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1.
阅读下列有关英国的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如果把1688年前后的历史变化联系起来看,谁也无法否认它是英国政治制度史上的一次以政变为形式的革命,而且视野拉的越长,其革命性就越明显。
材料二 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中期,蒸汽机器引起了欧洲生产的革命……英国引领了这一历史发展的潮流,取得了技冠群雄、傲视全球的辉煌成果。19世纪中叶,英国成为世界上工业最发达的国家,号称“世界工厂”。其生铁产量1848年为200万吨,1870年时已增长到600万吨,占世界产量的一半。
请回答:
(1)材料一中“一次以政变为形式的革命”是指英国历史上的什么事件?该事件后英国确立了什么政治制度?这个制度是通过哪一部法律文献加以确立的?
(2)材料二中“生产的革命”指的是什么?这次“生产的革命”把人类带入了什么时代?
(3)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和经济角度概括材料二中“英国成为世界上工业最发达的国家”的原因?
(4)英国的崛起对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有何借鉴?
材料一 如果把1688年前后的历史变化联系起来看,谁也无法否认它是英国政治制度史上的一次以政变为形式的革命,而且视野拉的越长,其革命性就越明显。
材料二 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中期,蒸汽机器引起了欧洲生产的革命……英国引领了这一历史发展的潮流,取得了技冠群雄、傲视全球的辉煌成果。19世纪中叶,英国成为世界上工业最发达的国家,号称“世界工厂”。其生铁产量1848年为200万吨,1870年时已增长到600万吨,占世界产量的一半。
请回答:
(1)材料一中“一次以政变为形式的革命”是指英国历史上的什么事件?该事件后英国确立了什么政治制度?这个制度是通过哪一部法律文献加以确立的?
(2)材料二中“生产的革命”指的是什么?这次“生产的革命”把人类带入了什么时代?
(3)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和经济角度概括材料二中“英国成为世界上工业最发达的国家”的原因?
(4)英国的崛起对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有何借鉴?
2.
19世纪60~70年代,俄国、美国、日本等国为摆脱统治危机和解决内部矛盾,掀起了一场国家体制改革和革命的狂潮,相继出现俄国1861年改革、美国内战和日本明治维新等重大历史事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 上述重大历史事件发生的共同背景是什么?这些重大历史事件的发生表明走上资本主义道路有了新的方式,这个方式是什么?
(2) 俄国1861年改革为俄国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哪些有利条件?
(3)美国内战最伟大的意义是什么?美国内战为我国完成统一大业带来怎样的启示?
(4)日本明治维新中哪一项措施影响最为深远?
(5) 上述重大历史事件的共同影响是什么?
(1) 上述重大历史事件发生的共同背景是什么?这些重大历史事件的发生表明走上资本主义道路有了新的方式,这个方式是什么?
(2) 俄国1861年改革为俄国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哪些有利条件?
(3)美国内战最伟大的意义是什么?美国内战为我国完成统一大业带来怎样的启示?
(4)日本明治维新中哪一项措施影响最为深远?
(5) 上述重大历史事件的共同影响是什么?
3.
阅读下列材料,根据题目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法、美、德在世界工业生产中比重的变化(1870年~1913年)

材料二 1870~1913年法国、德国、美国工业生产增长情况

材料三 1914年8月4日,德国政府声称“战争会迅速结束……”在运送德军的火车上涂写着“去巴黎吃早饭……”的字句。法国的运兵车上也涂有“在圣诞节回家”的口号。新招募的法国士兵高唱《马赛曲》,兴高采烈地从火车站出发,“枪尖上插着鲜花”,脸上露着微笑,似乎把这次军事行动当作“从巴黎到柏林令人振奋的旅行”。
材料四 直接死于大战的军人即达900万,另有2000多万受伤,350万成为终身残疾,饿死、疫死者大约1000万。直接经济损失约1850亿美元,间接经济损失约1516亿美元。
——《世界历史参考资料》
(1)根据材料一分析:19世纪末20世纪初期美德和英法的经济发展有了怎样的变化?导致变化的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
(2)材料一反映的变化与材料二显示的情况,直接导致在欧洲形成哪两大军事对抗集团?
(3)材料三中的“战争”是指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战争的性质是什么?并运用有关史实戳穿材料四中“战争会迅速结束”的谎言。
(4)依据材料四,谈谈对这场战争的认识?怎么样才能避免这一切重演呢?
材料一 英、法、美、德在世界工业生产中比重的变化(1870年~1913年)

材料二 1870~1913年法国、德国、美国工业生产增长情况

材料三 1914年8月4日,德国政府声称“战争会迅速结束……”在运送德军的火车上涂写着“去巴黎吃早饭……”的字句。法国的运兵车上也涂有“在圣诞节回家”的口号。新招募的法国士兵高唱《马赛曲》,兴高采烈地从火车站出发,“枪尖上插着鲜花”,脸上露着微笑,似乎把这次军事行动当作“从巴黎到柏林令人振奋的旅行”。
材料四 直接死于大战的军人即达900万,另有2000多万受伤,350万成为终身残疾,饿死、疫死者大约1000万。直接经济损失约1850亿美元,间接经济损失约1516亿美元。
——《世界历史参考资料》
(1)根据材料一分析:19世纪末20世纪初期美德和英法的经济发展有了怎样的变化?导致变化的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
(2)材料一反映的变化与材料二显示的情况,直接导致在欧洲形成哪两大军事对抗集团?
(3)材料三中的“战争”是指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战争的性质是什么?并运用有关史实戳穿材料四中“战争会迅速结束”的谎言。
(4)依据材料四,谈谈对这场战争的认识?怎么样才能避免这一切重演呢?
2.选择题- (共26题)
4.
直到1500年前后,大西洋还是阻隔世界联通的一道栅栏,但是在1500年左右,它成为沟通世界的桥梁。大西洋当时成为一座桥梁主要得益于( )
A.迪亚士开辟从欧洲前往印度的航线 | B.哥伦布的探险活动 |
C.麦哲伦环球航行 | D.中国和阿拉伯的指南针、航海知识 |
6.
如果把“文艺复兴”、“新航路开辟”、“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确定为一个学习单元,则这个单元的主题是( )
A.西欧古代社会的辉煌 | B.跨入近代社会的门槛 |
C.近代社会的确立与动荡 | D.近代社会的发展与终结 |
7.
伏尔泰说“这无疑是我们地球上的头等大事,因为在这以前,地球的一半对另一半一直是一无所知,迄今为止任何伟大业绩在这一新的创举面前都相形见绌。”这件“头等大事”是指
A.文艺复兴 |
B.新航路的开辟 |
C.西进运动 |
D.启蒙运动 |
8.
14—17世纪,世界历史发生着深刻而巨大的变化,一个崭新的时代即将到来,下列事件为新时代的到来创造条件的是
①文艺复兴运动②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③新航路的开辟④法国大革命
①文艺复兴运动②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③新航路的开辟④法国大革命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③ |
9.
在17、18世纪,英国、美国、法国出现了一些新生事物,例如“君主立宪制、总统、共和政体”等。这表明三个国家都 ( )
A.推翻了外国的殖民统治 | B.推翻了封建专制统治 |
C.建立了资本主义民主制度 | D.确立了议会制约王权的政体 |
10.
国际知名的人权律师杰弗里•罗伯逊在《弑君者》一书中用全新的视角重新审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这段历史。作者认为对国王的审判,开了审判对自己人民发动战争的国家元首的先河。请问因审判而被送上断头台的国王是哪一位( )
A.查理一世 | B.查理二世 | C.詹姆士一世 | D.詹姆士二世 |
11.
英法资产阶级革命和美国独立战争爆发的原因,相同点是()
A.腐朽的封建制度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 B.殖民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
C.专制王权同议会的矛盾激化 | D.资本主义的发展受到严重阻碍 |
12.
1776年初在北美大地上流行一本小册子《常识》,其中有一句“现在是分手的时候了”,此意是指( )
A.北美人民强烈要求英属殖民地独立 | B.北美人民与印第安人矛盾很深 |
C.北美人民与南部黑人奴隶制“分手” | D.北美人民要敢于武装反抗英殖民者 |
14.
火车和飞机是当今两种最快捷的交通工具,下图是世界上最早的火车和飞机,为这两者提供动力来源的分别是( )


A.前者是蒸汽机,后者是电动机 | B.前者是内燃机,后者是电动机 |
C.前者是内燃机,后者是发电机 | D.前者是蒸汽机,后者是内燃机 |
16.
法国史学家布罗代尔指出:“这一革命性的、纯属英国本土的特征,是煤的应用越来越广,烧煤成为英国经济的主要特征。”“烧煤经济”在英国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A.煤的储存丰富 | B.蒸汽机的普遍应用 |
C.采掘技术提高 | D.煤的出口量激增 |
19.
19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最不同于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特点是( )
A.革命或改革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经济受到阻碍 |
B.资产阶级领导了这一时期的革命和改革 |
C.革命或改革的目的是为了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
D.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迅速扩展。 |
22.
亨利·福特至今仍被美国公众奉为“最伟大的企业家”。20世纪初,他的一项创举成为20世纪大规模生产的基础。这项创举是指( )
A.工厂中采用蒸汽动力生产 | B.建立近代工厂制度 |
C.成功研制第一辆汽车 | D.发明汽车生产流水线装配工艺 |
25.
“一个苹果让牛顿吸引了世界,一壶沸水让瓦特转动了世界,一个元素让爱迪生点燃了世界”这句话中“牛顿吸引了世界”指的是( )
A.发明了飞机 | B.发明了电灯 | C.发现万有引力定律 | D.改良了蒸汽机 |
26.
“任何生物如果能以任何方式发生纵然微小但有利于自己的变异,它在复杂的而且时代变化的生活条件下,就会获得较好的生存机会,因而它就自然地被选择了。”提出这一理论的科学家是( )
A.法拉第 | B.达尔文 | C.西门子 | D.爱因斯坦 |
27.
2016年,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宣布人类首次探测到引力波,这一发现被称为广义相对论实验验证中最后一块缺失的“拼图”。与这一发现有理论关联的科学家是( )
A.莫尔斯 | B.马可尼 | C.戴姆勒 | D.爱因斯坦 |
28.
17-18世纪,理性主义在思想领域内兴起的主要原因是( )
①资产阶级需要用更强大的思想武器来摧毁封建制度
②宗教宣传“信仰高于知识”的观念
③封建专制制度剥夺了人们获得平等自由的权利
④自然科学在此时期取得长足进步
①资产阶级需要用更强大的思想武器来摧毁封建制度
②宗教宣传“信仰高于知识”的观念
③封建专制制度剥夺了人们获得平等自由的权利
④自然科学在此时期取得长足进步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③④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2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15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