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长治市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424837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9/9/27

1.材料分析题(共1题)

1.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中国古代绘画首先是笔墨、线条的艺术,正是笔力、用墨和线条造就了中国画独特的气韵和每个画家不同的风格。其次,中国画取“散点透视”的方法塑造形象,且不受空间、时间和事物实际比例的限制,更加自由、灵动。最后,中国画是把书法、诗歌、题款、钤印与装裱等综合在一起的一门综合艺术。

——蒋孔阳《中国绘画的基本特点》

材料三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提取有关中国古代书写材料和文字历史演变的脉络。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简要概括古代文人画的特点。
(3)从材料三中可以看出辛弃疾的作品有怎样的风格?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作品反映了当时怎样的社会背景?

2.单选题(共17题)

2.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持此观点的是
A.道家
B.儒家
C.墨家
D.法家
3.
北宋时,民间娱乐场所需要大量歌词,士大夫的词作便通过各种途径流传民间。……“教坊乐工,每得新腔,必求永(柳永)为辞,始行于世。于是声传一时。”这说明
A.宋词只在民间流行与发展
B.宋代文学日益商品市场化
C.宋词婉约派占据主导地位
D.文学平民化、世俗化趋势
4.
京剧脸谱是根据某种性格、性情或某种特殊类型的人物而采用某些色彩的,具有“寓褒贬、别善恶”的艺术功能。如红色脸谱表示忠诚耿直、热情吉祥;黑色脸谱表示豪爽粗暴、刚正不阿。由此可知,京剧脸谱艺术
A.注重人物性格的多样性
B.具有社会教化的功能
C.折射了社会伦理秩序
D.表明了京剧艺术成熟
5.
下图为我国古代科学家学科贡献分布示意图。据此可知,我国古代
A.形成了完整的学科体系
B.从事科技研究人员众多
C.科技居于世界领先地位
D.传统科技居于主导地位
6.
王国维在《宋元戏剧史序》中说:“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此话的主要含义是
A.赞美宋元文学的辉煌成就
B.强调文学具有很强的时代性
C.指出各个朝代的文学成就
D.哀叹古代文学时间的短暂
7.
史学家夏鼐曾说:“现今史学界一般把‘文明’一词用来指一个社会……这种社会中,除了政治组织上的国家以外,已有城市作为政治(宫殿和官署)经济(手工业以外,又有商业)文化各方面的活动中心。它们一般都已经发明文字和能够利用文字作记载,并且都已知道冶炼金属,文明的这些标志中以文字最为重要。”按照此标准,中国文明社会产生的时间最迟应在
A.约一万年前,农耕经济在黄河和长江流域出现时
B.商周时期
C.传说中的黄帝尧舜禹时期
D.春秋战国时期
8.
英国思想家弗兰西斯·培根认为,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这三种东西已改变了世界的面貌。……这种变化如此之大,以至于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宗教教派,没有一个赫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科学发明在人类的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这段材料主要反映
A.三大发明在推动欧洲社会转型中的重要作用
B.国家、宗教未能对欧洲社会的转型发挥作用
C.三大发明对欧洲社会的转型起了决定作用
D.指南针推动了欧洲新航路的开辟
9.
徐光启积极主张学习西方的自然科学,1607年,他与利玛窦合作翻译了《几何原本》前3卷,并建议开展分科研究。但徐光启开创的“格物穷理之学”没有在中国产生近现代科学,其主要原因在于
A.君主专制制度的阻碍
B.西方列强的入侵
C.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
D.科举考试的束缚
10.
个性解放而忽略法度,倡导有意无法。与上述书法风格有关的时代背景是
A.国家统一,盛世气象。
B.市民阶层兴起,社会生活丰富多彩。
C.经济发展,社会走向正轨。
D.社会危机,世人反省。
11.
战国时期,被称为“南蛮”的楚国日益强大,它在与诸侯争霸的过程中同北方各国频繁接触,孕育出了《楚辞》这样伟大的诗篇。材料表明
A.文化发展必须要通过地域交流
B.《楚辞》改变了中国文化走向
C.文化发展成就了楚国霸业
D.《楚辞》具有文化融合的痕迹
12.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提出:“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下列作品中可以印证这一观点的是
A.
B.
C.
D.
13.
《梦溪笔谈》曾描述如下现象:“若止印三二张,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这种现象出现的直接原因是
A.造纸术的发明
B.指南针的应用
C.印刷术的进步
D.商品经济的发展
14.
下图所示的艺术形式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典型代表,其走向成熟时期可追溯至
A.明末清初
B.元末明初
C.清同治、光绪年间
D.清雍正、乾隆年间
15.
北宋张载提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人生理想;明清之际的顾炎武发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呼吁。二者的相同点是
A.构建新儒学体系
B.提倡知行合一
C.强调社会责任感
D.重建伦理秩序
16.
孔子讲“礼”,孟子重“义”,荀子也说:“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先秦儒家讲求“礼”“义”的主要目的是
A.构建平等社会
B.强化中央集权
C.规范社会秩序
D.缓和诸侯纷争
17.
“孔子所创的原始儒学,礼乐占主要部分”。战国时代,“用别一种观点即庶民的观点,发挥仁义学说,成为儒家的反对学派”。该反对学派指的是( )
A.法家B.道家
C.墨家D.阴阳家
18.
春秋战国时期学派林立,学术观点异彩纷呈,然“天下一致而百虑,同归而殊途”。诸子百家关注的共同点是
A.人与自然的和谐
B.人的生命
C.人与社会的和谐
D.社会现实

3.选择题(共1题)

19.The party is going to begin at six this evening. (对划线部分提问)

{#blank#}1{#/blank#} {#blank#}2{#/blank#} the party going to{#blank#}3{#/blank#} this evening?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17道)

    选择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