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1.
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图)

材料二: 二战进入到1943年,战争中最艰难的日子已经过去,大反攻的日子终于来了。英美盟军的战车抢摊登陆,苏联军队的进攻所向披靡,龟缩在柏林避弹室里的希特勒已成瓮中之鳖。随着日本法西斯发出“本土作战”的狂吠,苏联对日宣战,美军重拳出击,中国抗日武装展开了全国反击。正义,终于又一次战胜了邪恶!
材料三: 第五条:各缔约国同意对于欧洲或北美之一或数个缔约国之武装进攻,应视为对缔约国全体之进攻。
——《北大西洋公约》
材料四:战后,欧洲无论是战胜国还是战败国,都沦为二、三流国家。美、苏以欧洲为主战场的“冷战”,更使欧洲人民终于意识到再也不能发生欧洲人打欧洲人的战争了。……中国没有等待,德国、印度也没有等待,这些国家没有原地踏步,也不想成为次要国家。
——奥巴马
(1)材料一图片中两大军事集团的较量引发了哪一战争?这场战争结束后形成了怎样的世界政治格局?
(2)材料二中美英盟军抢摊登陆的目的是什么? “正义,终于又一次战胜了邪恶!”这句话反映了二战的性质是什么?
(3)材料三体现了怎样的一个世界政治格局?请列举一个该格局下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阵营争霸、对峙的事件。
(4)材料四中,为了不再“发生欧洲人打欧洲人的战争”,西欧在1993年建立起的区域性合作组织是什么?你认为中国应该怎样做,才能不成为“次要国家”?
材料一:(下图)

材料二: 二战进入到1943年,战争中最艰难的日子已经过去,大反攻的日子终于来了。英美盟军的战车抢摊登陆,苏联军队的进攻所向披靡,龟缩在柏林避弹室里的希特勒已成瓮中之鳖。随着日本法西斯发出“本土作战”的狂吠,苏联对日宣战,美军重拳出击,中国抗日武装展开了全国反击。正义,终于又一次战胜了邪恶!
材料三: 第五条:各缔约国同意对于欧洲或北美之一或数个缔约国之武装进攻,应视为对缔约国全体之进攻。
——《北大西洋公约》
材料四:战后,欧洲无论是战胜国还是战败国,都沦为二、三流国家。美、苏以欧洲为主战场的“冷战”,更使欧洲人民终于意识到再也不能发生欧洲人打欧洲人的战争了。……中国没有等待,德国、印度也没有等待,这些国家没有原地踏步,也不想成为次要国家。
——奥巴马
(1)材料一图片中两大军事集团的较量引发了哪一战争?这场战争结束后形成了怎样的世界政治格局?
(2)材料二中美英盟军抢摊登陆的目的是什么? “正义,终于又一次战胜了邪恶!”这句话反映了二战的性质是什么?
(3)材料三体现了怎样的一个世界政治格局?请列举一个该格局下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阵营争霸、对峙的事件。
(4)材料四中,为了不再“发生欧洲人打欧洲人的战争”,西欧在1993年建立起的区域性合作组织是什么?你认为中国应该怎样做,才能不成为“次要国家”?
2.
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20~1921年,苏俄遭遇大旱灾,许多人死于饥饿。1921年2月,喀琅施塔得水兵叛乱,甚至提出“要苏维埃,不要布尔什维克”的口号。为此,列宁说:“我们还不能实现从小生产到社会主义的直接过渡……所以我们应该利用资本主义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的中间环节,作为提高生产力的手段、途径、方法和方式。”
——人民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教科书·历史必修2》
材料二:1929~1933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危机情况表。
材料三:随着跨国公司的发展,许多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具有全球性质。且不说大型喷气式客机这类具有数以百万计零部件的高科技产品需要许多国家协作生产,就连美国棒球运动员使用的手套这类体育用品,大部分也是从日本进口的,日本用以制作手套的牛皮则自巴西,而巴西用以加工的生牛皮又自美国。
(1)据材料一,苏俄面对困境实行什么经济政策?其特点是什么?
(2)从材料二得知面对这次经济危机的困境中,美国实行罗斯福新政,其中心措施和特点分别是什么?
(3)材料三反映当今世界经济发展呈现怎样的趋势?推动这一趋势的出现根本原因是什么?
(4)有人说,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是挑战与机遇并存。你的观点是什么?并说明理由。
材料一:1920~1921年,苏俄遭遇大旱灾,许多人死于饥饿。1921年2月,喀琅施塔得水兵叛乱,甚至提出“要苏维埃,不要布尔什维克”的口号。为此,列宁说:“我们还不能实现从小生产到社会主义的直接过渡……所以我们应该利用资本主义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的中间环节,作为提高生产力的手段、途径、方法和方式。”
——人民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教科书·历史必修2》
材料二:1929~1933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危机情况表。
项目 | 美国 | 德国 | 英国 | 法国 | 日本 | 世界 |
外贸缩减 | 462% | 406% | 284% | 165% | 84% | 1/3 |
工业下降 | 70% | 691% | 50% | 48% | 50% | 2/3 |
失业人数 | 1700万 | 476万 | 近300万 | 85万 | 300万 | 近3000万 |
材料三:随着跨国公司的发展,许多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具有全球性质。且不说大型喷气式客机这类具有数以百万计零部件的高科技产品需要许多国家协作生产,就连美国棒球运动员使用的手套这类体育用品,大部分也是从日本进口的,日本用以制作手套的牛皮则自巴西,而巴西用以加工的生牛皮又自美国。
(1)据材料一,苏俄面对困境实行什么经济政策?其特点是什么?
(2)从材料二得知面对这次经济危机的困境中,美国实行罗斯福新政,其中心措施和特点分别是什么?
(3)材料三反映当今世界经济发展呈现怎样的趋势?推动这一趋势的出现根本原因是什么?
(4)有人说,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是挑战与机遇并存。你的观点是什么?并说明理由。
2.选择题- (共10题)
3.
“是哥伦布,给美洲带来了今天的繁荣”。当美国总统小布什在一年一度的“哥伦布日”高声赞美之时,委内瑞拉总统查韦斯却呼吁取消这个节日。他说,哥伦布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侵略与种族灭绝的先锋。对查韦斯的这段话理解正确的是( )
A.野蛮、血腥的殖民活动给美洲地区带来了灾难 |
B.世界联系随着殖民活动日渐加强 |
C.工业革命的成果随着哥伦布扩展到美洲 |
D.美洲因为哥伦布的发现才有今天的繁荣 |
4.
英、法、美等国在资产阶级革命中颁布了一系列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法律文件,关于这些法律文件叙述正确的是( )
①《权利法案》颁布后,废除了国王,议会成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
②《独立宣言》宣告了美国的新生
③《人权宣言》核心内容是实行三权分立
④《解放黑奴宣言》规定联邦各州的黑奴都应看做是自由人
①《权利法案》颁布后,废除了国王,议会成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
②《独立宣言》宣告了美国的新生
③《人权宣言》核心内容是实行三权分立
④《解放黑奴宣言》规定联邦各州的黑奴都应看做是自由人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②④ |
5.
“君主立宪,工业先声,它曾一度称雄世界。思想启蒙,革命烈焰,它践行着各种社会理想。危局新政,科技引领,它成为世界上最富强的国家。”材料中依次提到的三个国家分别是
A.英国、法国、美国 | B.英国、美国、日本 |
C.法国、俄国、德国 | D.德国、日本、法国 |
6.
“(它的)颁布,打开了通向议会君主制的大门。从此之后,离开议会的财政支持,国王寸步难行,‘国王靠自己生活’的原则终于成为陈迹,‘国王靠议会生活’的新时代开始了。”文中颁布的文件是指( )
A.《权利法案》 | B.《人权宣言》 |
C.《独立宣言》 | D.《1787年宪法》 |
7.
科技的进步,不断为人类经济发展开拓广阔的前景,同时也不断催生新职业。以下按职业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组是
A.汽车司机—铁路工人—计算机教师 | B.火车司机—网络工程师—石油工人 |
C.火车司机—汽车司机—网络工程师 | D.石油工人—宇航员—轮船修理工 |
8.
《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中有这样的评述:“两个学说都发现了变化的原因在于斗争——生存竞争和阶级斗争。”这“两个学说”的分别指是( )
A.《独立宣言》和《人权宣言》 | B.《神曲》和《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
C.《相对论》和《法典》 | D.《物种起源》和《共产党宣言》 |
10.
美国总统罗斯福说:“我们到底有没有实质的进步,不在于富的人更富,而在于穷的人也能有足够的生存来源。”为解决穷人的生存来源问题,提高就业率,他采取的“新政”措施是( )
A.大力整顿银行 | B.缩减农业产量 | C.兴办公共工程 | D.调整劳资关系 |
11.
罗斯福新政是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里程碑,以下关于罗斯福新政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解决了资本主义制度的根本矛盾 | B.首先从金融方面开始整顿 |
C.使美国度过了经济危机 | D.开创了资产阶级政府干预经济生活的先河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10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