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满洲里市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检测地理试题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422225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7/12/27

1.选择题(共15题)

1.
下列纬线圈中,最长的是(  )
A.20°NB.30°SC.19°ND.25°N
2.
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绿颜色的地区表示的地形类型一般是(    )
A.山地B.丘陵C.平原D.高原
3.
“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这句歌词描述的乡村聚落是
A.农场B.牧场C.渔村D.林场
4.

   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北部海域发生里氏9.0级地震并引发海啸,造成福岛发生核泄漏事故。读图“全球板块构造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此次地震中心处于两大板块之间,这两大板块分别是
A.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B.太平洋板块与印度洋板块
C.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D.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
【小题2】依据板块构造理论,下列属于火山地震多发区的是
A.地中海—喜马拉雅山地带B.澳大利亚
C.亚欧大陆内部地区D.太平洋中心地区
5.

许多科学实验证明,{#blank#}1{#/blank#}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6.

许多科学实验证明,{#blank#}1{#/blank#}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7.
在小刚的一篇作文中有以下描述语言,你认为不合适的是 ( )
①今天的气候很好,适合外出游玩
②今年冬季气温较常年偏高,天气出现了异常
③昆明四季如春,这里的气候真不错
④早饭后还是晴空万里,到了中午却乌云滚滚,大雨倾盆,今天的气候变化真大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②④D.①③④
8.
读四城市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分析四城市气候的共同特点是
A.冬雨夏干B.全年高温多雨C.雨热同期D.全年低温少雨
9.
下列天气符号与我们日常生活、生产搭配合适的是
A.——出海捕鱼B.——外出春游
C.——户外活动D.——高空作业
10.
“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说明气温的分布深受什么的影响
A.纬度位置B.海陆位置C.人类活动D.海拔高度
11.
读下图,广州的天气情况是
A.晴转小雨,气温20到28摄氏度
B.多云转小雨,气温20到28摄氏度
C.多云转阴,气温20摄氏度以上
D.晴转阴,气温20摄氏度以上
12.
从有利于人类生存的角度看,你应该把“家”选在(    )
A.南极地区B.撒哈拉沙漠C.喜马拉雅山D.长江中下游平原
13.
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使用范围最广泛的语言分别是( )
A.英语、法语B.汉语、英语C.阿拉伯语、西班牙语D.俄国、英语
14.
如下图所示建筑,属于哪种宗教的代表性建筑(  )
A.基督教B.伊斯兰教C.佛教D.犹太教
15.
关于世界居民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发达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B.西亚、北非的居民以白色人种为主
C.世界上信仰人数最多的宗教是佛教D.世界人口稠密的地区在非洲

2.解答题(共6题)

16.
读经纬网地图,回答有关问题。

(1)图甲小红行走在地球经纬网上,其脚所踏地点的经度是 ,纬度是 ,她位于东西半球中的 半球,南北半球中的 半球。
(2) 图乙中的各点,位于中纬度的是 ,能看到太阳直射的是
(3)图丙中A点在B点的 方向,一个人站在南极,他的前、后、左、右都朝向 。在南极的上空看地球的运动,是  (顺、逆)时针旋转。
17.
读“大洲大洋分布图”回答问题

(1)图中G处为 洲,③处为 洋。纬度最高的大洋是 (数字和名称都要填)。
(2)H处居民大都信仰 教,教徒被称为穆斯林,D处居民多为 人种,C所在国通用   语,A大洲的西部是 (发达或发展中)国家最为集中的地区。
(3)A、B两大洲的界线为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 。B、D两大洲的界线为
(4)F地的人口分布 (密集或稀疏)。
18.
读地理漫画,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地球出汗”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
A.地球距离太阳越来越近
B.局部不断发生战争
C.各地频繁发生森林火灾
D.人类大量排放二氧化碳
(2)如果这种现象继续发展下去,将有可能出现的不良后果是(_________)
A.陆地蒸发加剧,干旱地区面积必然扩大
B.海水蒸发量加大,使全球海平面下降
C.极地地区的冰雪大量融化,导致全球海平面上升
D.臭氧层被破坏
(3)针对这种现象,你认为应该采取的对策是__________________。
19.
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和“世界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图”回答问题。

(1)图中的等温线基本是沿着________(填“东西”或“南北”)方向延伸,沿________(填“东西”或“南北”)方向数值发生显著变化,由此反映出世界年平均气温的最主要分布规律是____。
(2)B地气温低于A地,是因为B地纬度比A地________;C地气温低于B地,主要是因为C地海拔高度比B地____________。
(3)A、D、B三地,_____降水量最多,_____降水量最少,其影响因素主要是____________。
(4)C、E两地都位于中纬度地区,其中降水较少的是_______地,反映出中纬度地区降水分布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A、M两地都位于_______附近,降水较多的是________,降水较少的是_______。
20.
读下列两地气温、降水资料图和“亚欧大陆气候类型分布图”回答问题。

(1)A地气候特点是终年   
(2)B地的最高气温出现在   月,大约   ℃;最低气温出现在
  月,降水量最少的月份是   月。
(3)根据分析可以知道,A.地属于   气候, B.地属于   气候。B.地气候以___________地区分布面积最广。
(4)图中⑨位于北极圈以北,那里属于   (热、温、寒)带气候。图中⑤、⑥、⑧三地属于___________(热、温、寒)带气候。
(5)①、③、④三种温带气候分布于亚欧大陆的西、中、东部,写出其气候类型名称。①   气候;③   气候;④   气候。
(6)北京属于哪个气候类型   (填数字),名称是 ,气候特征是   
21.
生活中的地理。
蓓蓓负责研究“气候影响居民日常生活”这一课题。她发现:人们的日常生活受气候条件的影响,从而呈现出丰富多彩的特点。请你结合她所提供的资料,给出合理的解释与建议:
(1)新疆有“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之说,反映了当地怎样的气候特点?
    
(2)1月份,家住海南的军军同学要到哈尔滨参观冰灯,你提醒他要注意什么?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15道)

    解答题:(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