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郭村第一中学2017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419835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7/10/25

1.综合题(共3题)

1.
14至18世纪的欧洲经历了一场社会巨变,在各个领域出现了一些新现象,不断冲击
着旧观念、旧制度……推动欧洲迈入近代社会。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达·芬奇)以新奇的目光重新审视一切的勇气和热情,才能使人类精神从经院的暗室,冲向色彩缤纷的新天地……我们相信伟大的时代塑造了达·芬奇,而达·芬奇又成为那个时代一个不朽的标记。 ——侯建新《社会转型时期的西欧与中国》
材料二:仅仅一个世纪之后,欧洲的航海家们已经发现了我们现在所知世界的大部分地区,并绘制成图。在最早的几次航行中,探险家首先开辟航线永远地结束了世界主要文明相互隔绝的局面。    
——《人类文明史图鉴:发现新大陆(公元1400年——1500年)》
材料三:英国用“光荣革命”的非暴力手段建立了一种新的政治制度……新制度营造出一种宽松、自由和开放的环境……否则,就难以想象英国社会如何能够在18、19世纪和平地实现现代化。
——钱乘旦《世界现代化历程》
材料四:欧洲主要国家城市化速度模拟图(1300—1800年)

——据罗伯特·艾伦《放眼全球的深度透视》
⑴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达·芬奇“新奇的目光”中蕴含着怎样的时代精神?说出“成为那个时代一个不朽的标记”的达·芬奇的一副绘画代表作品。
⑵材料二反映了人类历史上的哪一重大事件?据材料指出它对世界的影响。
⑶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光荣革命”后,英国确立了怎样的“新的政治体制”?其法律依据是什么?
⑷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8世纪中期以后城市化急剧加速的是哪个国家?促成该国城市化急剧加速的主要历史事件是什么?
⑸综合上述材料,归纳推动欧洲近代社会巨变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2.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观察下边图一、图二


材料二: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占世界工业生产总值的比重


材料三:(美国)仅1865年至1900年,被正式批准登记的发明专利就达到了64万多种……为促进科学和实用技艺的普及,对作家和发明家的著作和发明,在一定期限内给予专利权的保障……美国人第一次把专利权写入了宪法,用国家的根本大法来保护发明创造。

——摘自《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四:科技方面,英国工业界满足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就,坐享其成的思想日趋严重……在新技术成果应用方面英国日趋落后。政府在科技投入方面也存在诸多问题,经费少,实验设备不足,管理混乱,科技人员地位低和待遇差成为普遍现象。

——《世界通史》

(1)根据材料一,写出图中两大成果的发明人,并说明这两项成就的出现代表着人类进入怎样的时代?
(2)根据材料二,比较1870年与1913年英美两国在世界工业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说明美国经济地位发生了什么变化?并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发生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
(3)根据材料四,概括导致英国经济地位衰落在科技方面的原因。
(4)从美英两国经济地位兴衰的对比中,你能获得什么认识?
3.
读史有感题
材料一:……很多人认为这种制度已经成为经济发展和国家生存的障碍。……为了保持俄罗斯的大国地位,沙皇政府着手开始了一项改革计划。……社会改革为政府发起的工业化进程铺平了道路,使俄罗斯社会在十九世纪最后十年发生转型。
材料二:……日本的新统治者致力于日本社会的转型,以获得同外国势力在政治和军事上的平等地位。……变革使日本成为东亚的政治、军事和经济强国……明治政府的首要目标是强化中央集权……
——以上两则材料均摘自杰里•齐格勒(新全球史)(第三版)下
(1)材料一中“这种制度”指的是什么?材料一中“社会改革”指的是俄国历史上的什么事件?
(2)材料二中“变革”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为了实现材料二中的“首要目标”,日本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材料二的“变革”中日本政府采取的什么措施为日本以后的创新与可持续发展奠定了人才基础?
(3)综合以上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这两次改革使这两国都走上了什么道路?
(4)俄国和日本的改革给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带来了哪些启示?(写出三点即可)

2.选择题(共18题)

4.
“山雨欲来风满楼”,当资产阶级革命的“山雨”到来之前,资产阶级思想这场“风”早已满西欧,这就是:( )
A.五四运动B.新文化运动C.文艺复兴运动D.启蒙运动
5.
(2016年永州卷) “直到1500年以前,大西洋一直是一道栅栏,一个终点,但在1500年左右,它一变而成为一座桥梁,一个启程之地,其巨大的影响波及各方.”大西洋在当时成为一座桥梁主要得益于(  )
A.迪亚士的探险活动B.启蒙思想的传播
C.哥伦布的成功远航D.工业革命的推动
6.
人们在历史研究中,由于立场和观点的差异,对历史事件的解释往往会有不同,如关于哥伦布航行到达美洲这一事件:过去,欧洲人总以欧洲为中心来理解;美洲土著则立足自身看问题;在当今全球史观的引导下,人们又有了新的发现。能正确反映上述说法的排序是:( )
A.欧洲/发现,美洲/文明相遇,全球史观/侵犯
B.欧洲/文明相遇,美洲/发现,全球史观/侵犯
C.欧洲/被侵犯,美洲/发现,全球史观/文明相遇
D.欧洲/发现,美洲/被侵犯,全球史观/文明相遇
7.
世界上第一个完成环球航行,从而证明地圆学说的著名航海家是:( )
A.迪亚士B.哥伦布C.达·伽马D.麦哲伦
8.
恩格斯称下列哪一历史人物“是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
A.但丁B.达·芬奇
C.莎士比亚D.伏尔泰
9.
走资本主义道路是近代历史的进步潮流,下面四个同学收集的各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资料正确的是:( )
甲: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的标志是《权利法案》的颁布
乙:英国和美国都是通过推翻封建专制制度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
丙: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揭开了法国大革命的序幕
丁:美国内战中林肯的首要任务是废除黑人奴隶制
A.甲B.乙C.丙D.丁
10.
美国独立战争是一场资产阶级革命,其主要依据是:( )
A.具有反殖民反封建的双重性B.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政体
C.为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扫清了障碍D.鼓舞和推动了法国资产阶级革命
11.
美国国庆节是哪一天? 这是为了纪念什么事件?( )
A.7月1日;联邦政府成立B.7月4日;《独立宣言》发表
C.7月11日;华盛顿当选总统D.7月14日;英军投降
12.
“战争时期最著名的将军,和平时期最杰出的领袖,同胞心目中最伟大的人物”。这句话是美国国会议员、骑兵上校亨利·李对一位总统的评价,这位总统是()
A.华盛顿B.林肯C.罗斯福D.尼克松
13.
《人权宣言》是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纲领性文件,是反封建专制旗帜,是引导法国走向近代资本主义社会的指针。下列内容中,出自这部文献的是( )
A.“国王必须依法行使权利,无权废除法律”
B.“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C.“这些殖民地从此成为……自由独立的合众国”
D.“任何政治结合的目的都在于保存人的自然的和不可动摇的权利”
14.
学习世界近代史时,某同学发现1804--1814年问欧洲国界发生了巨大变化。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B.法国大革命
C.美国独立战争
D.拿破仑战争
15.
“当革命的风暴横扫整个法国时,英国正在进行一场比较平静、但并不因此就显得缺乏力量的变革。”恩格斯的这段话是:( )
A.肯定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地位B.赞扬法国大革命的作用
C.谴责英国组织的“反法同盟”D.肯定英国工业革命的历史地位
16.
仔细观察下列三幅图,思考三者所代表的事件之间的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在工业革命的推动下,资本主义制度在全世界范围内进一步确立。
②美国内战就是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的潮流其中一个典型的例子。
③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后,政治稳定,经济繁荣,人们开始潜心研究科学,发展生产。④自然科学的新突破,为资本主义所要求的新技术革命准备了条件。
A.①③④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17.
《大英百科全书》对下图人物的评价是他“拯救了美国”。下列表 述能佐证这一结论的有( )

①颁布了促进战争局势扭转的重要法令
②采取了加强国家对经济干预和指导的措施
③率领民众瓦解和战胜了南方奴隶主的反叛
④维护国家统一并使美国开始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A.①②③B.①③C.①③④D.②③④
18.
与俄国1861年改革相比,日本明治维新最显著的特点是:( )
A.有利于社会的进步B.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C.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D.保持了国家独立
19.
美国南北战争和俄国1861年改革的相似点不包括(    )
A.发生在19世纪60年代B.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自由劳动力
C.维护了国家统一D.为本国资本主义发展扫除了障碍
20.
南北战争后的几十年对美国来说,是勇于创新的时代,也是开始腾飞的时代。以下体现美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勇于创新”的是:
A.飞机的成功试飞B.蒸汽轮船的制造
C.无线电报的问世D.蒸汽机车的发明
21.
现代工业崛起的标志是(  )
A.新机器的发明和使用B.新交通工具的出现
C.电的发现和广泛应用D.电气化和钢铁时代的到来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18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7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