多从阅读中来。在阅读中丰富思想、文化、语言素养,汲取生命、精神养分,从而茁壮、健康成长。请以《在阅读中成长》为题,写一篇文章。
题二:陆游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周素珊说:“生命中的第一次愈多,生命也就愈益多姿多彩”。这些名言都说明体验是获得真知和多彩生活的途径。所谓“体验”即亲身经历或通过实践来认识周围的事物。比如体验书法、绘画、音乐,体验打球、实验、演讲……请你以《体验 》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请先在答题卡上所选题号后的括号内打“√”,然后再作文;
②若选题二,请先将题目补充完整;不能套作,不得抄袭。
③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除诗歌外);
④字数不少于600字;
⑤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7道)

    现代文阅读:(2道)

    名著阅读:(1道)

    语言表达:(1道)

    作文:(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4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