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江苏扬州中学教育集团树人学校九年级上期中历史试卷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420056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6/1/14

1.综合题(共3题)

1.

17—19世纪欧美主要国家的巨变,推动了近代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请你参加以 “近代欧美国家的崛起” 为主题的探究活动。
材料一: 15世纪,追求财富的欧洲人梦想去东方发财,开始探寻前往东方的航路,……新航路开辟以后,……大量金银财富进入欧洲。
材料二:“1640年和1789年革命,并不是英国的革命和法国的革命,这是欧洲范围的革命,他们不仅是社会中某一阶级对旧政治制度的胜利,他们产生了欧洲社会新政治制度。”
材料三:有学者说:“若就经济角度而言,18世纪的欧洲显然是首开先河的英国之欧洲,但就思想文化角度而言,18世纪的欧洲则无疑是法国之欧洲。”
材料四:从17世纪到19世纪,资本主义……相继在欧美国家和日本取得了政权,资本主义制度得以在世界范围内确立。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
请回答:
(1)阅读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航路开辟的重要影响?
(2)材料二中“旧的政治制度”指的是什么制度? 英国的哪一部文献为其“新政治制度”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3)材料三中经济角度的“英国之欧洲”是在哪一个事件后开创的?思想文化角度的“法国之欧洲”又指什么事件?该事件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4)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四中欧美国家走上发展资本主义道路的方式主要有哪两种?
2.

材料一:到19世纪中叶,工业化传播到了法国、德国、比利时和美国……到了19世纪后期,俄国和日本也开始了工业化……由于工具、技术、商业和金融组织的工业化,以及能够从农业社会获得原材料的交通网络的建立,整个世界被联系在了一起。
——(美国)杰弗里·本特利、赫伯特·去齐格勒著《新全球史(下)》
材料二:

材料三:工业化时期,主要国家城市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极其恶劣的居住环境,不容忽视的大气污染,日益严峻的河流污染……城市环境问题的产生,除了受工业化时期的技术制约以外,还与当时人们对环境污染的漠视态度以及“自由放任”的工业化模式有关。
——刘金源《工业化时期城市环境问题及其成因》
请回答:
(1)现代工业文明是从哪个国家开始向外传播的?根据材料一,说说工业化传播的意义。
(2)材料二中图一所示发明的广泛应用促使生产方式发生了什么变化?该发明将人类社会带入什么时代?图二交通工具的发明者是谁?图一和图二的关系是什么?
(3)据材料三概括工业化时期城市环境问题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4)结合所学知识,我们可以从以上问题的分析中得到怎样的启示?
3.

材料一:在封建农奴制度下,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农奴遭受着沉重的剥削、压迫,生活极其贫困,无力购买商品,国内市场的扩大受到严重限制;同时,农奴被牢牢地束缚在土地上,资本主义所需要的自由劳动力得不到满足,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材料二:1861年改革使斗争空前激烈,俄罗斯站在一个十字路口;它是把西方模式作为“现代化的普适道路”而遵循前进,还是找一条“俄罗斯特殊性”之路?
——钱乘旦《现代化的特殊性道路》
材料三:俄国19世纪60年代初和90年代初的统计数据表
年份
棉花加工(吨)
冶铁(吨)
1861年
30951
327610
1891年
171994
992210
材料四:“臭名昭著的‘解放’,实际上是对农民进行残酷的掠夺,是对农民施行一系列的暴力和一连串的侮辱。”
——列宁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指出19世纪中期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大障碍是什么?根据材料指出其对资本主义发展的阻碍主要表现在哪两个方面?
(2)材料二中1861年改革后的“俄罗斯特殊性”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指什么?
(3)材料三表格中数据的变化说明了1861年改革的影响是什么?
(4)材料四中为什么说“解放实际上是对农民的掠夺”?你觉得今天的中国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2.选择题(共16题)

4.
某航海家的日记里有这样一段记述:“1520年11月28日,星期三,我们越过海峡,进入太平洋,在三个月20天里,我们没有吃任何新鲜的食物。我们吃的饼干已不是饼干,而是爬满虫子、发出老鼠屎味的粉渣。”这位航海家可能是
A.哥伦布B.达·伽马
C.达·芬奇D.麦哲伦
5.
“欧洲今日政治之进化,其动力全在18世纪之末,而以诸大家发明学理之功最高焉。英之陆克(今译洛克)、法之孟德斯鸠、卢梭其最著也。”材料认为欧洲政治进化的动力源于(    )
A.文艺复兴B.法国大革命
C.启蒙运动D.马克思主义诞生
6.
下列重大历史事件的发生不受启蒙思想影响的是:(  )
A.新航路的开辟B.美国独立战争
C.法国资产阶级革命 D.中国的辛亥革命
7.
“首先是葡萄牙和西班牙开创全球化”这一论断阐释的全球化始于:( )
A.新航路的开辟B.文艺复兴
C.工业革命D.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8.
14世纪早期,意大利画家乔托开始冲破中世纪的艺术模式,赋予他作品中的人物以人性,……使人文主义精神取得一定的进步。乔托所处的历史时期是:(  )
A.新文化运动时期 B.拿破仑战争时期
C.启蒙运动时期D.文艺复兴时期
9.
请从下列关于四个国家的国家元首—任期—权力—政体的描述中,选出与英国相符的一项:(  )
A.皇帝—终身制—独裁专权—君主专制
B.沙皇—终身制—独裁统治—沙皇专制
C.总统—有任期—受到制约—总统共和制
D.国王—终身制—统而不治—君主立宪制
10.
“这场战争主要是始于为了对抗英国的经济政策,但后来却因为法国、西班牙及荷兰加入战争对抗英国,而使战争的范围远远超过了英属北美洲之外。”对材料中“这场战争”的性质表述最准确的是:(  )
A.资产阶级革命
B.既是一场资产阶级革命又是一场民族解放战争
C.民族解放战争
D.自上而下的王朝战争
11.
今天的美国有50州,横跨北美大陆,而北美独立之初,仅有州:(  )
A.12个B.13个
C.14个D.17个
12.
1789年7月14日是法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日子,在这天发生的事件是()
A.为了筹措军费恢复长期关闭的议会
B.巴黎人民攻占了巴士底狱
C.制宪会议通过《权利法案》
D.拿破仑发动雾月政变执掌国家大权[
13.
工业革命后,社会生产力有了极大的提高,这从本质上说明了:(  )
A.科技的巨大进步
B.工人的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
C.资产阶级放弃了对工人阶级的剥削
D.机器完全可以替代人
14.
作为一个面积仅有24万平方千米的岛国,英国“率先到达现代文明的入口处”。在近代历史上创造了一个个“世界第一”。以下各项与这一说法相符的是:①率先开辟新航路 ②最早确立君主立宪制  ③最先开始文艺复兴运动  ④首先完成工业革命(  )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15.
列宁在评价某文献时说:它“以天才的透彻而鲜明的语言描述了……关于阶级斗争和共产主义新社会创造者无产阶级肩负的世界历史性的革命使命的理论。”此文献是:(  )
A.《独立宣言》B.《共产党宣言》
C.《民法典》D.《权利法案》
16.
1856年,亚历山大二世向贵族发表演说:“……农民和地主之间存在敌对情绪,并因此发生了许多不服从地主管束的事情,……”在随后的改革中,化解敌对悄绪的措施是: (  )
A.农民要接受村社的严格管理
B.农民只有支付高额赎金才能获得土地
C.地主有权决定保留哪块土地
D.宣布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可自由选择职业。
17.
战国末期的秦国,18世纪的英国,19世纪以来的美国,19世纪的俄国、十九世纪末的日本等国。它们的发展道路各不相同,但崛起的原因却惊人的一致。它们崛起的相同因素是什么?
A.制度创新B.武力掠夺
C.和平崛起D.民主强国
18.
马克思称《独立宣言》是世界上“第一个人权宣言”。那么《独立宣言》和《人权宣言》表达的共同思想是:(    )
A.限制君主的权利B.自由和平等
C.摆脱殖民统治D.保护私有财产
19.
有些学者主张从能源角度分析第二次工业革命把人类推进到“电气时代”的原因。他们关注的主要能源应是( )
A.风力B.煤炭C.电力D.核能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1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