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届福建省泉州第一中学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420190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5/3/27

1.综合题(共4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中世纪,人类意识的两方面——内心自省和外界观察都一样——一直在一层共同的纱幕之下,处于睡眠或半睡眠状态。这层纱幕是由信仰、幻想和幼稚的偏见织成的,透过它向外看,世界和历史都罩了一层奇怪的色彩……在意大利,这层纱幕最先烟消云散。
(1)在意大利,什么思想使人觉醒,让“这层纱幕最先烟消云散”? (2分)
材料二: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对文学、艺术等方面的巨大成就极为欢欣。他们认为这是一次精神的新生,而不是像花开花落那样,只是周而复始的重复。
(2)请列举一位文艺复兴时期在艺术方面的代表人物及其成就。(2分)
材料三:我在1492年发现印度大陆以及大批岛屿……在此之后,我回到长勒提尓,见王上,而王上依据我的陈述,命令我进行第二次航行以求新的发现,并在我所发现的土地上建立殖民地。
——摘自哥伦布日记
(3)根据材料三,指出哥伦布航海活动的目的是什么?(2分)请指出材料三中哥伦布关于地理位置叙述的一处错误,并加以改正。(2分)
(4)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文艺复兴和新航路开辟对欧洲迈入近代社会有何共同影响?(2分)
2.
某校初三(1)班开展了一次主题活动课,分组探寻英国、美国的近代崛起历程。(8分)
(1)第一组同学探寻英国崛起历程:英国在世界近代历史上占有非常特殊的地位。它是第一个迈进现代社会的国家,在17-19世纪时它是世界发展的领头羊。当时的英国曾经号称“日不落帝国”和“世界工厂”。
①在17-19世纪的时候,英国成为世界发展的领头羊。请分别从政治、经济两个角度分析其原因。(4分)
②思想文化在大国崛起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英国首相丘吉尔有这样一句名言:我宁愿失去一个印度,也不肯失去一个莎士比亚。请举出名字用做物理量单位的一位英国科学家。(1分)
(2)第二组同学探寻美国崛起历程:美国这个国家虽然只有238年的历史,但却演绎了大国崛起的罕见奇迹:美利坚民族并不是北美大陆首批开辟者,但经过100余年的时间,美国成为一个世界性的大国,我们形象地称之为“从蚂蚁到大象”。
请为18-19世纪美国从蚂蚁到大象的转变中的论点提供史实证明(3分)
论点
史实(各一例)
争取民族解放
A
维护国家统一
B
领先科技发展
C
 
A:    B:    C:
(3)通过探讨,你认为一个国家要崛起应注意借鉴采取哪些做法?( 2分)
3.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请你们相信,为了保护地主阶级的利益,凡是能做的一切都做到了。
——亚历山大二世
(1)材料一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2分)
材料二 :打破藩界,重划全国行政区。全国划为3府72县,由中央任命府、县知事管理,完全取消大名的封建领主权,大名离开藩国迁居东京,从国家领取俸禄。
(2)概括材料二所体现的日本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2分)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二所述历史事件的性质和作用各有什么共同点?(4分)
(4)根据这两大历史事件所起到的积极作用,谈谈你的感悟。(2分)
4.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发生在欧洲但波及到全世界的世界大战。
图说历史:
(1)下图反映的是一战前欧洲的什么历史现象?(2分)

追根溯源:
材料一:一战前夕欧洲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与殖民地占有情况表
国家




工业产量位次
2
3
4
1
殖民地面积
(平方千米)
3350万
1060万
1740万
290万
 
(2)请你根据材料一的分析,谈谈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分)
揭穿谎言:
材料二:8月4日,德国政府声称:“战争会迅速结束……”新招募的法国士兵
高唱《马赛曲》,兴高采烈地从火车站出发,“枪尖上插着鲜花”,脸上露着微笑,似
乎把这次军事行动当作“从巴黎到柏林令人振奋的旅行”。
(3)请用一战的有关史实揭穿材料二中战争是“令人振奋的旅行”的谎言。(2分)
战争审判:
材料三: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德国和奥匈帝国首先挑起的,在战后应该审判的是
它们;而英国、法国、俄国是世界秩序的保护者,应该肯定。
(4)材料三中关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评价是否正确?(1分)为什么?(3分)
情感升华:
(5)战争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请你设计一条以“呼唤和平”为主题的简短的宣传标
语。(2分)

2.判断题(共3题)

5.
1776年,北美第二届大陆会议通过《人权宣言》,宣告北美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独立,标志着美国的诞生。
错误:
理由:
6.
1825年的某一天晚上,英国发明家史蒂芬孙坐在电灯下进行工程设计。
错误:
理由:
7.
牛顿建立起经典力学的完整体系,开创了物理学的一个新时代,对后来人类科学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因此被称为“现代物理学的泰斗”。
错误:
理由:

3.选择题(共12题)

8.
中国有一项科学技术传入欧洲,它对新航路的开辟起了重大的推动作用。它是(  )
A.火药B.指南针C.造纸术D.印刷术
9.
英、美、法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共同点是(    )
A.彻底摧毁了封建专制制度
B.进行了反对外国干涉的革命战争
C.为限制王权制定了法律文献
D.完成了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过渡
10.
就读北京大学历史系的王丽丽同学选择研究“君主立宪制”撰写毕业论文。下面四部文献中,她必须阅读的是( )
A.《人权宣言》 B.《独立宣言》C.《权利法案》D.《民法典》
11.
1819年某天的英国伦敦,所有工厂的机器鸣声都停止了,人们以此方式纪念一位开创了人类历史崭新时代的伟人的去世。他是( )
A.史蒂芬孙B.牛顿C.克伦威尔D.瓦特
12.
17世纪的一位欧洲冒险家沿着“三角贸易”路线走,下列情景不可能看到的是( )
A.西属拉美独立运动B.贩卖黑人奴隶的现象
C.美洲大面积的种植园D.装满烟草前往欧洲的船只
13.
17—18世纪的英国东印度公司的性质是( )
A.商业组织B.军事组织C.殖民组织D.文化组织
14.
“The union must and shall be preserved.(联邦必须而且将会得到保留。)”这是林肯1860年参加总统竞选时的主题。他认为当时美国面临的首要任务是(    )
A.实现国家独立B.维护国家统一
C.消除种族歧视D.实现领土扩张
15.
2012年11月7日,奥巴马成功连任美国总统,他曾公开表示特别感激美国一位历史人物。这位历史人物应该是(    )
A.华盛顿 B.杰斐逊C.爱迪生D.林肯
16.
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准备办一期黑板报,宣传第二次工业革命,下列适合的标题是(   )
A.开辟新时代的“宣言”B.引领时代的思考C.电气时代的来临D.铁路时代的到来
17.
17—18世纪,欧洲出现了许多著名的思想家,他们的理论启迪了人们的思想。人们把这个时代称为“启蒙时代”,把他们提倡的思想称为( )
A.理性主义B.自由主义C.人文主义D.社会主义
18.
下列交通工具与飞机是在同一次工业革命中被发明出来的是( )
A.汽船B.蒸汽机车C.汽车D.载人航天飞船
19.
下列情景不符合1925年英法两国生产或生活状况的是( )
A.詹姆斯用电话问候朋友
B.珍妮用电冰箱保鲜食物
C.卡尔用电脑制作课件
D.安妮用留声机播放音乐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判断题:(3道)

    选择题:(1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