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33题)
4.
读“城市热岛效应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产生热岛效应的原因是市区气温低,郊区气温高 |
B.近地面空气从市区流向郊区 |
C.城市热岛效应反映了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 |
D.在市区建设高层建筑,可以减弱热岛效应 |
5.
2015年12月23日,受雾霾天气影响,山东省多地市重污染天气Ⅱ级(橙色)应急响应升级为Ⅰ级(红色),中小学临时停课.下列做法对减轻雾霾有效的是( )
①节约用水 ②大量燃放烟花爆竹 ③绿色出行 ④尽量少吃路边烧烤.
①节约用水 ②大量燃放烟花爆竹 ③绿色出行 ④尽量少吃路边烧烤.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6.
一些科学家测算,由于现代工业的发展,大量燃烧煤、石油、天然气,向大气中排放的二氧化碳日益增多。二氧化碳能大量吸收地面放出的热量,进而使全球气温有明显变暖的趋势。为了防止这种现象,适宜的方法有( )
①立即停止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燃料②积极开发使用新能源
③植树造林,保护好现有的原始森林 ④扩大海洋面积,调节气温
①立即停止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燃料②积极开发使用新能源
③植树造林,保护好现有的原始森林 ④扩大海洋面积,调节气温
A.①④ | B.①③ | C.②④ | D.②⑧ |
10.
下列气候现象与其主要影响因素,正确的组合是()
A.“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纬度因素 |
B.青藏高原纬度较低,但是气候寒冷﹣﹣地形因素 |
C.海南岛终年如夏,黑龙江省北部冬季漫长﹣﹣海陆因素 |
D.“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地形因素 |
11.
一些诗文名句可以用地理知识解读,下列解读正确的是( )
A.“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的“八万里”指地球公转的距离 |
B.“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反映了海陆位置对气候的影响 |
C.“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描绘了云贵高原的景象 |
D.“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中的“春风”指夏季风 |
13.
小明追随“舌尖上的中国Ⅱ”镜头从上海出发,先后沿四条路线游览各地,品尝美食。结合图中信息,下列说法不可信的是


A.①线路地区传统饮食习惯以米饭为主 |
B.②线路经过我国四类干湿地区 |
C.③线路穿越地势第三、二、一级阶梯 |
D.④线路端午节有赛龙舟、吃粽子的习俗 |
15.
山脉是地形的骨架,我国地形复杂多样,各具特色,读下图,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A.①﹣塔里木盆地﹣我国最大的盆地 |
B.②﹣内蒙古高原﹣我国最平坦的高原 |
C.③﹣四川盆地﹣我国纬度位置最高的盆地 |
D.④﹣华北平原﹣我国最大的平原 |
16.
读图,说明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不相同的原因( )


A.经济不发达 | B.人口增长速度大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速度 |
C.第三产业不发达 | D.人口增长速度小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速度 |
17.
关于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这里人口稠密,劳动力资源丰富 |
B.这里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多,技术力量雄厚 |
C.这里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产业门类齐全,工业技术和管理水平及综合经济效益等都居全国领先地位 |
D.这里海陆空交通发达,发展经济的能源和矿产资源丰富 |
19.
读图,有关我国西高东低阶梯地势的有利影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有利于东部海上季风带来的湿润气流顺地势深入内陆,带来充沛的降水 |
B.使许多大江大河滚滚东流,有利于沟通东西的水路交通 |
C.西高东低的阶梯地势有利于发展海洋事业 |
D.当河流从地势高一级阶梯跌落到低一级阶梯时,会产生巨大的水能资源 |
20.
某中学初二(4)班的黑板报新增了一个“是真是假”栏目,以下为本期的“是真是假”内容,其中真的是
( )
是真是假
①署假去吐鲁番旅游一定要带上雨具
②春节期间广州举办花卉展览会
③国庆节期间的南京呈现“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的景象
④哈尔滨学校的寒假时间比南京学校的寒假时间短
( )
是真是假
①署假去吐鲁番旅游一定要带上雨具
②春节期间广州举办花卉展览会
③国庆节期间的南京呈现“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的景象
④哈尔滨学校的寒假时间比南京学校的寒假时间短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21.
下列关于我国气候对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影响,叙述错误的是( )
A.我国北方农村的砖墙斜顶房,是为了适应多雨的环境 |
B.我国南北气候不同影响了主要粮食作物分布,进而影响南北居民饮食习惯,出现了南米北面的饮食格局 |
C.我国东部地区气候湿润,林木繁茂,西部干旱地区则适合草类植物生长 |
D.我国东部气候湿润,农业生产以耕作业为主,西部气候干旱,以畜牧业为主 |
22.
用地理的视角观察生活中的现象,理解其形成的地理背景,提升我们的生活品味,增强我们的生存能力,当灾害发生时,图中行为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23.
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收、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2015年3月27日常德市成功入围“全国首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下列做法与建设海绵城市无关的是( )
A.将不透水的水泥路改成透水的油砂路 | B.池塘、河湖清淤 |
C.在城市增加草坪、树木等植被 | D.改扩建自来水厂 |
25.
根据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原则,下列做法合适的是( )
A.内蒙古高原有些地方缺粮,在水草肥美的地方发展粮食种植业 |
B.在三江平原的沼泽区,排干水,开垦为耕地 |
C.在大城市的郊区,发展蔬菜和花卉业 |
D.黄土高原夏季多暴雨,可在沟壑积水处发展渔业 |
32.
有关珠江三角洲地区自然和经济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珠江三角洲位于广东省西南部,珠江下游,毗邻港澳 |
B.珠江三角洲地区气候以亚热带和温带季风气候为主,终年高温多雨 |
C.珠江三角洲地区有三个我国的经济特区 |
D.珠江三角洲毗邻港澳,与东南亚地区隔海相望,海陆交通便利,被称为我国的“南大门”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3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