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14题)
【小题1】春节放假期间,由于地球的公转运动,我国区域内会
A.白天会变得越来越长 | B.正午时分人影的长度会越来越长 |
C.气温逐渐降低 | D.部分地区出现太阳直射现象 |
A.土地污染 | B.水污染 | C.大气污染 | D.噪声污染 |
2018年2月6日晚至7日凌晨,台湾花莲海域连续发生8次4-7级地震。读“世界板块分布图”(下图)。
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台湾经常发生地震的原因为
A.与全球气候变化有关 | B.与其所在的地理位置有关 |
C.海洋过度捕捞的结果 | D.过度采伐森林、水土流失的结果 |
A.地球表面由七大板块组成 | B.板块特征表现为静止状态 |
C.板块内部一般比较稳定 | D.各大板块彼此间不发生联系 |
A.世界沙漠的分布 | B.泥石流灾害的形成 |
C.火山地震的分布 | D.全球气候变化 |
A.青海湖的水域面积逐渐缩小 | B.台湾海峡底部底发现了森林遗迹 |
C.内蒙古草原景观的季节性变化 | D.华北地区阴坡处的植被比阳坡茂密 |
北京某学校组织同学们开展校内实践活动,不定期的观测操场内旗杆的影子。图为某一天之中旗杆影子的变化示意图,①为日出时的杆影,②为日落时的杆影。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若图所示的日期为冬至日,①指向西北方向、②指向东北方向,则①、②角平分线所对应的旗杆影子的大致指向为
A.北方 | B.南方 | C.东方 | D.西方 |
A.地球的自转运动 |
B.海洋和陆地的变迁 |
C.地球的公转运动 |
D.空气的水平运动 |
A.![]() | B.![]() | C.![]() | D.![]() |
A.![]() | B.![]() | C.![]() | D.![]() |

【小题1】由a线行进,年降水量的总体变化规律是
A.逐渐减少 | B.逐渐增多 | C.先增多后减少 | D.先减少后增多 |
A.逐渐降低 | B.逐渐升高 | C.先升高后降低 | D.先降低后升高 |
A.赤道附近地区降水量多 |
B.南、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东岸降水量少、西岸降水量多 |
C.中纬度沿海地区的降水量一般多于内陆地区 |
D.两极地区降水量少 |

【小题1】属于乡村景观,且以种植业生产方式为主的是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A.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的不同 | B.现代运输方式的不同 |
C.旅游业发展水平的不同 | D.环境卫生优劣的不同 |
①优越的位置
②平坦的地形
③高山、峡谷
④气候湿热 ⑤靠近河流
A.①③④ | B.②③⑤ | C.③④⑤ | D.①②⑤ |
随着我国国力的增长及国际影响力的提升,来我国留学的人员也日益增多。下图为外国某来华留学人员。
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该青年体质特征的描述,恰当的是
A.眼(珠)黑肤黄 | B.嘴唇较厚 |
C.鼻梁高挺 | D.体毛较多 |
A.欧洲俄罗斯 | B.非洲刚果 | C.亚洲韩国 | D.大洋洲澳大利亚 |
东北亚作为亚洲自然资源最丰富的地区,各国在劳动力和其他社会经济要素有很强的互补性基础上,开展了良好的经济合作。读“东北亚地区国家间资源、资本、劳动力流动示意图”(下图)。
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东北亚国家中,具有劳动力与资源优势的国家分别是
A.日本、韩国 | B.朝鲜、韩国 |
C.俄罗斯、日本 | D.中国、俄罗斯 |
A.俄罗斯 | B.日本 |
C.中国 | D.韩国 |
A.面对新的机遇与挑战,共同促进经济发展 |
B.增加政治互信,共同走向政治制度一致性 |
C.解决国内社会矛盾,促进各方面的协调发展 |
D.有利于生态保护,共同解决地区环境问题 |
【小题1】农业大棚主要解决农业生产中的限制因素是
A.土地 | B.水源 | C.温度 | D.光照 |
A.农业生产中人的影响因素越来越小 | B.市场因素对农业的影响越来越大 |
C.农业生产的成本越来越高 | D.科学技术在农业生产中发挥更大作用 |

【小题1】与其它三国相比,造成中国人均GDP较少的原因是
A.经济总量低 | B.经济总量排名靠后 |
C.人口数量多 | D.国土面积较小 |
A.计划生育政策 | B.耕地保护政策 |
C.改革开放政策 | D.生态治理政策 |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5)》提出:“构建一主一副两轴多点”的城市空间格局。其中,一主指中心城区,它是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的集中承载地区,是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重要地区,是建设国际一流和谐之都的典范地区。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小题1】北京城市的职能定位为( )
①政治中心 ②交通中心 ③文化中心 ④经济中心 ⑤科技创新中心 ⑥国际交往中心
A.①②③④ | B.②③④⑤ | C.③④⑤⑥ | D.①③⑤⑥ |
A.皇家园林 | B.胡同四合院 | C.京韵大鼓 | D.石窟文化 |
冻雨是过冷水滴在降落过程中,遇到温度低于0℃的物体,迅速冻结成冰的一种灾害性天气。冻雨一般发生在气温最接近0℃的区域,气温过高或过低都不易形成冻雨,我国冻雨通常发生在初冬和冬末与初春时节。冻雨形成后,会压断树木、电线杆,使通讯、供电中止,妨碍交通、威胁飞机飞行安全等。结合“中国行政区划图”(下图)。
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从冻雨发生的时间看,主要在
A.初冬、冬末和初春 | B.初夏、夏末和初秋 |
C.初春、春末和初夏 | D.初秋、秋末和初冬 |
A.广西、广东、海南等地 |
B.江西、湖南、湖北等地 |
C.黑龙江、吉林、内蒙古等地 |
D.新疆、内蒙古、辽宁等地 |
A.提高气象部门的预报精度,提前做好预警工作 |
B.在易发生灾害的地区,提高相关部门的抗灾标准 |
C.提高室内温度,做好保暖工作,严防感冒发生 |
D.注意收看天气预报,如有灾害发生,提前做好防范工作 |
中医药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一,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了巨大贡献。我国生物资源非常丰富,中医药材种类多,分布广。仅明代李时珍所著《本草纲目》中就收药1892种。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小题1】下列条件中,促成我国中医生物药材种类丰富的原因有
①气候类型复杂多样
②各种地形类型齐全
③濒临海洋且江河湖泊众多
④自然灾害种类多且频繁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A.农民意愿 | B.因地制宜 | C.市场需求 | D.交通便利 |
近年来,为了贯彻落实国务院颁发的建设生态文明示范区的指示精神,闽、浙省委、省政府全面推进流域水环境的治理和生态保护工作。通过一系列措施,闽、浙地区河流水质发生了很大变化。读“闽浙流域不同水质河流占河流总量百分比”(下图)。
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闽浙两省中的“闽”,指的是
A.江苏省 | B.福建省 | C.广东省 | D.安徽省 |
A.2001年 | B.2002年 | C.2003年 | D.2004年 |
①每天及时发布水质情况,加强水质监督管理
②推进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
③出台重点流域生态补偿政策等措施
④推动全民参与水质保护保卫战 ⑤关闭流域内的所有企业
A.①②③④ | B.②③④⑤ | C.①③④⑤ | D.①②④⑤ |
2.解答题- (共3题)
资料一:庐山,位于江西省九江市境内,介于东经115°52′—116°8′,北纬29°26′—29°41′之间。东临鄱阳湖,南靠滕王阁,西邻京九铁路大通脉,北枕滔滔长江。主峰汉阳峰,海拔1474米。庐山以雄、奇、险、秀闻名于世,是我国著名AAAAA级旅游景区之一,主要景点有三叠泉瀑布、东林寺、仙人洞、芦林湖、白鹿洞书院、美庐别墅等,特别是中国共产党八届八中全会旧址更是吸引众多游客来此参观游览。
资料二:《大林寺桃花》是唐代诗人白居易于元和十二年(817年)初夏登顶庐山上大林寺时即景吟成的一首七绝。“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此诗说初夏四月作者来到大林寺,此时山下芳菲已尽,而不期在寺庙中遇上了一片刚刚盛开的桃花。
(1)庐山所在省的简称为________,行政中心是__________。
(2)白居易在庐山大林寺看到的景象,反映出(_____)
A.天气对生物的影响 B.建筑对生物的影响
C.聚落对气候的影响 D.地形对气候的影响
(3)同是平原地区的桃花,北京比江西盛开得晚,其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_)
A.河湖 B.地形 C.海陆位置 D.纬度位置
(4)与庐山山上相比,鄱阳湖平原地区气温_______,土壤肥沃,加之降水丰沛,主要出产粮食作物为________。
(5)简述庐山成为我国著名旅游景区的优势条件。_________
太原市多年平均气候资料

(2)若18℃以上描述为高温,0-18℃描述为温和(或凉爽),低于0℃描述为寒冷;月降水量在50mm以上描述为多雨,10-50mm描述为少雨,低于10mm描述为干燥,则太原的气候特征为 。
(3)水资源数量与大气降水量密切相关。从图乙大气降水量的空间分布可知,图乙所示区域水资源的空间分布特点是 。
(4)从流经的地区可知,长江、黄河在上游地区共同的水文特征为流速快, 资源丰富。长江、黄河在中游地区水文特征则有很大不同,黄河突出的是 ,表明 严重;黄河与长江比较,中下游地区水量丰富的是 ,人们可以利用其进行 。
(5)比较华北平原与长江中下游平原在自然条件与农业发展上的异同,完成下表。

资料一:沿河城村位于门头沟区刘家峪沟与永定河交汇处附近的永定河峡谷中,由于地理位置重要,自古以来为兵家必争之地。沿河城村域面积32.5平方千米,村落及耕地分布在永定河两岸的平坦地区,林地主要集中在周边的陡坡山地上。
资料二:沿河城地区建有明代重要军事设施,是我国明代长城防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至今仍保留有大量文物遗存,是不可再生的重要文化遗产,对研究明代政治、经济、社会及军事等具有重要的价值。但在现有文物中,有的已经完全毁坏只留下遗址,如明代下衙门、敌楼遗址等;有的遭受部分毁坏,如明代城墙、上衙门等;有的至今还保留完好。
(2)沿河城地理位置重要,主要表现在交通便利,西北可抵达_________,向西可前往________,东南可到达_______;综合分析影响沿河城村落选址的主要因素为(_______)
A.河流、植被、矿产 | B.位置、矿产、气候 |
C.位置、地形、河流 | D.地形、植被、河流 |
①聚落分布在平坦地区 ②耕地主要在山地陡坡 ③交通线沿山谷分布 ④林地主要分布在河谷沿岸
(4)简要说出明代敌楼的分布特点。__________
(5)简要说出保护沿河城地区明代文化遗产的意义及主要措施。__________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14道)
解答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