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红河州泸源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424797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9/10/16

1.材料分析题(共2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意大利在欧罗巴洲南境……元以前未通中国。明万历九年(1581年)。有利玛窦者始泛海抵广州。……崇祯初历法疏舛,礼部尚书徐光启请以其国新法相参校,开局纂修,报可。书成未用。会本朝建元,始采取其说,先后命西洋人汤若望、南怀仁等为钦天监官。……并许其自行其教。
——引自清朝《文献通考》
材料二
(近代中国)18世纪末叶以后,华夏文明日益感受到从西方基督教文明中崛起的现代工业文明的咄咄逼人的压力。这种压力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特有的手段,初则以商业的渗透,继则以赤裸裸的殖民主义武力,迫使中华文明不得不经常地在“生存或灭亡”之间彷徨。……西方文明赢得世界不是通过其思想、价值观或宗教的优势,而是依靠它运用有组织的暴力优势,这在西方文明与华夏文明----两个强势文明的猛烈撞击中表现得尤为充分。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材料三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明清之际中外文化交流较之以前有什么新变化?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中国在18世纪末叶以来,中华文明不得不经常地在“生存或灭亡”之间彷徨的原因。并概括近代西方文明与华夏文明的撞击给中国带来的影响。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先进中国知识分子对待西方文明的共同点,并分析其变化的趋势。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根据图一,回答孙中山在辛亥革命时期的指导思想是什么?其历史意义如何?
(2)根据图二指出,***所说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指的是什么?新中国成立后,以***为代表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在探索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道路方面提出了哪些正确的方针政策?
(3)读图三,联系中共十三大的有关知识,概括邓小平理论的核心内容是什么?简要说明***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关系。

2.单选题(共24题)

3.
孙中山在《三民主义与中国前途》中指出:“所以倡导民生主义,就是因贫富不均……闻得有人说,民生主义是……夺富人之田为己有,这是他未知其中道理,随口说说,不必管他。……兄弟所最信的是定地价的法。”这表明孙中山的民生主义反对
A.夺取地主土地B.收买地主土地
C.土地国有政策D.国家核定地价
4.
宋代,儒学家开始从一个新的角度来思考人间的伦理纲常。这个新的角度是
A.从矛盾对立转换出发B.从天人感应出发
C.从万物本源出发D.从人的本性出发
5.
宋人称“柳郎中词只好十七八女郎按执红牙拍,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执铁绰板,唱大江东去。”与“学士词”词风一致的代表人物是
A.李煜B.李清照C.陆游D.辛弃疾
6.
今天象棋中有“炮”与“砲”二字。唐代的象棋中使用“砲”字,宋代的象棋中“炮”“砲”二字开始并用,这一变化说明
A.中国象棋起源于唐代
B.宋代发明了火药
C.宋代火药已用于战争
D.洋炮在宋代传入中国
7.
王国维在《宋元戏剧史序》中说:“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此话的主要含义是
A.赞美宋元文学的辉煌成就
B.强调文学具有很强的时代性
C.指出各个朝代的文学成就
D.哀叹古代文学时间的短暂
8.
明清时期是中国古典小说的鼎盛时期,其中倡导个性解放、挑战传统的小说是( )
A.《西游记》
B.《儒林外史》
C.《聊斋志异》
D.《红楼梦》
9.
曾有西方学者指出,中国古代有三项重大发明在3——13世纪让“西方望尘莫及”并对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到来产生了重要影响。这三项古代重大发明是( )     
①造纸术   ②指南针    ③火药    ④印刷术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0.
书法以自由多样的线条艺术表现情感和意境。下列作品把书法的写意性发挥到极致的是
A.
B.
C.
D.
11.
中国古代科技曾取得非凡成就,其中传入欧洲并对近代世界产生深远影响的宋代科技成就是( )
A.火药
B.造纸术
C.指南针
D.雕版印刷术
12.
京剧是中国的国粹之一。以下关于京剧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同徽剧、汉剧及其他剧种相互融合而成B.在明代形成成熟的表演体系
C.涌现出了谭鑫培、梅兰芳等众多艺术大师D.将中国传统戏曲推向新的高峰
13.
1920年9月,上海《劳动界》刊登的《一个工人的宣言》中写道:“将来的社会,要使它变个工人的社会;将来的中国,要使它变个工人的中国;将来的世界,要使它变个工人的世界。”该材料主要反映了
A.上海已成为中国工人运动的中心
B.中国工人阶级认清了中国社会的性质
C.中国工人阶级即将登上政治舞台
D.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工人运动的影响
14.
某时期的报纸上出现了一首题为《相隔一层纸》的诗:“屋子里拢着炉火,老爷吩咐开窗买水果,说‘天气不冷火太热,别任它烤坏了我’。屋子外躺着一个叫花子,咬紧了牙齿对北风喊‘要死’!可怜屋外与屋里,相隔只有一层薄纸!”请问这首诗最早可能创作于什么时期( )
A.辛亥革命
B.新文化运动
C.五四运动
D.抗日战争
15.
有一位民国时期的诗人(1896—1931)曾说:“在24岁以前,我对于诗的兴味,远不如我对于相对论或民约论(社会契约论)的兴味”这段经历可以作为个案反映(  )
A.新青年追求“德先生”和“赛先生”B.当时“文学革命”的影响还不大
C.辛亥革命对新青年的影响深远D.新文化运动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有片面性
16.
迄今所知,在中国出版的书刊中,最早介绍马克思的是1899年上海广学会编译的《大同学》,其中称:“其以百工领袖著名者,英人马克思也。”由此可见
①新兴的中国工人阶级找到了自己的领袖
②当时介绍到中国的马克思身份是“工人领袖”
③19世纪末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传播
④当时的介绍者连马克思是哪国人都没有搞清楚
A.①③B.②④C.①②③D.②③④
17.
1920年11月,孙中山指出:“有人说推翻清室后,民族主义可以不要了,这话实在错了,即如我们住的租界,外国就要用治外法权来压制中国人,这还是前清造成的恶果,现在清廷虽然不能压制我们,但各国还是压制的……所以我们还是三民主义缺一不可的。”这番话表明孙中山()
A.仍坚持原来的三民主义B.明确提出了新三民主义
C.在反帝问题上模糊不清D.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
18.
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日,中共“七大”在延安城西北郊的杨家岭村沟口中央大礼堂举行,主席台前的石拱上写着“在***的旗帜下胜利前进”大幅标语(如下图)这说明

①***思想已经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
②***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③中国开始了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的过渡
④以***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革命实践经验进行了科学的概括与总结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19.
下面是《感动中国》2004年度人物评选组委会给某位获奖者的颁奖词:“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当他还是一位乡村教师的时候,已经具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淡泊名利,一介农夫,播撒智慧,收获富足。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喜看稻菽千重浪,最是风流!”它褒奖的是
A.钱学森B.杨利伟
C.邓小平D.袁隆平
20.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提出的“百家争鸣”与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相比,从争论内容上看,最主要的不同点是
A.前者侧重于文学艺术,后者侧重于政治主张
B.前者侧重于科学研究,后者侧重于文学艺术
C.前者侧重于科学和学术研究,后者侧重于政治主张
D.前者侧重于政治运动,后者侧重于思想文化
21.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和政府作出发展“两弹一星”的战略决策,主要是为了( )
A.带动其他相关部门的发展
B.尽快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
C.提高中国的国防能力
D.顺应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潮流
22.
1956年,***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旨在()
A.大力弘扬民族传统文化B.强调文艺必须为工农兵服务
C.提高人民群众水水平D.繁荣社会主义科学文化事业
23.
校园标语(口号)也能折射出时代发展的脉络。下面的校园标语(口号)按开始流行时间的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
①“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 
②“向科学进军” 
③“把失去的光阴夺回来” 
④“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A.①②③④B.②①③④C.①③②④D.②③①④
24.
费正清在《美国与中国》中说:“1977年后的中国改变了方针。为了现代化,国家重视专甚于红,重新建立了为国选拔人才的传统制度”。 这种“制度”具体是指(  )
A.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B.恢复高校考试招生制度
C.提出“科教兴国”战略D.推进九年义务制教育
25.
下列有关我国计算机方面的成就,表述正确的是
①20世纪50年代,中国开始了计算机研制工作
②1983年,中国成功研制出“银河—Ⅰ号”计算机
③1993年,中国成功研制出“银河-Ⅱ号”巨型计算机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
26.
建国后各时期的教育方针具有不同的时代特点。属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教育方针是( )
A.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B.紧密结合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的实际组织教学
C.以培养工业建设人才和师资为重点,发展专门学院
D.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3.选择题(共5题)

27.把下面的词语分为两类,按顺序写下来。

善良

丑恶

尊重

朴实

自私

宽容

虚假

缺德

欺诈

真诚

①{#blank#}1{#/blank#}

②{#blank#}2{#/blank#}

28.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规律是(    )
29.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规律是(    )
30.刘莎同学用火柴棒依图的规律摆六边形图案,用10086根火柴棒摆出的图案应该是第{#blank#}1{#/blank#}个.

31.刘莎同学用火柴棒依图的规律摆六边形图案,用10086根火柴棒摆出的图案应该是第{#blank#}1{#/blank#}个.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24道)

    选择题:(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9

    9星难题: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