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11题)
1.
下列哪种现象不能说明大陆漂移()
A.非洲西海岸和南美洲东海岸的轮廓相吻合 |
B.大西洋两岸大陆的岩石、古老地层都有很多相似性 |
C.喜马拉雅山每年以一定的高度在变化 |
D.人们在南极地区发现了大量的煤 |
3.
【小题1】高大的酋长岩
【小题2】受温度变化影响,经常有石块从崖面上崩落,这种地质作用是
美国西南部的约塞米蒂国家公园中的酋长岩是全球最大的花岗岩独石,马尾瀑布从914米高的崖顶跌落,甚为壮观。
【小题1】高大的酋长岩
A.由火山喷发形成 | B.发生过变质作用 |
C.有典型层理构造 | D.曾经历地壳上升 |
A.风化作用 | B.侵蚀作用 | C.搬运作用 | D.沉积作用 |
4.
下图是鼓浪屿西南沙滩上屹立着的一块巨岩,中间有一个大岩洞,潮涨潮落,海浪拍打这个岩洞时,发出咚咚声响,俨如击鼓,人们称它为“鼓浪石”。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形成鼓浪石的地质作用以及其附近沙滩的形成分别是因为()

形成鼓浪石的地质作用以及其附近沙滩的形成分别是因为()
A.海水侵蚀 海水沉积 | B.风化 流水侵蚀 |
C.冰川侵蚀 流水侵蚀 | D.流水侵蚀 海水沉积 |
5.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关于图示地区各处岩石的叙述,正确的是()
【小题2】关于图示地区地貌的分析,正确的是()

【小题1】关于图示地区各处岩石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处岩石与②处岩石相接触,使②处岩石变质![]() |
B.②处可能分布丰富石油资源 |
C.③处岩石埋藏较浅,易发生变质作用 |
D.④处岩石不可能有化石 |
A.甲处是风力侵蚀形成的谷 | B.乙处是内力作用形成的山 |
C.丙处是地壳断裂下陷形成的谷 | D.丁处是火山喷发形成的山 |
7.
认真观察下列四种视角的海陆分布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世界海陆比例是三分海洋,七分陆地 |
B.东半球的陆地面积小于西半球的陆地面积 |
C.南半球的陆地面积大于海洋面积 |
D.四幅图都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 |
8.
【小题1】下列有关世界四大湾区的说法,错误的是( )
【小题2】下列有关湾区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是( )
①经济发达 ②以首都为中心 ③便捷高效的交通系统 ④多元包容的文化氛围 ⑤以重工业为主
由广东的广州、深圳、珠海等9市和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形成的粤港澳大湾区,具备建成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的基础条件。
【小题1】下列有关世界四大湾区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四大湾区海运交通便利 |
B.四大湾区矿产资源丰富 |
C.四大湾区地处中低纬沿海地区 |
D.四大湾区有三个在太平洋沿岸,一个在大西洋沿岸 |
①经济发达 ②以首都为中心 ③便捷高效的交通系统 ④多元包容的文化氛围 ⑤以重工业为主
A.①③④ | B.③④⑤ | C.①②③ | D.①④⑤ |
10.
(题文)下图为“东南亚及其附近板块分布示意图”,读后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马六甲海峡是沟通亚洲与大洋洲、印度洋与太平洋的咽喉” | B.东南亚地势北高南低,呈现山河相间、纵列分布的地表形态 |
C.印度尼西亚有“火山国”之称,全部属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 D.火山喷发的火山灰和熔岩流破坏田园、建筑物,还可能引发地震,有害无利 |
11.
读某大洲沿40°N纬线的地形剖面图,完成下面两题。

【小题1】根据你的判断,该大洲的名称为__,该地形具体在__境内( )
【小题2】据图判断,太平洋沿岸地势高的原因是太平洋沿岸( )

【小题1】根据你的判断,该大洲的名称为__,该地形具体在__境内( )
A.亚洲、中国 | B.南美洲、巴西 | C.北美洲、美国 | D.非洲、埃及 |
A.属板块碰撞挤压地带 | B.降水多,流水冲刷作用强 |
C.风力搬运作用强 | D.沿海地带深受海浪侵蚀 |
2.解答题- (共2题)
12.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A.印度尼西亚气候图 B.世界主要火山、地震带分布图
C.世界六大板块分布图
(2)通过研究,同学们了解到印度尼西亚火山、地震频发的主要原因是其位于______ 板块、______板块和______板块的交界处,下列箭头能正确反映右图中三位同学演示板块运动方向的是______(双项选择)。

板块构造学说可以较好地解释世界火山、地震带的分布,同学们发现印度尼西亚处于______ 火山、地震带和______ 火山、地震带的交汇处。
(3)下面是同学们学习板块构造学说后整理的笔记,其中有些错误表述。请从中挑出三处。

示例:错误:平均分成六大板块
错误1:______
错误2:______
错误3:______
(4)通过学习,同学们尝试完成海陆变迁的结构图,请你将相应内容的字母填入正确的框内,将其补充完整。

A.自然原因 B.海平面下降 C.填海造陆
(5)在学习过程中同学们还引发了以下争论:
A同学说:这次地震一定会造成海陆变迁。
B同学说:这次地震不一定会造成海陆变迁。
你同意哪位同学的观点,并阐述理由。______。
(6)通过“海洋和陆地的变迁”一节的学习,你认为我国是否是地震多发的国家,并说明理由。______
材料:2018年9月28日,印度尼西亚苏拉威西岛北部(左图)发生7.4级强烈地震,此后又发生了多次余震,随后引发大规模海啸,在印度尼西亚造成了巨大的破坏。此次地震、海啸灾害后,火山也频繁喷发,可谓祸不单行。
印度尼西亚是个多火山、地震的国家,这是为什么呢?为寻找答案,某校初二年级的学生结合“海洋和陆地的变迁”这节内容展开了研究。
(1)同学们开展研究需要的地图有______(双项选择)。A.印度尼西亚气候图 B.世界主要火山、地震带分布图
C.世界六大板块分布图
A.印度尼西亚交通图 |

板块构造学说可以较好地解释世界火山、地震带的分布,同学们发现印度尼西亚处于______ 火山、地震带和______ 火山、地震带的交汇处。
(3)下面是同学们学习板块构造学说后整理的笔记,其中有些错误表述。请从中挑出三处。

示例:错误:平均分成六大板块
错误1:______
错误2:______
错误3:______
(4)通过学习,同学们尝试完成海陆变迁的结构图,请你将相应内容的字母填入正确的框内,将其补充完整。

A.自然原因 B.海平面下降 C.填海造陆
(5)在学习过程中同学们还引发了以下争论:
A同学说:这次地震一定会造成海陆变迁。
B同学说:这次地震不一定会造成海陆变迁。
你同意哪位同学的观点,并阐述理由。______。
(6)通过“海洋和陆地的变迁”一节的学习,你认为我国是否是地震多发的国家,并说明理由。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11道)
解答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