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1题)
1.
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曹操,字孟德,东汉末政治家、军事家、诗人。《观沧海》选自《曹操集》,这是曹操诗《步出夏门行》的第一章。 |
B.《济南的冬天》选自老舍的《一些印象》。老舍,满族,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 |
C.马致远,元大都人,著名诗人,他的《天净沙秋思》写出了一个长期漂泊他乡的游子的悲哀。 |
D.朱自清,字佩弦,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民主战士。散文代表作有《春》《背影》等。 |
2.字词书写- (共2题)
2.
根据拼音写出汉字,要求正确、美观。
yùn niàng(______) 镶 qiàn (_____) 粗guǎng (______)
静 mì(_________) qiáo cuì(_____) 细 nì (_______)
yùn niàng(______) 镶 qiàn (_____) 粗guǎng (______)
静 mì(_________) qiáo cuì(_____) 细 nì (_______)
3.诗歌鉴赏- (共1题)
4.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 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小题1】诗中写“杨花”“子规”的作有什么用意?
【小题2】请对“我寄愁心与明月”这句诗从修辞和作者情感表达两个角度作简要赏析。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 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小题1】诗中写“杨花”“子规”的作有什么用意?
【小题2】请对“我寄愁心与明月”这句诗从修辞和作者情感表达两个角度作简要赏析。
4.文言文阅读- (共1题)
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选自《世说新语》)
【小题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1)与友期行(______) (2)去后乃至(______)
(3)相委而去(______) (4)下车引文(______)
【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小题3】通过读文可知元方是个怎样的孩子?
【小题4】学习本文,你明白了怎样的道理?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选自《世说新语》)
【小题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1)与友期行(______) (2)去后乃至(______)
(3)相委而去(______) (4)下车引文(______)
【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小题3】通过读文可知元方是个怎样的孩子?
【小题4】学习本文,你明白了怎样的道理?
5.现代文阅读- (共1题)
6.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①我们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②母亲本不愿出来的。她老了,身体不好,走远一点就觉得很累。我说,正因为如此,才应该多走走。母亲信服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
……
③后来发生了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不过,一切都取决于我。我的母亲老,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我想一个两全的办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我决定委屈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我说:“走大路。”
④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她的眼随小路望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我走不过去的地方,你就背着我。”母亲对我说。
⑤这样,我们在阳光下,向着那菜花、桑树和鱼塘走去。
【小题1】对选文第③段中“强壮”“高大”该怎样理解?请结合文意说一说。
【小题2】为什么说“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把你的理解说一说。
【小题3】把文中的景物描写的句子写下来,并说说它在文中的作用。
【小题4】下面两句话,表现了人物什么样的道德品质?
我说:“走大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母亲)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我们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②母亲本不愿出来的。她老了,身体不好,走远一点就觉得很累。我说,正因为如此,才应该多走走。母亲信服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
……
③后来发生了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不过,一切都取决于我。我的母亲老,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我想一个两全的办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我决定委屈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我说:“走大路。”
④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她的眼随小路望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我走不过去的地方,你就背着我。”母亲对我说。
⑤这样,我们在阳光下,向着那菜花、桑树和鱼塘走去。
【小题1】对选文第③段中“强壮”“高大”该怎样理解?请结合文意说一说。
【小题2】为什么说“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把你的理解说一说。
【小题3】把文中的景物描写的句子写下来,并说说它在文中的作用。
【小题4】下面两句话,表现了人物什么样的道德品质?
我说:“走大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母亲)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语言表达- (共1题)
7.
根据例句再写两句。
财富是什么?不同的人,不同的经历,会有不同的答案:
商人摆弄着手机说,财富就是赚来的金钱;
学者推了推眼镜说,财富就是创造的知识;
农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财富是什么?不同的人,不同的经历,会有不同的答案:
商人摆弄着手机说,财富就是赚来的金钱;
学者推了推眼镜说,财富就是创造的知识;
农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作文-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1道)
字词书写:(2道)
诗歌鉴赏:(1道)
文言文阅读:(1道)
现代文阅读:(1道)
语言表达:(1道)
作文:(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