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江苏张家港市沙洲片区九年级上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420303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4/1/21

1.判断题(共4题)

1.
1592年,意大利航海家哥伦布受西班牙国王的资助,率船队从西班牙出发,横渡了茫茫的太平洋,终于发现了新大陆。
2.
美国在南北战争后,迅速走上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
3.
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18世纪末19世纪初,资本主义国家开始从自由资本主
义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
4.
德国的贝多芬是伟大的作曲家,也是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热情歌颂者。

2.综合题(共3题)

5.
先进的思想理论充实着人类文明的宝库。阅读下列材料,然后回答问题。(6分)
材料一:据意大利媒体2011年5月14日报道,考古学家在佛罗伦萨市中心的圣乌苏拉修道院遗址发现了两个墓穴,并断定其中一个墓穴中定有名画《蒙娜丽莎》原型人物丽莎·盖拉尔迪尼的遗骸。    
——摘编自2011年5月20日中国日报网站
材料二:小说《战争与和平》描绘了当时俄国从城市到乡村的广阔生活画面,歌颂了俄国人民的爱国热情和英勇抗击拿破仑侵略的斗争精神。小说结构宏大,人物众多,是一部具有史诗和编年体特色的巨著。
材料三:他是近当代自然科学的奠基人之一,他的成就主要体现在天文、数学、力学等方面。他说:“如果我看得比别人更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请回答:
(1)以丽莎·盖拉尔迪尼为原型创作《蒙娜丽莎》这幅世界名画的画家是谁?(1分)此人的创作充分体现了什么精神?(1分)
(2)材料二中这部小说的作者是谁?(1分)列宁对他有何评价?(1分)
(3)材料三中的“他”是指谁?(1分)他对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影响最大的是什么?(1分)
6.
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下列文献产生的时间,按照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    ② ③  ④
A.①③②④B.①④②③C.①②④③D.①②③④
7.
大国之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6分)
材料一:英国,这个地处边缘的小国,却在历史性的转变中抢占了先机,已经率先到达现代文明的入口处,即将一步步稳健地走向世界的中心。在下两个世纪里,它将傲视全球。 
材料二:在美洲大陆北部,有一个飘扬着星条旗的国家……这个国家出现,虽然只有230年的历史,但却演绎了大国兴起的罕见奇迹。它在欧洲文明的基础上独创性地走出了一条自己的发展之路,将世界第一强国的位置占据了一个多世纪。
材料三:大约在150年前,(一个)住于太平洋西岸的岛国,在西方殖民者坚船利炮的胁迫下遭遇了巨大的生存危机。出人意料的是,它将此作为自己弃旧图新、迎头赶上的历史机遇,并最终成为东方世界第一个摆脱西方大国的欺凌,顺利实现现代化的国家。
请问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17、18世纪的史实,从政治、经济两方面概括英国“率先到达现代文明的入口处”的表现。(2分)
(2)材料二中“飘扬星条旗的国家”诞生的标志是什么?该国历史上爆发的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 (2分)
(3)材料三中的“岛国”在19世纪60年代末,该国“弃旧图新、迎头赶上的历史机遇”的重大改革是什么?请根据材料三,概括这一重大改革给该国带来的积极影响。(2分)

3.选择题(共21题)

8.
欧洲的14至16世纪是“人和世界被发现”的时代。“人被发现”指的历史事件是
A.资产阶级革命B.文艺复兴C.新航路的开辟D.殖民掠夺
9.

下列选项属于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内容的是(    )

① 通过了《共同纲领》   ②采用公元纪年   ③决定以五星红旗为国旗    ④ 选举周恩来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

10.

下列选项属于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内容的是(    )

① 通过了《共同纲领》   ②采用公元纪年   ③决定以五星红旗为国旗    ④ 选举周恩来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

11.

在回归祖国之前,澳门遭受下列哪个国家的殖民统治(    )

12.

在回归祖国之前,澳门遭受下列哪个国家的殖民统治(    )

13.在0,﹣(﹣1),(﹣3)2,﹣32,﹣|﹣3|, {#mathml#}324{#/mathml#} ,a2中,正数的个数为(   )
14.

比较土地改革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作用和影响,共同点不包括(    )

15.

比较土地改革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作用和影响,共同点不包括(    )

16.图①是由白色纸板拼成的立体图形,将它的两个面的外表面涂上颜色,如图②.则下列图形中,是图②的表面展开图的是(   )

1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一九九二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了诗篇……

材料二:1978﹣2010年中国国民经济部分年份简表


1978年

1992年

2002年

2010年

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亿元)

3624

20370

102398

421368

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支配收入(元)

343.4

1826

7073

28762

材料三:“如果说我们建国以后有缺点,那就是对发展生产力方面有某种忽略”。“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更不是共产主义,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就是要逐步发展生产力,逐步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邓小平讲话

材料四:下图

18.若|m|=3,|n|=5,且m﹣n>0,则m+n的值是(   )
19.若|m|=3,|n|=5,且m﹣n>0,则m+n的值是(   )
20.
下列不属于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开始的标志的是
A.来克星顿的枪声B.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
C.林肯当选总统D.查理一世召集议会开会
21.
小强探究某国历史时,在学习卡片上写下“学习西方、摆脱西方大国欺凌、亚洲第一个走上工业化道路的国家”等关键语。据此判断小强探究的主题是
A.戊戌变法B.明治维新C.1861年改革D.大化改革
22.
《大国崛起》解说词:“三百年前,人类的思想还充斥着迷信和恐惧,水为什么会往低处流?太阳为什么会升起落下?这些今天看来简单至极的问题,在当时却是根本无法认识和把握的”。这些“当时却是根本无法认识把握”的问题,终于被人类破解的标志性科学成就是
A.伽利略自由落体定律B.爱因斯坦相对论
C.达尔文进化论D.牛顿经典力学
23.

武汉长江大桥是什么时期的成就(    )

24.

武汉长江大桥是什么时期的成就(    )

25.
19世纪末20世纪初,改变帝国主义国家之间力量对比的根本原因在 ( )
A.英德竞争促使英国协调它同法俄矛盾B.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的加剧
C.德奥结成军事同盟D.意法矛盾激化,促使意大利加入德奥同盟
26.

当年曾分田翻身当家作主人,今天又分田勤劳致富奔小康,这两次“分田”指的是(    )

27.
下列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应该是
①凡尔登战役  ②五四运动   ③巴黎和会的召开 ④十月革命
A.②③①④B.①②③④C.①④③②D.①③②④
28.

什么战略的实施使我国西部地区出现了大开发、大发展的新气象(    )

4.填空题(共2题)

29.
美国独立战争的转折点是_____,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是_____。
30.
把18世纪末的法国大革命推向高潮的人物是
荷兰的梵高是一位有世界影响的画家,他的代表作是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判断题:(4道)

    综合题:(3道)

    选择题:(21道)

    填空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