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丹阳三中、云阳学校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419793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7/12/6

1.综合题(共3题)

1.
在人类文明史上,思想和理论的不断创新与发展,推动着人类社会的前进。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达·芬奇)以新奇的目光重新审视一切的勇气和热情,才能使人类精神从经院的暗室,冲向色彩缤纷的新天地……我们相信伟大的时代塑造了达·芬奇,而达·芬奇又成为那个时代一个不朽的标记。
——侯建新《社会转型时期的西欧与中国》
材料二 到18世纪时,法国把启蒙运动推向高峰。在法国启蒙思想家中,伏尔泰的影响最大。他提倡资产阶级的自由和平等,猛烈抨击天主教会的黑暗统治。启蒙运动有力地冲击了封建专制制度,为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思想上、理论上的准备,具有深远的历史影响。
——摘自中华书局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达·芬奇“新奇的目光”中蕴含着怎样的时代精神?列举出达·芬奇的一幅绘画代表作品。
(2)根据材料二,指出伏尔泰的主要主张及启蒙运动的重要影响。
(3)请举出18世纪受到材料二的这场思想解放运动的影响,发生在欧美的两次资产阶级革命。
(4)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归纳思想变化对社会的影响。
2.
17—18世纪,英、美、法等国家先后发生了资产阶级革命,纷纷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649年1月30日下午,伦敦天气格外阴冷。白金汉宫外广场上,人头攒动。一位衣着华丽的犯人被推上了断头台,掀开了英国历史重要的一页。
材料二  “在美洲大陆北部,有一个飘扬着星条旗的国家……这个国家出现……演绎了大国崛起的罕见奇迹
——摘自电视片《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三 十八世纪,封建王朝统治下的法国是个农业国,但资本主义工商业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资本主义的发展,要求冲破封建制度的束缚。1789年7月,法国大革命爆发。
——摘自电视片《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四 尽管大西洋把英、法、美三国永远地分隔开来,但三国的革命作为资产阶级革命不仅有一定联系,而且也是相互影响、互相促进。17世纪和18世纪发生于大西洋两岸的这三个伟大历史事件,最大的作用是关于“权利”的诉求或“人权”的伸张。
——《世界史(以文明演进为线索)》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一位衣着华丽的犯人”指的是谁?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确立了什么样的政体?
(2)材料二中“飘扬着星条旗的国家”在哪一场战争中摆脱了英国的殖民统治?(1分)这场战争的转折点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指出法国大革命爆发的主要原因。法国大革命爆发的标志是什么?
(4)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三国革命中“关于权利的诉求或人权的伸张”所颁布的法律性文件有哪些?
(5)结合英、法、美颁布的法律文献的内容及影响,请你概括世界近代政治文明演进的趋势。
3.
危机,是险境也是机会。政治危机、民族危机、经济危机等伴随历史的延续,客观上也促进了文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后,农民缴纳的巨额赎金为发展大工业增添了新的资金来源;获得解放的2000多万农民为大工厂提供了充足的自由劳动力;农村自然经济的进一步瓦解扩大了国内市场。
——摘编自《世界史》
请回答:
(1)19世纪中期,面对历史发展的潮流,美国、俄国和日本都出现了社会危机。根据材料一图片展现的历史信息,分别写出三国面临的主要社会危机是什么。
(2)为了摆脱社会危机,当时美国、俄国和日本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
(3)领导俄国进行1861年农奴制改革的沙皇是谁?据材料二指出俄国这场改革为其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哪些条件?
(4)美国、俄国、日本所采取的措施有何共同作用?
(5)借鉴美国、俄国和日本等强国的历史发展经验,请你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出两条合理化的建议。

2.选择题(共25题)

4.
小明在阅读某历史书时,看到如下描述:

据此推断,这位航海家是
A.迪亚士
B.达·伽马
C.哥伦布
D.麦哲伦
5.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直到1500年前后各种族集团之间才第一次有了直接的交往,他们才开始联系在一起。”把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的事件是(  )
A.郑和下西洋B.新航路开辟
C.工业革命D.殖民扩张
6.
19世纪,英国宪法权威沃尔特白芝浩说:“议会如果做出决定,就是把女王本人的死刑判决书送到她面前,她也不得不签字。”这说明(  )
A.拥有实权的议会可以随意处死国王
B.女王在国家政治生活中无作用
C.议会权力超过国王,国王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
D.英国没有实行三权分立的制度
7.
某同学在做单元复习知识整理时,制作了一张学习卡片(如下表)。根据卡片可知,该同学复习的单元事件主题是(  )
A.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
B.欧美主要国家的社会巨变
C.资产阶级统治的巩固和扩大
D.垄断资本主义时代的世界
8.
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下赶往近代的最初一步。”而早在“这场战争”发生前的二百年,此时的西方国家(  )
A.第一次工业革命完成B.启蒙运动达到高潮
C.美国确立了共和体制D.英国开始资产阶级革命
9.
易中天在《美国宪法的诞生和我们的反思》一文中说:“华盛顿有所为,美利坚民族得以独立;华盛顿有所不为,美利坚人民不受其苦。”这一说法
A.肯定了华盛顿对美国的历史贡献
B.否定了华盛顿在美国历史上的地位
C.很客观,没有一点主观性
D.很主观,无丝毫历史依据
10.
崛起于法国动荡之际的拿破仑果敢刚毅,一生传奇。其是非成败,众说纷纭;身前身后,褒贬不一。如果以推动文明进步、创造文明遗产的角度肯定拿破仑,可选择的史实依据是( )
①夺取政权,加冕称帝 ②打败反法联军,冲击欧洲封建势力,扩散法国大革命成果
③征战欧洲,扩疆拓土  ④加强法制,确立了资本主义的立法规范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11.
对于如何读历史?***认为:“西洋史应特别留心法国大革命”。这主要因为法国大革命(  )
A.是一场“欧洲范围的革命”
B.取得了民族独立,同时走上民主政治道路
C.是工人阶级夺取政权的尝试
D.彻底摧毁封建制,广泛传播民主共和思想
12.
200多年前,从一个岛国开始,曾经发生过一场完全不同的革命,这场革命没有你死我活的拼杀,而是通过和平的变革,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开启这场“革命”的发明是
A. 珍妮机 B. 蒸汽机 C. 火车 D. 汽车
13.
《全球通史》记载:“它提供了控制和利用热能、为机械提供动力的手段。因而,它结束了人类对畜力、风力和水力的由来已久的依赖。”材料中的“它”指()
A.瓦特改良的蒸汽机B.史蒂芬孙发明的火车
C.富尔敦制成的汽船D.本茨创制的三轮汽车
14.
马克思说:“这个斗争之所以爆发,是因为这两种制度再也不能在北美大陆上一起和平共处。”马克思所说“这两种制度”不能和平共处而引发的战争是
A.美国独立战争B.美国南北战争
C.拉美独立战争D.英法七年战争
15.
英国学者韦尔斯在研究日本发展的历史时这样说:“……1866年,它还是一个中世纪的民族……1899年,它已经是一个完全西方化了的民族。”促使日本在不到半个世纪的时间里即完成了历史的重大跨越的最根本因素是(  )
A.门户开放,受西方国家的影响B.推翻幕府统治,扫除封建障碍
C.明治维新,走资本主义发展道路D.发动战争,开拓海外殖民市场
16.
马克思指出“在美国历史上和人类历史上,林肯必将与华盛顿齐名”马克思之所以这样说,主要是因为林肯政府( )
A.巩固了北方资本主义的统治B.满足了农民获得土地的要求
C.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废除了黑人奴隶制D.消除了种族歧视
17.
托洛斯基(1840年—1889年)出生于俄国农奴家庭,他的经历中不可能出现的是( )
A.少年时,他听到主人和邻镇的一个工厂主议论前线战败是因为俄国制度太落后
B.20岁时,根据法律规定他成为了自由人,并且从主人那儿无偿得到一块份地
C.30岁时,为了养家糊口经过村社同意他到邻镇的一家工厂打工
D.后来,工厂主扩大生产,他回村帮工厂主招了几十名像他这样身份的工人
18.
在19世纪中期的英国宪章运动过程中,300万劳工在伦敦向英国议会提交请愿书,责问收入不公,要求取得(   )
A.生存权B.普选权C.言论自由权D.受教育权
19.
某学者评价说:它无疑是从西伯利亚起到加利福尼亚的所有国家的千百万工人共同的纲领,是全部社会主义文献中传播最广和最具国际性的著作。此著作是
A.《社会契约论》B.《人民宪章》
C.《共产党宣言》D.《物种起源》
20.

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将其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

九年级学生小明所在学校开展以“建设美丽中国”为主题的实践活动,请你和他一起参与。


21.
他被列宁称为“俄国革命的镜子” “一个天才的艺术家” ,其代表作是下列哪一作品?
A.
B.
C.
D.
22.
弗洛伊德曾说:“人类的自我观念在科学发展的冲击下,受到两次重大打击。……第二次是生物学研究,把人类贬到‘我们都是动物界的子民’,打破了人类一向自以为是万物之灵的固有观念。”造成这次“打击”的人物是 ( )
A.牛顿B.爱因斯坦C.伏尔泰D.达尔文
23.
表格分析法也是我们学习历史的一种方法。下面是1913年英、德、美、法工业产量与殖民地面积比较表,该表格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美、德工业产量超过了英、法B.英国仍然是“日不落帝国”
C.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D.美国拥有的殖民地面积最小
24.
下列图片所示发明,不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的发明是( )
A.B.C.D.
25.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为重新分割世界形成了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两大敌对的帝国主义侵略集团。下列示意图中属于三国同盟的是
A.
B.
C.
D.
26.
17-18世纪,欧洲兴起一股强大的社会思潮:“让真理来代替迷信,让正义来代替偏私,让平等来代替强权,让人权来代替压迫。”这股思潮的杰出代表是(  )
A.莎士比亚B.但丁C.达·芬奇D.伏尔泰
27.
一位美国历史学家在评价20世纪初的欧洲形势时说:“欧洲已经变成一只‘火药桶’,只需一粒火星将它引爆。”这里的“火药桶”和“火星”是指()
A.巴尔干——萨拉热窝事件B.意大利——萨拉热窝事件
C.捷克斯洛伐克——德国突袭波兰D.苏台德区——慕尼黑阴谋
28.

如图是巴斯德著名的“鹅颈瓶”实验,甲图中A瓶、B瓶内都装有肉汤.将A瓶内的肉汤煮沸,B瓶不做处理.一段时间后,其中一瓶仍然保鲜,另一瓶变质;接着将保鲜的瓶颈打断(见乙图),数日后,瓶中肉汤也变质.

请回答: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2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6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