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简答题- (共1题)
2.综合题- (共3题)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2)“查理”、“缙绅”具体各指什么?
(3)“暴政的树梢砍掉了”、“压迫的大树依然存在”各指什么事件?
材料:王权像是一株根枝蔓延的大树,如果只砍去树枝,而任其主干和树根不动,它还是会再生而恢复新的力量……当这种王权由一个名叫查理的人掌握时,各界人民同声怨其压迫……于是你们这些缙绅,在你们集议于议会时,号召穷苦老百姓来援助你们。暴政的树梢砍掉了,寄生在这一个人身上的王权推倒了。但是天啊!压迫的大树依然存在,自由的阳光仍然照不到穷苦的老百姓身上。
——《世界近代史资料选辑》
(1)此材料反映的是哪个国家的情况?(2)“查理”、“缙绅”具体各指什么?
(3)“暴政的树梢砍掉了”、“压迫的大树依然存在”各指什么事件?
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一位法国经济学家保罗•德•卢西埃在1892年出版的《美国生活》一书中写道:“法国士兵的背包里装的都是芝加哥生产的牛肉罐头”,“美国已从一个令人好奇的东西变成了一个令人恐惧的东西”。
材料二:欧洲对美国的担忧一直持续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末期,然而长期以来,美国并未对欧洲发动进攻,也没有在经济上将欧洲挤垮,是欧洲内部的矛盾日益激化,导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美国取得的令欧洲人“好奇”的两项发明。
(2)材料二中“欧洲内部矛盾日益激化”形成了哪两大军事集团?矛盾的根源是什么?
材料一:一位法国经济学家保罗•德•卢西埃在1892年出版的《美国生活》一书中写道:“法国士兵的背包里装的都是芝加哥生产的牛肉罐头”,“美国已从一个令人好奇的东西变成了一个令人恐惧的东西”。
材料二:欧洲对美国的担忧一直持续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末期,然而长期以来,美国并未对欧洲发动进攻,也没有在经济上将欧洲挤垮,是欧洲内部的矛盾日益激化,导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美国取得的令欧洲人“好奇”的两项发明。
(2)材料二中“欧洲内部矛盾日益激化”形成了哪两大军事集团?矛盾的根源是什么?
4.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为了使叛乱各州失去战斗力,林肯政府于1862年发表重要宣言,规定:自1863年1月1日起所有叛乱各州的奴隶都成为自由人……该宣言的发表是南北战争的一个重大转折点……美国南北战争以北方的胜利宣告结束。
美国南北战争粉碎了奴隶主的反动势力,从而维护了美国的统一……如果美国分裂成了两个或者更多的国家,或者北方没有赢得胜利,美国就不可能成为20世纪世界第一强国。
——摘自《大国崛起》
请回答:
(1)材料中的宣言指什么?
(2)据材料,请你归纳南北战争的历史作用。
(3)美国成为世界强国,其中有很多的经验可供我们借鉴和学习。从材料中你认识到什么?(3分)
为了使叛乱各州失去战斗力,林肯政府于1862年发表重要宣言,规定:自1863年1月1日起所有叛乱各州的奴隶都成为自由人……该宣言的发表是南北战争的一个重大转折点……美国南北战争以北方的胜利宣告结束。
美国南北战争粉碎了奴隶主的反动势力,从而维护了美国的统一……如果美国分裂成了两个或者更多的国家,或者北方没有赢得胜利,美国就不可能成为20世纪世界第一强国。
——摘自《大国崛起》
请回答:
(1)材料中的宣言指什么?
(2)据材料,请你归纳南北战争的历史作用。
(3)美国成为世界强国,其中有很多的经验可供我们借鉴和学习。从材料中你认识到什么?(3分)
3.选择题- (共19题)
20.
1914年6月28日,塞尔维亚青年普林西波用手枪暗杀了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夫妇,由此引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此事被称为
A.凡尔登战役 | B.德国对法、俄宣战 | C.萨拉热窝事件 | D.英国对德国宣战 |
22.
17世纪晚期,一位英国科学家解释自己的天文学理论时说:“月亮既不会掉下来,也不会离去,那是因为它的运动正好抵消了地球的引力。”这位科学家是( )
A.牛顿 | B.达尔文 | C.爱因斯坦 | D.伏尔泰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1道)
综合题:(3道)
选择题:(19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2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