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4题)
1.1843年至1855年,中国出口的茶由1300万斤增加到8400万斤,丝的出口由1000多包增加到5600多包,由于出口额的迅速增长,一些地区的农民放弃粮食生产转而种桑植茶。这一现象表明( )
3.新中国60年代外交部副部长王稼祥曾提出外交上的“三和一少”政策,即是对帝国主义要和气一点,对反动派印度尼赫鲁要和气一点,对修正主义要和气一点,对亚非拉人民斗争的援助要少一点,此政策在当时被***认为是修正主义而遭受批判,这说明当时( )
4.新中国60年代外交部副部长王稼祥曾提出外交上的“三和一少”政策,即是对帝国主义要和气一点,对反动派印度尼赫鲁要和气一点,对修正主义要和气一点,对亚非拉人民斗争的援助要少一点,此政策在当时被***认为是修正主义而遭受批判,这说明当时( )
2.现代文阅读- (共2题)
5.
鸿鹄志短(15分)
一天,去公园玩耍,发现东南角的水池里游着两只美丽的天鹅,只见它们全身洁白,伸着长长的脖子,显得高贵而优雅。不少游人围在池子的四周,争先恐后地给它们投食、照相。
对于天鹅,我并不陌生,儿时在李商隐的《镜槛》中读到过:“镜槛芙蓉入,香台翡翠过。拨弦惊火凤,交扇拂天鹅。”还有安徒生的《丑小鸭》中也写到了天鹅。当然,令我印象最深的要数《史记*陈涉世家》中陈胜提到的一句话:“嗟乎,燕雀安知鸿鹄(古时对天鹅的称呼)之志哉!”
那时,天鹅在我的心目中,简直就是天使的化身,雄心壮志的代言。但我万万没有想到,如今这两只骄傲的白天鹅竟然生活于这样一个狭小局促的水池中,并且毫不在意,还一副 A 的样子。这样想着,我不禁向它们投去几分鄙夷的目光,我一向认为,天鹅的家不是湖泊,就是蓝天,呆在池子里的天鹅,算不上真正的天鹅。
以前我听别人说,天鹅是世界上飞得最高的飞禽,飞行高度可达9000米,能轻轻松松地跨越珠穆朗玛峰。天鹅有如此大的本领,却 B 的样子待在池子里向人们乞食,这着实让我感到有些意外。我好奇地问公园里的管理员:“你们把天鹅放在这样一个水池里,还不设任何的防护措施,难道你们不知道天鹅会飞吗?”
管理员微笑着回答说:“我们当然知道,但是它们绝不会飞走的。”
我疑惑地问:“为什么呢?”
管理员不慌不忙地解释说:“一则,水池里有吃不完的食物,这不仅免去了它们四处觅食的烦恼,还不用担心受到其他动物的侵袭。有这么优越的条件和环境,你就算拿着竹竿赶它们,它们也舍不得走。二则,天鹅起飞需要助跑,没有足够的空间,它们根本飞不起来。在这两只天鹅小的时候,我们先将它们放在一个经过特殊设计的小池子里,起初,这两只天鹅拼命地想要飞走,但池子的宽度达不到它们起飞的要求,每次逃逸均以失败而告终。经过多次的尝试后,天鹅渐渐失去了信心,放弃了起飞的念头。慢慢地,他们学会了享乐,学会了安于现状,不再幻想辽阔的蓝天和湖泊,以至于后来我们将它们放进一个大池子里,它们也没有想过逃跑,或许它们早已忘记自己会飞翔了。”
听了管理员的述说,我猛然醒悟,如果没有远大的志向,即使是有着“飞高冠军”之称的天鹅,也跟普通的鸭子无异,只能整天游荡在几尺见方的水池内,供人们观赏和取乐。
原来,很多时候,人之所以庸庸碌碌,不是因为我们没有才华,没有能力,而是因为我们根本没有展翅高飞的信心、雄心和恒心。如果一个人有了高远的目标,哪怕他是一只不起眼的黄雀,也能自由自在地翱翔于天空。
(选自《思维与智慧》2004、01)
【小题1】根据上下文的语意,选择下列成语恰当地填入文中的横线上(2分):
悠然自得 可怜兮兮
【小题2】请你说说作者为什么会对公园中的天鹅“感到意外”并且“鄙夷”他们?(4分)
【小题3】上文第二段为什么要提到安徒生的《丑小鸭》和《陈涉世家》中陈胜的话?(3分)
【小题4】结合文本分析造成“鸿鹄志短”的原因有哪些?(3分)
【小题5】说说文章最后一段议论在文中有什么作用。(2分)
【小题6】“鸿鹄志短”谁之过?请你谈谈自己的看法。(3分)
一天,去公园玩耍,发现东南角的水池里游着两只美丽的天鹅,只见它们全身洁白,伸着长长的脖子,显得高贵而优雅。不少游人围在池子的四周,争先恐后地给它们投食、照相。
对于天鹅,我并不陌生,儿时在李商隐的《镜槛》中读到过:“镜槛芙蓉入,香台翡翠过。拨弦惊火凤,交扇拂天鹅。”还有安徒生的《丑小鸭》中也写到了天鹅。当然,令我印象最深的要数《史记*陈涉世家》中陈胜提到的一句话:“嗟乎,燕雀安知鸿鹄(古时对天鹅的称呼)之志哉!”
那时,天鹅在我的心目中,简直就是天使的化身,雄心壮志的代言。但我万万没有想到,如今这两只骄傲的白天鹅竟然生活于这样一个狭小局促的水池中,并且毫不在意,还一副 A 的样子。这样想着,我不禁向它们投去几分鄙夷的目光,我一向认为,天鹅的家不是湖泊,就是蓝天,呆在池子里的天鹅,算不上真正的天鹅。
以前我听别人说,天鹅是世界上飞得最高的飞禽,飞行高度可达9000米,能轻轻松松地跨越珠穆朗玛峰。天鹅有如此大的本领,却 B 的样子待在池子里向人们乞食,这着实让我感到有些意外。我好奇地问公园里的管理员:“你们把天鹅放在这样一个水池里,还不设任何的防护措施,难道你们不知道天鹅会飞吗?”
管理员微笑着回答说:“我们当然知道,但是它们绝不会飞走的。”
我疑惑地问:“为什么呢?”
管理员不慌不忙地解释说:“一则,水池里有吃不完的食物,这不仅免去了它们四处觅食的烦恼,还不用担心受到其他动物的侵袭。有这么优越的条件和环境,你就算拿着竹竿赶它们,它们也舍不得走。二则,天鹅起飞需要助跑,没有足够的空间,它们根本飞不起来。在这两只天鹅小的时候,我们先将它们放在一个经过特殊设计的小池子里,起初,这两只天鹅拼命地想要飞走,但池子的宽度达不到它们起飞的要求,每次逃逸均以失败而告终。经过多次的尝试后,天鹅渐渐失去了信心,放弃了起飞的念头。慢慢地,他们学会了享乐,学会了安于现状,不再幻想辽阔的蓝天和湖泊,以至于后来我们将它们放进一个大池子里,它们也没有想过逃跑,或许它们早已忘记自己会飞翔了。”
听了管理员的述说,我猛然醒悟,如果没有远大的志向,即使是有着“飞高冠军”之称的天鹅,也跟普通的鸭子无异,只能整天游荡在几尺见方的水池内,供人们观赏和取乐。
原来,很多时候,人之所以庸庸碌碌,不是因为我们没有才华,没有能力,而是因为我们根本没有展翅高飞的信心、雄心和恒心。如果一个人有了高远的目标,哪怕他是一只不起眼的黄雀,也能自由自在地翱翔于天空。
(选自《思维与智慧》2004、01)
【小题1】根据上下文的语意,选择下列成语恰当地填入文中的横线上(2分):
悠然自得 可怜兮兮
【小题2】请你说说作者为什么会对公园中的天鹅“感到意外”并且“鄙夷”他们?(4分)
【小题3】上文第二段为什么要提到安徒生的《丑小鸭》和《陈涉世家》中陈胜的话?(3分)
【小题4】结合文本分析造成“鸿鹄志短”的原因有哪些?(3分)
【小题5】说说文章最后一段议论在文中有什么作用。(2分)
【小题6】“鸿鹄志短”谁之过?请你谈谈自己的看法。(3分)
6.
关于梁祝文化的主题阅读(16分)
(故事传说)
关于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传说有好几个版本,流传最广的是以下两个版本:
浙江上虞版——故事讲述的是上虞祝家庄才女祝英台,女扮男装赴杭求学,途中邂逅同时到杭州求学的会稽书生梁山伯,于是双双结伴到杭州游学,期间同窗三载,形影不离,结下深厚情义。祝英台学成先归,二年后梁山伯到上虞寻访祝英台时,真相大白,方知祝英台是女儿身,遂回家告知父母,意欲娶其为妻,不料此时祝英台已由父母之命许配马家,梁山伯知后追悔莫及。三年后梁山伯出任鄞县县令,终因多年相思成疾,一病不起,死后葬鄞城西清道山下。梁死后第二年祝英台出嫁途中,路经梁墓,风浪大作,闻此处就是梁山伯葬地之后,不禁悲从中来,上山在墓前痛哭亡灵,情义感动天地,只见梁山伯墓突然地裂开一道口子,祝英台纵身跃入,墓复合拢,风停雨霁,彩虹高悬,梁祝化为蝴蝶,在人间蹁跹飞舞。
山东微山版——济宁市微山县马坡乡有“梁山伯祝英台墓记碑”,为明正德十一年(公元1516年)重修梁祝墓、祠时所立。碑文记载祝英台家居济宁九曲村,其父祝员外因没有儿子,十分苦恼。祝英台是为解父忧才女扮男装求学。梁祝二人同窗三年。一日英台思乡回家,山伯得知真相,往其门拜访,别后不一载,疾终于家,葬于吴桥东邹县。英台眼见马家迎亲将至,苦思山伯,情深意切,祝英台悲伤而死。士大夫们被祝英台事父至孝及对梁氏矢一而终感动,为二人修合葬墓。现曲阜孔庙还保有“梁祝读书处”,在峄山上还有“梁祝读书洞”、“梁祝祠”等遗址。
(故事特点)
梁祝传说富有江南地方特色,清风杨柳,缠绵悱恻,这种柔美的艺术形式,反映了江南百姓的审美心理特点,也显示出梁祝传说产生的地域环境特色;奇丽的情节结构体现了人类对于爱情的忠贞精神;梁祝传说在流传过程中被鼓词、故事、歌谣、传奇、木鱼书、戏剧、曲艺、音乐等艺术形式接受,从而使梁祝传说在民间广为流传,成为中国最具辐射力的口头和非物质文化艺术,并形成了庞大独特的梁祝文化。
(梁祝文化公园)
梁祝文化公园,位于浙江宁波西郊。梁祝文化公园是一座爱情主题公园,是梁祝故事的发源地。它以梁祝爱情传说作为美丽的故事背景,向人们展示了“东方罗密欧与朱丽叶”绚丽多姿的一页。梁祝故事起源于东晋,距今有1600多年的历史。据全国众多地方志及宁波史料记载,梁山伯乃绍兴会稽人士,在鄞县(今鄞州区)担任县令,积劳病逝,安葬于清道源九龙墟(梁祝公园地址)。梁祝文化公园是以梁山伯庙为主体,以梁祝故事情节为主导游线的风景旅游名胜。三届中国梁祝婚俗节的成功举办让他享誉海内外。(摘自新浪网)
(化蝶雕像)

【小题1】说说上虞版和微山版的梁祝故事传说有什么不同之处?(4分)
【小题2】梁祝故事有什么特点,为什么它能在民间广为流传,成为一种文化。(4分)
【小题3】对照文本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3分)
【小题4】(小题4)梁祝文化公园有一“化蝶雕塑”(如图),请你对这个雕塑向游客作一番介绍。(不少于80字)(5分)
(故事传说)
关于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传说有好几个版本,流传最广的是以下两个版本:
浙江上虞版——故事讲述的是上虞祝家庄才女祝英台,女扮男装赴杭求学,途中邂逅同时到杭州求学的会稽书生梁山伯,于是双双结伴到杭州游学,期间同窗三载,形影不离,结下深厚情义。祝英台学成先归,二年后梁山伯到上虞寻访祝英台时,真相大白,方知祝英台是女儿身,遂回家告知父母,意欲娶其为妻,不料此时祝英台已由父母之命许配马家,梁山伯知后追悔莫及。三年后梁山伯出任鄞县县令,终因多年相思成疾,一病不起,死后葬鄞城西清道山下。梁死后第二年祝英台出嫁途中,路经梁墓,风浪大作,闻此处就是梁山伯葬地之后,不禁悲从中来,上山在墓前痛哭亡灵,情义感动天地,只见梁山伯墓突然地裂开一道口子,祝英台纵身跃入,墓复合拢,风停雨霁,彩虹高悬,梁祝化为蝴蝶,在人间蹁跹飞舞。
山东微山版——济宁市微山县马坡乡有“梁山伯祝英台墓记碑”,为明正德十一年(公元1516年)重修梁祝墓、祠时所立。碑文记载祝英台家居济宁九曲村,其父祝员外因没有儿子,十分苦恼。祝英台是为解父忧才女扮男装求学。梁祝二人同窗三年。一日英台思乡回家,山伯得知真相,往其门拜访,别后不一载,疾终于家,葬于吴桥东邹县。英台眼见马家迎亲将至,苦思山伯,情深意切,祝英台悲伤而死。士大夫们被祝英台事父至孝及对梁氏矢一而终感动,为二人修合葬墓。现曲阜孔庙还保有“梁祝读书处”,在峄山上还有“梁祝读书洞”、“梁祝祠”等遗址。
(故事特点)
梁祝传说富有江南地方特色,清风杨柳,缠绵悱恻,这种柔美的艺术形式,反映了江南百姓的审美心理特点,也显示出梁祝传说产生的地域环境特色;奇丽的情节结构体现了人类对于爱情的忠贞精神;梁祝传说在流传过程中被鼓词、故事、歌谣、传奇、木鱼书、戏剧、曲艺、音乐等艺术形式接受,从而使梁祝传说在民间广为流传,成为中国最具辐射力的口头和非物质文化艺术,并形成了庞大独特的梁祝文化。
(梁祝文化公园)
梁祝文化公园,位于浙江宁波西郊。梁祝文化公园是一座爱情主题公园,是梁祝故事的发源地。它以梁祝爱情传说作为美丽的故事背景,向人们展示了“东方罗密欧与朱丽叶”绚丽多姿的一页。梁祝故事起源于东晋,距今有1600多年的历史。据全国众多地方志及宁波史料记载,梁山伯乃绍兴会稽人士,在鄞县(今鄞州区)担任县令,积劳病逝,安葬于清道源九龙墟(梁祝公园地址)。梁祝文化公园是以梁山伯庙为主体,以梁祝故事情节为主导游线的风景旅游名胜。三届中国梁祝婚俗节的成功举办让他享誉海内外。(摘自新浪网)
(化蝶雕像)

【小题1】说说上虞版和微山版的梁祝故事传说有什么不同之处?(4分)
【小题2】梁祝故事有什么特点,为什么它能在民间广为流传,成为一种文化。(4分)
【小题3】对照文本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3分)
A.从对梁祝故事的考证来看历史上确实有梁山伯和祝英台其人。 |
B.梁山伯与祝英台被人们称为“东方罗密欧与朱丽叶”,可见其爱情的忠贞感人。 |
C.上虞版的故事印证了梁祝公园里梁山伯墓是真实可信的。 |
D.梁祝公园的梁山伯墓发掘证实济宁市微山县马坡乡的“梁山伯祝英台墓记碑”是伪造的。 |
3.名著阅读- (共1题)
7.
名著阅读(6分)
【小题1】《水浒》中的人物外貌描写极具个性化,形象生动让人一望而知。请你指出下列描写的各是何人?(3分)
A、黑熊一身粗肉,铁牛似遍体顽皮,交加一字赤黄眉,双眼赤丝乱系。怒发浑如铁刷,狰狞好似狻猊。天蓬恶煞下云梯。
B、生得面圆身大,鼻直口方,腮边一部貉绒须。身长八尺,腰阔十围。手持一柄禅杖,腰系一把戒刀。
C、疙疸脸横生怪肉,玲珑眼突出双睛。腮边长短淡黄须,身上交加乌黑点。浑如生铁打成,疑是顽铜铸就。世上降生真五道,村中唤作活阎罗。
A: B: C:
【小题2】《伊索寓言》中的许多故事具有讽刺和教育意义。请你指出下面几个故事各自讽刺和教育哪类人的。(填序号)(3分)
A、《蚂蚁和蝉》 B、《衔肉的狗》 C、《赫尔墨斯和雕像者》
爱慕虚荣的人() 贪得无厌的人() 好逸恶劳的人()
【小题1】《水浒》中的人物外貌描写极具个性化,形象生动让人一望而知。请你指出下列描写的各是何人?(3分)
A、黑熊一身粗肉,铁牛似遍体顽皮,交加一字赤黄眉,双眼赤丝乱系。怒发浑如铁刷,狰狞好似狻猊。天蓬恶煞下云梯。
B、生得面圆身大,鼻直口方,腮边一部貉绒须。身长八尺,腰阔十围。手持一柄禅杖,腰系一把戒刀。
C、疙疸脸横生怪肉,玲珑眼突出双睛。腮边长短淡黄须,身上交加乌黑点。浑如生铁打成,疑是顽铜铸就。世上降生真五道,村中唤作活阎罗。
A: B: C:
【小题2】《伊索寓言》中的许多故事具有讽刺和教育意义。请你指出下面几个故事各自讽刺和教育哪类人的。(填序号)(3分)
A、《蚂蚁和蝉》 B、《衔肉的狗》 C、《赫尔墨斯和雕像者》
爱慕虚荣的人() 贪得无厌的人() 好逸恶劳的人()
4.综合性学习- (共1题)
8.
综合性学习:马年说马(10分)
今年是马年,班级出了一期马年说马的黑板报,请你去完成其中的任务。
【小题1】对对联(2分)
去年是蛇年,今年是马年,请你以“蛇”“马”为关键词写一副对联,来表达辞旧迎新的心情。上联已有,请写出下联:
上联:银蛇辞旧腾空去 下联:
【小题2】数名马(3分)
文学作品中对马的描述也是神乎其神,《西游记》中唐三藏跨 马西行;西楚霸王项羽兵败垓下无颜见江东父老,自杀前却将爱马 托付给亭长,此马因此而名扬千古;三国时代,有“人中吕布,马中 ”之说,又有“人中张飞,马中玉追”的比喻。
【小题3】填成语(3分)
关于马有许多成语。例如:古代把选才用人比喻作 ;比喻有经验的人对事情比较熟悉叫做 ;比喻大略地观察一下叫做 。
【小题4】送吉祥(2分)
有人画马上驮着人民币送给朋友,寓意马上有钱;有人画马上驮着房子送给朋友,寓意马上有房……请你也设计类似的一幅画送给你父母,并说说其寓意。
今年是马年,班级出了一期马年说马的黑板报,请你去完成其中的任务。
【小题1】对对联(2分)
去年是蛇年,今年是马年,请你以“蛇”“马”为关键词写一副对联,来表达辞旧迎新的心情。上联已有,请写出下联:
上联:银蛇辞旧腾空去 下联:
【小题2】数名马(3分)
文学作品中对马的描述也是神乎其神,《西游记》中唐三藏跨 马西行;西楚霸王项羽兵败垓下无颜见江东父老,自杀前却将爱马 托付给亭长,此马因此而名扬千古;三国时代,有“人中吕布,马中 ”之说,又有“人中张飞,马中玉追”的比喻。
【小题3】填成语(3分)
关于马有许多成语。例如:古代把选才用人比喻作 ;比喻有经验的人对事情比较熟悉叫做 ;比喻大略地观察一下叫做 。
【小题4】送吉祥(2分)
有人画马上驮着人民币送给朋友,寓意马上有钱;有人画马上驮着房子送给朋友,寓意马上有房……请你也设计类似的一幅画送给你父母,并说说其寓意。
5.作文-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4道)
现代文阅读:(2道)
名著阅读:(1道)
综合性学习:(1道)
作文:(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