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101中学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开学摸底考试语文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41985

试卷类型:开学考试
试卷考试时间:2018/3/1

1.选择题(共3题)

1.
(二)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桃李生在春日里,也植根于中华传统文化中。文人墨客由桃李花开时的(生机盎然 兴味盎然)联想到人的青春年华,从此青春有了一个花样美称 “桃李年”。而从《诗经》中的那句“投我以桃,报之以李”开始,“投桃报李”就成为了互相赠、礼   (shànɡ)往来这一传统礼仪的形象表达。同时,桃李花朵芬芳果实甜美,虽默默无言,但仍吸引人们到树下赏花尝果,树下因此被踩出一条小路来。司马迁便借此用“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来赞美飞将军李广的美德。当然,更(鲜为人知 广为人知)的是,桃李可以代指弟子门生。白居易就曾用“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来表达对裴令公弟子满门的赞誉。

【小题1】对文中加点字的注音、笔顺及横线处应填写字形的判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赠   guì “长”字的第一笔是:丿 礼上往来
B.赠   guì “长”字的第一笔是:一 礼尚往来
C.赠   kuì “长”字的第一笔是:丿 礼尚往来
D.赠   kuì “长”字的第一笔是:一 礼上往来
【小题2】在文中①②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生机盎然   鲜为人知B.生机盎然   广为人知
C.兴味盎然   鲜为人知D.兴味盎然   广为人知
【小题3】司马迁用“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来赞美飞将军李广,由此可知飞将军李广具有的特点是:
A.诚恳真挚,深得人心B.骁勇善射,战果丰硕
C.弟子满门,德高望重D.智谋超群,意气风发
2.
根据《红岩》内容拟写的一副对联,上联是“阴云满天恐怖白雾绕山城”,选择下联最恰当的一项是:
A.霉饭充饥忠于党歌乐山下
B.丹心一片染血红岩迎黎明
C.冰雪严寒方显出梅花香气
D.铁链哗哗誓死抗争卫信仰
3.
叶挺被关进重庆“中美合作所”后,动笔在囚室的墙壁上写下了著名的(  )
A.《囚歌》B.《国歌》C.《革命者歌》D.《正气歌》

2.诗歌鉴赏(共1题)

4.
阅读“阳光•青春”主题活动的寄语,完成下列小题。
青春,青春
青春是生命中最美的诗行,
“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动。”
青春是绿色的,如草原蓬勃坦荡。
青春是金色的,如阳光普照四方。
青春是彩色的,如百花迎风绽放。
以勇敢战胜怯懦,用梦想指明方向。
向前,向前——
因为我们选择了远方。
裹足不前?不,
我们无惧担当;
墨守成规?不,
我们自有新的篇章。
同学们,朋友们
志存高远,百折不náo,
让青春无怨无悔,
让岁月溢彩流光!
【小题1】对寄语中加点字的注音、笔顺及横线处字形的判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怯懦   qiè “如”字的第一笔是:一    百折不饶
B.怯懦   qiè “如”字的第一笔是:ㄑ    百折不挠
C.怯懦   què “如”字的第一笔是:一    百折不挠
D.怯懦   què “如”字的第一笔是:ㄑ    百折不饶
【小题2】对寄语中所使用的修辞方法的作用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寄语中将“青春”比喻成“初春”“朝日”“百卉之萌动”,表现了青春的蓬勃与美丽。
B.寄语中反复使用“向前”,强调了青年人在梦想指引下所具有的勇敢与执着的特点。
C.寄语中用设问“墨守成规?不,我们自有新的篇章”,强调开拓创新是青年人的品格。
D.寄语中“让青春无怨无悔,让岁月溢彩流光!”运用对偶,抒发了对青春的留恋之情。
【小题3】冒号用在称呼语后边,表示提示下文;叹号用于句尾,表示感叹、祈使的语气。你认为寄语中方格处可以运用哪种标点?结合寄语内容说明理由。

3.现代文阅读(共7题)

5.
(七)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北京是六朝古都,历史上的许多风云人物在北京城留下了他们的足迹,留下了可供后人瞻仰的故居。在故居中,你可以触摸历史,感受情怀。一代国母宋庆龄、思想巨匠鲁迅、革命先驱李大钊、文学大师茅盾……他们的精神在一代又一代的国人心中传承。
北京的名人故居,主要集中在东城、西城两个城区。鲁迅故居位于阜成门地铁站附近,是一座普普通通的小四合院。这座四合院虽然简朴,来参观的人却是络绎不绝。展览以时间顺序记录了鲁迅的一生,有先生生前的衣物、文房四宝等文物3万余件。
当然我们也会想起老舍,想起他笔下那些活灵活现的北京人【甲】祥子、虎妞、祁老爷子、大赤包、王掌柜、常四爷、程疯子等等【乙】老舍是北京的,也是中国的,更是世界的。他的作品和人格魅力,为我们打开了一扇通向至真、至善、至美的大门。人,应该怎样活着,才不虚度年华【丙】走进老舍的世界吧!
老舍故居位于灯市口地铁站西侧,也是座普通的北京四合院。进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座砖砌影bì(____),中心贴个大红“福”字做装饰。后面是“丹柿小院”。每逢深秋时节,院中柿树缀满红柿,令人(身临其境 赏心悦目)。话剧《龙须沟》《茶馆》等脍炙人口的文学作品就是在这里完成的。宋庆龄故居坐落在积水潭地铁站以东。门前碧微漾,堤岸杨柳轻扬,院内绿树浓荫,廊前湖水环绕。这真是一处雍容典雅、幽静别致的庭园。
【小题1】对文中画线字笔顺和加点字注音的判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波”字的第四笔是撇   堤(dī)
B.“波”字的第四笔是横钩  堤(tí)
C.“波”字的第四笔是撇   堤(tí)
D.“波”字的第四笔是横钩  堤(dī)
【小题2】对文中括号内所填汉字和横线处所选词语的判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壁  身临其境B.璧 身临其境C.壁  赏心悦目D.璧  赏心悦目
【小题3】下面这段文字出自老舍故居的前言部分。根据语境,在【甲】【乙】【丙】处分别填入标点符号,正确的一项是:
A.【甲】省略号 【乙】句号    【丙】破折号
B.【甲】冒号  【乙】省略号   【丙】问号
C.【甲】冒号  【乙】句号    【丙】问号
D.【甲】省略号 【乙】省略号   【丙】破折号
6.
(一)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戏剧是一种综合的舞台艺术,它借助多种艺术手段塑造舞台艺术形象,揭示社会矛盾,反映现实生活。一幕幕戏剧跌宕起伏,扣人心弦,表达着人生的喜怒哀乐、 (悲欢离和悲欢离合)。
在我国,戏剧多称为戏曲,具有丰厚的文化传统和独特的艺术风貌。中国戏曲是世界戏剧百花园中瑰丽的奇葩。它融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等艺术于一炉,是一种独树一帜的戏剧表演艺术。
中国戏曲种类繁多,戏曲剧种约有三百六十多种。【A】经过长期的发展演变,逐步形成了京剧、豫剧、越剧、评剧、黄梅戏五大戏曲剧种。【B】北京的京剧雍容华贵,河南的豫剧高亢激越,江浙的越剧委婉悠扬,河北的评剧通俗亲切,安徽的黄梅戏淳朴流畅。【C】它们与其他各类剧种共同构成了中国戏曲的百花园,令人陶醉其间,流连忘返。
【小题1】文中加点字读音和横线上所选词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心弦(xián) 悲欢离合
B.心弦(xuán) 悲欢离和
C.心弦(xián) 悲欢离和
D.心弦(xuán) 悲欢离合
【小题2】下面这句话应补在【A】【B】【C】中的一处,你认为放在_____处位置最为恰当:
各剧种因地域文化特征不同、审美趣味不同而各具特色。
【小题3】请将这副对联补充完整,下面最恰当的一项是:雄姿威武迎春至,
A.闻鸡起舞事业兴B.清音嘹亮唤福临
C.鸡唱曙光报吉祥D.莺歌燕舞贺新岁
7.
(四)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清明是多面的。“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是杜牧笔下凄凄切切的清明;“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是吴惟信眼中生机盎然的清明;“清明一到,农夫起跳”, 。无论是慎终追远、郊游踏青,还是细雨绵绵、彩虹初现,亦或是春风送暖、杨柳依依,都是清明带给我们的感动和惊喜。
为了【 】清明时节阳气上升、万物萌动之理,人们开展了春游健身和插柳植树活动。柳树得春气之先机,阳气最盛,古人以“插柳”避疫驱邪,又赋予其“插柳留春”的文化意蕴。后来,清明插柳之风逐渐发展为植树造林之举,民谚说:“种树造林,莫过清明。”自唐宋以来,清明还有多种游艺活动,直至明嘉靖年间,还有游艺的相关记录。今人可从明《西湖游览志余》第二十卷中管窥一二:“清明,苏堤一带,桃柳阴浓,红翠间错,走索、骠骑……舞盘(及)诸色禽虫之戏,纷然丛集。”随着时间流逝,游艺【 】退出。清明的文化符号,只剩添土追思和扫墓踏青。
【小题1】对文中加点字的注音和( )内“及”字笔顺的判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红翠间错(jiàn) 管窥(kuì) “及”字的第一笔是:横折折撇
B.红翠间错(jiān) 管窥(kuì) “及”字的第一笔是:撇
C.红翠间错(jiàn) 管窥(kuī) “及”字的第一笔是:撇
D.红翠间错(jiān) 管窥(kuī) “及”字的第一笔是:横折折撇
【小题2】根据语意,从下面备选词语中选出两个,分别填入文中的位置是:
A.顺应 渐次B.适应 依次C.顺应 依次D.适应 渐次
【小题3】在文中 “ ”处填入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是清明让农民心里充满希望和喜悦
B.农民在清明时节心里充满希望和喜悦
C.在清明时节农民心里充满希望和喜悦
D.是农民心里充满希望和喜悦的清明
8.
(五)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①“六书”是指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前四种是汉字的    ,后两种是汉字的
②象形属于“ ”。用线条或笔画,把要表达物体的外形特征,具体勾画出来。例如 “” 字,象形字,一个圆形,中间有一点,像直视太阳时看到的形态,表示太阳。指事属于“独体造字法”。与象形主要区别是含有较抽象的部分。例如“”字,指事字,在刀口处加一点,指明刀刃,表示刀的锋利部分。会意属于“合体造字法”。会意字由两个或多个独体字组成,将其字形字义合并,表达新的意思。例如“”字,会意字,左边是牛,右边一只手举一根枝条,表示手拿棍子放牛。形声属于“ ”。由两部分组成:形旁(又称“义符”)和声旁(又称“音符”)。形旁表示意思或类属,声旁则表示相同或相近发音。例如“”字,形声字,左边“木”是形旁,表示一种树木,右边“婴”是声旁,表示发音与“婴”字一样,表示樱树。转注属于“用字法”。不同地区因为发音有不同,以及地域上的隔阂,导致对同样的事物会有不同的称呼。当这两个字表达相同含义时,会有相同部首或部件。例如“考”“老”二字,本义都是长者。假借是同音替代。口语里有的词,没有相应文字对应,就找和它发音相同的字表示。例如“自”本来是“鼻”的象形字,后来借作“自己”的“自”。
③实际上,古人并不是先有“六书”才造汉字。 。像“琴”“棋”是形声字,“凹”“凸”是指事字,“明”“笔”是会意字。甲骨文、金文中,象形字多。因为画出事物是一种最直接的造字方法。而“鲤”“鲮”“鲩”等,难以用象形法把它们的特征和区别画出来。于是,形声字就成了最方便的方法,只要用形旁“鱼”就可以交代它们的类属,再用相近发音的声旁来区分这些字。到了近代,有80%的汉字是形声字。
【小题1】文中加点字注音和笔顺都正确的一项是:
A.因为(wèi) “区”字的第二笔是:竖折
B.因为(wéi) “区”字的第二笔是:撇
C.因为(wéi) “区”字的第二笔是:竖折
D.因为(wèi) “区”字的第二笔是:撇
【小题2】结合语境,在文中第①②段横线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用字方法 造字方法 独体造字法 合体造字法
B.造字方法 用字方法 合体造字法 独体造字法
C.造字方法 用字方法 独体造字法 合体造字法
D.用字方法 造字方法 合体造字法 独体造字法
【小题3】在文中第③段填入下列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六书”是后来的人把汉字分析而归纳出来的系统。
②因为汉字在商朝时,已经发展得相当有系统,那时还未有关于“六书”的记载。
③然而,当有了“六书”这套系统以后,人们再造新字时,都以这套系统为依据。
A.③②①B.②①③C.①③②D.③①②
【小题4】河南漯河“许慎文化园”的“说文馆”门前有一副对联,上联为“解字有本”,请选出一幅恰当的下联是:
A.说经无双B.学无止境C.说字有法D.当之无愧
9.
(六)阅读下面文字,完成第下列小题。
里长城始建于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其工程之浩繁、气势之雄浑堪称世界奇迹。
②作为居庸关重要前哨的八达岭长城,典型地代表了万里长城雄伟险峻的风貌。作为北京的屏障,这里山峦重叠,形势险要。气势磅礴的城墙南北盘旋延伸于崇山峻岭之中,两侧展开的悬崖上有古人所书的“天险”二字,真实地反  甲  (应  映)了八达岭在军事上的重要地位。
③长城城墙上还分布着数百座雄关、隘口,其中规模最大的当数嘉峪关。嘉峪关由内城、外城、城壕三道防线组成,防线之间形成重叠并守之势,壁垒森严,与长城连为一体,因此有了“天下雄关”的美称。在嘉峪关内城墙上还建有箭楼、敌楼、角楼、阁楼、闸门楼共十四座。
④古往今来,无数帝王将相、文人墨客也因长城而留下了不朽的诗篇,如“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  乙  (城  征)人未还。”“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借助万里长城,诗人们或赞叹祖国山河的壮丽,或控诉战争的残酷,或表达浴血沙场报效祖国的决心……长城因诗歌的点缀而更加寓意丰富。
⑤万里长城蜿蜒曲折、奔腾起伏的身影点缀着中华大地的锦绣河山。登临长城,脚踏历史的方砖,品  丙  (味  位)中华民族千年沧桑历史,感悟千百年来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我们祈祷:愿万里长城永远灿烂,祝福我们的祖国万年长青!
【小题1】对文中加点字读音和划线句的笔顺的判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隘口(ài) 万字的笔顺是:
B.隘口(yì) 万字的笔顺是:
C.隘口(yì) 万字的笔顺是:
D.隘口(ài) 万字的笔顺是:
【小题2】对文中甲乙丙横线处选填汉字的判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反映 长征 品位B.反应 长城 品味
C.反应 长城 品位D.反映 长征 品味
【小题3】昔日阳关长亭上有一副对联,上联为“悲欢聚散一杯酒”,若让你从下列选项中选择下联,最恰当的一项是:
A.阳关玉关门不闭B.西北东南万里程
C.万里长城万里歌D.东南西北半生情
【小题4】下面诗句中提到的“长城”与文段中所指“长城”的含义不同的一项是:
A.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沁园春•雪》)
B.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王昌龄《塞下曲•饮马渡秋水》)
C.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陆游《书愤》)
D.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王昌龄《从军行》)
10.
(十)阅读下面文字,完成第下列小题。
北京建国门立交桥的西南角,有一处被车流包裹的静谧之地——北京古观象台。在这一方天地中,我们可以感受古代天文科技的魅力。
观象台下,曲径通幽处,日晷、月晷和星晷忠实地记录着这个星球的日升月落、星辰运行。观象台上,陈列着赤道经纬仪、黄道经纬仪、地平经仪等8架清代铜制天文仪器。它们不仅是实用的天文观测工具,还是举世无双的历史文物珍品。
古代的国家天文台称呼为“钦天监”,这个部门承担着观察天象、颁布历法、提示节令和时间的重任。农历十月初一这天,故宫午门上会举行隆重的大典,钦天监要将算好的下一年的历书献给皇帝,再由皇帝向全国颁布,下一年的生产生活就有制可依了。
如今,古观象台周边早已高楼林立,星空不再清澈,观测的任务也搬到了南京紫金山天文台。但当你眯起眼睛,似乎还能想象夜(幕暮)降临时,天官提着灯笼走上高台,熟练转动仪器,计算着这个城市上空的星辰运转。
【小题1】文中加点字的读音和横线处字形的判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曲径通幽(qū) 夜幕B.曲径通幽(qū) 夜暮
C.曲径通幽(qǔ) 夜幕D.曲径通幽(qǔ)   夜暮
【小题2】下列加点的“举”与“举世无双”中的“举”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举一反三B.举目无亲
C.举国上下D.举案齐眉
【小题3】下图中的圭表是古代科学家发明的度量日影长度的一种天文仪器,由“圭”和“表”两个部件组成。垂直立于平地上测日影的标杆和石柱,叫做表;正南正北方向平放的测定表影长度的刻板,叫做圭。当太阳照着表的时候,圭上出现了表的影子。根据影子方向和长度,就能读出时间。下列能表示圭表工作原理的成语是:
A.气象万千B.斗转星移
C.立竿见影D.夜以继日
11.
(十一)阅读下面文字,完成第下列小题。
①家训是先辈留给后人立身处世、持家  ① 的智慧结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②家训在中国源远流长。据《史记》记载,西周政权建立以后,遍封功臣,建立诸侯国。周武王之弟周公旦,受封于鲁国。周公旦由于要辅佐侄子周成王,不能就封,就让自己的儿子伯禽就封于鲁。伯禽临行之前,周公以自身经历来告诫他为人为官的准则。从此,周公训子便成为一段中国家训文化中最早又最可信的记载。
③在历史的长河中有许多脍炙人口、生动感人的名人家训,如孔子的“不学礼,无以立”;诸葛亮的“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朱伯庐的“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当念物力维艰”等等。它们感召来者,   ② 后人。
④近年来,随着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热潮的兴起,凝聚祖先智慧的家训,又重新在子孙后代的耳畔响起。以吴越钱氏为例,近年已经恢复了祭祖时恭诵《钱氏家训》的仪式。为了便于今人记诵,古老的《钱氏家训》采用了新的形式,分为个人、家庭、社会、国家四章。个人章强调“ 甲 ”;家庭章强调“ 乙  ”;社会章强调“ 丙 ”;国家章强调“ 丁 ”。
⑤在今天,那些千古流传、有广泛影响的优秀家训已经远远超出了“家”的范畴,成为倡导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创建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精神源泉。
【小题1】对文中加点字读音、笔顺判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感召(zhāo) “仪式”中的“式”字笔顺,第二画是“横”
B.感召(zhào) “仪式”中的“式”字笔顺,第二画是“斜钩”
C.感召(zhāo) “仪式”中的“式”字笔顺,第二画是“斜钩”
D.感召(zhào) “仪式”中的“式”字笔顺,第二画是“横”
【小题2】根据语意,分别在横线①②处填入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置业  滋养B.治业  滋养
C.置业  滋润D.治业  滋润
【小题3】下列词语中的“就”与“就封”一词中的“就”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就业B.持就火炀之C.功成名就D.瞬息可就
【小题4】依据文段,在文中甲乙丙丁处依次填入语句,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内外门闾整洁,尊卑次序谨严”“父母伯叔孝敬欢愉,妯娌弟兄和睦友爱”
②“信交朋友,惠普乡邻”“恤寡矜孤,敬老怀幼”
③“心术不可得罪于天地,言行皆当无愧于圣贤”
④“执法如山,守身如玉,爱民如子,去蠹如仇”
A.②①③④B.②③①④C.③①②④D.③②①④
【小题5】《钱氏家训》中,“家庭章”和下列《论语》中内容一致的一项是:
A.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B.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C.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谄也。见义不为,无勇也。”
D.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4.综合性学习(共2题)

12.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也许是因为年龄的增长吧,我对二十四节气越来越在意了。对,在意。春夏的几个节气感觉还好些。①秋天就不同了,立秋、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像坐滑梯似的,止都止不住;②况且它们的手一个一个凉,表情也一个比一个冷漠、生硬,但又不得不跟着它们一步步地往岁月深处走,哪怕后退半步也是不可能的。走着走着,一场铺天盖地的白霜便突然降临了。
其实,这世界上没有什么事情是突然的。但我们还是喜欢用“突然”来表述那些出乎意料的现象。就说惊蛰吧,也不是陡然的一声响雷这么简单。据我多年的观察,惊蛰也有着怀柔的一面,在它到来之前,常常会有几个暄透的好日头,笑容可掬的样子,把藏匿于瓦砾、枯草里星星点点的残雪悄悄消融掉,再把僵硬的泥土弄得酥软了,然后才是一记重雷。
乡村就有这么个好处,它使你觉得这世界上的一切东西,都是有根有脉、有因有果的。③比如霜降,它的威严是立秋、处暑、白露、秋分一点一点铺垫起来的,只有当这些“法律程序”走完了之后,它才冷下面孔说“不”。而它一旦说“不”时,就是铁板钉钉的事了。④节气就是这样有规,也守规矩,该冷的时候冷,该热的时候热,该立的时候立,该废的时候废。然而冷与热,立与废,都使你心服口服。
【小题1】【小题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都正确的一项是:
A.处暑(chù)    规矩(jǔ)
B.处暑(chǔ)   规矩(ju)
C.处暑(chù)   规矩(jǔ)
D.处暑(chǔ)  规矩(ju)
【小题3】【小题4】下列文中加点字笔顺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比”字的笔顺依次:横、竖提、撇、竖弯钩
B. “可”字的笔顺依次:横、竖钩、竖、横折 、横
C. “由”字的笔顺依次:竖、横折 、横、竖、横
【小题5】【小题6】下列对语段中划线句子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①句将立秋、处暑、白露等节气的依次到来比喻成坐滑梯,巧妙地写出了天气变化很快。
B.②句用“手”和“表情”的变化来告诉我们气温越来越低,运用了排比的手法,生动传神。
C.③句以霜降的寒冷是由“立秋、处暑、白露、秋分一点一点铺垫起来”为例,具体地说明“这世界上的一切东西,都是有根有脉、有因有果的”。
D.④句中的“有规矩”和“守规矩”形象地说明了节气是自然规律的体现,来去有序,因果相循。
13.
(九)琴棋书画能够陶冶情操,请你根据自己对这段文字的理解,完成下列小题。
琴棋书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一,为中国历代文人必备之修养。对联“琴棋养雅趣,书画展才情”,写出了琴棋书画的妙趣。
中国古琴琴音中正平和,雅致清丽,以____________(清幽平淡 雄浑激昂)为上。文人雅士或以琴清修,或以琴会友,留下千古美谈。与琴相异的是棋,棋讲究的是筹谋。棋盘虽小,却玄妙多变,双方运兵布阵,斗智比勇。而欣赏一幅中国书法作品,我们不仅可以通过其内容了解书家的思想,更可以通过静默的点画与流动的气韵体味到书家独有的情致。与“书”并称的“画”,更是讲究全面的文化修养。文人作画须诗、书、画、印____________(取长补短 相得益彰),人品才情、学问思想缺一不可。
【小题1】【小题2】在文段中①②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清幽平淡  取长补短B.清幽平淡  相得益彰
C.雄浑激昂  取长补短D.雄浑激昂  相得益彰
【小题3】【小题4】下列词语与“琴棋书画”无关的一项是:
A.笔走龙蛇B.高山流水C.博览群书D.落子无悔

5.作文(共2题)

14.
请写一篇《红岩》读后感
要求:①内容具体,语言生动。
②题目自拟,字数不少于300字。
15.
请结合自己暑假生活的亲身经历, 以“难忘的一件事”为题目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内容具体,语言生动,有真情实感。
②不少于800字。
③文章中不得出现真实的班名、人名。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3道)

    诗歌鉴赏:(1道)

    现代文阅读:(7道)

    综合性学习:(2道)

    作文:(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11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