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34题)
5.
有关我国季风的叙述,下列正确的是()
A.影响我国的夏季风,既有来自太平洋的西南季风,也有来自印度洋的东南季风 |
B.东南季风主要影响我国东部地区,西南季风主要影响我国西部地区 |
C.季风区降水比非季风区降水较多 |
D.受季风影响明显的地区称季风区 |
11.
下图是我国1978年以后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图。关于我国1980年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以后人口变化情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口数量开始下降 | B.人口数量持续增加 |
C.人口数量急剧增加 | D.人口数量保持稳定 |
16.
右图为我国各类地形面积比例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小题1】由图可知,我国
【小题2】③类地形主要分布在我国地势的
【小题3】②⑤两类地形不很适合发展

【小题1】由图可知,我国
A.平原丘陵为主 | B.地形类型多样 |
C.人均林地广阔 | D.山地比例最小 |
A.第三阶梯 | B.第二阶梯 |
C.第一阶梯 | D.沿海大陆架 |
A.旅游业 | B.畜牧业 |
C.耕作业 | D.采矿业 |
18.
下列关于我国地势对河流、农业、交通和水能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许多大河自东向西流入海洋 |
B.受地势高低的影响,我国众多大河沟通了南北交通 |
C.便于海洋湿润气流深入内陆,形成降水,有利于农业生产 |
D.河流从第三级阶梯流向第一级阶梯,落差大,水能资源极为丰富 |
21.
读“中国部分城市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及“中国局部地区某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回答问题。

【小题1】对图中①②③三个城市气候特征比较的叙述,正确的是
【小题2】“中国局部地区某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反映所示地区的气候特征是
【小题3】若①②③三个城市的位置与图中甲、乙、丙三地对应,那么下列配对正确的是

【小题1】对图中①②③三个城市气候特征比较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三个城市冬季都很寒冷 |
B.三个城市中,③城市多雨期最长 |
C.三个城市中,②城市气温季节变化最大 |
D.三个城市都具有雨热同期的特征 |
A.冬季南北温差大 | B.夏季南北普遍高温 |
C.夏季气温从东向西逐渐降低 | D.夏季气温从北向南逐渐降低 |
A.①—甲,②—乙,③—丙 | B.①—丙,②—乙,③—甲 |
C.①—丙,②—甲,③—乙 | D.①—丙,②—乙,③—甲 |
25.
右边是我国长江、黄河水系示意图,读图完成问题。

【小题1】长江、黄河共同流经的省级行政区有
【小题2】长江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a是
【小题3】长江最长的支流b是
【小题4】“人在水下走,船在天上行”形容的是黄河哪一段
【小题5】长江被称为“黄金水道”,主要原因是长江

【小题1】长江、黄河共同流经的省级行政区有
A.青、川 | B.川、甘 |
C.陕、川 | D.晋、豫 |
A.小浪底 | B.葛洲坝 | C.二滩 | D.三峡 |
A.嘉陵江 | B.湘江 | C.赣江 | D.汉江 |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④以下河段 |
A.流域内降水量大 | B.水力资源丰富 | C.航运价值高 | D.流域内多矿产 |
28.
读我国南、北方地区相关内容比较表,完成问题。
【小题1】关于我国耕地和水资源分布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小题2】解决我国水资源地区供需不平衡的有效途径是
| 水资源占全国(%) | 耕地资源占全国(%) | 人口占全国(%) |
北方 | 14.7 | 59.2 | 44.4 |
南方 | 80 | 35.2 | 53.5 |
【小题1】关于我国耕地和水资源分布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北方地区“人多地少” |
B.南方地区“人少地多” |
C.北方地区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 |
D.南方地区水资源非常丰富,不会发生旱灾 |
A.移民 | B.减少耕地 | C.修建水库 | D.跨流域调水 |
29.
右边漫画反映了我国某项国情基本特征,你认为正确的是


A.我国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 |
B.我国自然资源总量大,但人口众多,人均占有量少 |
C.要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
D.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
31.
2016年11月国际互联网大会在浙江乌镇举行,下列关于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 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中国光谷”中关村是首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
B.由于通信技术的飞跃发展,人们的工作、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
C.现代生物技术为我国农业的增产增收发挥了重要作用 |
D.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环渤海地区是我国高新技术产业聚集区 |
2.解答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34道)
解答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