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1.
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政体变革是制度创新,发明创造是科技创新,科学理论诞生思想创新。下表是某位同学学习这一主题不完善的笔记。

(1)请你写出表中数字所代表的内容。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2)以上表格都反映了一个共同的主题,请你为上面材料拟一个主题

(1)请你写出表中数字所代表的内容。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2)以上表格都反映了一个共同的主题,请你为上面材料拟一个主题
2.
“改革是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改革是社会制度的自我完善。”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法令规定,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地主再也不许买卖农奴和干涉他们的生活;农奴在获得“解放”时,可以得到一块份地,但他们必须出钱赎买这块份地。
——摘自人教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
(1)依据材料一回答:俄国1861年改革后农民在政治,经济上的地位有何变化?材料二:“大凡国家之强弱,系人民之贫富;人民之贫富,系于物产之多寡;而物产之多寡,在于是否勉励人民之工业。所以归根结底是依靠政府管理的诱导奖励之力。”——大久保利通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大久保利通的观点在日本明治维新的具体措施是如何的?
(3)日本明治维新后社会性质发生了怎样的改变?
(4)根据上述两则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日、俄两国是通过哪种途径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
(5)中国近代史上,民族资产阶级领导的哪次政治运动也对这种途径进行了有益探索?
材料三:“本世纪(指20世纪)有两位伟大的改革家:一位是罗斯福,在一定程度上挽救了现代资本主义国家;一位是邓小平,在一定程度上挽救了现代社会主义国家。”
——历史学家黄安年
(6)罗斯福新政挽救了现代资本主义国家——美国,主要特点是什么?
(7)邓小平提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挽救现代社会主义国家——中国,邓小平从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根本利益出发,创造性地提出了什么伟大构想,使香港和澳门顺利回归?
(8)综合上述,谈谈上述改革对我国现代化建设有什么启示?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法令规定,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地主再也不许买卖农奴和干涉他们的生活;农奴在获得“解放”时,可以得到一块份地,但他们必须出钱赎买这块份地。
——摘自人教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
(1)依据材料一回答:俄国1861年改革后农民在政治,经济上的地位有何变化?材料二:“大凡国家之强弱,系人民之贫富;人民之贫富,系于物产之多寡;而物产之多寡,在于是否勉励人民之工业。所以归根结底是依靠政府管理的诱导奖励之力。”——大久保利通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大久保利通的观点在日本明治维新的具体措施是如何的?
(3)日本明治维新后社会性质发生了怎样的改变?
(4)根据上述两则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日、俄两国是通过哪种途径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
(5)中国近代史上,民族资产阶级领导的哪次政治运动也对这种途径进行了有益探索?
材料三:“本世纪(指20世纪)有两位伟大的改革家:一位是罗斯福,在一定程度上挽救了现代资本主义国家;一位是邓小平,在一定程度上挽救了现代社会主义国家。”
——历史学家黄安年
(6)罗斯福新政挽救了现代资本主义国家——美国,主要特点是什么?
(7)邓小平提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挽救现代社会主义国家——中国,邓小平从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根本利益出发,创造性地提出了什么伟大构想,使香港和澳门顺利回归?
(8)综合上述,谈谈上述改革对我国现代化建设有什么启示?
3.
思想解放是社会变革的先导。近代以来,人类思想文化不断发展,不同特色的思想文化相互碰撞,相互交融,共同发展。
⑴近代欧洲第一、二次思想解放运动的名称分别是什么?其核心思想分别是什么?(4分)
⑵17-18世纪欧洲的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法国是这场运动的核心地区,法国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是谁?受其影响,18世纪欧洲哪个国家爆发了一场深刻的资产阶级革命?
(3)思想解放对中国近代化也产生了重要影响。20世纪初,中国近代史上发生的哪一历史事件在社会上掀起了一场思想解放的风暴?
(4)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推动了工人运动蓬勃兴起,对人类历史的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哪一历史事件是这一理论的第一次伟大实践?
(5)20世纪,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改革开放的新时期,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产生了哪两大思想理论成果?
(6)结合上述问题,就先进思想文化的作用和我们应如何正确对待外来的思想文化成果,谈谈你的认识。
⑴近代欧洲第一、二次思想解放运动的名称分别是什么?其核心思想分别是什么?(4分)
⑵17-18世纪欧洲的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法国是这场运动的核心地区,法国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是谁?受其影响,18世纪欧洲哪个国家爆发了一场深刻的资产阶级革命?
(3)思想解放对中国近代化也产生了重要影响。20世纪初,中国近代史上发生的哪一历史事件在社会上掀起了一场思想解放的风暴?
(4)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推动了工人运动蓬勃兴起,对人类历史的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哪一历史事件是这一理论的第一次伟大实践?
(5)20世纪,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改革开放的新时期,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产生了哪两大思想理论成果?
(6)结合上述问题,就先进思想文化的作用和我们应如何正确对待外来的思想文化成果,谈谈你的认识。
2.选择题- (共18题)
4.
布克哈特在《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一书中这样说:“在中世纪,人类意识的两方面﹣﹣内心自省和外界观察都一样,一直处在一层共同的纱幕之下……在 ,这层纱幕最先烟消云散。”据你判断,横线上应该填写的国家是
A. 德国
B. 意大利
C. 英国
D. 法国
A. 德国
B. 意大利
C. 英国
D. 法国
9.
在美国首都的某纪念塔内,有一块中国清政府赠送的石碑,上面有这样一段文字“……起事勇于胜广,割据雄于曹刘。既已提三尺剑,开疆万里,乃不僭位号、不伟子孙,而创为推举之法,几于天下为公,浸浸乎三代之遗志。”它描述的人物是:
A.华盛顿 | B.林肯 |
C.杰斐逊 | D.罗斯福 |
10.
“当革命的风暴横扫整个法国的时候,英国正在进行一场比较平静、但是并不因此就显得缺乏 力量的变革。”这句话中的“变革”是指( )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 B.工业革命 | C.英国组织的“反法同盟” | D.光荣革命 |
11.
19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最不同于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特点是( )
A.革命或改革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经济受到阻碍 |
B.资产阶级领导了这一时期的革命和改革 |
C.革命或改革的目的是为了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
D.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 |
13.
列宁评述“农民获得自由的时候,已经被剥夺得一干二净。”反映的是( )
A.英国圈地运动出现“羊吃人”的悲剧 | B.俄国废除农奴制后农民一贫如洗 |
C.日本变革后农民纷纷破产 | D.美国未获得解放的黑奴的处境 |
14.
运用所学知识判断下列属于俄国1861年改革与日本明治维新不同点的是
A.是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 |
B.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 |
C.摆脱了严重的民族危机. |
D.改革不彻底,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 |
15.
俄国农奴制改革文件规定:“在……法庭尚未成立以前,由地主监督自己领地上的秩序,他们有审判和执行判决之权。”该规定反映了这次改革
A.结束了沙皇统治 | B.保留了封建残余 |
C.缓和了地主和农民的矛盾 | D.保证了农民的民主权利 |
16.
有学者认为:“没有一个国家能像日本那样在西方经济和军事技术优势的挑战面前做出这样迅速和成功的反应。”19世纪中期,日本面对西方挑战作出的“反应”是
A.实行大化改新 |
B.废除农奴制 |
C.实行明治维新 |
D.颁布《权利法案》 |
17.
1863年11月林肯在著名的葛底斯堡演说中誓言:“要使民有、民治、民享的政府永世长存”,为实现此目标,他当时的首要任务是
A.制定宪法巩固独立战争成果 | B.积极进行第二次工业革命 |
C.结束南北战争维护国家统一 | D.颁布《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
18.
质量为2Kg的物体以10m/s的初速度,从起点A出发竖直向上抛出,在它上升到某一点的过程中,物体的动能损失了50J,机械能损失了10J,设物体在上升、下降过程空气阻力大小恒定,则该物体在落回到A点的动能为:(g=10m/s2)( )
20.
“如果意大利未有直接挑衅行为而遭受法国进攻,不论其理由为何,其他两缔约国必须以它们的全部军队给予被攻击的一方的援助”(摘自1882年5月20日签订的《同盟条约》)。这里所说的“其他两缔约国”是指。
A.德国和奥匈帝国 |
B.法国和俄国 |
C.英国和法国 |
D.英国和德国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18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