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秀山县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八校联考地理试题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421995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8/1/6

1.选择题(共14题)

1.
用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2 000千米的世界地图上,赤道的长度是(  )
A.200厘米B.100厘米C.50厘米D.20厘米
2.
世界上陆地与海洋的比例大约是( )
A.各占一半B.三分陆地七分海洋
C.三分之二是陆地D.七分之一是海洋
3.
跨经度最多的大洲和大洋分别是(   )
A.南极洲、太平洋
B.亚洲、大西洋
C.北美洲、印度洋
D.南极洲、北冰洋
4.
“沧海桑田”这个成语说明()
A.地形是静止不动的B.地形是不断发生变化的
C.农田不能变成大海D.高山是永恒不变的
5.
下列天气符号中,表示台风天气的是(   )
A.B.
C.D.
6.
一年当中,北半球陆地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出现在(    )
A.1月、7月B.7月、1月C.6月、12月D.8月、2月
7.
下列描述天气的是()
A.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B.昆明四季如春
C.徐州市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D.南极洲终年严寒
8.
下列关于降水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两极地区降水稀少
B.赤道附近气温高,干燥少雨
C.温带各地降水量相差不大
D.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少
9.
下列叙述中,因我国人口数量过多而带来的负面影响是()
A.劳动力短缺B.兵源不足
C.人口老龄化严重D.住房紧张,就业困难
10.
关于世界人种和宗教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黄种人主要分布在东亚、东南亚
B.黑色人种的故乡是南、北美洲
C.阿拉伯人信仰基督教
D.佛教建筑物为清真寺
11.
下列地区聚落分布密集的地方是(  )
A.河流中下游的平原地区B.高山地区C.荒原地区D.冰原地区
12.
下列属于世界人口稠密区的是( )
A.青藏高原B.亚洲东部C.南极洲D.亚马孙平原
13.
目前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是( )
A.汉语B.英语C.法语D.德语
14.
世界上信仰人数最多的宗教是()
A.伊斯兰教B.佛教C.基督教D.喇嘛教

2.解答题(共3题)

15.
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2017年10月5日,阳光灿烂,小明和小畅相约到“媚尼风景区”去旅游。

(1)图中有①②③三座古寺,小明和小畅相约在尼湖之南的古寺会合,这座古寺是  。(填数码)
(2)小明和小畅想要享受“漂流探险”的乐趣,想选流速较快的一支,根据图观察流速快的一条河流是 选择(甲或乙)。
(3)丙处的地形是 ,⑤处的地形是
A.山脊B.山顶C.山谷D.鞍部
(4)丙处的的海拔高度为  。
A、700米    B、900米— 1000米间    C、800米    D、600米—700米间
(5)在图中丁处拟建一水坝,水坝建成后,三座古寺中有可能被水淹的是
(6)小明和小畅在①点测得温度为25°C ,则在④点小明和小畅测得的温度最可能是    
A、27.9°C  B、24°C C、22.6°C D、20°C
16.
读东西半球图,回答问题。

(1)图中代码所代表的大洲及大洋是:A 洲、  B 洲D 洲 E
 洋    ②
(2)A、B两大洲之间的分界线是    运河,D、E两大洲之间的分界线是 运河。
(3)七大洲中,面积最小的是   洲(填字母),面积最大的大洲是 洲(填字母)。
(4)四大洋中,面积最大的是  洋(填数码),形状略呈“S”形的是 洋(填数码)
(5)从图中可以看出,   (东、西)半球的陆地面积大,我国位于东西半球的    半球。
17.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①地到④地,气温逐渐 ,主要原因是    逐渐升高,太阳辐射逐渐减少。
(2)②地区是    高原,为典型的高原山地气候,形成这种气候的主导因素是    
A.地形B.纬度位置C.经度位置D.海陆位置
(3)乙图所示气候位于甲图中    (填代号)所在地区,降水变率大,易发生旱涝灾害。
(4)图中⑥是亚洲和 洲的分界线,试列举分布于该分界线上的地理事物   (山脉、河流或湖泊,一项即可)
(5)②和⑤交界处为世界平均海拔最高的山脉—喜马拉雅山,其形成原因是欧亚板块和    板块相互 (“碰撞挤压”或“张裂”)。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14道)

    解答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