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沧县风化店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426438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7/12/20

1.材料分析题(共2题)

1.
不同时期的文学家代表着不同时期文学发展的特点,阅读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材料四宋代城市生活丰富,娱乐场所需要大量的歌词。士大夫的词作通过各种途径流传于民间,更有一些词人直接为歌女写词,在歌楼舞榭中传唱。
材料五在中国文学史上,小说在明清时期终于大踏步地闯入文坛,展示了矫健挺拔和叱咤风云的气魄。明清小说凝聚了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文化传统和文化精神,要真切地认识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和文化精神,明清小说是不可多得的通俗读本。
回答问题
(1)一至三这三则材料反映了我国古代文学发展的什么趋势,其根本原因是什么?
(2)据材料四及所学知识,分析宋词繁荣的原因。
(3)材料五中,为什么“小说在明清时期终于大踏步地闯入文坛”?
(4)由宋词到明清小说的发展,你能得到哪些认识?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食者,民之本也;民者,国之本也;国者,君之本也
——刘安《淮南子·主术训》
(材料二)今也以君为主,天下为客,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盖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乐。……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材料三)朱熹生活的时代,整个社会统治阶级鲜廉寡耻,生活奢侈无度。在此时代背景下,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之说。朱熹说:“须知天理只是仁、义、礼、智之总名,仁、义、礼、智便是天理之件数。”朱熹区分了“欲”和“人欲”。欲是正常的,饥而欲食,渴而欲饮,这是正常的欲。朱熹要灭的是“人欲”,又叫“物欲”。……朱熹认为当时国之大患根在君王心术已受蒙蔽,应当根据《大学》之教,以正心诚意作为治国平天下的根本。”
—洪映萱《另一种声音——对朱熹“存天理、灭人欲”等理学观念的反思》
(材料四)孔子生长封建时代,所提倡之道德,封建时代之道德也;所垂示之礼教,即生活状态,封建时代之礼教,封建时代之生活状态也;所主张之政治,封建时代之政治也。……其范围不越少数君主贵族之权利与名誉,于多数国民之幸福无与焉
——陈独秀《孔子之道与现代生活》
请回答:
(1)材料二与材料一相比,其政治思想有何异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其思想不同的政治原因。
(2)指出材料二中的经济主张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思想出现的根源。
(3)分析在汉武帝及材料二、三这三个历史时期儒家思想内涵的演变。
(4)据材料三、四,在对待传统道德上,朱熹和陈独秀的态度有何差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他们思想主张的共同进步性。

2.单选题(共19题)

3.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从政治角度讲,有为百姓而“鸣”,有为统治者而“鸣”,冯天瑜曾指出:中华传统文化在春秋战国时期表现为“以民本思潮和专制主义为两翼的百家争鸣的私学文化”。其中为百姓而“鸣”的民本思潮和为统治者而“鸣”的专制主义分别是
A.墨家、儒家
B.法家、道家
C.儒家、法家
D.道家、儒家
4.
下图是南宋赵孟坚的《墨兰图》。画中自题诗曰:“六月衡湘暑气蒸,幽香一喷冰人清。曾将移入浙西种,一岁才发一两茎。”诗中流露了作者借物舒怀、孤芳自赏、清高脱俗的情趣。该画属于
A.风俗画
B.文人画
C.宫廷画
D.山水画
5.
某学习小组以“中国印刷术的发展历程”为主题开展探究活动,收集到了历史资料唐代《金刚经》卷子,该资料卷末有“咸通(唐懿宗年号)九年四月十五日王玠敬造”的字样。四位同学各抒已见,你认为其中最恰当的说法是
A.资料卷末的纪年说明唐朝就已有了活字印刷术
B.印刷术是宋代毕升发明的,此件可能是伪造的
C.这一资料证明唐代已开始印刷术的研究与应用
D.佛教的传入是印刷术产生的根本原因
6.
2010年上海世博会于5月1日至10月31日盛大举行,下图为本次世博会的会徽。其中,汉字书法的“世”字与2008年北京奥运会会徽——“京”字交相辉映,有异曲同工之妙,其源于汉字书法中的什么字体
A.篆书
B.隶书
C.楷书
D.行书
7.
日本学者内藤湖南认为宋代的中国是一个平民兴起的社会。下列哪些文化现象能佐证上述观点
①印刷术的改进,推进了文化的普及工作
②词成为文学的主流形式
③京剧、昆曲等剧种成为民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
④《清明上河图》等市井风俗画的出现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8.
“它的历史从侧面展示了精英文化与通俗文化是如何相互作用的,同时也展示了元代中国有文化修养的精英阶层在促进这种相互作用时的新作用。”这里的“它”最有可能指
A.文人山水画B.杂剧C.昆曲D.京剧
9.
马克思曾说:“火药、指南针和印刷术的发明这些都是资产阶级发展的必要前提。”卡特指出:“欧洲文艺复兴初期四种发明的流入传播,对现代世界的形成,曾起重要的作用。”培根也指出:“印刷术、火药、指南针曾改变了整个世界,变化如此之大,以致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教派,没有一个赫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发明在人类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他们都看到了中国古代四大发明
A.促进了欧洲社会制度的转型
B.奠定了中国世界文明古国的地位
C.推动了欧洲工业革命的开展
D.打破了世界各地彼此隔绝的状态
10.
某思想家在20世纪初大声疾呼:“吾宁忍过去国粹之消亡,而不忍现在及将来之民族,不适世界之生存而归消灭也。……其不能善变而与之俱进者,将见其不适环境之争存,而退归田然淘汰已耳!”从中可见,该思想家主张
A.打破保守观念,为新文化营造空间B.剔除传统糟粕,重建儒家信仰
C.宣扬改革理念,为康梁变法造声势D.遵循进化理论,任凭自然选择
11.
以下是博希同学整理的“晚清时期翻译西学书籍简表”。从表中可以看出,这一时期学习西学的趋势是
类别
1860—1899年
1902年—1904年
数量
比重
数量
比重
哲学、社会科学
123种
22%
327种
61%
自然科学
162种
29%
112种
21%
应用科学
225种
41%
56种
11%
 
A.从全盘西化到中西结合
B.从持续高涨到趋于停滞
C.从被动接受到主动追求
D.从侧重科技到侧重人文
12.
(题文)小丽看到一篇短文,摘录部分内容如下:古人叫做“欲”,今人叫做“要”。古人叫做“至”,今人叫做“到”。古人叫做“溺”,今人叫做“尿”。本来同一字,声音少许变了。并无雅俗可言,何必纷纷胡闹?这种文学风格的盛行,与近代哪一次革新运动有关
A.自强运动
B.辛亥革命
C.新文化运动
D.新中国成立
13.
晚晴首位驻外使节郭嵩焘曾说:“舍富强之本图,而怀欲速之心以急责之海上,将谓造船、制器用其一旦之功,遂可转弱为强,其余皆可不问,恐无此理。”据此判断郭嵩焘批判的派别及理由是(   )
A.顽固派,抵制学习西方
B.洋务派,治国方略上坚持“中体西用”
C.维新派,坚持与西方商战
D.革命派,要求武力推翻清政府
14.
时人曾对当时某一著述作如下评论:“百年喜读樽前兆,万里惊看海外文”、“其书罗列甚远之国,指掌形势可谓奇书”、“欲制夷患,比筹夷情,尤为有用之书”。据此推断该书最有可能是
A.《华事夷言》
B.《海国图志》
C.《资政新篇》
D.《天演论》
15.
新文化运动的旗手鲁迅说:“汉字不灭,中国必亡,因为汉字的艰深,使全中国大多数人民永远和前进的文化隔离。”陈独秀也说:“中国文字既难传载新事新理,且为腐毒思想之巢窟,废之诚不足惜。”这表明他们
A.开始结合中国国情研究实际问题
B.严重脱离群众而提不出科学纲领
C.发现中国古代文明的严重缺陷与不足
D.对传统文化的绝对的否定
16.
下图为1833~1915年“共和”、“民主”这两个关键词在部分著作和报刊中出现频率的统计图。1905—1913年间“共和”出现的频率远远高于“民主”的频率,其原因包括

①维新变法思想的传播   ②三民主义思想的影响扩大
③新文化运动的推动 ④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发展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17.
一般来说,当帝国的权力来自一个人时,它便软弱;而当它来自千百万人民时则强大……如果学者、商人和老百姓都能关心民族的危难,那么这样的人民将是聪明的,否则是愚昧的。这个观点在中国的最早倡导者应是
A.鸦片战争中新思想的代表人物
B.新文化运动中的激进知识分子
C.辛亥革命时期资产阶级革命派
D.甲午战争后的资产阶级维新派
18.
***思想形成的主要标志是《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重要文章的发表。这些文章从理论上论证了
A.中国社会各阶级的革命态度
B.农民问题和农民斗争的极端重要性
C.“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D.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前途问题
19.
四川广安邓小平故居陈列馆内挂有《双猫图》。1986年,邓小平成为美国《时代》周刊年度风云人物。“不管黑猫白猫,捉到老鼠就是好猫”这句话被摘登在《时代》周刊上,成为世界人民知晓的名言。“白猫黑猫”论所反映的思想核心是( )
A.独立自主B.实事求是C.团结一致D.戒骄戒躁
20.
2013年是***同志诞辰120周年,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为了纪念毛主席,进行探究性学习,主题是:《***对中国革命历史进程的论述》,他们最应该选择的参考资料是
A.《井冈山的斗争》
B.《新民主主义论》
C.《论人民民主专政》
D.《论十大关系》
21.
孙中山曾说:“有了这种以养民为目的的好主义,从前不好的资本制度便可以打破。但是……不能够马上推翻。”材料表明孙中山
A.主张用社会主义思想改造资本主义
B.放弃了资产阶级的民主共和信念
C.以推翻资本主义制度为己任
D.主张用民生主义改良资本主义

3.选择题(共1题)

22.

已知  x2+y2+2x-6y+10=0,则  x+y的值?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19道)

    选择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5

    5星难题:0

    6星难题:10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