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楼梓庄中学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425661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9/11/14

1.选择题(共27题)

1.
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有    (   )
①气候变化 ② 人类活动  ③ 地壳的变动 ④ 海平面的升降
A.②④B.③④C.①②D.①③
2.
读下图“世界65岁及以上人口比例变化趋势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2010年
A.世界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超过10%
B.之前发达国家老年人口比例持续下降
C.之后发展中国家老年人口比例迅速增加
D.发达国家老年人口数量多于发展中国家
【小题2】据图可知
A.社会经济发展速度将呈现出持续下降的趋势
B.发达国家决定今后世界人口年龄结构总趋势
C.全球性的老龄化问题加剧将导致劳动力短缺
D.控制人口数量增长将成为全球性的人口政策
3.
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几乎全部都是海洋的板块是
A.太平洋板块B.欧亚板块C.印度洋板块D.南极洲板块
【小题2】下列关于火山、地震的分布,叙述错误的是
A.全部分布在沿海地带B.主要分布在环太平洋地带
C.主要分布在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地带D.主要分布在地壳比较活跃的地带
【小题3】喜马拉雅山脉的形成是由于( )
A.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碰撞挤压而形成
B.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碰撞挤压而形成
C.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而形成
D.亚欧板块和美洲板块碰撞挤压而形成
4.

   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变暖、臭氧层空洞和酸雨日益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全球性环 境问题。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下列漫画反映的是全球性环境问题的有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小题2】为缓解②问题的加剧,我们应参与的行动是
A.乘坐公共交通工具B.购物时选用环保袋
C.控制能源消费数量D.积极推广节水措施
5.
读图,板块构造学说可以解释全球海陆分布的形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全球七大洲、四大洋各自独立成为板块,全球共分为11个板块
B.板块是固定的,不运动的
C.板块交界处一般多火山地震
D.太平洋板块是一个大陆板块
6.
“一带一路”是指陆上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陆上丝绸之路连接的大洲是(  )
A.欧洲和非洲B.非洲和亚洲C.亚洲和北美洲D.亚洲和欧洲
【小题2】海上丝绸之路经过科伦坡至内罗毕之间的大洋是(  )
A.印度洋B.大西洋C.太平洋D.北冰洋
【小题3】图中甲、乙两个大洲的分界线①是(  )
A.马六甲海峡B.巴拿马运河C.白令海峡D.苏伊士运河
7.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图中甲、乙、丙分别代表大洲或大洋,其排序正确的是
A.北美洲、太平洋、非洲
B.非洲、大西洋、南美洲
C.南美洲、太平洋、非洲
D.南美洲、大西洋、非洲
【小题2】图中信息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
A.甲、丙两大洲可能曾经连为一体
B.鸵鸟具有长途飞行能力
C.各大洲动物进化的相似性
D.海牛具有远渡重洋的游泳能力
8.
大陆漂移说的提出者是
A.牛顿
B.爱因斯坦
C.魏格纳
D.李四光
9.
能够说明地球表面海洋和陆地处在不断运动和变化之中的实例是
A.青海湖的水域面积逐渐缩小
B.北美洲的落基山上发现了海洋生物化石
C.内蒙古草原景观的季节性变化
D.背风坡的植被比迎风坡茂密
10.
读“全球不同纬度的海陆分布比例示意图”,可知
A.纬度越高,海陆比例趋于平衡
B.纬度越低,陆地面积所占比例越大
C.纬度越高,海洋面积所占比例越大
D.海洋在不同纬度所占比重均大于50%
11.
读下列几个大洲轮廓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上图中代表欧洲的是
A.甲B.乙C.丙D.丁
【小题2】甲、丙、丁三大洲共同濒临的的大洋是
A.太平洋B.大西洋C.印度洋D.北冰洋
12.
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洲界a是指
A.白令海峡B.苏伊士运河C.巴拿马运河D.土耳其海峡
【小题2】a沟通的大洋是
A.太平洋和印度洋B.印度洋和大西洋
C.大西洋和太平洋D.北冰洋和太平洋
13.
对于全球气候变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会引起海平面下降B.与人类大量排放二氧化碳有关
C.一些沿海低地可能被淹D.与人类砍伐森林有一定关系
14.
关于等温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A.等温线密集的地方气温差别小
B.等温线稀疏的地方气温温差大
C.同一条等温线上各点的气温相同
D.等温线上的各点的气温不相同
15.
高温期与多雨期不一致的是(  )
A.地中海气候B.温带季风气候
C.亚热带季风气候D.热带雨林气候
16.
某兴趣小组为研究不同要素对气候的影响,搜集了某区域甲、乙两个地点的数据(图)。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左图中甲、乙两地降水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纬度位置B.海陆位置C.地形因素D.人类活动
【小题2】该兴趣小组的研究区域最有可能是右图中的
A.A地B.B地C.C地D.D地
17.
如图中的城市环境遭受的污染属于()
A.大气污染B.光污染C.噪声污染D.水污染
18.
读亚欧大陆四地气候图,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造成图中①、②、③地气温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    )
A.海陆因素B.纬度因素C.地形地势D.人类活动
【小题2】四地中,终年温和多雨的是(    )
A.①地B.②地C.③地D.④地
19.
下列气候,“雨热同期”特征非常明显的是
A.热带沙漠气候B.亚热带季风气候C.地中海气候D.温带海洋性气候
20.
在下列四幅气候类型图中,主要分布在地中海沿岸的气候类型是
A.B.C.D.
21.
以人为本的保护传统聚落最合理做法是(  )
A.可以将传统聚落拆了再照原样重建
B.保护所有传统聚落,不进行任何改造
C.进行既符合现代居住需求,又不破坏原有风貌的合理改造
D.传统聚落利用效率低,应拆掉改建现代化建筑
22.
根据劳动生产方式的差异,聚落可以分为(  )
A.农村和集市B.乡村和城市
C.团块状和条带状D.牧村和渔村
23.
下列关于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图反映的是伊斯兰教的清真寺
B.该图反映的宗教是世界上教徒最多的宗教
C.我国的名著《西游记》中,唐僧西天取经的“经”就是该宗教的《圣经》
D.该图反映的是基督教的教堂
24.

   长安汽车是最大的中国品牌汽车企业,坚持科技创新,推进以“无人驾驶”为代表的智能驾驶技术,在重庆、上海、北京、意大利都灵、日本横滨、英国伯明翰、美国底特律建立起全球研发格局,实现24小时不间断协同研发。

回答问题。
【小题1】很多国家都可以买到我国的长安汽车,对这种现象最好的解释是(  )
A.我国已经成为发达国家B.这是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体现
C.南南合作更有成效D.南北对话更有成效
【小题2】长安汽车把研究机构建立在世界汽车工业发达的地区,不仅有利于通过国际协作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还有利于(  )
A.降低汽车生产原料进口的成本B.迅速占领国际市场
C.去除国内汽车过剩产能D.减少国内环境污染
25.
亚洲的发达国家是(    )
A.中国B.印度C.日本D.印度尼西亚
26.

   2016年9月4日—5日,美、中、俄、日、英、德、印度、墨西哥、巴西、印尼、韩国等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一次峰会在杭州举办。

根据掌握的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此次峰会活动属于(  )
A.南南合作B.南北差距
C.南北对话D.发达经济体合作
【小题2】峰会主题为“构建创新、活动、联动、包容的世界经济。”这说明(  )
①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重要特征
②各国各地区的经济联系越来越紧密
③国家在合作交往中要建立合理的国际规则和经济秩序   
④各国独自发展,不需要往来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27.
下列徽标说明错误的是(  )
A.B.
C.D.

2.解答题(共5题)

28.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2018年9月28日,印度尼西亚苏拉威西岛北部(左图)发生7.4级强烈地震,此后又发生了多次余震,随后引发大规模海啸,在印度尼西亚造成了巨大的破坏。此次地震、海啸灾害后,火山也频繁喷发,可谓祸不单行。

印度尼西亚是个多火山、地震的国家,这是为什么呢?为寻找答案,某校初二年级的学生结合“海洋和陆地的变迁”这节内容展开了研究。

(1)同学们开展研究需要的地图有______(双项选择)。
A.印度尼西亚气候图 B.世界主要火山、地震带分布图
C.世界六大板块分布图
A.印度尼西亚交通图
(2)通过研究,同学们了解到印度尼西亚火山、地震频发的主要原因是其位于______ 板块、______板块和______板块的交界处,下列箭头能正确反映右图中三位同学演示板块运动方向的是______(双项选择)。

板块构造学说可以较好地解释世界火山、地震带的分布,同学们发现印度尼西亚处于______ 火山、地震带和______ 火山、地震带的交汇处。
(3)下面是同学们学习板块构造学说后整理的笔记,其中有些错误表述。请从中挑出三处。

示例:错误:平均分成六大板块
错误1:______
错误2:______
错误3:______
(4)通过学习,同学们尝试完成海陆变迁的结构图,请你将相应内容的字母填入正确的框内,将其补充完整。

A.自然原因 B.海平面下降 C.填海造陆
(5)在学习过程中同学们还引发了以下争论:
A同学说:这次地震一定会造成海陆变迁。
B同学说:这次地震不一定会造成海陆变迁。
你同意哪位同学的观点,并阐述理由。______。
(6)通过“海洋和陆地的变迁”一节的学习,你认为我国是否是地震多发的国家,并说明理由。______
29.
下图为某岛地形图及甲乙两地气候资料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该岛地处东、西半球中的______半球,大部分地区位于地球五带中的________带。
(2)甲地气候类型的名称是_______,甲、乙两地的气温特点是_______。
(3)甲、乙两地中分干湿两季的是_______,甲、乙两地中年降水量较大是________,主要原因是________。
(4)该岛的地势为__________________。
(5)该岛东、西两侧耕地面积较大的是______侧,判断理由是_____。
30.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每年夏季,高温总会以各种姿态刷屏。2017年是以“火炉城市”话题成为大家茶余饭后的谈资,2018年则是以国外避暑胜地北欧,以及国内避暑胜地东北多地突破高温记录蔓延开来。8月更有报道称,北极圈内出现罕见高温,甚至高达32℃,致使冰川迅速融化。

(1)上图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分布图”中甲、乙、丙三地都是气温明显异常增加的区域,三地都位于_____(南、北)半球的_____(五带)。甲地所处的大洲是_____,乙和丙所在的大洲共同濒临的大洋是______。
(2)下图中气温曲线降水量柱状图与上图中甲、乙、丙三地相对应的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 (填字母)。其中A和C两种气候类型对比,______(填字母)气温年较差更大,原因是从海陆位置看,该地______。B气候类型是______,夏季的气候特点是______,该地盛产______(双项选择)。

(3)由于甲地区的异常高温,为了避暑,生活在这里的赛琳娜同学今年夏天与父母来到我国云南省昆明市度假。以下是她在度假时发给好友的短信:

你觉得短信内容是否可信?并简述你的判断理由。______
(4)材料中描述到“8月更有报道称,北极圈内出现罕见高温,甚至高达32℃,致使冰川迅速融化”,从全球气候背景看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______。为缓解该原因导致的问题继续恶化,你可以采取的行为有______(至少两点)。
31.
读“某半球地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中适当位置正确填出热带、北温带、北寒带。_____
(2)根据图海陆轮廓判断,该地图表示_____(选填西半球或东半球),地球上五带的形成主要与地球_____(选填自转或公转)运动有关。
(3)根据发展水平的差异,A和B地区主要分布着_______国家,C和D地区主要分布着_______国家,一般把A和C地区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商谈称为“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体质方面的特征,人类可以分为白色人种、黄色人种和黑色人种三个主要人种,其中①地区分布的人种主要是______,语言是民族的重要特征之一,其中②③两个地区主要使用英语的是_______。
32.
读“世界人口分布图”,回答问题。

 

(1)从图上可知,世界人口集中分布于(_______)
A、中、低纬度沿海地区   B、高纬度内陆地区
C、低纬度沿海地区 D、中、高纬度内陆地区
(2)E处地区人们信仰的宗教是_________,使用的语言是 ____________ ,
(3)图中C地区以 ____________人种为主,这里的居民主要信仰的宗教为________,这里还是世界上______ (发达或发展中)国家数量最多的区域。
(4)A地区和E地区之间的互助合作被称为“______________”,A地区和D地区之间的经济商谈被称为“ ___________________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27道)

    解答题:(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21

    7星难题:0

    8星难题:8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