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1.
创新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核心动力和源泉。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及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弗兰西斯·培根说:“这三种东西改变了整个世界的面貌和状态,第一种是在文学方面,第二种是在战争上,第三种是在航海上。”
(1)中国的“技术发明”不断传入西方。汉代架构的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是什么?在中国传入欧洲的诸多发明中,其中一项发明为欧洲革命提供了军事武器,加速了欧洲封建制度的崩溃。这里的中国“一项发明”和“欧洲革命”的性质分别是指什么?
材料二 “市场总是在扩大,需求总是在增加。工场手工业也不能满足这种需求了。于是,蒸汽和机器就引起了工业中的革命。
——北师大九年级上册
(2)材料一中的“工场手工业”生产方式在工业革命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材料三 1889年,巴黎再次承办世博会,……由于采用了电灯照明技术。这也成为第一次晚上也开放的世博会。……为迎接这次盛会,巴黎为埃菲尔铁塔安装了一部电梯,参观者可以直达顶层。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三情景的出现,得益于第几次工业革命?这次革命将人类推进到什么时代?
(4)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我们得到的启示是什么?
(5)当我们欢呼科技发明给我们带来物质上的充裕与精神上的满足同时,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发现我们的天空不再蓝了,河水不再绿了,这告诫我们应该注意些什么?
材料一 弗兰西斯·培根说:“这三种东西改变了整个世界的面貌和状态,第一种是在文学方面,第二种是在战争上,第三种是在航海上。”
(1)中国的“技术发明”不断传入西方。汉代架构的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是什么?在中国传入欧洲的诸多发明中,其中一项发明为欧洲革命提供了军事武器,加速了欧洲封建制度的崩溃。这里的中国“一项发明”和“欧洲革命”的性质分别是指什么?
材料二 “市场总是在扩大,需求总是在增加。工场手工业也不能满足这种需求了。于是,蒸汽和机器就引起了工业中的革命。
——北师大九年级上册
(2)材料一中的“工场手工业”生产方式在工业革命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材料三 1889年,巴黎再次承办世博会,……由于采用了电灯照明技术。这也成为第一次晚上也开放的世博会。……为迎接这次盛会,巴黎为埃菲尔铁塔安装了一部电梯,参观者可以直达顶层。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三情景的出现,得益于第几次工业革命?这次革命将人类推进到什么时代?
(4)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我们得到的启示是什么?
(5)当我们欢呼科技发明给我们带来物质上的充裕与精神上的满足同时,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发现我们的天空不再蓝了,河水不再绿了,这告诫我们应该注意些什么?
2.
19世纪60-70年代,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广泛确立起来。
材料一 19世纪60—70年代,第一次工业革命从欧洲向世界范围扩展。一些国家为了摆脱统治危机和解决内部矛盾,适应工业革命发展的需要,掀起了一场国家体制改革和革命的狂潮,相继出现了……美国内战和日本明治维新等重大历史事件。
——北师大《历史》九年级上册
(1)根据材料一,19世纪六七十年代,日、美发生重大社会变革的共同时代背景是什么?
材料二从1863年1月1日起,叛乱诸州的奴隶一律获得人身自由,允许奴隶作为自由人参加联邦的军队。(2)写出这一材料的名称并分析这一法律文件的颁布对当时的形势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材料三在通往进步的大道上,却横卧着一个守旧衰老的政府。应该如何是好呢?保存(旧)政府的话,文明是绝对进不来的……如果试图阻止文明的入侵,日本国独立也不能保证,因为世界文明的喧闹不允许一个东洋孤岛在此独睡。
——福泽谕吉《脱亚论》

(3)材料三反映了19世纪60年代日本政府所面临的困境,日本是如何解决这一问题的?结合图片内容,试列举两例日本政府将“世界文明”引入“东洋孤岛”的措施?
(4)发生在19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社会变革还有哪一重大事件?
(5)结合以上材料及中国国情,分析这一时期的革命和改革,给中国发展所提供的经验是什么?
材料一 19世纪60—70年代,第一次工业革命从欧洲向世界范围扩展。一些国家为了摆脱统治危机和解决内部矛盾,适应工业革命发展的需要,掀起了一场国家体制改革和革命的狂潮,相继出现了……美国内战和日本明治维新等重大历史事件。
——北师大《历史》九年级上册
(1)根据材料一,19世纪六七十年代,日、美发生重大社会变革的共同时代背景是什么?
材料二从1863年1月1日起,叛乱诸州的奴隶一律获得人身自由,允许奴隶作为自由人参加联邦的军队。(2)写出这一材料的名称并分析这一法律文件的颁布对当时的形势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材料三在通往进步的大道上,却横卧着一个守旧衰老的政府。应该如何是好呢?保存(旧)政府的话,文明是绝对进不来的……如果试图阻止文明的入侵,日本国独立也不能保证,因为世界文明的喧闹不允许一个东洋孤岛在此独睡。
——福泽谕吉《脱亚论》

(3)材料三反映了19世纪60年代日本政府所面临的困境,日本是如何解决这一问题的?结合图片内容,试列举两例日本政府将“世界文明”引入“东洋孤岛”的措施?
(4)发生在19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社会变革还有哪一重大事件?
(5)结合以上材料及中国国情,分析这一时期的革命和改革,给中国发展所提供的经验是什么?
2.选择题- (共16题)
3.
“这是一次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在思维能力、热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方面的巨人的时代。”恩格斯所说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是指
A.百家争鸣 | B.新文化运动 |
C.文艺复兴运动 | D.启蒙运动 |
4.
文艺复兴运动和启蒙运动的共同点体现在()
① 都属于资产阶级思想运动
② 都反对封建主义
③ 都主张以人文主义为中心
④ 产生的经济前提都是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
① 都属于资产阶级思想运动
② 都反对封建主义
③ 都主张以人文主义为中心
④ 产生的经济前提都是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
A.①② | B.①③ | C.③④ | D.②③ |
6.
关于《权利法案》《独立宣言》《人权宣言》这三部资本主义国家的重要文献,下列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都是各国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上的重要法律文件 |
B.都体现了资产阶级的自由、平等思想 |
C.分别是英、美、法三国的历史文献 |
D.都是在反对本国封建统治的斗争中颁布的 |
11.
在20世纪即将结束的时候,BBC在全球范围举行了一次“千年思想家”网上民意评选,结果,马克思的得票高居榜首;今天,在全球金融危机席卷之下,《资本论》再次成为人们争相购买的热门书籍,这些说明当今世界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
A.英国宪章运动 | B.巴黎公社成立 |
C.《共产党宣言》发表 | D.十月革命胜利 |
12.
19世纪六七十年代,在工业革命的推动下,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成为时代的潮流,这里的“潮流”包含下列重要事件 ①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②日本明治维新 ③美国南北战争 ④法国大革命
A.①②③④ | B.①③ | C.③④ | D.①②③ |
14.向四个体积相同的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一定量的SO2和O2,开始反应时,按反应速率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
甲:500℃,10 mol SO2和5 mol O2反应
乙:500℃,V2O5作催化剂,10 mol SO2和5 mol O2反应
丙:450℃,8 mol SO2和5 mol O2反应
丁:500℃,8 mol SO2和5 mol O2反应
15.
有些历史学家认为德国是有罪的,而有些人则主要责备俄国和法国,还有些人说这罪行双方都有份。”根据所学知识,你认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应该是( )
A.德国蓄意发动的侵略战争 | B.英法被迫应战的自卫战争 |
C.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掠夺战争 | D.塞尔维亚等国的民族解放战争 |
16.
有一位著名的发明家,他给人们送来了光明,被称为人间盗火的“普罗米修斯”。当他逝世时,美国总统提议全国各地同时熄灭电灯一分钟以示哀悼。这位发明家是
A.瓦特 | B.爱迪生 |
C.卡尔·本茨 | D.西门子 |
17.
观察下图,分析1870年以后世界能源中石油消费比重不断加大的主要原因是


A.煤炭资源因掠夺性开采而逐渐枯竭 |
B.内燃机的创制和交通工具的新发明 |
C.石油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惟一能源 |
D.核能、太阳能尚未得到开发和利用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1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