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北京顺义区初三年级第一次统一练习语文试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42610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4/5/15

1.选择题(共5题)

1.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或俗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中国共产党是今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流砥柱
B.有关人士分析,海峡两岸进一步开放,文化交流首当其冲成为主项。
C.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外聘老师可以学校带来解决问题的新思维、新方法。
D.在“金牌明星教师”评选中,选手们八仙过海各显其能,精彩说课掀起微博热议。
2.商周时期的手工业部门中,最突出的是(    )
3.商周时期的手工业部门中,最突出的是(    )
4.
对下面语段修辞方法作用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修辞    
春天最初是在飘忽不定之中,若隐若现、似有若无。它不是一种形态,而是一种气味,一种气息——一种苏醒的大地生命散发出的气息。
这时,你去留心一下。①鸟雀们的叫声里是否多了一点兴奋与光亮?那些攀附在被太阳晒暖的墙壁上的藤条,看上去依旧干枯,你用指甲抠一下它黑褐色的外皮,你会发现这茎皮下边竟是鲜嫩鲜嫩的绿。②春天不声不响地埋伏在万物之中。这天地表面依旧如同冬天里那样冷寂而肃穆。但春是一种生命。凡是生命都是不可遏止的。生命的本质是生。③谁能阻遏生的力量?④冬天没有一次关住过春天,也永远不会关住春天。所以在它出现之前,已经急不可待地把它的气息精灵一般地散发出来,透露给你。所以,春天最先是闻到的。
A.①句将鸟儿拟人化,生动地表现出春天里鸟雀们身上那欢快的生命的气息。
B.②句用比喻的手法巧妙地写出了春天来临时不露痕迹的特点。
C.③句是有疑而问,表现了作者对刚刚苏醒的大地生命赞颂。
D.④句运用夸张手法,告诉人们冬天是阻挡不住春天来临的。
5.商朝的青铜器上也铸刻有文字,古人把这种文字称为(    )

2.现代文阅读(共1题)

6.
阅读冯骥才先生的《体内的小人》,完成后面小题。(13分)
体内的小人
冯骥才
小人,是指人格卑下者。但这里要说的可不是那些在生活中时不时会碰到的小人。我说的小人在我自己的身上,或自己的体内。
小人原本在每个人体内,包括伟人,何况我?人本善,还是人本恶,其实善恶兼有;人当然有人性,却也带着兽性,两性并存;善是用来克制恶的,否则便成了恶人;人性要来克制兽性的,不然就成为兽类。小人呢?
善与恶和人与兽是对立的,小人却不是。它如果在别人身上很好识别,比如某人好嫉妒,某人好挑唆,某人趋炎附势或卖友求荣,会看得清清楚楚,但这小人在自己身上便不易察觉。它不声不响隐藏在我的体内,暗地作祟,当它表现出来——由于与自己利害相关,往往并不自知,可是在别人眼里,我就显出那么一种小人的意思来了。人常说,身边的坏人好防,小人难防;可是自己体内的小人就更难防了。
体内这些小人什么模样?弄不清模样怎么防?
昨夜读《山海经》的插图,都是神头鬼脑奇肢怪体,一下子居然“瞧见”了这小人的模样。尖头如锥,小眼如灯,舌如条锯,身如烟缕,这样忍怪的东西居然就潜藏在我们的体内、甚至是我们的一部分吗?
是的。由于它和我们的私欲、妒嫉、虚荣、贪婪等等无形地融为一体,不但不被我们发觉,反而成为我们本质的一部分;它也是人的本质和人性的一部分。这样,它就一定会表现出来的。但在它表现出来时是不知不觉的,不会觉察,可是一旦它赤裸裸的呈现出来,我们可就站在高尚的反面和人性的阴影里了。傅雷先生在其所译的《约翰•克里斯朵夫》的序文中不是也说过:“真正的光明不会永无黑暗的时刻,真正的英雄也不是永无卑下的情操”吗?
当然,体内的小人最初并不这么可怕。我们或许有点贪心、心生妒嫉、有些私欲与别人的利益相关。每当此时体内的小人可就会自然而然地冒出头来。当它满足了我们,使我们得到好处,我们便会放纵它。久而久之,它就来操纵我们,异化我们,一点点使我们成为货真价实的小人。关键是我们能不能抑制它,战胜它。我们不可能消灭小人——因为它是我们的一部分。我们只能抑制小人,对它保持警惕,不能叫它在体内“长大”。从而使自己走向自己的反面。
所以,我们必须在自己的心里划一条自我的防线,将体内的小人视做自己的敌人,因为战胜这种体内小人的力量,不在别处,与他人无关,全都在自己身上。
我知道,我不可能全部消灭自己身上的小人,但我会对它警惕,以战胜它做为自己为人的快乐。
【小题1】从全文内容来看,作者认为自己身上的“小人”不易察觉的原因是什么?(4分)
【小题2】作者在第五段写《山海经》的插图有什么用意?这样写有什么表达效果?(4分)
【小题3】借助下面链接材料的内容,说说文章画线句中的“自我防线”指的是什么,我们如何做才能战胜体内的小人。(5分)
(链接)
所以,人总得有自己做人做事的底线。其实这底线原本是十分清楚的。比如人不能“见利忘义”、“卖友求荣”、“卖国求荣”、“乘人之危”,不能“虐待父母”、“以强凌弱”、“恩将仇报”、“落井投石”,还有“不义之财君莫取”、“朋友妻不可欺”等等。
……  
底线是无形地存在于两个地方。一在社会中,一在每个人心里。如果人们都降低自己的底线,社会的底线一定下降。社会失去共同遵守的底线,世道人伦一定败坏;如果人人守住底线,社会便拥有一条美丽的水准线——文明。因此说,守住底线,既为了成全社会,也是成全自己。
(节选自冯骥才《底线》)

3.语言表达(共1题)

7.
根据情境,按要求写作。(10分)
22.幸福社区开展“保护生态环境、争做文明使者”公益活动,初三一班的全体同学积极响应社区的号召,利用周末时间到小区挨家挨户回收废电池,然后交由居委会统一处理,解决了人们无处存放废电池苦恼,得到居民们的好评。请你以社区居委会主任的名义给初三一班的同学们写一段感谢的话。(要写明感谢的内容,表达感谢的心意,语言准确,不超过200字)

4.作文(共1题)

8.
根据题目,按要求写作。
23.在每一个成长的日子里,不可能总是充满着灿烂的阳光与和煦的微风,可以说当代社会,压力无处不在。压力面前你可能有过气喘吁吁,也可能有过痛苦不堪。然而,也正是压力,能激发出或许连我们自己都不清楚的内在潜质;是压力,让不懈奔跑的我们缩短了与目标的距离;是压力,让我们触摸到梦想实现的快乐与满足……请以“面对压力”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
(1)将题目抄写在作文纸上。
(2)不限文体(诗歌除外)。
(3)字数在600-800之间。
(4)作文中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5道)

    现代文阅读:(1道)

    语言表达:(1道)

    作文:(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