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3题)
A.酷肖(xiāo) 解剖(pāo) 黝黑(yǒu) 文绉绉(zhōuzhōu) |
B.磬口(qìng) 污秽(huì) 稽首(jī) 脂粉奁 (nián) |
C.畸形(jī) 炽热(chì) 旸谷(yáng) 深恶痛疾(wù) |
D.睥睨(pì nì)迷惘(máng) 滞留(dài) 杳无音信(yǎo) |
A.认真复习是我们能否在期中考试中取得理想成绩的保证。 |
B.语文,有着无穷的魔力,既丰富了我们的知识,也陶冶了我们的情操。 |
C.当代青年应担负起把我国建设成为现代化强国。 |
D.我们在学习上应该树立起不畏艰难的勇气。 |
①说故事的人要针对人性的好恶来安排情节,始终抓住听众的兴趣。
②如果故事很长,则这种循循善诱、引人入胜的功夫尤其重要。
③说故事面对的听众则比较复杂,听众的注意力比较难以集中。
④谈天和说故事是有差异的。
⑤谈天是和“谈得来的人交谈”,无须费许多心机去吸引对方。
A.④⑤①③② | B.④⑤③①② | C.⑤③②①④ | D.⑤④②①③ |
2.字词书写- (共1题)
暗然失色 城惶城恐 无可质疑 长嘘短叹 粗制烂造 孤苦伶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言文阅读- (共1题)
(甲)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 ,俶尔远逝, 。似与游者相乐。(注:空格部分见默写题)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柳宗元《小石潭记》
(乙)道州城西百余步,有小溪。南流数十步,合营溪。水抵两岸,悉皆怪石,欹(qī)嵌盘屈,不可名状。清流触石,洄悬激注。佳木异竹,垂阴相荫。此溪若在山野,则宜逸民退士之所游处;在人间,则可为都邑之胜境,静者之林亭。而置州以来,无人赏爱;徘徊溪上,为之怅然!——元结《右溪记》
【小题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2分)
①以其境过清() ② 不可名状()
【小题2】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②佳木异竹,垂阴相荫。
【小题3】两文各写出了水怎样的特点,分别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4分)
甲文:
乙文:
【小题4】两文在写法上都是借景抒情,请结合其中一篇举例说明。(2分)
4.现代文阅读- (共2题)
在草木中
滴水的声音贯穿生命。那些在风中奔走的事物来不及倾听。它们的脚步匆匆,若闪电,似雷鸣。
植物有着明亮的眼眸,虔诚的凡心,匍匐在我的文字里,静静聆听生命中的滴水之音。
一阵雨,敲响天籁,草木复苏,侧身;一缕光,点亮原野,草木葳蕤。我在草木中,哪一片都沾满了我的爱怜,哪一丝风中都潜藏着我内心的秘密。
我的秘密盛大、恢弘,在我的血液中奔突,常令我头晕目眩。带着它们,我寻找着一个安放的巢穴,让阴影、悲泣和眼泪入土,让明亮发芽,和快乐产生光合作用,开出幸福的花朵。
草木茂盛。鱼儿在天空飞来飞去,小鸟在枝头倾心交谈,兔子在草木中尽情舞蹈。
我从一片天空到另一片天空,从一座庭院到另一座庭院,从一个角落到另一个角落,越来越安静,越来越沉寂。似微尘。
草木凋敝。万物都慢了下来。空旷的打谷场,荒凉的麦田,稻草人的梦想比天空要高远。退下来,退回到植物的根须,退回到大地的叶脉。侧耳倾听水滴的声音,美妙的仙乐。
这声音,润泽、温暖、执著。有时是一段月光,有时是一缕魅影。而有时,就是我。
我在草木中。我就是一株草、一棵树,一粒尘,一根藤----“叶叶心心,翻卷有余情”。草籽被大风裹挟着,草籽上下浮沉。渐渐远离故土。正如背井离乡的我,常在月亮的光华里泪光闪闪。那些咻咻鸣叫的小兽。躲在深林山涧,一生都在追寻着自己的家园。
月亮啊,月月圆缺,生命择境而生。草籽是水质的,生命流动,曲折委婉,有着叮咚的鸣响;草籽是剑,有着尖锐而坚强的命运,探进石缝深处,也会劈开春天的神话。
草籽是火种,被牛羊的蹄声点燃,照亮整个草原。火光渐暗,灰烬深入泥土。
谁的身影在虔诚膜拜?十二颗佛珠在掌心里摩娑,一颗有一颗的尘缘,一珠有一珠的圆润通透。褐色的绳带,串起一句句偈语,在时光里口观鼻,鼻观心,静静打坐。
草籽,比动物更自由,走到哪里,哪里就可以成为故乡。
风继续吹,月继续圆缺。你看,草籽随风,浪迹:在河流中安身立命,在山岳上安营扎寨。在天空是飞翔的鹰。猎获大片大片的云朵,以雨的方式坠落,用灿烂的绝色喂饱大地。
日光中,月色里,草籽不寂寞,不孤单。
动荡的尘世,喧嚣的欲望,草籽有着绿色的理想,唱着绿色的歌谣,开着绿色的花朵。
【小题1】本文语言优美生动,请赏析下面的句子,
草籽是剑,有着尖锐而坚强的命运,探进石缝深处,也会劈开春天的神话。
【小题2】作者笔下的“草籽”是一个怎样的艺术形象。
【小题3】选文结尾说“草籽有着绿色的理想,唱着绿色的歌谣,开着绿色的花朵”,联系全文内容,说说为什么“草籽”的“理想”“歌谣”“花朵”都是绿色的。
【小题4】阅读下面的文字,结合你对文中画线句子的理解,谈谈你从中得到的人生感悟。
只要有一粒种子,它就不择地势,不畏严寒酷热,随处茁壮地生长起来了。它既不需要谁来施肥,也不需要谁来灌溉……
评 语
①那年我上小学三年级。寒假前到学校拿学期成绩单。回家时我和六七个没带书包的好友同行。刚领的成绩单拿在手上,已经被我们折得皱巴巴了。
②“老师给你们什么评语?”阿益问。“还没看,不知道。”包括我,好几个人都这么说。反正不会是什么好话,我心想。
③“来猜我的是什么。”阿益掀开成绩单一角,露出老师的评语的最后一个字:“马”。
④“害群之马?”我说。
⑤“没那么糟!”阿益掀开成绩单。
⑥我刚刚看错了,是“焉”。“心不在焉”的确比“害群之马”好多了。
⑦“你的呢?”他们问。我也翻开一小角,露出评语最后两字:“用功”。“上一个字是‘不’吧!”大家起哄说,“不用功。”
⑧我再翻开一些,看到的字出乎意料,是“又”。聪明又用功?礼貌又用功?乖巧又用功?不管前面是什么,总之,是个好评语。我高兴又害羞,便把成绩单压着,不让同学看。直到走到家门口,才翻开看整句评语:活泼又用功。
⑨活泼,我当之无愧,但实在想不起自己哪里用功了?我上课时玩磁铁、涂鸦……老师看到我们,总是皱着眉头,怎么觉得我用功?难道老师在开玩笑?
⑩整个寒假期间,那句“活泼又用功”的评语,却在脑海中挥之不去,还自动变成歌词,配的是《无敌铁金刚》的旋律。我也就手舞足蹈、心甘情愿地收拾玩心写作业。
⑪开学后,即使成绩单缴回给了老师,那句评语还是经常出现在脑海中。我开始专心上课、写作业,从进步奖领到前五名、前三名的奖状,还参加作文、朗读比赛……
⑫一学期过去了。放暑假的前一天,从老师手中接过成绩单时,也多了些期待。我翻开成绩单内页,右边是交错的“优”和“甲”,左边则是这学期的评语“努力进取”,就在上学期评语“活泼又用功”的旁边。
⑬回家的路上。阿益接过我的成绩单, 说:“我这学期的评语跟你上学期的一样!”
⑭“活泼又用功?”我有点惊讶。他挑起一边的眉毛,说:“活泼欠用功啦!”他厌恶我无意的挖苦,丢还我成绩单。
⑮我这才仔细看清楚,原来墨渍下那个“又”字其实是“欠”字。突然,脑海里伴着我整学期的旋律变得荒腔走板。
⑯十多年后,我自己当了老师,在给学生写评语时,我用快干墨水工整书写,学生不必透过误解或猜测,就能直接感受善意和鼓励。
⑰学生也把对我的“评语”,写成节日小卡。我仔细读过以后,把它们收集在纪念品盒子里,也收藏在心里。跟我小学三年级的成绩单一起。
【小题1】本文按照时间顺序写了两部分内容,请概括:(1)小学三年级时, _;
(2)十多年后,___。
【小题2】第⑧段画线句反映了“我”当时__ __和__的心理。
【小题3】第⑭段画线句富有语言表现力,请选择一点简要分析。
【小题4】本文标题“评语”不可以改为“误读”,请简述理由。
【小题5】读完本文后,你得到什么启示?
5.名著阅读- (共1题)
“大海就是一切,它覆盖了地球表面的七分之一。大海纯净清新、大海充满了生命力、大海具有宽广的胸怀、大海就是永恒。”这句话出自小说《______________》中的____________之口,他是一位带有浪漫、神秘色彩,非常吸引人的人物。他曾在海底用_______________做的笔写字,他在荒岛建造的潜艇是利用____________来提供能源的。
6.作文- (共1题)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3道)
字词书写:(1道)
文言文阅读:(1道)
现代文阅读:(2道)
名著阅读:(1道)
作文:(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4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