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7题)
2.
读地中海、阿尔卑斯山—喜马拉雅山地带图,结合相关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乙板块是
【小题2】我国地理工作者在喜马拉雅山考察时,发现岩石中含有鱼、海螺等海洋生物化石;说明
【小题3】按照板块学说的观点,上图中
【小题4】2018年8月3日在中国云南邵通(图中甲处)发生6.5级地震,此次地震时云南省14年来最大的一次地震,引发这次大地震的原因是

【小题1】图中乙板块是
A.亚欧板块 | B.太平洋板块 |
C.非洲板块 | D.印度洋板块 |
A.这里曾经是海洋 | B.这些生物曾生活在陆地上 |
C.生物在不断进化 | D.地壳稳定没有变动 |
A.阿尔卑斯山会消失 | B.喜马拉雅山会增高 |
C.红海会缩小 | D.地中海会扩大 |
A.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 | B.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碰撞 |
C.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张裂 | D.南极洲板块与太平洋板块张裂 |
3.
读下面半球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表示的是:
【小题2】图中四个箭头能正确表示地球自转方向的是:
【小题3】大洲①和②的分界线是:
【小题4】下列大洲不濒临大洋A的是:
【小题5】在本图中看不到的大洋是:

【小题1】图中表示的是:
A.东半球 | B.西半球 | C.陆半球 | D.水半球 |
A.a | B.b | C.c | D.d |
A.白令海峡 | B.苏伊士运河 |
C.土耳其海峡 | D.巴拿马运河 |
A.南极洲 | B.亚洲 | C.非洲 | D.南美洲 |
A.大西洋 | B.北冰洋 | C.印度洋 | D.太平洋 |
5.
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下列地图的图幅大小相等,所表示的内容最详细的是( )
【小题2】甲、乙两地的相对高度是( )
【小题3】在乙地测得气温是15℃,若只考虑海拔的影响,估算甲地气温约是( )

【小题1】下列地图的图幅大小相等,所表示的内容最详细的是( )
A.南康区政区图 | B.赣州市政区图 | C.江西省政区图 | D.中国政区图 |
A.500米 | B.2000米 | C.3000米 | D.1000米 |
A.8℃ | B.10℃ | C.31℃ | D.9℃ |
6.
下图为北半球年平均气温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北半球年平均气温
【小题2】甲区域年平均气温较周边低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小题1】北半球年平均气温
A.由低纬地区向高纬地区降低 | B.同纬度海洋低于陆地 |
C.同纬度大陆东岸均高于大陆西岸 | D.北极圈内均低于-10℃ |
A.纬度位置 | B.海陆分布 | C.地形 | D.人类活动 |
7.
下图为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传统民居建筑。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图示传统民居特点与当地环境特征对应不正确的是( )
【小题2】关于②传统民居建筑所在地自然地理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

【小题1】图示传统民居特点与当地环境特征对应不正确的是( )
A.①“冰砖”盖屋一终年严寒 | B.②房屋高架一洪灾多发 |
C.③墙厚窗小一炎热干燥 | D.④顶尖坡陡一森林丰富 |
A.针叶林广布 | B.有旱雨季之分 | C.河流稀少 | D.冬暖夏凉 |
2.解答题- (共4题)
8.
汤姆和表姐玛丽经常在网上聊天,2017年圣诞节两人又在QQ上见面了,结合下图,把聊天内容补充完整。

(1)汤姆:表姐,我正在利用假期进行远洋旅行,现在位于A地,其经纬度是________,D的经纬度是_______。
(2)玛丽:我现在位于C地,汤姆位于玛丽的________方向,玛丽处于_________带(温度带)。
(3)汤姆:表姐,我现在所在的A地位于_______半球(东、西),属于中纬度地带。
(4)玛丽:我所在的C地位于南半球,属于_______纬度地带(高、中、低)。

(1)汤姆:表姐,我正在利用假期进行远洋旅行,现在位于A地,其经纬度是________,D的经纬度是_______。
(2)玛丽:我现在位于C地,汤姆位于玛丽的________方向,玛丽处于_________带(温度带)。
(3)汤姆:表姐,我现在所在的A地位于_______半球(东、西),属于中纬度地带。
(4)玛丽:我所在的C地位于南半球,属于_______纬度地带(高、中、低)。
9.
阅读下图,回答问题。

(1)图中A、B、C三地人口比较______(“稠密”或“稀少”),其原因分别是A地是终年严寒的______(“低”或“高”)纬度地区;B地是极端干旱的______地区;C地是过于湿热的______地区。由此可以看出,影响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之一是______
(2)D区域的居民多为______人种,多信仰______教(宗教),当地的语言以______语为主。

(1)图中A、B、C三地人口比较______(“稠密”或“稀少”),其原因分别是A地是终年严寒的______(“低”或“高”)纬度地区;B地是极端干旱的______地区;C地是过于湿热的______地区。由此可以看出,影响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之一是______
A.自然因素 |
B.经济因素 |
C.社会条件 |
D.历史条件 |
10.
读气候类型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四图中属于热带地区的气候类型是______(填字母)。
(2)B图是______气候,此种气候的特点是______。
(3)四地中气温年较差最大的是______(填字母)。
(4)具有“全年温和多雨”气候特征的是图______(填字母),该气候类型是______,主要分布大陆在______(东岸/西岸)。

(1)四图中属于热带地区的气候类型是______(填字母)。
(2)B图是______气候,此种气候的特点是______。
(3)四地中气温年较差最大的是______(填字母)。
(4)具有“全年温和多雨”气候特征的是图______(填字母),该气候类型是______,主要分布大陆在______(东岸/西岸)。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7道)
解答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