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新民市第一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425604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7/10/19

1.材料分析题(共1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哲学家们在晚周时期大动乱的形势下,力图提出稳定社会安抚人心的原则。

——(美)伯恩斯等《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 其实儒家思想取得胜利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两汉400余年,它渐渐由孔孟时期的原始儒学衍化为掺杂了诸子思想和古代迷信的庞杂思想体系,……与其说儒家思想征服了汉代学者,不如说是汉代学者改造了儒家思想。

——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迁》

材料三 三大思想家的政治思想在本质上仍是儒家的模式,但是在这模拟考试历史试卷式内部注入了时代的气息,是传统与时代、先验与经验的结合。

——黄晓军《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的政治思想》

(1)依据所学知识,晚周时期的儒家学者提出了哪些“稳定社会和安抚人心的原则”?
(2)如何理解“儒家思想取得胜利”?汉代学者是怎样改造儒家思想的?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三大思想家为儒学注入了怎样的时代信息?分析这些“时代信息”出现的背景。

2.单选题(共9题)

2.
某中学生参加电视节目的知识竞赛,有一道关于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题,他很难确定其中表述正确的选项,向你电话求助。你应帮他选择 ( )
A.“司南”最早出现于春秋时期B.“蔡侯纸”是中国古代最早的纸
C.火药在唐代开始应用于军事D.活字印刷书籍的出现始于元朝
3.
“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其用缣(细绢)帛者,谓之为纸。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渔网以为纸。”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据材料能够得出“蔡伦是造纸术的发明者”这一结论
B.材料说明文字记载是我们得出历史结论的首要依据
C.人们的需求是科技进步的原因之一
D.对原料的选择和降低造纸的成本没有关系
4.
在西方,火药、指南针和印刷术对于推翻封建统治、开拓世界市场、推动科学革命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它们在明清时期的中国却未能推进社会变革。其重要原因在于当时的中国
A.固守农耕自然经济生产方式
B.受到西方殖民者和俄国侵扰
C.国家分裂、国力衰弱
D.经济停滞倒退
5.
个性解放而忽略法度,倡导有意无法。与上述书法风格有关的时代背景是
A.国家统一,盛世气象。
B.市民阶层兴起,社会生活丰富多彩。
C.经济发展,社会走向正轨。
D.社会危机,世人反省。
6.
(题文)《美的历程》中说:“它们一个共同特征是,把盛唐那种雄伟豪壮的气势情绪纳入规范,即严格地收纳凝练在一定形式、规律、律令中。”下列作品最能体现盛唐书法特征的是
A.王羲之
B.张旭
C.颜真卿
D.米芾
7.
《齐民要术》的内容不包括
A.生产技术和生产工具要不断进行改革
B.农、林、牧、副、渔的生产技术和生产方法
C.农业生产要遵循自然规律,要抓紧农时,因时耕作
D.介绍了我国山川河流的走向
8.
宋代泉州人的各种著作,见诸《泉州府志》的即有218部之多,其中如曾公亮的《武经总要》,记录了世界上的第一个火药配方,对科技的贡献巨大。火药武器在我国古代最早出现于
A.春秋
B.西汉
C.唐朝
D.明朝
9.
2007年10月24日。我国自主研制的第一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成功飞天。回眸历史,中国古代曾创造出许多领先世界的天文仪器,其中郭守敬发明了
A.水运浑象仪
B.地动仪
C.黄道游仪
D.简仪
10.
下面是儒家思想在古代中国演进的曲线图示。与d点直接相关的是
A.孟子、荀子B.董仲舒、主父偃
C.朱熹、王守仁D.李贽、王夫之

3.选择题(共1题)

11.在海岸A处,发现北偏东45°方向,距A处( {#mathml#}3{#/mathml#} ﹣1)海里的B处有一艘走私船,在A处北偏西75°方向,距A处2海里的C处的缉私船奉命以10 {#mathml#}3{#/mathml#} 海里/小时的速度追截走私船,此时走私船正以10海里/小时的速度从B处向北偏东30°的方向逃窜,问缉私船沿什么方向能最快追上走私船,并求出所需要的时间.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9道)

    选择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