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1.
14世纪以来,世界在诸多方面开始了转型,也拉开了世界近代史的大幕。结合下列图片与材料,回答问题:
[冲破思想的牢笼]

(1)图片一绘画体现了怎样的思想主题?图片二材料与达尔文提出哪一观点有关?
[确立制度的典范]

(2)图片三是哪一资产阶级政治体制的形象写照?结合图片四中材料分析,哪一重大历史事件促进了日本“社会的转型”?
[感受科技的力量]

(3)图片五材料反映的是哪一事件给世界带来的影响?图片六世界石油产量迅速增加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4)世界向近代的转型离不开经济因素,请你举一例说明。
[冲破思想的牢笼]

(1)图片一绘画体现了怎样的思想主题?图片二材料与达尔文提出哪一观点有关?
[确立制度的典范]

(2)图片三是哪一资产阶级政治体制的形象写照?结合图片四中材料分析,哪一重大历史事件促进了日本“社会的转型”?
[感受科技的力量]

(3)图片五材料反映的是哪一事件给世界带来的影响?图片六世界石油产量迅速增加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4)世界向近代的转型离不开经济因素,请你举一例说明。
2.
(本题7分)政策的制定和调整需要与实际相符合,合理的调整将对国家和社会产生深远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法令规定,农奴具有人身自由,包括有权离开土地,有权拥有财产,有权以自己的名义进行诉讼、立约等活动;地主不能买卖或交换农奴,不能禁止农奴结婚,也不能干涉农奴的家庭生活;农奴在获得“解放”时,可以得到一块份地,但必须出钱赎买,但授与农奴的份地,在法律上仍是地主的财产,农奴只有“永久使用”权。
(1)材料一中的“法令”与哪一事件有关?这一事件对俄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材料二:

(2)图片一中1921年后苏俄(苏联)的粮食产量发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依据所学知识判断图片二中哪一条曲线代表了苏联工业生产指数变化?(填写序号)
材料三:对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苏联的政治经济模式,有人认为:从富国强兵的角度来看,成绩是辉煌的,但是从社会的全面发展角度来说,它是不成功的。
(3)材料三中的“模式”指什么?为什么说“从社会的全面发展角度来说,它是不成功的。”
(4)综上所述,你对政府制定与调整政策有怎样的认识?
材料一:法令规定,农奴具有人身自由,包括有权离开土地,有权拥有财产,有权以自己的名义进行诉讼、立约等活动;地主不能买卖或交换农奴,不能禁止农奴结婚,也不能干涉农奴的家庭生活;农奴在获得“解放”时,可以得到一块份地,但必须出钱赎买,但授与农奴的份地,在法律上仍是地主的财产,农奴只有“永久使用”权。
(1)材料一中的“法令”与哪一事件有关?这一事件对俄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材料二:

(2)图片一中1921年后苏俄(苏联)的粮食产量发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依据所学知识判断图片二中哪一条曲线代表了苏联工业生产指数变化?(填写序号)
材料三:对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苏联的政治经济模式,有人认为:从富国强兵的角度来看,成绩是辉煌的,但是从社会的全面发展角度来说,它是不成功的。
(3)材料三中的“模式”指什么?为什么说“从社会的全面发展角度来说,它是不成功的。”
(4)综上所述,你对政府制定与调整政策有怎样的认识?
2.选择题- (共9题)
4.
比较评价历史人物,是历史学科能力要求之一。华盛顿、拿破仑作为资产阶级政治家,其历史作用的相同之处是
A.赢得了民族独立
B.维护了国家统一
C.打击了封建势力
D.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政治进程
A.赢得了民族独立
B.维护了国家统一
C.打击了封建势力
D.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政治进程
5.
“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法律是公共意志的表现,所有公民有权参与法律的制定……”以上条款出自法国大革命时期颁布的重要文献,该文献是( )
A.《权利法案》 | B.《独立宣言》 |
C.《人权宣言》 | D.《法典》 |
8.
下图是二战中一次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会议,这次会议中决定的内容不包括( )


A.战后对德国进行军事占领 |
B.结成国际反法西斯联盟 |
C.决定在战后建立联合国 |
D.苏联在击败德国后三个月参加对日作战 |
10.
英国政治家帕麦斯顿说:“我们没有永久的盟友和永久的敌人,我们只有经常的、永久的利益。”20世纪初,英国从自身的利益出发,加入了( )
A.协约国 | B.同盟国 | C.轴心国 | D.反法西斯联盟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9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