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1.
情境分析:分析下列情境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情境一:在一次宴会上,一位贵妇人问达尔文:“您看我也是猴子变的吗?”达尔文微笑着说:“是的,不过,您是一只漂亮的猴子变的!”
(1)分析:与上述对话有关的是达尔文的什么理论?此理论出自他的哪一著作?这一理论的提出有何意义?
情境二:前苏联有一个笑话:农夫伊万在河里捉到一条大鱼,高兴地回到家里对老婆说:“看,我们有炸鱼吃了!”老婆说:“没有油啊。”伊万说:“那就煮。”老婆说:“没锅。”伊万说:“那就烤。”老婆说:“没有柴。”伊万气坏了,走到河边把鱼扔了回去。那鱼在水里划了一个半圆,上身出水,举起右鳍激动地高呼:“斯大林万岁!”
(2)分析:该笑话反映的是苏联哪一体制?有何特点?根据情境二说出这一体制的弊端?
情境一:在一次宴会上,一位贵妇人问达尔文:“您看我也是猴子变的吗?”达尔文微笑着说:“是的,不过,您是一只漂亮的猴子变的!”
(1)分析:与上述对话有关的是达尔文的什么理论?此理论出自他的哪一著作?这一理论的提出有何意义?
情境二:前苏联有一个笑话:农夫伊万在河里捉到一条大鱼,高兴地回到家里对老婆说:“看,我们有炸鱼吃了!”老婆说:“没有油啊。”伊万说:“那就煮。”老婆说:“没锅。”伊万说:“那就烤。”老婆说:“没有柴。”伊万气坏了,走到河边把鱼扔了回去。那鱼在水里划了一个半圆,上身出水,举起右鳍激动地高呼:“斯大林万岁!”
(2)分析:该笑话反映的是苏联哪一体制?有何特点?根据情境二说出这一体制的弊端?
2.
史实与推论:判断正误。
史 实 | 推 论 | 正确与否 |
(1)列宁认为:“不摧毁旧的社会经济结构——商业、小经济、小企业、资本主义,而是活跃他们,审慎地逐渐地掌握他们。” | 新经济政策通过有限地发展资本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说明不同社会制度下的经济模式可以相互借鉴,互相交融。 | |
(2)罗斯福称“产业复兴法”“是美国国会制定的最重要、最有深远意义的立法。”美国的工业产值1935年比1933年几乎翻了一番。 | 罗斯福新政创造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模式,加强了政府对工业的计划指导,彻底避免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发生。 | |
(3)美国实行“新政”期间,通过一项法令,规定各工业企业制定本行业的公平经营规章,确定各企业的生产规模、价格水平、市场分配、工资标准和工作日时数等。 | 此举的目的是防止盲目竞争引起生产相对过剩。 | |
(4)丘吉尔在1941年6月22日发表广播演说:“俄国的灾难就是我们的灾难,也是英国的灾难,我们要给俄国和俄国人民一切可能的援助。” | 当英国、苏联面临着共同的敌人时,英国会随着形势的变化调整政策。 | |
(5)一位德国军事历史学家说:“敌军在火炮的数量上占强大的优势,发射了数百万发炮弹,敌机机群完全控制了天空,当代不可战胜的大象——坦克的出现,这一切,使作为德军核心力量的步兵受到极大的震动。” | 科技用于战争,使战争变得更为残酷。 | |
(6)雅尔塔协议同意苏联在欧洲战争结束后3个月内参加对日作战的三个条件:维持外蒙古的现状;苏联恢复1904年日俄战争前俄国的权益,千岛群岛须交予苏联。 | 雅尔塔会议维护了中国的既得利益,有利于迅速打败日本法西斯。 | |
3.
综合探究:
战争与和平是一个永恒的历史主题,是现代人类面临的最大课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德国打了西半球一巴掌,西半球把德国打得半死,并且要求赔钱若干。德国回家养伤赚钱还赔款。一战结束。德国纠结了两个小伙伴又打了西半球一巴掌,西半球联合东半球一起把德国打回老家。
(1)上述文字的“德国纠结了两个小伙伴又打了西半球一巴掌”指的是哪一次战争?标志西半球与东半球正式联合的重要文件是什么?发表于何时?
(2)下表是关于这场战争的大事年表,请填写完整。
材料二

(拍摄于1945年2月)
(3)材料二中的照片拍摄于哪一次重要的国际会议?这次会议为了协调国际争端、维护世界和平而决定成立的国际组织是什么?
材料三 我们将永远不会将胜利分为自己的胜利和别人的胜利,我们将永远记住盟友——美国、英国、法国和其他反希特勒联盟的国家,德国和意大利的反法西斯者的援助。
——普京红场阅兵讲话
(4)材料三中普京认为战争胜利的原因是什么?
材料四 全世界有60多个国家和地区,80%的人口卷入战争,战火燃及除美洲大陆和南极洲之外的世界大部分区域,直接军费开支占交战国国民收入的60%——70%。据不完全统计,部分参战国死亡人数达7000多万人。
(5)据材料四,指出这场战争给人类带来的影响?鉴于战争影响,我们应树立什么样的意识?
战争与和平是一个永恒的历史主题,是现代人类面临的最大课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德国打了西半球一巴掌,西半球把德国打得半死,并且要求赔钱若干。德国回家养伤赚钱还赔款。一战结束。德国纠结了两个小伙伴又打了西半球一巴掌,西半球联合东半球一起把德国打回老家。
(1)上述文字的“德国纠结了两个小伙伴又打了西半球一巴掌”指的是哪一次战争?标志西半球与东半球正式联合的重要文件是什么?发表于何时?
(2)下表是关于这场战争的大事年表,请填写完整。
时间 | 事件 | 影响 |
1939年9月1日 | 德国闪击波兰,英法对德宣战 | |
1941年6月22日 | 德国突袭苏联 | 苏德战争爆发 |
1941年12月7日 | 日本偷袭珍珠港 | |
1943年2月 | | 战争的转折 |
材料二

(拍摄于1945年2月)
(3)材料二中的照片拍摄于哪一次重要的国际会议?这次会议为了协调国际争端、维护世界和平而决定成立的国际组织是什么?
材料三 我们将永远不会将胜利分为自己的胜利和别人的胜利,我们将永远记住盟友——美国、英国、法国和其他反希特勒联盟的国家,德国和意大利的反法西斯者的援助。
——普京红场阅兵讲话
(4)材料三中普京认为战争胜利的原因是什么?
材料四 全世界有60多个国家和地区,80%的人口卷入战争,战火燃及除美洲大陆和南极洲之外的世界大部分区域,直接军费开支占交战国国民收入的60%——70%。据不完全统计,部分参战国死亡人数达7000多万人。
(5)据材料四,指出这场战争给人类带来的影响?鉴于战争影响,我们应树立什么样的意识?
2.选择题- (共8题)
4.
在一次历史知识竞赛中,主持人对选手提问:“下列世界名人及其成就关联正确的是哪几项?”选手正确的回答应该是( )
①但丁——《神曲》 ②达尔文——《最后的晚餐》
③贝多芬——《英雄交响曲》 ④莎士比亚——《哈姆雷特》
①但丁——《神曲》 ②达尔文——《最后的晚餐》
③贝多芬——《英雄交响曲》 ④莎士比亚——《哈姆雷特》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②③④ | D.①③④ |
5.
“许多来自法国的志愿者参加了反对英国殖民统治的战争,他们回国后受到热烈欢迎。当凯旋的志愿者们无比兴奋地宣传美国时,也预示着法国将有一场巨变发生”,材料中这一“预示”的主要依据是( )
A.启蒙思想的成功示范 | B.法国“巨变”有了革命骨干 |
C.法国社会矛盾法制化 | D.法国“巨变”有了美国的援助 |
6.
罗斯福总统在第三任就职演说(1941年)中说:“八年前,当这个共和国的生命似乎由命中注定的恐惧而停止时,……我们迅速、大胆、果断地采取了行动。”1933年罗斯福总统采取的“行动”是( )
A.对外进行侵略扩张 | B.推行“杜鲁门主义”政策 |
C.放任经济自由发展 | D.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
7.
1932年2月,一美国人在国会委员会上陈述他近三个月的见闻:数以千计的羊羔被牧羊人杀了,因为羊在市场上卖的钱还不够支付运输它们的费用。一箱苹果200个卖40到50美分。与此同时,数以百万计的孩子却因父母的贫穷今年冬天吃不到一个苹果。他的见闻反映了当时美国的何种现象?
A.生产相对过剩 |
B.人民流离失所 |
C.物价普遍上涨 |
D.物资供应不足 |
9.
1933年,美国总统罗斯福宣布:“我准备为我们千疮百孔的国家,定出一些必要的措施。”随后,罗斯福政府实施新政,推行了一系列“必要的措施”,其中心措施是( )
A.大力整顿银行 | B.对工业的调整 |
C.兴建公共工程 | D.对农业的调整 |
10.
战争海报被人们称为墙壁上的“武器”。如下图是中国抗日根据地在苏联莫斯科保卫战胜利后印制的海报《苏联送给希特勒的礼物》.下列对它的解读,正确的是( )


A.希特勒在1942年被苏联军队击毙 |
B.中国出兵帮助苏联人民抵御德国侵略 |
C.莫斯科保卫战彻底击垮了德国法西斯 |
D.颂扬苏军胜利,表达反法西斯必胜信念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8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