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绵阳市南山中学实验学校2019年高三11月月考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425678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9/12/11

1.论述题(共1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历史时期
人物活动或主张
春秋战国
孔子奔走列国,求天下安定之道。
孟子: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明清之际
顾炎武实地考察许多州县,写成巨著《天下郡国利病书》。
王夫之:平天下者,均天下而已。
晚清时期
林则徐主持编译《四洲志》,“开眼看世界”。
康有为:“人君与千百万国民和为一体”,“宪法乃维新之路”。
 
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围绕“时代与知识分子”,自行拟定一个论题,并就该论题进行阐述。(要求:论题观点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叙述准确。)

2.材料分析题(共1题)

2.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1920年4月,直隶总督袁世凯鉴于“直隶自庚子以来,民气凋伤。付莽未消,亦非遵旨速行巡警不足以禁暴诘奸,周知民隐”,在保定率先开办警政。同时,制定了有关警察的规定,如《保定警务局站岗规矩》《保定警务局巡逻规矩》《保定警务局旅店管理法》《保定警务局颁定旅店货宿客商册式规则》等。警察制度的建立取得了一些成效,如《大公报》曾报道,保定的“巡警营兵在城厢内外昼夜梭行,清理街道,盘诘奸究,按时换班,尤为甚重。宵小为之敛迹,百姓称颂有夜不闭户之风云”。可以说,清末保定的警政改革是比较成功的范例,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摘编自赵金辉《论清末时期的警政改革与社会转型》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晚清保定警政改革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晚清保定警政改革的影响。

3.单选题(共2题)

3.
“中等财富是最好的”是古希腊贤人们的一句名言。当时人们认为:如果一个人有万贯家财,但是都没有高贵的雄心壮志,那么他也不是有福气的人,只是一个生活舒适的守财奴罢了。这种价值追求
A.有利于古希腊工商业发展
B.表明古希腊人反对追求财富
C.深受人文主义思想的影响
D.反映宗教信仰影响社会风气
4.
16世纪以来,随着印刷术的推广,欧洲所有受教育的人使用的英语、法语、意大利语和其他语言的标准形式逐渐形成了,但由于只有少数人能接受必需的教育,大多数民众继续说着他们以前说的方言。这反映了
A.民族国家的形成是漫长的过程
B.民众与精英阶层的分化在加剧
C.统一的民族文化源自技术进步
D.启蒙运动的影响范围比较狭窄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论述题:(1道)

    材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