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2题)
1.
17~18世纪,启蒙运动在欧洲展开的同时,中国早期民主启蒙思想也在潜滋暗长,然而中西方历史发展轨迹却出现了巨大的反差。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启蒙思想家宣扬自由、平等思想的同时,也撰写了关于人民主权的文章。……启蒙思想对长久以来存在的社会、政治秩序观念构成了一系列挑战。欧洲和美洲的革命领导者都毫不迟疑地接受了启蒙思想,并将其作为自己的理论依据和推翻旧的政治及社会结构的思想武器
——(美)杰里·本特利等《新全球史》
材料二16至17世纪的中国,新的经济形态还十分微弱、脆嫩,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18世纪的欧洲启蒙思想家则拿出了……资产阶级国家蓝图。
材料三材料二一个基督徒家庭妇女在家洗碗扫地,跟一个神父在教堂讲道一样可以并无区别,如果都是出于侍奉上帝的心志,会一样蒙上帝悦纳。……信徒与神职人员的区别只是侍奉岗位与分工的不同,而不是属灵地位与身份的不同。……既然救恩已经为上帝所预定,基督徒的商人或资本家就不再需要为他们个人的救恩而担心惧怕,只要财富是用正当手段获得,而又不是被浪费挥霍掉,资本的积累就不再有道德上的困难。
——基句《宗教改革思潮对历史文化的巨大影响》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与文艺复兴相比较,启蒙运动在批判对象及思想特点方面有什么新发展?分析启蒙运动在世界近代化过程中的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时代背景,分析明清时期的中国早期启蒙思想家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而欧洲启蒙思想家则拿出了资产阶级国家蓝图的原因。
(3)指出材料三的核心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种观点出现的根本原因。
材料一启蒙思想家宣扬自由、平等思想的同时,也撰写了关于人民主权的文章。……启蒙思想对长久以来存在的社会、政治秩序观念构成了一系列挑战。欧洲和美洲的革命领导者都毫不迟疑地接受了启蒙思想,并将其作为自己的理论依据和推翻旧的政治及社会结构的思想武器
——(美)杰里·本特利等《新全球史》
材料二16至17世纪的中国,新的经济形态还十分微弱、脆嫩,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18世纪的欧洲启蒙思想家则拿出了……资产阶级国家蓝图。
材料三材料二一个基督徒家庭妇女在家洗碗扫地,跟一个神父在教堂讲道一样可以并无区别,如果都是出于侍奉上帝的心志,会一样蒙上帝悦纳。……信徒与神职人员的区别只是侍奉岗位与分工的不同,而不是属灵地位与身份的不同。……既然救恩已经为上帝所预定,基督徒的商人或资本家就不再需要为他们个人的救恩而担心惧怕,只要财富是用正当手段获得,而又不是被浪费挥霍掉,资本的积累就不再有道德上的困难。
——基句《宗教改革思潮对历史文化的巨大影响》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与文艺复兴相比较,启蒙运动在批判对象及思想特点方面有什么新发展?分析启蒙运动在世界近代化过程中的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时代背景,分析明清时期的中国早期启蒙思想家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而欧洲启蒙思想家则拿出了资产阶级国家蓝图的原因。
(3)指出材料三的核心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种观点出现的根本原因。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的世界纪录》收录的中国古代科技成果统计
材料二10世纪到19世纪中叶中西方重大科技成就简表
材料三中国古代几项重大发明:火药、罗盘针和印刷术等对于封建社会末期的欧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面向21世纪的科技》
(1)据材料一,中国古代领先世界的科学技术主要分布在哪些领域?为什么会有这一特点?
(2)据材料二,指出10世纪至19世纪中叶,指出中西方科技在发展趋势上的差异。这种差异在19世纪中后期中西方文明碰撞中导致了怎样的结果?
(3)概述材料三提到的中国三大发明对欧洲资产阶级革命或资本主义发展所起的重大作用。
材料一《中国的世界纪录》收录的中国古代科技成果统计
类别 | 数学 | 天文历法气象 | 地学 | 化学 | 农学 | 机械 | 水利 | 轻工 | 兵器 |
项数 | 22 | 25 | 25 | 9 | 25 | 7 | 7 | 8 | 8 |
材料二10世纪到19世纪中叶中西方重大科技成就简表
时期 | 中国 | 世界 |
10~15世纪(宋元到明清) | 印刷、火药、指南针、远洋航海技术 | 远洋航海技术 |
16世纪(明中期) | 《本草纲目》 | “太阳中心说” |
17世纪(明后期到清初) | 《农政全书》《天工开物》 《徐霞客游记》 | 天文望远镜、近代化学、力学、解析几何、血液循环学说 |
18~19世纪(清) | | 蒸汽机、电磁感应理论、细胞学说、进化论 |
材料三中国古代几项重大发明:火药、罗盘针和印刷术等对于封建社会末期的欧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面向21世纪的科技》
(1)据材料一,中国古代领先世界的科学技术主要分布在哪些领域?为什么会有这一特点?
(2)据材料二,指出10世纪至19世纪中叶,指出中西方科技在发展趋势上的差异。这种差异在19世纪中后期中西方文明碰撞中导致了怎样的结果?
(3)概述材料三提到的中国三大发明对欧洲资产阶级革命或资本主义发展所起的重大作用。
2.单选题- (共12题)
3.
有学者认为,文艺复兴的倡导者和19世纪末中国维新思想宣传者的手段都很高明。两者“高明”之处在于
A.利用宗教反对封建思想 |
B.通过著书立说表达思想 |
C.组织团体宣传新思想 |
D.借助传统文化宣传新思想 |
4.
“夫仁政,必自经界(地地的分界)始。……经界既正,分国制禄,可坐而定也。”孟子的这段话认为
A.轻徭薄赋是实施仁政的手段 | B.均贫富是实施仁政的障碍 |
C.解决土地问题是实施仁政的前提 | D.贵民轻君是实施仁政的途径 |
5.
马克思在评价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时说:“他打破了对权威的信仰,是因为他树立了信仰的权威。他把僧侣(神职人员)变成了俗人,是因为他把俗人变成了僧侣。”据此判断以下关于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评述,错误的是
A.打破了罗马天主教会神圣不可侵犯的地位 |
B.把信仰本身树立为权威,只要虔诚信仰,灵魂即可得救 |
C.改变了过去通过神职人员与上帝沟通的惯例,开始人自己同上帝直接对话 |
D.试图清除宗教对个人生活的影响,开启了人类理性的光芒 |
6.
有一天,在下体育课回教室的路上,两位同学吵了起来,同学甲说:“我们体育老师太狠了,一个动作不对,就罚我们跑 20 圈。”同学乙不服气地说:“你说的不对,这是老师负责,不是太狠,而是太好了。”他们的观点与谁的相类似:
A.柏拉图 | B.苏格拉底 | C.普罗泰格拉 | D.亚里士多德 |
7.
当意大利人摆脱了中世纪的文化枷锁以后,他们需要一个导师来帮助他们认识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他们在古典文化中找到了这样的一个导师,这就是他们热爱古典文化的原因。这说明
A.商品经济催生了人文思想的复兴 |
B.古典文化孕育了意大利人文主义 |
C.人文主义保留了天主教核心内容 |
D.古典文化丰富了启蒙思想的内涵 |
8.
古希腊诗人西摩尼写道:“德行╱住在难攀登的高山····求知,智慧,向善╱才能登上这人性之巅。”下列观点与该诗句最为契合的是
A.“人是万物的尺度” |
B.社会秩序建立在约定之上 |
C.“美德即知识” |
D.信奉圣经,献身上帝 |
9.
“康德对自由的认识是,一方面它不是在(外在的)经验中,另一方面它又不是随意的。”在这里可以看出,康德认为“自由”的实现应当
A.建立严密的法制 |
B.贯彻公认的法则 |
C.维护多数人利益 |
D.具有严格的自律 |
10.
智者学派的代表人物普罗塔格拉认为:“政体、法律和道德都不是自然的,也不是神意的产物,而是人为约定的。”此材料观点
A.是反对封建神学理论 |
B.极力宣扬社会契约思想 |
C.有利于人性的自我觉醒 |
D.强调了道德修养的重要 |
11.
法国启蒙运动的“源”,当然是法国18世纪的现实生活,以及整个欧洲文化发展的具体背景。材料认为启蒙运动
A.师承了人文主义先驱们的思想 |
B.是法国特殊的历史条件的产物 |
C.因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而产生 |
D.是人类思想史的一个发展环节 |
12.
“柏拉图解释某人的一句名言时说:“事物对于你自己,就是它向你呈现的样子,对于我,就是它向我呈现的样子。”据此判断他解释的名言是
A.人是万物的尺度 |
B.美德即知识 |
C.认识你自己 |
D.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 |
13.
伏尔泰认为必须要按理性行事,不能让人陷于无知之中,挣扎于谬误之中,生活在暴权之下,过不幸的日子。因此,要在理性的引导下,用理性来批判专制主义、封建特权和宗教神权,追求和实现人的权利自由和平等,这表明伏尔泰
A.崇尚天赋人权与人民主权 |
B.不主张公民信仰基督教 |
C.秉承欧洲宗教改革的精神 |
D.最先提出理性主义主张 |
14.
维克多•雨果在他的名作《九三年》中曾有过如下描述:“国民公会里有一个向人民敞开的窗户,这就是那些公民旁听席,等到这个窗户不够用的时候,人民就会打开大门,街上的人就涌进议会里来了,这种群众走进议会的景象是历史上最令人惊奇的景象之一。”雨果描述的这种情景与哪一思想家的思想关系最大
A.卢梭 |
B.孟德斯鸠 |
C.伏尔泰 |
D.苏格拉底 |
3.选择题- (共4题)
15.
如图(a)所示,一质量为m的滑块(可视为质点)沿某斜面顶端A由静止滑下,己知滑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和滑块到斜面顶端的距离x的关系如图(b)所示。斜面倾角为37。,长为l,求: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12道)
选择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1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