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4题)
1.
学以致用,解决问题
材料一 他们不承认任何外界的权威,不管这种权威是什么样的。宗教、自然观、社会、国家制度,一切都受到了最无情的批判;一切都必须在理性的法庭面前为自己的存在作辩护或者放弃存在的权利。从今以后,迷信、偏私、特权和压近,必将为永恒的真理、正义,为基于自然的平等和不可剥夺的人权所排挤。
材料二 易中天说:“正是这个设计……这个稚嫩的国家在草莽中崛起,迅速成为也许你不喜欢但却不能轻视的超级大国。这样一个轻巧的设计,在200年前由一群蛮荒大陆上的‘乡巴佬’创造出来……”
材料三1838年英国某工业重镇各行业工种收入状况
(1)材料一中“外界的权威”指的是什么?为了与“外界的权威”作斗争,“他们”提出什么思想?
(2)材料二中“这个设计”指的是什么?这一精巧设计能够创造出来的前提条件是什么?
(3)材料三中现象的出现主要是受什么事件的影响?综合上述材料和探究,这一时期欧美国家的社会转型体现的时代潮流是什么?
材料一 他们不承认任何外界的权威,不管这种权威是什么样的。宗教、自然观、社会、国家制度,一切都受到了最无情的批判;一切都必须在理性的法庭面前为自己的存在作辩护或者放弃存在的权利。从今以后,迷信、偏私、特权和压近,必将为永恒的真理、正义,为基于自然的平等和不可剥夺的人权所排挤。
材料二 易中天说:“正是这个设计……这个稚嫩的国家在草莽中崛起,迅速成为也许你不喜欢但却不能轻视的超级大国。这样一个轻巧的设计,在200年前由一群蛮荒大陆上的‘乡巴佬’创造出来……”
材料三1838年英国某工业重镇各行业工种收入状况
收入状况 | 工种数 | 典 型 工 种 举 例 |
最高 | 9 | 机械安装工、枪炮制造工、铸铜工、机修工、铁模工 |
居中 | 16 | 印刷工、铁匠、石匠、初纺工、羊毛分类工、染匠 |
最低 | 6 | 裁缝、泥水匠、鞋匠、梳毛工、手织工 |
(1)材料一中“外界的权威”指的是什么?为了与“外界的权威”作斗争,“他们”提出什么思想?
(2)材料二中“这个设计”指的是什么?这一精巧设计能够创造出来的前提条件是什么?
(3)材料三中现象的出现主要是受什么事件的影响?综合上述材料和探究,这一时期欧美国家的社会转型体现的时代潮流是什么?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瓦特驯服了地下之火,也就是煤,使之转化为机械能.....爱迪生则以天上之火的形式,也就是电,使用于照明和动力,这场无声的革命让资本主义摆脱了煤炭味的旧时期,进入了垄断资本主义的新时期。
材料二

材料三:科学不仅刷新了我们的世界图景,也刷新了我们的日常生活....而,在科学成功的背后,我们必须看到一个潜在的危险正在显露出来;人类通过大规模地开发大自然,虽然掌握了更高的能量,有了支配自然界的能力,但却动摇了人类生存的根基。
(1)材料一中瓦特“驯服了地下之火”的发明有什么影响?爱迪生“使用于照明”的重要发明成果是什么?
(2)比较材料二中的图片,图二的动力机与图一相比,有什么不同?这些交通工具的发明对人类社会的生活产生了怎样的积极影响?
(3)材料三中科技“动摇了人类生存的根基”试举一例加以说明。并就如何“发展科技为人类服务”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意见。
材料一:瓦特驯服了地下之火,也就是煤,使之转化为机械能.....爱迪生则以天上之火的形式,也就是电,使用于照明和动力,这场无声的革命让资本主义摆脱了煤炭味的旧时期,进入了垄断资本主义的新时期。
材料二

材料三:科学不仅刷新了我们的世界图景,也刷新了我们的日常生活....而,在科学成功的背后,我们必须看到一个潜在的危险正在显露出来;人类通过大规模地开发大自然,虽然掌握了更高的能量,有了支配自然界的能力,但却动摇了人类生存的根基。
(1)材料一中瓦特“驯服了地下之火”的发明有什么影响?爱迪生“使用于照明”的重要发明成果是什么?
(2)比较材料二中的图片,图二的动力机与图一相比,有什么不同?这些交通工具的发明对人类社会的生活产生了怎样的积极影响?
(3)材料三中科技“动摇了人类生存的根基”试举一例加以说明。并就如何“发展科技为人类服务”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意见。
3.
19 世纪60 年代,日俄两国通过改革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成为世界大国。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50 多年前,在西方殖民者坚船利炮的胁迫下,日本遭遇了巨大的生存危机;日本启蒙学者福泽谕吉当时出版了一些介绍西洋文明的书籍...日本另一学者井上馨提出要“化我国为欧洲帝国,化我人为欧洲国民。”一部分中下级武士以武力推翻了幕府统治。不久,天皇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最终使日本成为东方世界第一个摆脱西方大国的欺凌、顺利实现现代化的国家。
材料二 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后,农民缴纳的巨额赎金为发展大工业增添了新的资金来源;获得解放的2000 多万农民为大工厂提供了充足的自由劳动力;农村自然经济的进一步瓦解扩大了国内市场。
(1)材料一中日本天皇进行的这场改革史称什么? 据材料一指出日本天皇进行这场改革的原因和影响。
(2)领导俄国进行1861年农奴制改革的沙皇是谁? 据材料二指出俄国这场改革为其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哪些条件。
(3)综合上述材料,分析日本、俄国成为世界性大国的共同原因是什么。
材料一 150 多年前,在西方殖民者坚船利炮的胁迫下,日本遭遇了巨大的生存危机;日本启蒙学者福泽谕吉当时出版了一些介绍西洋文明的书籍...日本另一学者井上馨提出要“化我国为欧洲帝国,化我人为欧洲国民。”一部分中下级武士以武力推翻了幕府统治。不久,天皇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最终使日本成为东方世界第一个摆脱西方大国的欺凌、顺利实现现代化的国家。
材料二 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后,农民缴纳的巨额赎金为发展大工业增添了新的资金来源;获得解放的2000 多万农民为大工厂提供了充足的自由劳动力;农村自然经济的进一步瓦解扩大了国内市场。
(1)材料一中日本天皇进行的这场改革史称什么? 据材料一指出日本天皇进行这场改革的原因和影响。
(2)领导俄国进行1861年农奴制改革的沙皇是谁? 据材料二指出俄国这场改革为其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哪些条件。
(3)综合上述材料,分析日本、俄国成为世界性大国的共同原因是什么。
4.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为了建立东至乌拉尔山林的泛德意志千年大帝国,为了扩大日耳曼民族的生存空间,战争狂人希特勒不惜发动了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伤亡人数最多、灭绝人道的反人类战争一一第二次世界大战。...不少人乃至历史学家认为...一战”后签订的近代史最恶劣的和约一一《凡尔赛和约》对德国进行了敲骨砺髓的盘剥,从而破坏了欧洲权利平衡的永久传统,在欧洲中央形成了一个权利结构的真空,这种不平衡的结局使仅停歇20年的欧洲再次被引爆火药桶,终导致希特勒跨入莱菌非军事区,吞并奥地利,慕尼黑阴谋取下苏台德地区,占领整个捷克斯洛伐克。导致希特勒闪击波兰,拉开二次大战的序幕。
材料二: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史上的空前浩劫,在20 世纪30 年代法西斯势力甚嚣尘上之时,欧洲几个有影响有实力的大国,本可以协调行动,加强联合,共同制止法西斯戕害人类的行为。然而,他们从各自的利益出发,都采取了以邻为壑祸水外引的绥靖策略,给法西斯以可乘之机。对于英法的绥靖政策我们了解较多,但苏联对法西斯德国的绥靖就介绍很少,其实苏联的行为一点不比英法逊色。
(1)根据材料一归纳关于“二战”爆发原因的主要观点。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分析“二战”由局部战争发展为世界大战的原因。并谈谈对世界和平的启示。
(3)开辟欧洲第二战场的是哪个事件。二战和第三次科技革命之间有何联系。
材料一:为了建立东至乌拉尔山林的泛德意志千年大帝国,为了扩大日耳曼民族的生存空间,战争狂人希特勒不惜发动了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伤亡人数最多、灭绝人道的反人类战争一一第二次世界大战。...不少人乃至历史学家认为...一战”后签订的近代史最恶劣的和约一一《凡尔赛和约》对德国进行了敲骨砺髓的盘剥,从而破坏了欧洲权利平衡的永久传统,在欧洲中央形成了一个权利结构的真空,这种不平衡的结局使仅停歇20年的欧洲再次被引爆火药桶,终导致希特勒跨入莱菌非军事区,吞并奥地利,慕尼黑阴谋取下苏台德地区,占领整个捷克斯洛伐克。导致希特勒闪击波兰,拉开二次大战的序幕。
材料二: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史上的空前浩劫,在20 世纪30 年代法西斯势力甚嚣尘上之时,欧洲几个有影响有实力的大国,本可以协调行动,加强联合,共同制止法西斯戕害人类的行为。然而,他们从各自的利益出发,都采取了以邻为壑祸水外引的绥靖策略,给法西斯以可乘之机。对于英法的绥靖政策我们了解较多,但苏联对法西斯德国的绥靖就介绍很少,其实苏联的行为一点不比英法逊色。
(1)根据材料一归纳关于“二战”爆发原因的主要观点。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分析“二战”由局部战争发展为世界大战的原因。并谈谈对世界和平的启示。
(3)开辟欧洲第二战场的是哪个事件。二战和第三次科技革命之间有何联系。
2.选择题- (共12题)
5.
“1500年以前,人类基本上生活在彼此隔绝的地区中。直到1500年前后,各种族集团之间才有了直接的交往。”世界从“彼此隔绝”到“联系在一起”经历了一系列事件,下列有关表述不正确的是
A.欧洲人狂热地追求财富是主要动力 |
B.哥伦布发现了通往印度的新航路 |
C.宋朝发明的指南针为其提供了条件 |
D.这个过程伴随着殖民掠夺和侵略 |
6.
他们提出“我是人,人的一切特性我是无所不有”的口号,歌颂人的智慧和力量,赞美人性的完美与崇高,要求现世幸福和人间欢乐,提倡科学文化知识。他们包括( )
A.达.芬奇 | B.哥伦布 | C.华盛顿 | D.拿破仑 |
7.
在那个距今二百多年前的时代里,殖民地联合起来挑战宗主国是破天荒的大事,宣布独立的北美13 个英属殖民地,在欧洲的法兰西等国家的支持下,与大英帝国的战争一直艰苦地打了八年,才最终赢得了独立。寻找与此相关历史遗迹可以到( )
①波士顿②来克星顿③苏格兰④约克镇⑤华盛顿
①波士顿②来克星顿③苏格兰④约克镇⑤华盛顿
A.①②③ | B.②③⑤ | C.①②④ | D.②④⑤ |
8.
“革命的烈焰将国王推上了断头台,巍城的凯旋门见证了拿破仑创造的奇迹一-这个民族从不畏惧硝烟和战火的洗礼,因为他们更爱自由和真理。”文中被推上断头台的国王是( )
A.查理一世 | B.詹姆士二世 | C.路易十六 | D.罗伯斯庇尔 |
9.
“我们有根据期望文明各国赶紧援助我们..可是这种期望竟然落空! 不仅欧洲人,甚至美洲北部我们的兄弟们,在这场斗争中都....袖手旁观..为了驱逐西班牙人并且建立一个自由政府,我们所必须具备的是什么? 显而易见的,这就是联合。”材料中的“我们”是( )
A.美国人 | B.印度人 | C.南美人 | D.欧洲人 |
10.
1870 年以后,科学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各种新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并迅速应用于工业生产,这大大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下列发展趋势出现于这一阶段的是 ( )
①蒸汽机使用导致环境污染问题开始出现②世界各地的联系更加密切③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交通更加发达④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建立起来
①蒸汽机使用导致环境污染问题开始出现②世界各地的联系更加密切③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交通更加发达④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建立起来
A.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11.
19 世纪的法国思想家托克维尔说。“世界上没有哪一个国家比美国更多地运用18 世纪哲学家在政治问题上的种种最大胆的学说。”托克维尔此处所说的“最大胆的学说”的提出者是( )
A.孟德斯鸠 | B.但丁 | C.马克思 | D.伏尔泰 |
12.
德国工业总产量的激增意味着在海外市场它同英国的竞争十分激烈。英国虽然能在其殖民地保持经济上的优势.但在拉丁美洲、中东和远东却彻底输给了好斗的德国商人……这两个国家都竭力叫嚣,.必须建立起海军力量.以保护商船航线和商般运输。与此有关的是
A.形成以两国为核心的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 |
B.德国法西斯加紧侵略扩张 |
C.引发二战 |
D.争夺的结果是德国战败被分区战领 |
13.
他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提出的相对论为人类研制核武器和和平利用核能提供了理论基础。他还是一个具有高度责任感的社会活动家,在他生命的最后几天,还在一份呼吁和平、防止新的世界大战爆发的宣言上签字。这位伟大的科学家是( )
A.牛顿 | B.达尔文 | C.爱迪生 | D.爱因斯坦 |
14.
1931年凯恩斯说:“几天前我曾在报上看到一则建议,说要开辟一条新路、一条宽阔的公路....这类想法是非常正确的..限制人们靠救济津贴来度日,无事可做,生活郁闷,是不是让他们继续处于这样的境地就好些呢? 当然不是。”下列举措与材料观点相符的是( )
A.大力整顿金融,恢复银行信用 |
B.缩减农业产量,稳定产品价格 |
C.兴建公共工程,增加就业机会 |
D.发放蓝鹰标志,干预工业生产 |
15.
1930 年,希特勒在一次演说中说“如果德国人不能解决自己国家空间缺乏的问题..那他2000 年的历史就付诸东流了。..德国)必须抢占并保有空间。”对希特勒所谓的“空间理论”出台的背景理解正确的是( )
A.经济大危机的爆发 | B.德国法西斯专政建立 |
C.德国冲破凡尔赛体系 | D.法西斯轴心国集团形成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选择题:(1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3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