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江西省中等学校招生考试 地理信息训练试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422335

试卷类型:课时练习
试卷考试时间:2016/9/6

1.选择题(共5题)

1.
读“某地区等高线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示区域山顶Ⅱ与乙村的高度差可能为
A.600米B.900米
C.1000米D.1200米
【小题2】下列地点位于①处可视范围的是
A.③镇、乙村B.Ⅰ山山顶、②镇
C.④镇、Ⅱ山山顶D.甲村、Ⅰ山山顶
【小题3】为了将⑤地的铁矿运到③镇附近加工出口,图中M、N、    P、Q四条公路线设计合理的是
A.M线B.N线C.P线D.Q线
2.
读“俄罗斯矿产资源和工业的分布图”及“日本工业地带的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小明同学认真研究了两图并从中获得一些信息,其中正确的有()

①俄罗斯的工业区主要靠近矿产丰富的地区;②日本的工业主要分布在本州岛内部;
③日本领土所跨纬度较大,大部分地区位于北温带;④伏尔加河是亚洲和欧洲的分界线。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小题2】日本可以从俄罗斯大量进口的商品是()
A.石油、天然气B.服装、儿童玩具C.钢铁、汽车D.水稻、水果
3.
2016巴西奥运会于当地时间8月5日-21日举行,举办地里约热内卢也将成为南美洲首个主办奥运会的城市。结合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奥运会举办时,当地正处在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小题2】图中B地位于C地的是
A.东北方向B.西北方向C.东南方向D.西南方向
【小题3】有关奥运举办地巴西的说法正确的是
A.巴西位于东半球、南半球
B.巴西铁矿丰富,且出口量大
C.巴西北部的平原农业发达
D.奥运举办城市为巴西首都
【小题4】巴西种植热带经济作物有利的自然条件是
A.发达的热带作物种植技术B.有广阔的亚马孙平原
C.热带雨林气候有丰富的降水D.纬度低,地处热带
4.
读我国局部地区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各省区简称和行政中心对应正确的是
A.甲-豫-郑州B.乙-宁-西宁
C.丙-陕-西安D.丁-鲁-太原
【小题2】图中表示太行山和秦岭的序号分别是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小题3】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产生的危害有
A.耕地面积减少B.沙尘暴日益严重
C.土壤更为肥沃D.形成大量河滩地
5.
读“我国某地区略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图中的铁路属于哪条铁路的一段()
A.兰新铁路B.青藏铁路C.陇海铁路D.沪昆铁路
【小题2】图中“三山”之间的地形区柴达木盆地号称“聚宝盆”,得此美誉源于该地()
A.属于盆地地形B.森林茂密C.矿产丰富D.河湖众多
【小题3】该地区最主要的自然特征是()
A.干旱B.山清水秀C.高寒D.海拔低,平坦

2.解答题(共7题)

6.
读“巴西轮廓”图,完成下列题目.

(1)写出图中数字代表的水域名称:
    洋,②    洋,③ 河.
(2)图中河流A位于世界上最大的平原 平原,气候属于    ;图中B为世界上最大的高原是   ,气候属于
(3)该国首都是 (代号为  ),最大城市是 (代号为   ).
(4)字母F是该国与 (国家)共同修建的 水电站.
(5)在A、B、E三处中,人口密度最大的是   处;生物资源最丰富的是    处.其咖啡的产量居世界第 位.
(6)巴西矿产资源丰富,成为其经济发展一大助力,尤以 (矿产)储量大、质地优良而闻名.运输到我国最合适的运输方式是  
(7)巴西工业多分布在东南部的  (最大城市和工业中心)和 (原首都)等城市.
7.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科考人员测得南美洲乌斯怀亚港与我国长城考察站的图上距离约为1.5厘米,则其实地距离为 千米.
(2)长城站濒临的大洋A是    洋,中山站濒临的大洋B是    洋.
(3)从乔治王岛到南极点,最后到昆仑站,这条科学考察路线的前进方是  
A.从东向西 B.从南向北
C.从北向南再向北   D.从南向北再向南
(4)如果你到南极旅游,选择哪个时段最合适? 如果去北冰洋考察?
A.3~11月    B.11月~次年3月    C.2~10月    D.6~8月
8.
小晨同学暑假期间外出考察长江三角洲和青藏高原。读图回答问题。(10分)

(1)在长江三角洲,小晨参观了 市浦东新区,领略了“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美景,“苏杭”是指 (城市)。
(2)考察青藏高原时,小晨的行李中准备了防晒霜和御寒衣物。请你任选一种物品,说出其地理依据:    
(3)从西宁沿 铁路到拉萨,沿途可见窗外的草地上,“高原之舟” 正悠闲地享受大自然的馈赠。
(4)小晨了解到     是青藏高原的特色粮食作物。这种农作物一般分布在地势较低的  地带。
(5)科学考察发现, 山脉地区有大量古老的海洋生物化石,而今成为世界最雄伟高大山脉的原因是  (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
9.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A、B、F三地的农作物熟制不同,形成其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B地主要粮食作物是 .F地主要粮食作物是
(2)A、D、E三地发展农业,A地适合发 展 业,D地适合发展
业,E地适合发展 .形成这三地农业类型差异的主要气候要素是    
(3)E地是我国纤维作物 的主要产区,该地区瓜果特别甜,主要原因是
(4)C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  
A.水能资源    B.森林资源   C.风能    D.煤炭资源
10.
读台湾图和珠江三角洲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两个地区都有一条重要纬线   穿过,气候温暖湿润。
(2)A地区与内地的经济合作,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它可为内地提供: ,A地区和内地联系的铁路B的名称是     
(3)2016年2月6日3时57分在台湾高雄市(北纬22.94度,东经120.54度)发生6.7级地震,震源深度15千米。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台湾多发地震的原因

(4)珠江三角洲外向型经济发达,试分析其发展外向型经济的优势条件
(5)台湾岛有“东方甜岛”的美称,原因是该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上海到西藏樟木的318国道,被称为“中国人的景观大道”。暑假,小林一家从上海出发自驾游览了这条景观大道。
材料二下图 “中国人的景观大道图”

(1)该景观大道是否经过江苏省:   (是/否)。
(2)重庆市简称为   ;宜昌所在省级行政区名称为 省。
(3)这条景观大道从起点到终点,下列变化叙述正确的是:()
A.年平均气温增高   B.平均海拔增高   C.年降水量增加   D.人口密度增大
(4)小林一家从宜昌到成都的途中,发现当地人普遍爱吃辣椒,这反映出该区域夏季气候特点是   
(5)在山区,常会发生滑坡、泥石流等灾害。小林一家在行程中,最易遇到滑坡、泥石流的地段是    段。
(6)沿途他们不能看到的景观是:()
A.秀美的水乡景色
B.绿油油的茶树
C.地表千沟万壑
D.高原草场,牦牛成群
12.
读图填空

(1)填写图中序号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城市),②  (经济特区),③    (经济特区),④    岛,⑤ 半岛,⑥    (铁路线),⑦
(2)香港和澳门地处中国大陆的 ,分别位于 的东、西两侧,与    (省级行政区域)相邻.
(3)香港和澳门的发展离不开    的支持.目前,香港大约80%以上的生产、生活资料自
(4)澳门是我国    最密集的地区; 是澳门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5道)

    解答题:(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