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1题)
1.
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是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从公元前5世纪开始,有一批人对于政治、伦理和辩论术之间的关系产生了很大的兴趣,当时人称他们为“雄辩家”或“智者”。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 法语“文艺复兴”一词的意思是“再生”,它指的是发生在14世纪到16世纪之间的一轮艺术和知识的创新,反映了西欧高度发展的城市社会的持续发展。
——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
材料三 牛顿以他对支配天地万物的寥寥数条规律的精美绝伦的概括,彰显了人的理性的伟大,暴露了宗教非理性主义的荒谬,促使人们由对牛顿和自然规律的崇拜发展出一种探询人类社会客观规律的热忱。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智者”的代表人物及其思想主张
(2)指出材料二中“再生”一词的含义和实质,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文艺复兴时期人文精神内涵。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中牛顿对“规律”概括的成果。据材料三分析牛顿对弘扬人文精神的贡献。
(4)综合以上材料,归纳西方人文精神不断发展的推动因素。
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是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从公元前5世纪开始,有一批人对于政治、伦理和辩论术之间的关系产生了很大的兴趣,当时人称他们为“雄辩家”或“智者”。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 法语“文艺复兴”一词的意思是“再生”,它指的是发生在14世纪到16世纪之间的一轮艺术和知识的创新,反映了西欧高度发展的城市社会的持续发展。
——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
材料三 牛顿以他对支配天地万物的寥寥数条规律的精美绝伦的概括,彰显了人的理性的伟大,暴露了宗教非理性主义的荒谬,促使人们由对牛顿和自然规律的崇拜发展出一种探询人类社会客观规律的热忱。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智者”的代表人物及其思想主张
(2)指出材料二中“再生”一词的含义和实质,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文艺复兴时期人文精神内涵。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中牛顿对“规律”概括的成果。据材料三分析牛顿对弘扬人文精神的贡献。
(4)综合以上材料,归纳西方人文精神不断发展的推动因素。
2.论述题- (共1题)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931年10月,一位美国伟人逝世的消息传开以后,他的家人和白宫都收到了大量的唁函。有人向美国总统胡佛建议在为其举行葬礼那天,美国全国停电一分钟,以示哀悼。10月21日6点59分,好莱坞和丹佛熄灯;7点59分美国东部地区停电一分钟……在这一分钟里,美国仿佛又回到了煤油灯和煤气灯的时代。一分钟过后,从东海岸到西海岸重又灯火通明。
材料二:近期,德国科学家提出了工业4.0的概念,他们认为工业1.0是指机器制造,机械化生产;工业2.0是电气化,还有流水线、批量生产、更强调标准化;工业3.0是信息化,高度自动化生产,基本实现无人化或少人化。而工业4.0的主要特征则是网络化生产,强化生产过程的虚实结合。
(1)材料一中的“伟人”是谁?人们纪念他的原因是什么?
(2)解读材料二,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世界近现代史的有关史实,加以论述。
(要求:写出观点,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
(3)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应当怎样认识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材料一:1931年10月,一位美国伟人逝世的消息传开以后,他的家人和白宫都收到了大量的唁函。有人向美国总统胡佛建议在为其举行葬礼那天,美国全国停电一分钟,以示哀悼。10月21日6点59分,好莱坞和丹佛熄灯;7点59分美国东部地区停电一分钟……在这一分钟里,美国仿佛又回到了煤油灯和煤气灯的时代。一分钟过后,从东海岸到西海岸重又灯火通明。
材料二:近期,德国科学家提出了工业4.0的概念,他们认为工业1.0是指机器制造,机械化生产;工业2.0是电气化,还有流水线、批量生产、更强调标准化;工业3.0是信息化,高度自动化生产,基本实现无人化或少人化。而工业4.0的主要特征则是网络化生产,强化生产过程的虚实结合。
(1)材料一中的“伟人”是谁?人们纪念他的原因是什么?
(2)解读材料二,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世界近现代史的有关史实,加以论述。
(要求:写出观点,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
(3)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应当怎样认识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3.单选题- (共21题)
3.
它“使人们的认识由低速领域扩大到高速领域,由宏观领域延伸到宇宙领域,人们第一次深刻地认识到时间、空间和物质的运动相互依赖”。“它”指的是( )
A.伽利略的自由落体定律 | B.哥白尼的“日心说” |
C.牛顿的经典力学体系 | D.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
6.
伏尔泰在《哲学通信》中说:“像牛顿先生这样一个十个世纪以来的杰出的人,才真正是伟大的人物……我们应当尊敬的是凭真理的力量统治人心的人,而不是依靠暴力来奴役人的人;是认识宇宙的人而不是歪曲宇宙的人。”基于这一认识,伏尔泰
A.提倡个性自由,阐释人性之美 |
B.提出三权分立学说,防止暴政 |
C.否定外在权威,推崇理性思考 |
D.倡导人民主权,反对君主制度 |
7.
“正如伏尔泰所说的,‘整个自然界、所有行星竟会服以永恒的法则,而有一种身高5呎的小动物(注:指人类)竟能不顾这些法则、完全按照自己的怪想,随心所欲地行动,这是非常奇异的。’因此,寻找决定人类事务的这些永恒法则,是法国革命之前的所谓启蒙运动的实质。”对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A.伏尔泰肯定人是世界万物的中心 | B.近代科学的兴起促成启蒙运动的发生 |
C.启蒙思想家指出人类理性的局限性 | D.启蒙思想家强调人的情感和个性 |
8.
康德说:“自由并非放任自流、我行我素,它体现了人类道德和人类幸福的一致性,自由既是人的一种权利,同时也是一种责任。”可见,康德主张
A.权利神圣不可侵犯 |
B.纯粹理性批判 |
C.人非工具 |
D.运用自己理性的自由 |
9.
法国学者莱昂·罗斑指出:“智者派的运动,是代表着想用类似的方法满足同样需要的各种独立的努力的总和。这些需要,是这样一个时代和这样一个国度的需要:在这个国度中,一切公民对于他这城邦的事务的处理或领导都有一份,并且只要靠言辞来取得个人的优越地位。”材料表明
A.智者学派激发了雅典人参与政治的热情 |
B.雅典的公民政治促成了智者学派的产生 |
C.只有依靠雄辩的言辞才能取得政治地位 |
D.公民参与城邦事务是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
10.
柏拉图在《辩诉篇》中写道:“苏格拉底主张,凡是为一个人自己的理智所宣判为错误的东西,就不应该去想、不应该去做,哪怕受到当权者或任何法庭的强迫,也要不惜代价予以抵制。”苏格拉底的主张体现了古希腊公民:
A.思维敏捷、能言善辩的特点 |
B.服从城邦与珍视自由有机结合 |
C.具有强烈的集体荣誉感 |
D.珍视个人自由,敢于表现个性 |
11.
卢梭认为“自从人类察觉到一个人据有两个人食粮的好处的时候起,平等就消失了……不久便可以看到奴役和贫困伴随着农作物在田野中萌芽和滋长”。这段话表明卢梭认识到了:
A.财产私有制是人类不平等的根源 |
B.资本主义社会的弊端,反对财产私有制 |
C.争夺食物是人类冲突的重要原因 |
D.奴役与贫困是伴随人类社会的普遍现象 |
13.
“金风细细,叶叶梧桐坠。绿酒初尝人易醉,一枕小窗浓睡。紫薇朱槿花残,斜阳却照阑干。双燕欲归时节,银屏昨夜微寒。”这种艺术形式产生的社会根源是
A.市民阶层壮大 |
B.农民娱乐的需求 |
C.文人士大夫的雅好 |
D.宫廷贵族的消遣 |
14.
据《与公肃甥书》记载:“忆昔时邸报,至(明)崇祯十一年方有活板(版),自此以前,并是写本。”对“活版”理解正确的是
A.活版技术从明代开始使用 | B.活版之前信息传递均用手抄 |
C.活版最早使用的是木活字 | D.活版在四大发明中出现最晚 |
15.
有学者认为:中国古代科技固然成绩突出,但“这些成果技术方面停滞于农业和手工业的经验工艺的水平上,在理论上始终贯穿着天人合一的思想,以变幻莫测的道、气等概念来建构学术体系……混有大量的荒诞不经的反科学的成分。”这主要表明中国古代科技
A.缺乏理性精神 |
B.求善而不存真 |
C.具有很强的封闭性 |
D.落后于西方国家 |
16.
有学者认为:“宋元以后,中华文明开始呈现出复杂的二元性:一是商品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文化世俗化倾向;二是理学和文化专制强化以后表现出的高雅文化倾向。他最可能选择的依据分别是
A.风俗画和文人画 |
B.话本和小说 |
C.汉赋和唐诗 |
D.元曲和南戏 |
17.
斯塔夫里阿诺斯说过:“这场革命,空前的、爆炸性的是用计算机储存和检索信息的速度,还有以光速,尤其是通信卫星——向全世界发送信息的速度。”作者着重强调信息时代
A.积累信息的规模扩大 |
B.通讯卫星事业的发展 |
C.信息传播的速度加快 |
D.计算机技术的发展 |
18.
英国最初的工厂大都建在河流和山谷附近,后来工厂开始逐渐向人口集中的城镇迁移,向各行各业扩展。促成这一变化的关键条件是
A.珍妮机的问世 |
B.电力的广泛应用 |
C.改良蒸汽机的推广 |
D.交通工具的革新 |
19.
中秋时节是钱塘潮的最佳观赏期,潮起潮落,美丽壮观。苏东坡有千古名句“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下列哪位科学家的理论可用来解释钱塘潮的壮观景象
A.伽利略的自由落体定律 |
B.牛顿的经典力学体系 |
C.普朗克的量子论 |
D.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
20.
某书给当时的社会带来的是霹雳般的震荡,像一颗炸弹一样投到“神学阵地的心脏上”,教会势力和老派学者攻击它是“恶作剧”,违背了上帝的启示,是一部“魔鬼的圣经”。这本书是
A.《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
B.《物种起源》 |
C.《九十五条论纲》 |
D.《共产党宣言》 |
21.
中秋时节是钱塘潮的最佳观赏期,潮起潮落,美丽壮观。苏东坡有千古名句“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下列哪位科学家的理论可用来解释钱塘潮的壮观景象
A.伽利略 | B.牛顿 | C.普朗克 | D.爱因斯坦 |
22.
柏拉图在《辩诉篇》中写道:“苏格拉底主张,凡是为一个人自己的理智所宣判为错误的东西,就不应该去想、不应该去做,哪怕受到当权者或任何法庭的强迫,也要不惜代价予以抵制。”苏格拉底的主张体现了他
A.思维敏捷、能言善辩的特点 | B.服从城邦与珍视自由有机结合 |
C.具有强烈的集体荣誉感 | D.珍视个人的思想,敢于表现个性 |
23.
孔子:“君子义以为质”,孟子:“舍生而取义”,董仲舒:“正其谊(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由此可知,“义”的提出,目的在于确立
A.行为规范 |
B.施政之术 |
C.人伦秩序 |
D.价值准绳 |
4.选择题- (共3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1道)
论述题:(1道)
单选题:(21道)
选择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2
7星难题:0
8星难题:7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