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1.
从不同角度感知美国的历史,能加深对美国兴起历程的理解。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8分)
【影视学史】影视纪录片能生动地再现特定历史时期的精彩镜头。
(1)请写出下图中人物的历史贡献。(2分)
【名言析史】名言能增强思想教育的感染力。
一幢裂开的房子是站立不住的。我相信这个政府不能永远维持半奴隶和半自由的状态。我不期望联邦解散。我不期望房子崩塌,但我的确希望它停止分裂。
——1858年6月 林肯
(2)上述名言中林肯的主张是什么? (1分)他采取措施阻止房子崩塌过程中颁布了什么重要文件?(1分)
【名著忆史】名著能加深对历史内容的理解。

(3)上图名著封面中“危机”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 (1分) 为“走出危机”,罗斯福实行了什么政策? (1分)这一政策与之前的资本主义统治有怎样的特点?(1分)
(4)从美国成长的历史过程中,你获得怎样的认识?(1分)
【影视学史】影视纪录片能生动地再现特定历史时期的精彩镜头。
(1)请写出下图中人物的历史贡献。(2分)

【名言析史】名言能增强思想教育的感染力。
一幢裂开的房子是站立不住的。我相信这个政府不能永远维持半奴隶和半自由的状态。我不期望联邦解散。我不期望房子崩塌,但我的确希望它停止分裂。
——1858年6月 林肯
(2)上述名言中林肯的主张是什么? (1分)他采取措施阻止房子崩塌过程中颁布了什么重要文件?(1分)
【名著忆史】名著能加深对历史内容的理解。

(3)上图名著封面中“危机”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 (1分) 为“走出危机”,罗斯福实行了什么政策? (1分)这一政策与之前的资本主义统治有怎样的特点?(1分)
(4)从美国成长的历史过程中,你获得怎样的认识?(1分)
2.
科技创新推动社会的进步与发展,谁能够抓住科技革命的机遇,谁就能在激烈的竞争中把握先机,实现经济的飞跃发展。某中学初三(1)班准备开展“探寻科技文明的足迹,勇攀科学技术的高峰”为主题的班会,请你参与。(7分)
【开启工业之门】
材料一 分工、水力特别是蒸汽力的利用、机器的应用,这就是从18世纪中叶起,工业用来震撼旧世界基础的三个伟大杠杆。
——恩格斯
(1)请问从18世纪中叶起,哪一个国家的“旧世界”最先被震撼?(1分)
【进入高科技时代】
材料二 19世纪中后期,很多科学研究的成果都应用于生产,各种新发明、新技术,层出不穷,带来了社会生产力的巨大飞跃,人们把这一历史进程称为“第二次工业革命”。
(2)以上发明、创造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的是( )。(只需填序号) (1分)
材料三 三次科技革命,极大地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改变了人类生产、生活方式,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不断缩短,整个世界紧缩成了一个“地球村”。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表 (2分)
(4)请你说出第一次科技革命和第二次科技革命分别使人类进入什么时代?(2分)
【展望科技未来】
(5)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你准备如何迎接科技发展大潮的挑战?(1分)
【开启工业之门】
材料一 分工、水力特别是蒸汽力的利用、机器的应用,这就是从18世纪中叶起,工业用来震撼旧世界基础的三个伟大杠杆。
——恩格斯
(1)请问从18世纪中叶起,哪一个国家的“旧世界”最先被震撼?(1分)
【进入高科技时代】
材料二 19世纪中后期,很多科学研究的成果都应用于生产,各种新发明、新技术,层出不穷,带来了社会生产力的巨大飞跃,人们把这一历史进程称为“第二次工业革命”。

(2)以上发明、创造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的是( )。(只需填序号) (1分)
材料三 三次科技革命,极大地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改变了人类生产、生活方式,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不断缩短,整个世界紧缩成了一个“地球村”。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表 (2分)
| 发明 | 影响 |
第一次科技革命 | ① | 今天最重要的陆上长途运输工具 |
第二次科技革命 | ② | 改变了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习惯,延长了人们的工作、学习、生活时间。 |
第三次科技革命 | 计算机网络 | 使人们足不出户就可以了解天下大事 |
(4)请你说出第一次科技革命和第二次科技革命分别使人类进入什么时代?(2分)
【展望科技未来】
(5)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你准备如何迎接科技发展大潮的挑战?(1分)
3.
2015年是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两次世界大战的硝烟,已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消逝。世界已跨入新的世纪,可天下仍不太平。你们班学生要举办一次以“战争与和平”为主题的图文展,请你全程参与此次活动。让我们反思世界大战的历史,为维护世界和平而共同努力吧!(8分)
【活动准备】
(1)你可以从哪些途径收集资料? (1分)
【活动展示】
第一组 表解历史
(2)第一组收集的表格信息有残缺,请你将内容补充完整。(4分)
第二组 文汇历史
一战期间,中国在战争中担负起了繁重的后勤任务。那时的美、英、法等国许诺,战争胜利后,将对中国以大国相待,取消德国在山东的特权,取消法国在中国的特权。但是在战后的一次会议上,中国代表的正义要求被无理拒绝。
(3)第二组收集的材料中的一次会议是哪一次会议?这次会议引发了中国的什么运动?(2分)
第三组 聚焦现实
【日本《东京新闻》2014年1月1日社论】安倍政权决心要以建设“强大国家”的姿态来对抗全球化和中国的大国化。安倍晋三首相如今越来越胆大妄为。他刚上台时的那种现实主义色彩已经消逝,如今开始肆无忌惮地推行起了增强军备的政策。
安倍政权谋求的所谓“强大国家”实质上就是为应对迅速崛起的中国而扩充自卫队。这将使日本成为对他国构成威胁的军事大国。人们不能不对这种因怀疑、猜测引发的军备竞争会使日本陷入安保陷阱而感到担忧。
(4)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是“和平与发展”,请你结合所学知识,为维护当今世界和平提出两点建议。(1分)
【活动准备】
(1)你可以从哪些途径收集资料? (1分)
【活动展示】
第一组 表解历史
| 第一次世界大战 | 第二次世界大战 |
起止时间 | 1914.7-1918.11 | 1939.9-1945.9 |
交战双方 | ① | 法西斯轴心国集团与反法西斯联盟 |
转折性战役 | 凡尔登战役 | ② |
战争性质 | 帝国主义掠夺战争 | ③ |
战后格局 | ④ | 雅尔塔体系 |
(2)第一组收集的表格信息有残缺,请你将内容补充完整。(4分)
第二组 文汇历史
一战期间,中国在战争中担负起了繁重的后勤任务。那时的美、英、法等国许诺,战争胜利后,将对中国以大国相待,取消德国在山东的特权,取消法国在中国的特权。但是在战后的一次会议上,中国代表的正义要求被无理拒绝。
(3)第二组收集的材料中的一次会议是哪一次会议?这次会议引发了中国的什么运动?(2分)
第三组 聚焦现实
【日本《东京新闻》2014年1月1日社论】安倍政权决心要以建设“强大国家”的姿态来对抗全球化和中国的大国化。安倍晋三首相如今越来越胆大妄为。他刚上台时的那种现实主义色彩已经消逝,如今开始肆无忌惮地推行起了增强军备的政策。
安倍政权谋求的所谓“强大国家”实质上就是为应对迅速崛起的中国而扩充自卫队。这将使日本成为对他国构成威胁的军事大国。人们不能不对这种因怀疑、猜测引发的军备竞争会使日本陷入安保陷阱而感到担忧。
(4)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是“和平与发展”,请你结合所学知识,为维护当今世界和平提出两点建议。(1分)
2.选择题- (共11题)
5.
观察示意图,判断下列说法中与史实相符的是


A.A点处,查理二世被推上断头台,共和国成立 |
B.B点处,宫廷政变推翻了复辟的专制统治 |
C.C点处,该国通过了《人权宣言》,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
D.该示意图反映了法国大革命的曲折性与反复性 |
9.
下列现象,你认为哪一项是可以发生的
A.14世纪,欧洲市场上产品越来越丰富,原产美洲的西红柿、玉米都有了。 |
B.16世纪,你可以坐火车出行;在海上你可以选择汽船这样的交通工具。 |
C.1870年,乘船去美国南部,你会发现大量的黑人奴隶在田间劳作。 |
D.1882年,在日本东京新建的工厂增多,土地买卖频繁。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1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