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江苏靖江靖城中学共同体九年级上期中历史试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420086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5/12/7

1.综合题(共4题)

1.
世界近代史是一部资本主义制度产生、确立和不断发展的历史。某校九年级(2)班张强同学使用主题式学习方法复习这一主题。请你参与其中,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8分)
步骤一:自主学习,构建结构。
(1)如图,请在下列结构图上,填上合适的内容。(4分)

步骤二:走进历史,追溯大国崛起。
张强同学在学习西方近代史中发现,五百年来,伴随着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同阶段,相继出现了英国、美国等九个世界性大国,他们的强国之路为世界所关注。为此,他设计了几个问题,请你完成。
(2)①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代,英国率先崛起,并领先于其它国家,举出两例英国在政治、经济制度方面领先于世界各国的表现。(2分)
②美国虽然只有200多年的历史,但却演绎了大国崛起的罕见奇迹:经过100余年的时间,美国成为一个世界性的大国,我们形象地称之为“从蚂蚁到大象”。
请为近代美国从“蚂蚁到大象”的转变中的论点提供史实证明(2分)
论点
史实(各一例)
争取民族解放
A
领先世界科技
B
步骤三:反思感悟,理解历史。
(3)英、美等国的成功给世界其它地区的发展提供了借鉴,这其中蕴涵着哪些道理呢?(1分)
2.
思想解放和自然科学都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7分)
材料一:人类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
——莎士比亚
材料二 牛顿(1642-1727)的物理学的分析方法现今开始不仅被应用于物质世界,而且被应用于思想和知识的整个领域及人类社会。正如伏尔泰所说:“如果全部自然界,一切行星都要服从永恒的法则,而有一种身高五尺的小动物,却可以不把这些法则放在眼中,完全任意地为所欲为,那就太奇怪了。”寻找决定人类事物的这些永恒的法则,是法国革命之前的所谓启蒙运动的实质。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在你睡觉时,你能获得保证,第二天醒来时,你的财产和昨天一样,没有丝毫变动,这是很大、很幸福、超乎许多国家的权利。
“我不能同意你说的每一个字,但是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伏尔泰
请回答:
(1)材料一中莎士比亚对人性的赞美体现出当时欧洲流行怎样的时代精神?由此引发的运动是什么?(2分)
(2)材料二中“物理学的分析方法”指的是什么理论?依据材料二,分析该理论对启蒙运动产生什么影响?。(2分)
(3)材料三中伏尔泰被誉为“启蒙运动的领袖”,启蒙运动推崇什么思想?其主张作为法律条款最早在法国哪部文献中得到体现?(4分)
(4)根据上述,概括指出思想解放及自然科学发展在人类历史进程中有什么共同影响?(1分)
3.
近代以来,俄、日、美等国都曾面临不同的社会问题。通过改革或革命,这些国家的社会问题都不同程序上得到解决。阅读下列材料:(7分)
材料一 兹依照本法令……所指导的办法,将用以束缚定居在地主领地上的农民和家务农奴的农奴制度永远废除。    
——《废除农奴法令摘录》
材料二  1869年,(日本)第一次使用电报连通了横滨和东京。1872年,连接这两座城市的第一条铁路竣工。1870年,这个国家有了第一台纺纱机。
材料三 在面临国家分裂时林肯说:“我们不是敌人,是朋友。我们友情的纽带或会因我们情绪激动而绷紧,但绝不可折断。”
材料四 一幢裂开的房子是站不住的,我相信这个政府不能永远维持半奴隶和半自由的状态。我不期待联邦解散,我不期待房子坍塌,但我的确希望它停止分裂。
——1858年6月林肯的演讲《裂开了的房子》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法令”是由哪位沙皇颁布的?依据材料概括该法令的核心内容。(2分)
(2)材料二反映了日本哪一次改革的成果?这些成果与改革的哪一项内容有关?这次改革后,日本社会主义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3分)
(3)据材料三和材料四指出当时美国面临的首要问题是什么?这一问题最终通过什么方式得到了解决?(2分)
4.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8分)
材料一: 牛顿为工业革命创造了一把科学的钥匙,瓦特拿着这把钥匙开启了工业革命的大门。
——《大国崛起》解说
材料二: 早在19世纪50年代,马克思就预言电的伟大革命力量,认为“蒸汽大王在前一个世纪中翻转了整个世界,现在它的统治已到末日,另外一个巨大无比的革命力量——电力的火花将取而代之”。
材料三:

图一 图二
材料四:  19世纪中期工业革命以来,伦敦上空时常被烟尘笼罩。但直到19 52年造成上万人死亡的烟雾事件,伦敦和全英国的治污努力才真正开始。当时的政策制定者认为,煤炭是“伦敦雾的罪魁祸首。……(英国)政府陆续颁布了《控制公害法》 《公共卫生法》《放射性物质法》等法律,并大力推动能源结构调整。……在节能环保方面表现出色的企业和政府机构还会被授予绿色奖章。
——新华网《三个“雾都”如何走出“霾伏”?》
(1)材料一中所述“工业革命”主要在哪个国家开展的,瓦特“开启工业革命大门”的钥匙指的是什么?(2分)
(2)材料二中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标志是什么?用一句话概括它的影响。(2分)
(3)材料三中图一和图二分别是两次科技革命中发明的什么交通工具?,图二动力机器的名称是什么?(3分)
(4)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它造福人类的同时,又可能给人类带来了灾难。根据材料四指出英国政府倾力治污给我们建设“无霾中国”提供了哪些借鉴?(1分)

2.选择题(共9题)

5.
“在同一种群中的个体存在着变异,那些具有能适应环境的有利变异的个体将存活下来,并繁殖后代,不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就被淘汰。”持有这种观点的人物是(    )
A.达•芬奇B.卢梭C.达尔文D.爱因斯坦
6.
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指出:“1500年至1763年的这些岁月是全球开始统一的时期。”这里的“全球开始统一”始于(    )
A.新航路开辟B.文艺复兴
C.英国资产阶级革命D.第一次工业革命
7.
“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行动。”下面关于启蒙运动的作用,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启蒙运动对美国独立战争产生过重大的影响
B.为马克思哲学的创立提供了理论前提
C.推动了欧洲反封建斗争的发展
D.直接推动了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
8.
法国科幻小说家儒勒·凡尔纳的著名作品《八十天环游地球》讲述了公元1872年主福克与人打赌,用80天环游地球的故事。在当时,现实中的凡尔纳要环游地球,你认为他不可能看到的情景有:( )
A.宁静的乡村常被火车的轰鸣声打破
B.美国许多家庭已使用洗衣机,电冰箱等家电
C.英国的富人们乘汽船在泰晤士河上游玩
D.英国伦敦工厂林立,环境污染日益严重
9.
英国典故“风能进,雨能进,国王不能进”,对国王的权力和公民的权利进行了形象描述。这个典故始于下列哪个文献的颁布( )
A.《拿破仑法典》B.《人权宣言》
C.《独立宣言》D.《权利法案》
10.
1837年,中国近代第一期中文期刊《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这样介绍一位西方领袖,他被视为“怀尧舜之德”的英杰,其“尽心竭力,致救其民”而功成不居、“不弄权”的品格,他是( )
A.亚历山大二世B.华盛顿C.林肯D.拿破仑
11.
“为人占有而做奴隶的人们都应在那时(指1863年元旦)及以后永远获得自由。”这则材料出自( )
A.《独立宣言》B.《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C.废除农奴制的法令D.《人权宣言》
12.
1914年秋,正当一个又一个欧洲国家卷入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屠杀之际,英国外交大臣格雷伯爵评论道:“灯光正在整个欧洲熄灭。” 引发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是( )
A.资本主义经济危机B.三国同盟的形成
C.德国闪击波兰D.萨拉热窝事件
13.
1831年,英国出版的《机器的成绩》一书中写道:两个世纪以前一千人当中没有一个人穿袜子。……现在,一千个人当中没有一个人不穿袜子。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殖民扩张和掠夺B.电力的广泛应用
C.工业革命的进行D.英国人生活习惯的变化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选择题:(9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