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12题)
1.
【小题1】“瓦良格号”经过土耳其海峡时遭遇风雨天气,原因是土耳其海峡所在地区属于冬季多雨的( )
【小题2】“瓦良格号”经地中海,穿直布罗陀海峡,出大西洋,绕非洲南端的好望角进入( )
【小题3】经过马六甲海峡时,两岸有连片的椰林和橡胶林.东南亚地区是热带经济作物最大产地,世界最大的天然橡胶生产国是( )
“瓦良格号”(现为“辽宁舰”)原定2001年10月25日从乌克兰启航,通过土耳其海峡,不料风浪突起,阵雨不断.11月1 日上午8时,晨雾散尽,“瓦良格号”缓缓前进,经过4个多月的艰难航行,最终抵达大连港.
【小题1】“瓦良格号”经过土耳其海峡时遭遇风雨天气,原因是土耳其海峡所在地区属于冬季多雨的( )
A.亚热带季风气候 | B.地中海气候 | C.热带雨林气候 | D.温带海洋性气候 |
A.太平洋 | B.大西洋 | C.印度洋 | D.北冰洋 |
A.马来西亚 | B.泰国 | C.俄罗斯 | D.印度 |
3.
印度农业部发布消息称,印度2010至2011年度的粮食产量达到了2.415亿吨,创历史最高纪录。结合“印度资料图”回答,印度农业部秘书长巴苏称,印度粮食大丰收归因于带来充沛雨量的季风。该季风是( )


A.东北季风 | B.西南季风 |
C.西北季风 | D.东南季风 |
5.
下列有关欧洲地理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东欧平原上波状起伏的低丘是冰川活动造成的 |
B.在欧洲一年四季降水分配均匀,气温差别显著 |
C.欧洲河网密布,莱茵河是流经国家最多的国际河流 |
D.欧洲是除南极洲外人口最少的大洲 |
6.
读“美国东北部工业分布图”和“我国东北部工业分布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两地区工业分布的共同点是( )
【小题2】两地区都存在着资源日趋枯竭,产品结构单一等问题,借鉴美国改造老工业基地的经验,实现工业可持续发展,我国东北老工业基地应( )
①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 ②增加资金投入,扩大生产规模;
③发展科技,更新设备; ④将部分高能耗产业向西、向北迁移.
【小题3】中国对美国出口的产品以服装和纺织品、家用产品、玩具、鞋类等日用消费品为主,美国对中国出口的产品以高端制造业产品为主,据此判断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小题1】图中两地区工业分布的共同点是( )
A.科技力量雄厚 | B.接近消费市场 | C.水源充足 | D.靠近原料和燃料产地 |
①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 ②增加资金投入,扩大生产规模;
③发展科技,更新设备; ④将部分高能耗产业向西、向北迁移.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③④ |
A.中美经济存在差异 | B.发达国家比发展中国家出口的产品技术含量高 |
C.中美经济存在互补 | D.中国在中美经贸合作中居优势地位 |
7.
2014年我国部分省、市启动“单独二孩”(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 策。“单独二孩”政策实施后将( )
①延缓人口老龄化的进程 ②有利于提高人口素质 ③保持合理的劳动力数量 ④改变我国人口负增长现状
①延缓人口老龄化的进程 ②有利于提高人口素质 ③保持合理的劳动力数量 ④改变我国人口负增长现状
A.①② | B.②④ | C.②③ | D.①③ |
8.
近期,苹果公司的iphone和ipad等高科技产品持续热销,该产品原产于美国旧金山“硅谷”.北京中关村高新技术企业很多,如联想集团、北大方正等,驰名海内外.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下列哪一项叙述不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有利条件( )
【小题2】下列关于高新技术产业对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小题1】下列哪一项叙述不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有利条件( )
A.附近各种矿产资源丰富 | B.基础设施完善,有政府政策支持 |
C.储备了大量的人才和资金 | D.附近有多家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 |
A.可以新增就业机会,减轻就业压力 |
B.广泛运用于生产、生活各方面,形成许多新的部门 |
C.其他产业运用信息技术及其产品,明显提高生产效率、产品质量和价值 |
D.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缓慢,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
9.
近年来我国地震不断,造成了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给社会和人们的正常生产、生活带来巨大的冲击,请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地震发生时,正确的自救和互救措施能够极大限度地减少自己及其周围人的伤害,下列避震方法正确的是( )
①在家里可躲在床、桌子底下 ②在剧院一楼应迅速离开剧院,到室外开阔的空地
③在室外要远离高层建筑、烟囱、桥梁等 ④在教室里可躲在书桌下或墙角处.
【小题2】人们常说“祸不单行”,伴随着地震的发生,往往产生的次生地质灾害有可能是( )
【小题1】地震发生时,正确的自救和互救措施能够极大限度地减少自己及其周围人的伤害,下列避震方法正确的是( )
①在家里可躲在床、桌子底下 ②在剧院一楼应迅速离开剧院,到室外开阔的空地
③在室外要远离高层建筑、烟囱、桥梁等 ④在教室里可躲在书桌下或墙角处.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②③④ | D.①②④ |
A.水土流失 | B.土地沙化 | C.洪涝灾害 | D.滑坡 |
10.
读我国东南沿海局部图,完成下题。

【小题1】关于台湾省地形和气候叙述,正确的是( )
【小题2】关于台湾省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小题1】关于台湾省地形和气候叙述,正确的是( )
A.地形以山地为主 | B.地势西高东低 | C.平原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 | D.全省均为热带季风气候 |
A.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 ![]() | B.河流短小,水能资源贫乏 |
C.农业是台湾省经济的主要支柱 | D.台北既是全省最大城市,也是全省最大港口 |
11.
“……你可别吃醋啊……”平时经常听到这样的调侃用语,“。吃醋”一词不是真正的吃了“醋”这种食物,而是比喻某种情感的体验。但中国确实有个地方的居民口味偏酸,以能“吃醋”闻名。这个地方的居民主要生活在哪个省区( )
A.上海 | B.山东 | C.山西 | D.四川 |
12.
读“北京市略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关于北京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地处黄土高原 B. 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
C. 区内河流无结冰期 D. 是我国重要的铁路枢纽
【小题2】下列叙述能够体现北京政治中心职能的是 ( )
A. 北京是我国的首都,也是国务院所在地
B. 北京有北京大学等著名高等院校
C. 北京拥有大量银行机构、公司总部
D. 北京成功举办了第二十九届奥运会

【小题1】关于北京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地处黄土高原 B. 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
C. 区内河流无结冰期 D. 是我国重要的铁路枢纽
【小题2】下列叙述能够体现北京政治中心职能的是 ( )
A. 北京是我国的首都,也是国务院所在地
B. 北京有北京大学等著名高等院校
C. 北京拥有大量银行机构、公司总部
D. 北京成功举办了第二十九届奥运会
2.解答题- (共5题)
13.
大西洋号豪华邮轮2014年3月22日从上海启航,计划经过83天的环球航行,于6月13日回到上海。下面是乘坐这班邮轮的王先生在途中的所经所见所闻,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邮轮环球一周,依次经过的大洋是____________。
(2)王先生在航行中经过了两条世界重要的运河,其中A是____________B是____________。
(3)邮轮进入红海时,王先生听导游讲,大约2 000万年前,阿拉伯半岛与非洲分开,300万年前,海水进入诞生了红海……。请你用板块构造学说的理论解释红海形成的原因,并预测红海未来的变化趋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到达雅典后,王先生了解到英法等地的居民夏季常到阳光明媚的地中海沿岸休假,试从两地的气候特点分析其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到达美国纽约后,王先生了解到美国是发达国家中人口增长较快的国家。你认为美国人口增长较快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王先生历时近三个月的航行回到上海,发现上海的白昼时间比他离开时________(长或短)。

(1)邮轮环球一周,依次经过的大洋是____________。
(2)王先生在航行中经过了两条世界重要的运河,其中A是____________B是____________。
(3)邮轮进入红海时,王先生听导游讲,大约2 000万年前,阿拉伯半岛与非洲分开,300万年前,海水进入诞生了红海……。请你用板块构造学说的理论解释红海形成的原因,并预测红海未来的变化趋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到达雅典后,王先生了解到英法等地的居民夏季常到阳光明媚的地中海沿岸休假,试从两地的气候特点分析其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到达美国纽约后,王先生了解到美国是发达国家中人口增长较快的国家。你认为美国人口增长较快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王先生历时近三个月的航行回到上海,发现上海的白昼时间比他离开时________(长或短)。
14.
俄罗斯是一个资源大国,近年来,中国加强与俄罗斯之间的经贸互补合作。2014年5月,中俄签署天然气合作项目。读“俄罗斯矿产、工业、交通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A________山脉,B_________平原,
C_______油田,D_________港口.
(2)俄罗斯平原面积广大,但粮食仍需大量进口.从气候条件看,主要原因是_______.
(3)图中①②③④为俄罗斯四大工业区,其建立的基础是 ______________.
(4)西伯利亚大铁路沿南部山区修建的主要原因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俄罗斯被称为“世界加油站”,位于乌拉尔山脉以东的著名油田是_______油田。俄罗斯石油、天然气主要以____运输方式输送至我国。从自然条件方面分析,在西伯利亚地区修建输气工程需要克服的困难有:________。

(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A________山脉,B_________平原,
C_______油田,D_________港口.
(2)俄罗斯平原面积广大,但粮食仍需大量进口.从气候条件看,主要原因是_______.
(3)图中①②③④为俄罗斯四大工业区,其建立的基础是 ______________.
(4)西伯利亚大铁路沿南部山区修建的主要原因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俄罗斯被称为“世界加油站”,位于乌拉尔山脉以东的著名油田是_______油田。俄罗斯石油、天然气主要以____运输方式输送至我国。从自然条件方面分析,在西伯利亚地区修建输气工程需要克服的困难有:________。
15.
五一假期,在父母的陪伴下,中学生小芳开展了一次综合实践活动。读莱芜市旅游景点分布示意图并结合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小芳此行的目的,如果选择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图中 旅游区是理想去处。
(2)出发前,小芳搜集了如下材料,并向父母提出了一些问题,请你帮助回答。
②气候类型b是 气候。
③根据c划线部分的内容,概括我市地势特点是 。
④根据上述资料,归纳我市发展旅游业的优势条件。
(3)返回后,在班级汇报中,小芳展示了我市2007~2011年的旅游收入和增幅资料(下表),老师建议她把表格转换成柱状和折线统计图。请结合表格数据并参照示例帮助小芳完成统计图。


(4)汇报结束后,小芳倡议全班同学“低碳出行,环保旅游”。请列举旅行中两种“低碳环保”行为。

(1)小芳此行的目的,如果选择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图中 旅游区是理想去处。
(2)出发前,小芳搜集了如下材料,并向父母提出了一些问题,请你帮助回答。
莱芜市地处山东省地理中心,是国家卫生城市和山东省优秀园林城市,环境优美,交通便捷。总面积2246平方千米,常住人口129.85万人,人口密度是 a 人/平方千米。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多雨,四季分明,雨热同季,属典型的 b 气候。c北、东、南三面群山逶迤,中部为低缓起伏的平原,西部开阔,大汶河由东向西横贯盆地中部。境内旅游资源丰富,景观类型多样,峡谷景观独特。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意见》,旅游业进入蓬勃发展的快车道。
①人口密度a 人/平方千米(保留整数)②气候类型b是 气候。
③根据c划线部分的内容,概括我市地势特点是 。
④根据上述资料,归纳我市发展旅游业的优势条件。
(3)返回后,在班级汇报中,小芳展示了我市2007~2011年的旅游收入和增幅资料(下表),老师建议她把表格转换成柱状和折线统计图。请结合表格数据并参照示例帮助小芳完成统计图。


(4)汇报结束后,小芳倡议全班同学“低碳出行,环保旅游”。请列举旅行中两种“低碳环保”行为。
16.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A山脉为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____。图中B为祁连山,它是四大地理区域中的西北地区和______地区的分界。
(2)根据图②,分析东北地区对农业生产影响最大的自然灾害是(____)
A.台风 B.洪涝 C.干旱 D.冷害
(3)图①为反映黄土高原的传统民居______。根据图③判断塔里木盆地的人口、城市分布具有_______特点。
(4)秦皇岛(120°E、40°N)位于图中甲、乙、丙、丁四点中的_______位置。
(5)北方地区沙尘暴频现的人为原因是__________(一条即可);现在国家提出了东北地区湿地恢复的问题,“北大仓”又要恢复成“北大荒”,请说明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
(6)图中C、D区域丰富的矿产资源是(____)
A.天然气、石油、煤 B.石油、煤、铁
C.天然气、石油、铁 D.天然气、煤、铁

(1)A山脉为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____。图中B为祁连山,它是四大地理区域中的西北地区和______地区的分界。
(2)根据图②,分析东北地区对农业生产影响最大的自然灾害是(____)
A.台风 B.洪涝 C.干旱 D.冷害
(3)图①为反映黄土高原的传统民居______。根据图③判断塔里木盆地的人口、城市分布具有_______特点。
(4)秦皇岛(120°E、40°N)位于图中甲、乙、丙、丁四点中的_______位置。
(5)北方地区沙尘暴频现的人为原因是__________(一条即可);现在国家提出了东北地区湿地恢复的问题,“北大仓”又要恢复成“北大荒”,请说明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
(6)图中C、D区域丰富的矿产资源是(____)
A.天然气、石油、煤 B.石油、煤、铁
C.天然气、石油、铁 D.天然气、煤、铁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12道)
解答题:(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