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届贵州省贵阳市九年级学业考试模拟卷一语文试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42488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3/4/18

1.选择题(共9题)

1.
下列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2分)
A.拮据:手头紧,经济境况不好。
B.惘然:心里好像失去了什么的样子。
C.有例可援:有例句可以引用。
D.周道如砥:课文中形容公路的平坦,畅通无阻。
2.
结合语境选择词语填空,表述恰当的一项是:(2分)
这里有一座高塔,攀登本身没有任何困难,而在每一级上,从塔上的嘹望乳望见的景致
都足够 。每一件事物都是新的。 近处或远处的事物都会使你    ,但越往上走,攀登越    ,所以我们要学会坚持。
A.扣人心弦只要依恋流连快乐
B.扣人心弦既然望而生畏困难
C.赏心悦目无论依恋流连困难
D.赏心悦目如果望而生畏快乐
3.
下列知识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A.“模型、辛勤、两张”这三个词语的词性分别是名词、形容词、数量词。
B.“中国文化博大精深。”这一句子中的“博大精深”是褒义词。
C.“改革开放、爽爽的贵阳、精力充沛”三个短语分别是动宾短语、主谓短语、后补短语。
D.“‘地震震不碎我的微笑,山崩崩不垮我的希望。’虽然‘5·12’灾难是中国人的一个硕大伤口,但灾区的学生却能乐观面对。”这一句子采用了对偶、比喻的修辞手法。
4.计算 {#mathml#}(3x12y14)(2x34y12)÷(6x34y34){#/mathml#} .
5.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2分)
代表作有《项链》等。
A.《战国策》是西汉末年左丘明根据战国史书整理编辑的。我们所学的课文《唐雎不辱使命》《曹刿论战》就选自该书。
B.《红楼梦》是我国古代小说的顶峰之作。小说以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线索,反映了封建社会晚期广阔的社会现实。
C.《雨说》《乡愁》的作者分别是郑愁予、余光中。他们都是台湾诗人。
D.《我的叔叔于勒》作者莫泊桑,是法国l9世纪后半期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
6.

已知 a12a12(a>0) ,求:

7.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8.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9.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2.现代文阅读(共1题)

10.

父亲的眼神

⑴一个背景,让朱自清潸然泪下;一个眼神,让我终生悚然汗下。
⑵ 那是我上高中时,尽管我的语文、英语成绩居班里前几名。但是数理化的成绩却出奇地差。在这样的情况下,自已估计高考肯定无望,因此,高一期未考试后,我彻底失望,决定回家务农。
⑶因自觉惭愧,回家后听说父亲正在田里拔草,我赶紧戴上草帽,赶到田里帮忙。学都上不好,再不勤快一点,会被人骂为“混混”的。顶着烈日,到了田里,我告诉父亲,不想上学了,反正学不好,还不如回家种田。
⑷我以为父亲会勃然大怒,因为母亲去世较早,这些年来他节衣缩食,对我寄予了很大希望,他当了一辈子的“睁眼瞎”,不想我走他的老路。但是,父亲始终埋着头,并不理会我,好像并没有听到我讲的话。我不敢再说话了,只好随着他卖力地拔草。近晌午的太阳很毒,汗水不住地渗出来,衣服贴在身上,抬起头,父亲仍然在埋头拔草,我怎样好意思停下来。
⑸中午,回家吃饭,父亲仍然没有对我辍学的事发表意见。让我说什么好?情况很不妙,我知道,越是在闷热干燥的夏日午后,越会有突如其来的狂风暴雨。这即将燃烧的沉默,真让我忐忑不安。
⑹这时父亲对我说:“走吧,去地里把瓜秧翻一下,要不今年就没有收成了。”我爽快地拿起锄头就走。我就不信,父亲能干,我就不行!
⑺夏日午后的太阳实在太厉害了,汗水把我迷糊得睁不开眼睛。要在学校,正是午睡的时候,而现在,我早已呵欠连天了。看看我的老父亲,光着黑黝黝的脊梁,仍在埋头翻秧——趁父亲不注意,我跑到树阴底下枕着锄头就睡了。
⑻好像没过多大一会儿,我就被父亲推醒。睁开眼,我看到父亲冷冷的眼神,那眼神很复杂,既有悲哀、绝望,更有期盼的鼓励,还有许多我一下子读不出的内容……
⑼“娃儿,种庄稼也像做学问,如果你不上心,啥子事情都有干不好。你在地头睡觉,庄稼也会在田里‘睡觉’……”
⑽父亲的眼神让我受不了,我的后脊早已汗流下来,不是热汗,是冷汗。
⑾当天睌上,回到家里,我觉得浑身骨头都散了。摸着胳膊上已经晒脱了皮的地方,我的心乱成一锅粥。
⑿第二天早上,天刚蒙蒙亮,父亲又轻轻把我叫醒。一睁眼,除了看见他瘦弱的躺体、苍老的面容外,又是那特有的眼神。想到父亲近70岁了,身体多病,为供我读书,每天仍在田间地头躬亲劳作,毫无怨言……这时,我突然坐起来,大声地喊了一句:“我爱你要上学!”
⒀后来的事情变得很简单。高考后,我上了大学中文系。再后来到电视台当了一名记者。
⒁尽管远离了家乡,远离了父亲。但那熟悉的确眼神始终占据了我的记忆。今夜回想起来,仍然抑制不住自已汹涌的感情。走到院子外,望着深邃的苍穹和满天的繁星,我不由喃喃自语:“山一样沉默的父亲啊!你的期盼,你的鞭策,你的激励,终于成就了今天的我,我永远也忘不了你的眼神!”
【小题1】填空。
(1)、文段是运用第__________人称来叙述的。⑶-⑿段是按___________顺序来记叙。
(2)、第⑹段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的人物描写方法。
【小题2】第⒁段中画浪线的句子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小题3】简要概括文段记叙了一件什么事情?
【小题4】文段中哪些内容是略写?哪门子些内容是详写?为什么?

3.作文(共1题)

11.
请以“沉醉于 的世界”为题,写一篇文章。
写作要求:
(1)将填充好的题目写在答题卡上;
(2)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3)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区域名、学校名和人名:
(4)宇数600——650字之间。)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9道)

    现代文阅读:(1道)

    作文:(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