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宿州市十三所重点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理)试题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426578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8/11/24

1.材料分析题(共1题)

1.
思想解放是社会进步与发展的精神动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人)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
——普罗塔格拉
材料二 因为人文主义运动内在的推动力也就是对崭新的世界知识的迫切需求,此种需求最后在自然科学的建立和自然科学按原则而扩展的过程中获得了实现。但是此事发生的方式和赖以完成的思想形式,在所有重要观点上,都表现出依赖于由于吸收了希腊哲学而产生的刺激因素。近代自然科学是人文主义的女儿。
——(德)文德尔班《哲学史教程》
材料三 这种对赎罪券的荒谬宣传,使得那些有学问的人,对于保持大家对教皇的尊敬,也确实感到困难。对于俗人的怀疑和非难又是难以解答。
——周一良、吴于廑主编《世界通史资料选辑》
材料四  ……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用权力来约束权力,形成一种能联合各种权力的政治,其中各种权力既调节配合,又相互制约,即权力要分开掌握和使用。
——孟德期鸠《罗马盛衰原因论》
请回答:
(1)普罗塔格拉属于什么学派的代表人物?材料一体现了他的哪一思想主张?
(2)材料二中的“人文主义运动”指什么?概括材料二的核心观点。(不得摘抄原文)
(3)材料三关于“赎罪券”的争论引发了什么运动?该运动的历史影响是什么?
(4)孟德斯鸠阐述的是什么思想?
(5)假如上述材料作为研究性学习的素材,你认为该组材料最恰当的主题是什么?

2.单选题(共16题)

2.
打破贵族官僚世代为官陈规,提高儒学地位的太学最早设立于
A.春秋战国
B.汉朝
C.唐朝
D.宋朝
3.
被称为“人文主义之父”的是
A.但丁
B.莎士比亚
C.薄伽丘
D.彼特拉克
4.
《大国崛起》中有这样一段解说词:“在启蒙运动声势最盛的这个国度,思想最终演变成行动。”“这个国度”是指
A.德国
B.法国
C.英国
D.美国
5.
他破除了对权威的信仰,是因为他恢复了信仰的权威。这里的“他”是指
A.但丁
B.米开朗琪罗
C.马丁﹒路德
D.伽利略
6.
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的是
A.泰勒斯
B.普罗泰格拉
C.苏格拉底
D.亚里士多德
7.
法国思想家蒙田(1533-1592)说:“在我看来,最美好的人生是向合情合理的普通标准看齐的人生,这样的人生没有奇迹,也不荒唐”。其思想产生的原因之一是
A.智者运动出现
B.文艺复兴发展
C.启蒙运动产生
D.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
8.
公元前5世纪中叶以后古代希腊哲学家研究的核心问题是
A.自然科学B.“神”的本质C.法律制度D.“人”的本质
9.
“他是诗人哲学家历史学家,他使人类的理性迅速发展,他教导我们走向自由。”这里的“他”是指:
A.伏尔泰
B.孟德斯鸠
C.卢梭
D.康德
10.
有西方学者认为“近代世界赖以建立的种种发明与发现可能有一半来源于中国”。传入欧洲,并对“近代世界”产生深刻影响的宋代的科技成就是
A.地动仪
B.造纸术
C.雕版印刷术
D.指南针
11.
《齐民要术》中强调“顺天时,量地力,则用功力少而成功多。任情反道,劳而无获”。这句话所反映的农学思想是
A.顺应天时,多种经营
B.工商皆本
C.因时制宜、因地制宜
D.重农抑商
12.
明清时期,我国古代科技进入总结阶段。下列著作中能够体现这一特征的是
①《伤寒杂病论》
②《本草纲目》
③《农政全书》
④《九章算术》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13.
“夫人臣之侵也,如地形焉,即渐以往,使人主失端,东西易面而不自知。故先王立___以端朝夕。”横线上应该填的是
A.司南
B.火箭
C.简仪
D.星表
14.
汉朝表现大一统时代恢弘文化气度的文学体裁是
A.赋
B.诗
C.词
D.曲
15.
借花妖狐魅的故事艺术地反映广泛现实社会生活的文学作品是
A.《聊斋志异》
B.《水浒传》
C.《西游记》
D.《儒林外史》
16.
清代学者评论明清小说“士大夫农、工、商贾,无不习闻之,以至儿童、妇女不识字者,亦皆闻而如见之”,所体现明清小说的特点是
A.宗教化
B.贵族化
C.神秘化
D.通俗化
17.
郭沫若的对联“世上疮疾,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谰”是写哪位诗人
A.屈原
B.辛弃疾
C.杜甫
D.李白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1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