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21题)
3.
读世界语言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西班牙语是联合国工作语言之一。除西班牙外,下列国家还使用西班牙语的是
【小题2】与英语成为使用最广的语言有关的因素是

【小题1】西班牙语是联合国工作语言之一。除西班牙外,下列国家还使用西班牙语的是
A.墨西哥 | B.澳大利亚 | C.印度 | D.埃及 |
A.英国人口最多 | B.英国面积最大 |
C.英国的殖民扩张和贸易活动 | D.英国是世界经济最强的国家 |
4.
下列关于三大宗教的说法,正确的是
A.目前,信仰宗教的人占世界人数的一半以上 |
B.信仰基督教的人数最多,基督教形成于欧洲西部 |
C.伊斯兰教产生于阿拉伯半岛,教徒被称为穆斯林 |
D.佛教形成于古印度,是世界第一大宗教 |
5.
某日的天气预报显示:降水概率100%,风向东南风,风力二、三级转三、四级,气温20℃/8℃。对于这次预报小明的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A.一定无雨 | B.风力会越来越大 |
C.风由西北吹向东南 | D.当日日均温一定为14℃ |
12.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图示气候类型分布的说法,正确的是
【小题2】此图反映的气温与降水的关系是

【小题1】图示气候类型分布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五带中的热带 | B.五带中的温带 |
C.五带中的寒带 | D.只分布在北半球 |
A.全年高温多雨 | B.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
C.全年温和少雨 | D.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 |
14.
关于气温变化与气温分布的一些叙述,正确的是:
①世界气温总的分布规律是低纬度高,高纬度低。
②同纬度地区,高山、高原气温高,平原、盆地气温低。
③一天当中,陆地最高气温出现在正午(12时),最低气温出现在午夜(零时)。
④陆地月平均气温的最高月北半球出现在7月,南半球出现在1月
①世界气温总的分布规律是低纬度高,高纬度低。
②同纬度地区,高山、高原气温高,平原、盆地气温低。
③一天当中,陆地最高气温出现在正午(12时),最低气温出现在午夜(零时)。
④陆地月平均气温的最高月北半球出现在7月,南半球出现在1月
A.①④ | B.①② | C.①③ | D.②④ |
16.
“未来两天内将有寒潮影响本市,气温下降6度到8度,提醒市民注意增添衣服、预防感冒。”这段天气预报表明()
A.天气是稳定的 |
B.气候是多变的 |
C.天气的变化有规律可循 |
D.气候的变化不可预测 |
17.
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图示区域的海洋上,等温线向北凸出的影响因素是
【小题2】假设A、B两地均位于31.5°N纬线上,则六个月后,A、B两地的气候特征说法正确的是

【小题1】图示区域的海洋上,等温线向北凸出的影响因素是
A.纬度因素 | B.经度因素 | C.海陆因素 | D.地形因素 |
A.A高温多雨B炎热干燥 | B.A寒冷干燥B温和多雨 |
C.A高温多雨B温和多雨 | D.A寒冷干燥B炎热干燥 |
20.
关于影响聚落形成和发展的因素叙述正确的是
A.在一些河流的中上游的河谷两岸地区,聚落分布比较密集 |
B.在河流下游三角洲地区易被海水淹没,聚落分布比较分散 |
C.在高山、荒漠地区,少有或没有聚落 |
D.在一些矿产地,由于开矿占有大量土地,所以聚落较少 |
21.
根据表中数据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人口密度 | 出生率(%) | 死亡率(%) |
甲 村 | 145 | 4.5 | 2.7 |
乙 村 | 182 | 3.2 | 2.9 |
A.甲村人口总数少 | B.甲村新增儿童多 | C.乙村人口增长快 | D.乙村人口稀疏 |
2.解答题- (共4题)
22.
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赤道向两极,气温的变化规律是___________,变化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
(2)五带中平均气温最高的是_______带,最炎热的大洲是______,最寒冷的大洲是_______。
(3)亚洲中部的青藏高原(A地区)年平均气温明显____(高、低)于周围地区,原因是__________。
(4)南半球的等温线大致与纬线平行,原因为_______________。
(5)同纬度地带海陆相比,夏季_____________气温高,____________气温低,冬季相反。
(6)等温线密集的地方较稀疏的地方,气温差异___________________。

(1)从赤道向两极,气温的变化规律是___________,变化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
(2)五带中平均气温最高的是_______带,最炎热的大洲是______,最寒冷的大洲是_______。
(3)亚洲中部的青藏高原(A地区)年平均气温明显____(高、低)于周围地区,原因是__________。
(4)南半球的等温线大致与纬线平行,原因为_______________。
(5)同纬度地带海陆相比,夏季_____________气温高,____________气温低,冬季相反。
(6)等温线密集的地方较稀疏的地方,气温差异___________________。
23.
读“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分别找出年降水量最多和最少的地区,世界降水量最多的地区是________;世界降水量最少的地区是_________________。(填写字母)
(2)B、D两地相比,_________________地降水多;_________________地降水少。
(3)由C地到E地降水量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F地降水量比E地_____。
(4)南、北美洲西部的一些地区年降水量较多,这与什么因素有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仔细阅读地图,完成下表:

(6)你能总结出两条世界降水分布的特点吗?

(1)分别找出年降水量最多和最少的地区,世界降水量最多的地区是________;世界降水量最少的地区是_________________。(填写字母)
(2)B、D两地相比,_________________地降水多;_________________地降水少。
(3)由C地到E地降水量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F地降水量比E地_____。
(4)南、北美洲西部的一些地区年降水量较多,这与什么因素有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仔细阅读地图,完成下表:

(6)你能总结出两条世界降水分布的特点吗?
24.
读如图,完成下列要求.

(1)此图反映了由_________________演变为________________的过程.
(2)观察和分析地图,可以说明该聚落的人口总数不断_________,占地规模不断_________;聚落的建筑群不断____________,并有向高空发展变化的趋势;聚落的交通将会越来越___________。
(3)关于聚落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聚落变得越小越好 B.世界上所有的聚落都在扩大范围
C.世界上多数城市聚落都在变大 D.北京应将低矮的旧房子变成高楼大厦
(4)城市的形成受自然条件的影响十分突出.下列地区,容易形成城市的是____________。
A.河流附近 B.山麓地带 C.公路、铁路附近 D.高山高原
(5)从聚落的形成与发展的主要因素分析,哪些优越的自然条件对早期聚落的形成有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此图反映了由_________________演变为________________的过程.
(2)观察和分析地图,可以说明该聚落的人口总数不断_________,占地规模不断_________;聚落的建筑群不断____________,并有向高空发展变化的趋势;聚落的交通将会越来越___________。
(3)关于聚落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聚落变得越小越好 B.世界上所有的聚落都在扩大范围
C.世界上多数城市聚落都在变大 D.北京应将低矮的旧房子变成高楼大厦
(4)城市的形成受自然条件的影响十分突出.下列地区,容易形成城市的是____________。
A.河流附近 B.山麓地带 C.公路、铁路附近 D.高山高原
A.热带雨林 | B.南极大陆 | C.中低纬度的沿海平原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21道)
解答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3
7星难题:0
8星难题:9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