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6题)
1.
在人类历史长河中,思想文化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图片回答问题

请回答:
(1)下图所示图片与欧洲历史上哪次思想解放运动相关?试举一例说明该运动核心思想在文学上的体现?(3分)
(2)17世纪至18世纪,欧洲掀起了又一场思想解放运动。请分别指出该运动的中心和在社会政治方面产生的积极影响。(2分)
(3)综上,谈谈你对思想解放运动的认识?(1分)

请回答:
(1)下图所示图片与欧洲历史上哪次思想解放运动相关?试举一例说明该运动核心思想在文学上的体现?(3分)
(2)17世纪至18世纪,欧洲掀起了又一场思想解放运动。请分别指出该运动的中心和在社会政治方面产生的积极影响。(2分)
(3)综上,谈谈你对思想解放运动的认识?(1分)
2.
世界近代史可以看作是一部资本主义的成长史,从16世纪至20世纪初,是资本主义的社会酝酿、产生和发展的历史。据此回答问题。
请回答:
(1)在17世纪通过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曲折斗争才最终确立资本主义制度的是哪个国家?其资本主义制度确立的标志是什么?(2分)
(2)揭开法国大革命的标志是什么事件?法国大革命爆发后颁布的纲领性文件是什么?(2分)
(3)在欧洲的法国进行政治体制革命之同时,大洋彼岸的美国也在进行着一场“革命”,请指出它的性质和意义(2分)
请回答:
(1)在17世纪通过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曲折斗争才最终确立资本主义制度的是哪个国家?其资本主义制度确立的标志是什么?(2分)
(2)揭开法国大革命的标志是什么事件?法国大革命爆发后颁布的纲领性文件是什么?(2分)
(3)在欧洲的法国进行政治体制革命之同时,大洋彼岸的美国也在进行着一场“革命”,请指出它的性质和意义(2分)
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
材料一下面是不同时期的煤炭、石油产量变化图

材料二从手工工场制到工厂制的过程,使经济基础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各主要工业部门劳动生产率成几倍、十倍的增长。资产阶级在它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时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
材料三如英国的曼彻斯特在1780年建立起第一个大型机械化的棉纺织厂,不久便成为一个主要的纺织中心,人口由1750年的18000人增加到1851年人口普查时的30万人,……大大超过了城市资源和环境的承载力,严重影响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不同时期的煤炭、石油产量呈现怎样相同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分别指出带来这种变化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三,概括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对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的认识。
材料一下面是不同时期的煤炭、石油产量变化图

材料二从手工工场制到工厂制的过程,使经济基础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各主要工业部门劳动生产率成几倍、十倍的增长。资产阶级在它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时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
材料三如英国的曼彻斯特在1780年建立起第一个大型机械化的棉纺织厂,不久便成为一个主要的纺织中心,人口由1750年的18000人增加到1851年人口普查时的30万人,……大大超过了城市资源和环境的承载力,严重影响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不同时期的煤炭、石油产量呈现怎样相同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分别指出带来这种变化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三,概括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对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的认识。
4.
观察下图,根据图片回答问题

请回答:
(1)请将下列国家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答题卡图中对应的方框内。(2分)
早期殖民国家:A、葡萄牙B、英国
(2)仔细观察该图,据图指出奴隶贸易的主要集运地的分布特点。(1分)

请回答:
(1)请将下列国家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答题卡图中对应的方框内。(2分)
早期殖民国家:A、葡萄牙B、英国
(2)仔细观察该图,据图指出奴隶贸易的主要集运地的分布特点。(1分)
5.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
材料一农民革命的威胁迫使政府开始准备农村改革。甚至沙皇及其赖以存在的支柱农奴地主也意识到必须破除农奴制。……中等地产的贵族希望农业沿着资本主义方向发展,这些地主占有全部地主半数,占有大部分农奴。……农奴主也好,自由派也好,他们所关心的都是防止农民革命,想用和平的方法,以让步和妥协为代价使俄国的农村转入资产阶级的逐渐改革,从而把权利和土地留在地主手中。
——《苏联通史》第二卷
材料二俄国19世纪60年代初和90年代初的统计数据表
材料三在短短的几十年里,日本就按自己的节奏改变了自身。以前它是个前时代的封建社会,到19世纪末期,新日本——西方影响和日本传统的混合物——成为一个正在上升的帝国。它很快将成为西方一个可怕的竞争对手。
(1)材料一中,俄国社会各阶层对农奴制的基本态度如何?根据材料一指出他们持这一态度的主要原因?
(2)材料二反映的现象与俄国1861年改革有什么联系?
(3)根据材料三,分析日本的变化与哪一历史事件有关?
(4)综上,俄、日的崛起之路对我国现代化建设有什么启示?
材料一农民革命的威胁迫使政府开始准备农村改革。甚至沙皇及其赖以存在的支柱农奴地主也意识到必须破除农奴制。……中等地产的贵族希望农业沿着资本主义方向发展,这些地主占有全部地主半数,占有大部分农奴。……农奴主也好,自由派也好,他们所关心的都是防止农民革命,想用和平的方法,以让步和妥协为代价使俄国的农村转入资产阶级的逐渐改革,从而把权利和土地留在地主手中。
——《苏联通史》第二卷
材料二俄国19世纪60年代初和90年代初的统计数据表
年份 | 棉花加工(吨) | 冶铁(吨) |
1861年 | 30951 | 327610 |
1891年 | 171994 | 992210 |
材料三在短短的几十年里,日本就按自己的节奏改变了自身。以前它是个前时代的封建社会,到19世纪末期,新日本——西方影响和日本传统的混合物——成为一个正在上升的帝国。它很快将成为西方一个可怕的竞争对手。
(1)材料一中,俄国社会各阶层对农奴制的基本态度如何?根据材料一指出他们持这一态度的主要原因?
(2)材料二反映的现象与俄国1861年改革有什么联系?
(3)根据材料三,分析日本的变化与哪一历史事件有关?
(4)综上,俄、日的崛起之路对我国现代化建设有什么启示?
2.判断题- (共1题)
7.
判断题,阅读以下材料后判断(结论是从材料中得出的,请在对应题号后填“A”;违背了以上材料所表达的意思,请在对应题号后填“B”;是以上材料没有涉及的,请在对应题号后填“C”。每项1分,本大题共5分。)
材料:在当年麦哲伦遇难的地方,菲律宾马克坦岛北岸,建有一座奇特的纪念亭,亭中耸立着一块石座铜碑。碑上载有这样的文字:费尔南多·麦哲伦。1521年4月27日,费尔南多·麦哲伦死于此地。他在与马克坦岛酋长拉普拉普的战士们交战中受伤身亡。麦哲伦的一艘船——维多利亚号,在埃尔卡洛指挥下,于1521年5月1日升帆驶离宿务港,并于1522年9月6日返抵西班牙港口停泊,第一次环球航海就这样完成了。在这块墓碑的反面,刻着另一段文字:拉普拉普,1521年4月27日,拉普拉普和他的战士们,在这里打退了西班牙入侵者,杀死了他们的首领——费尔南多·麦哲伦,由此,拉普拉普成为击退欧洲人侵略的第一位菲律宾人。
——摘编自《视野》2009年第11版
请判断:
(1)墓碑记载的文字与开辟新航路密切相关。( )
(2)麦哲伦和他的船队实现了人类第一次环球航行。( )
(3)这块墓碑一面肯定麦哲伦的贡献,一面赞赏杀死麦哲伦的拉普拉普。( )
(4)达·伽马第一个找到从西欧直通东方国家的新航路,但尚未到达菲律宾。( )
(5)拉普拉普领导反抗殖民侵略,维护民族尊严,值得肯定。( )
材料:在当年麦哲伦遇难的地方,菲律宾马克坦岛北岸,建有一座奇特的纪念亭,亭中耸立着一块石座铜碑。碑上载有这样的文字:费尔南多·麦哲伦。1521年4月27日,费尔南多·麦哲伦死于此地。他在与马克坦岛酋长拉普拉普的战士们交战中受伤身亡。麦哲伦的一艘船——维多利亚号,在埃尔卡洛指挥下,于1521年5月1日升帆驶离宿务港,并于1522年9月6日返抵西班牙港口停泊,第一次环球航海就这样完成了。在这块墓碑的反面,刻着另一段文字:拉普拉普,1521年4月27日,拉普拉普和他的战士们,在这里打退了西班牙入侵者,杀死了他们的首领——费尔南多·麦哲伦,由此,拉普拉普成为击退欧洲人侵略的第一位菲律宾人。
——摘编自《视野》2009年第11版
请判断:
(1)墓碑记载的文字与开辟新航路密切相关。( )
(2)麦哲伦和他的船队实现了人类第一次环球航行。( )
(3)这块墓碑一面肯定麦哲伦的贡献,一面赞赏杀死麦哲伦的拉普拉普。( )
(4)达·伽马第一个找到从西欧直通东方国家的新航路,但尚未到达菲律宾。( )
(5)拉普拉普领导反抗殖民侵略,维护民族尊严,值得肯定。( )
3.选择题- (共5题)
8.
16~17世纪的西方人眼中哥伦布是“一个将要统治世界的白人帝国主义之父和一个被推举为天主教圣徒的候选人”。材料中当时西方人看来,哥伦布的发现
①使人类历史进入了欧洲时代
②有利于西方文明的传播
③追逐黄金、发财致富
④加速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原始积累
①使人类历史进入了欧洲时代
②有利于西方文明的传播
③追逐黄金、发财致富
④加速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原始积累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②④ |
11.
以下对西方近代思想和文化艺术成就论述正确的是( )
A.莎士比亚是英国17世纪伟大的戏剧家,喜剧《罗密欧与朱丽叶》和悲剧《威尼斯商人》是他的代表作。 |
B.由于列夫·托尔斯泰的作品对社会现实的形象描绘和对旧制度的深刻批判,他被列宁称为“俄国革命的镜子”。 |
C.达·芬奇的《向日葵》将形式美和意境美的自然结合推到了难以企及的高度。 |
D.法国作曲家贝多芬的《英雄》交响曲以法国大革命为背景,抒发了人们渴望光明、为争取解放而英勇斗争的激情。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6道)
判断题:(1道)
选择题:(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