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6题)
A.匀称(chèn) 酒肆(sì) 踌躇(chóu) 摩肩接踵(chǒng) |
B.雕镂(lóu) 暴晒(bào) 畸形(jī ) 杳无消息(yǎo) |
C.吹嘘(xū) 洨河(jiáo) 鲜腴(yú) 深恶痛疾(wù) |
D.兴味(xìng) 琐屑(suǒ) 遏制(è) 巧妙绝伦(lún) |
A.仲载 躁热 筋疲力尽 重峦叠障 |
B.镌刻 操纵 油光可见 深不可彻 |
C.题跋 狼藉 粗制滥造 无动于衷 |
D.瀚林 窒息 为富不仁 俯仰生资 |
A.如果“支付宝”里藏污纳垢,就可能吸引不法分子将病毒植入其中,对用户权益构成伤害。 |
B.电影《战狼2》预告片中的部分章节对抑扬顿挫的故事情节进行了更为细致的描述。 |
C.照片中她身穿深色西服套装,或是正襟危坐,或是嘟嘴卖萌,优雅俊美。 |
D.他聪慧好学,多才多艺,阳光帅气,在我们年级鹤立鸡群,是学生会主席的热门人选。 |
A.现在你不要去找他,他现在正在考研究生。 |
B.在列车长粗暴的干涉下,使爱迪生在火车上边卖报边做实验的愿望破灭了。 |
C.中国残疾人艺术团在香港演出大型音乐舞蹈《我的梦》,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 |
D.能否全面推广素质教育是保证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之一。 |
A.由于各拱相连,所以这种桥叫作联拱石桥。( 下定义 ) |
B.阶砌两旁栽几丛书带草,墙上蔓延着爬山虎或蔷薇木香。( 举例子 ) |
C.用图画来比方,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 打比方 ) |
D.幼虫落地之前,就在这里行日光浴,踢踢球,试试筋骨,有时却又懒洋洋地在绳端摇摆着。(摹状貌 ) |
这是一片冲淘过的秋天,这是一条栉沐过的山谷,这是一处返璞归真的休闲去处。你要住在溪边,_________;你要住在崖下,__________;你要住在林间,_________;你要住在村头,__________,这就是休闲山庄了。
①可听月下虫鸣夜鸟梦 ②可观石上生云
③可看水中腾雾 ④田园牧歌就不再是画上的风景。
A.③②①④ | B.③①②④ | C.②③①④ | D.②③④① |
2.现代文阅读- (共2题)
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 )着上面,两脚再向上( );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 ),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 )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儿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小题1】文中括号内应填入的动词恰当的是( )
A.吊 缩 斜 拉 | B.攀 勾 倾 拉 |
C.攀 缩 倾 搀 | D.吊 勾 斜 搀 |
【小题3】全文以“背影”为主线,组织了全篇结构。“背影”在文章中出现了四次,每次的情况有所不同,而思想感情却是一脉相承的。语段中出现的“背影”是第二次和第三次。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对的打“√”,错的打“×”。
(1)开头点题,引起下文,略写。(第一次)(_____)
(2)对“背影”的动态进行补充,深化主题,略写。(第二次)(_____)
(3)集中刻画,把情节推向高潮,详写。(第三次)(_____)
(4)照应开头,引人回味,增加感情的深度。(第四次)(_____)
【小题4】这段文字的中心意思是什么?
【小题5】当面临与父亲的一次较长久的离别时,你是否会流下眼泪。请结合文段简要表述原因。(字数不超过30字)
中国适合走向“汽车社会”吗?
①2009年,中国以1300多万辆汽车首次超越美国,成为世界汽车产销第一大国。中国人虽然理应享受汽车文明,但中国不可能像西方国家那样,达到那么高的汽车拥有率。原因如下:
②第一,土地制约。城市街道交通拥堵,不少街道两侧摆满了车,远远看去就如一条长龙,不少住宅区、公共绿化带等也都成了“停车场”。中国已占用了太多的良田、林地、草原用于新建、扩建公路。占地面积数量大的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已突破5万公里,相当于美国的近60%;而占地面积相对较少的铁路总里程仅有8.4万公里,只相当于美国的1/3。这说明中国交通发展向汽车倾斜的程度超过了美国。
③第二,能源制约。美国的汽车普及率已超过50%,如果中国的汽车普及率达到美国的水平,到2020年预计中国将有6.9亿辆汽车。若以每辆汽车每年平均耗油2吨来计算,中国的总耗油量将达13.8亿吨,相当于目前全球每年石油贸易量的86%。这可能吗?即使普及电动汽车,也只不过是改变了使用能源的种类。中国超过70%的电能来自化石燃料中最具污染力的煤,这种状况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也难以改变,电动汽车的普及不可能明显缓解能源的制约。
④第三,环境制约。汽车尾气排放正在成为最大的污染源。如果今后二三十年中国的汽车普及量达到6.9亿辆,就意味着未来废气排放量相当于当前世界所有的汽车排放量的总和。
⑤受土地、能源、环境这三大因素的制约,中国是否适合做一个“汽车轮子上的国家”呢?
【小题1】中国汽车拥有率低于西方国家的原因是什么?【小题2】文中第②段画线句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小题3】文章第③段中加点词语“超过”能否删除?为什么?
【小题4】为了让中国尽快走向“汽车社会”,你能提出哪些合理化建议?
3.作文- (共1题)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6道)
现代文阅读:(2道)
作文:(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