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23题)
2.
资源合作是中非合作的重要内容之一中国将采取多样的合作方式与非洲国家共同开发和合理利用资源。你认为非洲的自然资源的优势是
A.水资源丰富 | B.太阳能资源丰富 |
C.矿产、生物资源丰富 | D.土地资源丰富 |
3.
下列关于印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A.是南亚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印度的信息技术等高科技产业发展迅速 |
B.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多雨 |
C.恒河水量丰富,全年平稳,有利于航运 |
D.西濒孟加拉湾,东临阿拉伯海 |
6.
在小明的图片收藏夹中,有一组欧洲风光照,上面注明了国家,你会发现其中标注错误的一张是( )
A.冰雪皑皑的山峰——瑞士 | B.阳光灿烂的海滩——西班牙 |
C.陡峻幽深的峡湾——意大利 | D.花海郁金香――荷兰 |
7.
读下图,巴西首都巴西利亚位于热带,但气候四季如春,终年繁花似锦,这主要是因为


A.濒临太平洋,受海洋影响大 | B.位于安第斯山,属于高山气候 |
C.位于巴西高原,海拔高 | D.邻近热带雨林,空气清新 |
9.
我住江之头,君住江之尾。彼此情无限,共饮一江水…山山皆北向,条条南流水。”根据该诗,下列有关中南半岛地形的叙述,正确的是
A.山脉、河流多呈东西方向延伸 | B.地势南高北低 |
C.大江、大河都流入太平洋 | D.山河相间,南北纵列分布 |
11.
读下面沿60°N线俄罗斯地形剖面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P为
【小题2】图中序号代表地形区名称,错误的是

【小题1】图中P为
A.安第斯山脉 | B.乌拉尔山脉 |
C.斯堪的纳维亚山脉 | D.大高加索山脉 |
A.①是西欧平原 | B.②是西西伯利亚平原 |
C.③是中西伯利亚高原 | D.④是东西伯利亚山地 |
15.
从波斯湾出发运往欧洲和北美的石油,正确的海上运输路线是( )


A.波斯湾→黑海→土耳其海峡→地中海→直布罗陀海峡→大西洋→欧美 |
B.波斯湾→阿拉伯海→红海→苏伊士运河→地中海→直布罗陀海峡→大西洋→欧美 |
C.波斯湾→印度洋→马六甲海峡→太平洋→欧美 |
D.波斯湾→印度洋→非洲好望角→太平洋→欧美 |
16.
读非洲气候分布图,下列说法不可信的是


A.非洲大部分位于五带中的热带 |
B.图中①、②、③、④四条河流,流量季节变化最小的是③河 |
C.非洲以热带气候为主,以赤道为轴,南北对称分布 |
D.地势北高南低; |
17.
下列有关埃及经济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主要农产品有棉花、小麦、玉米、甘蔗和水果等 |
B.石油工业地位非常突出 |
C.尼罗河三角洲地区人口众多,经济富庶,生产优质长绒棉 |
D.尼罗河谷地是世界上稻米的主要产区 |
18.
对亚洲的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亚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跨纬度最广的大洲; |
B.亚洲的河流呈放射状流入周边海洋,说明亚洲地势中部高、四周低,高原山地分布在中部; |
C.亚洲地跨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大部分在北半球和东半球 |
D.亚洲季风气候显著,温带季风和亚热带季风都分布在亚洲中部 |
19.
暑假期间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学生对东南亚进行考察下列结果可信的是( )
①到处是黑皮肤,头发卷曲的居民。 ②看到了大面积的天然橡胶、油棕种植园。
③到达印度尼西亚当天就遇到一场倾盆大雨。 ④每到一个地方都只能吃西餐很不习惯。
①到处是黑皮肤,头发卷曲的居民。 ②看到了大面积的天然橡胶、油棕种植园。
③到达印度尼西亚当天就遇到一场倾盆大雨。 ④每到一个地方都只能吃西餐很不习惯。
A.②③ | B.①② | C.①④ | D.①③ |
20.
第31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8月5日~21日在巴西的里约热内卢举行.里约热内卢将成为奥运史上首个主办奥运会的南美洲城市.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关于南美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亚马孙河是南美洲最长的河流,也是世界最长的河流![]() |
B.安第斯山脉是世界最长的山脉 |
C.巴西高原是世界最高的高原 |
D.“炎热干燥”是南美洲的气候特征 |
21.
亚马孙热带雨林被称为“地球之肺”,一度出现雨林被大规模砍伐的现象。对此当地居民观点正确的是
A.居民甲:大规模砍伐雨林势必会破坏生态环境 |
B.居民乙:大规模砍树可以增加耕地和牧场 |
C.居民丙:大量砍伐树木既可以增加收入,又可以解决就业 |
D.居民丁:珍贵树木必须保护,其它就可以大量砍伐 |
22.
澳大利亚昆士兰州旅游局面向全球招聘一名大堡礁护岛人,这份号称“世界上最好的工作”吸引了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人.下列说法你认为错误的是( )
A.大堡礁是世界上最大的珊瑚礁群 | B.它是澳大利亚重要的旅游区 |
C.它位于澳大利亚西北海岸 | D.大堡礁水域内海洋生物种类繁多 |
23.
读北美洲略图,关于该大洲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大洲地跨四个温度带 |
B.图中①是南北美洲的分界线——苏伊士运河 |
C.该大洲东临②印度洋、西临太平洋、北临北冰洋 |
D.该大洲全部位于北半球 |
2.解答题- (共3题)
24.
材料:日本本州岛东北部海域曾发生9级强烈地震,强震引发惊天海啸,灾情非常严重。

(1)①代表的首都名称是__________,它位于此次地震震中的__________方向。
(2)日本四大岛中,受此次地震危害最严重的是__________岛。
(3)强震引发的海啸破坏力巨大,日本的工业区因集中分布在__________(沿海、内陆)地区,受海啸的破坏更严重。
(4)当地震发生时,下图的自我保护的避险措施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日本的最高峰是__________,它是著名的旅游胜地。
(6)日本__________缺乏,但是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为发展“进口—加工—出口”型经济提供了便利的航运条件。
(7)日本大量出口的物品是下列中的__________
A.稻米 B.石油 C.食品 D.工业制成品
(8)日本四面临海,气候具有__________性特点。
(9)日本传统服装是__________。
A.
B.
C.
D. 

(1)①代表的首都名称是__________,它位于此次地震震中的__________方向。
(2)日本四大岛中,受此次地震危害最严重的是__________岛。
(3)强震引发的海啸破坏力巨大,日本的工业区因集中分布在__________(沿海、内陆)地区,受海啸的破坏更严重。
(4)当地震发生时,下图的自我保护的避险措施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日本的最高峰是__________,它是著名的旅游胜地。
(6)日本__________缺乏,但是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为发展“进口—加工—出口”型经济提供了便利的航运条件。
(7)日本大量出口的物品是下列中的__________
A.稻米 B.石油 C.食品 D.工业制成品
(8)日本四面临海,气候具有__________性特点。
(9)日本传统服装是__________。
A.




25.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①是__________洋,②是__________洋。
(2)澳大利亚因为绵羊特别多,被“__________”的国家,因矿产资源丰富,被誉为“__________”的国家。
(3)从经济发展水平看,澳大利亚属于__________国家。其首都__________位于最大城市悉尼的__________方向。
(4)有一条特殊的纬线横穿澳大利亚中部,它是__________(填纬线)。
(5)澳大利亚保留了较多的古老特有生物种类,有形体庞大的鸸鹋、还有因腹部有一个“育儿袋”而得名的__________等。因此有人将澳大利亚称为“__________”
(6)为了使房屋得到更多的阳光,悉尼民居的门窗一般应朝向__________(南方、北方),这里的学校放暑假的时间应为__________(1月、7月)。

(1)图中①是__________洋,②是__________洋。
(2)澳大利亚因为绵羊特别多,被“__________”的国家,因矿产资源丰富,被誉为“__________”的国家。
(3)从经济发展水平看,澳大利亚属于__________国家。其首都__________位于最大城市悉尼的__________方向。
(4)有一条特殊的纬线横穿澳大利亚中部,它是__________(填纬线)。
(5)澳大利亚保留了较多的古老特有生物种类,有形体庞大的鸸鹋、还有因腹部有一个“育儿袋”而得名的__________等。因此有人将澳大利亚称为“__________”
(6)为了使房屋得到更多的阳光,悉尼民居的门窗一般应朝向__________(南方、北方),这里的学校放暑假的时间应为__________(1月、7月)。
26.
同济大学学生于2017年11月8日从上海搭乘中国科考船“雪龙号”远赴南极,登陆难言岛与第5个南极考察站建设工作,根据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1)图1所示中国南极科考站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新建的泰山站,这些科考站均位于南极点的__________方向。
(2)我国在南极建考察站都选择在2月份,因为2月是南极的__________季,2月南极点有__________(极昼或极夜)现象。
(3)当科考队员到达南极洲时,迎接他们的“南极小主人”(代表性动物)是__________
(4)南极地区比北极地区的年平均气温低很多,推测其原因是__________
①南极地区的纬度位置比北极地区高②南极地区的地势比北极地区高③南极地区终年冰雪覆盖,对阳光反射强,吸收的热量少④南极地区没有定居人口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5)南极五个科考站中没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__________,科考队员们外出考察时,都要将产生的垃圾装袋封好,并带回站上或本国处理,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6)中国南极泰山站(如图2所示),房屋采用圆环形外表、蝶形结构和高架设计,猜想其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
A.适应崎岖地形 B.通风防暴雪堆堵
C.便于天文观测 D.防紫外线辐射
(7)结合南极地区独特的自然环境,你认为科考站适宜开发利用的新能源是__________
A.风能 B.石油 C.煤 D.太阳能
(8)科学家在南极地区多年考察发现,该地区有冰雪融化、冰层变薄的现象,请解释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图1所示中国南极科考站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新建的泰山站,这些科考站均位于南极点的__________方向。
(2)我国在南极建考察站都选择在2月份,因为2月是南极的__________季,2月南极点有__________(极昼或极夜)现象。
(3)当科考队员到达南极洲时,迎接他们的“南极小主人”(代表性动物)是__________
(4)南极地区比北极地区的年平均气温低很多,推测其原因是__________
①南极地区的纬度位置比北极地区高②南极地区的地势比北极地区高③南极地区终年冰雪覆盖,对阳光反射强,吸收的热量少④南极地区没有定居人口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5)南极五个科考站中没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__________,科考队员们外出考察时,都要将产生的垃圾装袋封好,并带回站上或本国处理,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6)中国南极泰山站(如图2所示),房屋采用圆环形外表、蝶形结构和高架设计,猜想其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
A.适应崎岖地形 B.通风防暴雪堆堵
C.便于天文观测 D.防紫外线辐射
(7)结合南极地区独特的自然环境,你认为科考站适宜开发利用的新能源是__________
A.风能 B.石油 C.煤 D.太阳能
(8)科学家在南极地区多年考察发现,该地区有冰雪融化、冰层变薄的现象,请解释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23道)
解答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0
7星难题:0
8星难题:11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