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河南省开封集慧中学九年期中考单元达标检测(四)历史试卷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420357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2/3/30

1.综合题(共3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自从十六世纪商业革命以来,所有各州人民已相互有了来往。这个世界小得多了、近得多了。我们在旋转的车轮上,在快速的轮船上,在航空的飞机上旅行。我们用连锁的闪电或空传的声音传递信息。曾经一度是远地的陌生人,现在已成了我们的近邻。”
——摘自《地球的缩小》
(1)“十六世纪的商业革命”指的是什么?(5分)
(2)“旋转的车轮”指的是什么?(2分)
(3)材料上说“远地的陌生人,现在已成了我们的近邻”,你认为这句话的历史含义是什么?(8分)
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6分)
材料一: 
材料二:1964年,日本东海道新干线投入使用,这是世界上第一条世纪投入使用的高速列车干线,到20世纪末,日本建成多条新干线,其列车时速达200——300千米,大大改善了日本的交通状况。据统计,1996年日本新干线对日本经济的贡献高达30兆日元。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图一、图二的发明分别是哪次工业革命的成果?(2分)
(2)材料一中的图一、图二、图三的交通工具的使用,分别促进了哪种能源的开发和利用?(6分)
(3)结合材料二和自己的生活,简述交通的革命对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影响?(5分)
(4)交通发展势必影响国家能源战略。请你为解决我国当今石油供应紧张的问题提一条合理化建议。(2分)
3.
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是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的两大动力技术体系。这两种新型动力机的使用,从根本上改变了整个工业生产的面貌,造成巨大的生产力,给人类文明带来深刻影响。所有这一切,都是18世纪的动力革命所望尘莫及的。
(1)材料中“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两大动力技术体系”是指什么?(6分)
(2)18世纪的动力革命是指什么?(3分)
(3)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两大动力技术应用于交通运输领域,引起了交通运输业的又一次革命性变革。回答交通运输领域的技术发明是什么?(6分)

2.简答题(共1题)

4.
第二次工业革命为人类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社会面貌的巨大改观,人类生活质量的普遍提高,注入了前所未有的强劲动力。请回答:
(1)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时间及核心是什么?(5分)
(2)人类与电的关系极为密切,请说出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发现和应用“电”过程中的大事。(5分)
(3)汽车工业是我国一些省市的支柱产业,请根据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史实谈谈汽车工业的影响。(5分)

3.选择题(共26题)

5.
交通运输工具的进步,使人们的出行更为便捷。前两次工业革命时期运行于陆上、海上和空中的交通工具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A.陆—海—空B.海—陆—空C.陆—空—海D.空—陆—海
6.
20世纪人类发明的最便捷的交通工具是
A.富尔顿造成汽船B.史蒂芬逊发明火车
C.戴姆勒、本茨造出汽车D.莱特兄弟制造飞机
7.

凸透镜在成缩小像时,对光有会聚作用,在成放大像时,对光有发散作用.  (判断对错)

8.

凸透镜在成缩小像时,对光有会聚作用,在成放大像时,对光有发散作用.  (判断对错)

9.

凸透镜在成缩小像时,对光有会聚作用,在成放大像时,对光有发散作用.  (判断对错)

10.

凸透镜在成缩小像时,对光有会聚作用,在成放大像时,对光有发散作用.  (判断对错)

11.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策源地是()
A.英国、德国B.法国、美国
C.美国、德国D.英国、美国
12.
将生物学真正建立在科学基础上的科学家是(  )
A.达尔文B.牛顿C.爱因斯坦D.赫胥黎
13.
相对论的创立打开了原子时代的大门,它的创立者是(  )
A.牛顿B.达尔文C.爱因斯坦D.伏尔泰
14.

在历史问题的探讨中提升历史思维能力,这是历史学习的重要途径。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吾曾欲研究中国与印度文化沟通之迹而考证中国留学印度之人物。吾细检诸传记 ,陆续搜集,……其后每读一书,遇有此者则类而录之,经数月乃得此数。吾因将此百八十馀人者稽其年代籍贯、学业成绩、经行路线等,为种种之统计,而中印往昔交通遗迹可以大明。

——摘自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

材料二:抗战爆发不久,印度各界对中国抗战提供了物资扶持与道义声援。泰戈尔就带头捐献,同时动员加尔各答的国际大学通过义演募捐用于中国抗战。连续发表谴责日本野蛮暴行、声援中国抗战的文章、诗歌、公开信,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也使日本政府对泰戈尔记恨又怕,印度还从军事上帮助中国抗战……1942年,美国、英国、苏联、中国、印度等26国签署《联合***自始至终保持密切的联系,在几乎所有重大问题上都相互配合和支持。

——摘自张敏秋《中印关系研究》

15.
19世纪后期,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主要是因为(    )
A.爱迪生发明电灯泡B.电力的广泛应用
C.本茨设计出内燃机D.石油工业的发展
16.

下图反映新航路开辟后,人口、动植物及贵金属的流动方向。按移民、公奴、玉米、白银的流动方向.顺序对应正确的(   )

17.
近代生物科学的奠基者达尔文的重要著述是  (    )
A.《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B.《物种起源》
C.《论法的精神》D.《战争与和平》
18.

已知函数fx=xx+2,如果关于x的方程f(x)=kx2有四个不同的实数解,则k的取值范围是(  )

19.

已知函数fx=xx+2,如果关于x的方程f(x)=kx2有四个不同的实数解,则k的取值范围是(  )

20.
第二次工业革命出现的新能源是(  )
A.电能B.水能C.原子能D.机械能
21.

测量物体的长度时,刻度尺的精确程度直接影响测量的结果.(判断对错)

22.
20世纪初被称为“装在轮子上的国家”是(  )
A.德国B.法国C.美国D.英国
23.
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人类跨入了(  )
A.原子能时代B.电气时代C.信息时代D.蒸汽时代
24.
下列发明的先后顺序是①飞机②发电机③电灯泡④内燃机(  )
A.②③④①B.①②③④C.③①②④D.②④③①
25.
为电机的创制和电力的应用奠定理论基础的电学家是(  )
A.法拉第B.爱迪生C.马可尼D.戴姆勒
26.

“德国正是依靠一种新的体例和社会结构,推动科技与工业的发展。从而在较短的时间内克服了因工业起步晚而造成的不利条件。”与这一论述相一致的史实是(   )

27.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明中,使人们的扩大了空间、缩短了时间,地球变得更“小”的是①汽船②火车③汽车④飞机(  )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8.

资本主义在世界的扩张逐渐淡化自然形成的地理界线,文化也免不了受外来影响,但有艺术家强烈要求摆脱外国文化控制,保持民族特色。以下符合这种时代要求的代表人物及作品是(   )

29.

资本主义在世界的扩张逐渐淡化自然形成的地理界线,文化也免不了受外来影响,但有艺术家强烈要求摆脱外国文化控制,保持民族特色。以下符合这种时代要求的代表人物及作品是(   )

30.
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形成的四大支柱型产业是①电力工业②钢铁工业③煤炭工业④石油化工⑤汽车制造(  )
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⑤C.②③④⑤D.①③④⑤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简答题:(1道)

    选择题:(2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4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