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西北工业大学附属中学2017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419689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8/3/14

1.综合题(共2题)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如果全球化把欧洲人迈入大洋当作开始的话,那么走在前列的首先是伊比利亚半岛国家。他们以高效的行政机器组织远航,怀揣着传播上帝福音和寻找黄金的期盼揭开了不同种族、不同文明的大碰撞,充满“内在动力”的帆船运载着奴隶、黄金、香料,也洒播着诸如“地球是圆的”等进步光芒。
──巴勒克拉夫《处于变动世界中的历史》
材料二:90年代初的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和中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标志,两大经济体系归为一体,形成了贯穿全球的市场经济……在技术方面,信息技术革命使得信息传递和技术传播的速度大大加快,范围迅速扩展,从而大幅度地降低了交易成本。这不仅直接刺激了国际贸易快速增长和国际资本的迅速流动
——张书琛《世界市场经济的形成和发展》
材料三:美国《世界日报》一篇题为《防止经济一体化成为新的经济奴役》:“抗议人群呼吁的是,世界经济强权正和一小部分跨国公司联手,打着帮助贫穷国家建设的招牌,利用贷款和巨额债务进行不合理的国际分工,使落后国家接受改头换面的金融殖民、技术殖民,并把环境危机等转嫁出去。”
——北京大学教授钱乘旦
(1)依据材料一,概括伊比利亚半岛国家远航的“内在动力”,并结合所学分析其对世界所带来的积极影响。
(2)依据材料二,概括说明20世纪90年代后世界市场进一步发展的原因。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一说当代全球化下,面临哪些全球性问题?综合上述材料,结合你的回答谈谈你对全球化的认识。
2.
历史证明,一个国家的崛起,与它的变革是密不可分的。九年级某班同学以“变革与发展”为主题进行研究,请你参与。
【文明奠基】材料一:富兰克林认为,根据人民的普遍心理,只有国王才是北美的主权权威者。1776年发表的《独立宣言》则历数了英王的25条大罪,将其称为“专制君主”。
——据雷芳《英王在殖民地形象的改变与北美独立意识的形成》
【修正错误】 材料二:“1863年元月1日起,凡在当地人民尚在反抗合众国的任何一州内,或一州的指明地区之内,为人占有而做奴隶的人们都应在那时及以后永远获得自由;合众国政府行政部门,将承认并保障这些人的自由,当他们或他们之中的任何人为自己的自由而作任何努力时,不做任何压制他们的行为。”……马克思高度评价了这部文献,称它是“在联邦成立以来的美国史上最重要的文件”。
——《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不断创新】材料三:(有些学者将罗斯福的经济理论概括为)“私营企业——个人利润经济不应消灭,应当保留。可是,这种经济的运营,并不总是有利于,并不总是促进普遍福利。因此,只要是必要,这种运营就必须由各州和联邦政府作出努力,加以改进和补充。”
——《富兰克林.D.罗斯福时代1929~1945》
【中流砥柱】 材料四: 我们(指美国)就好像(球赛)预备队,先坐在一旁的长凳上瞧人家的。俄国和中国形成先上场的第一队……在球赛进行到球员快要疲乏的时候,我们就应该参加进去作最后的一招,以决定全局的胜利。
——罗斯福(1941年9月)
(1)分析英王形象在北美殖民地人民心中从“主权权威者”变为“专制君主”的原因。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部文献颁布的直接目的是什么?马克思称它是“在联邦成立以来的美国史上最重要的文件”的原因是什么?
(3)材料三中的“不应消灭”与“改进和补充”分别指什么?并说明“罗斯福的经济理论”给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带来什么影响?
(4)依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941年 “俄国形成先上场的第一队”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对于材料中“我们就应该参加进去作最后的一招,以决定全局的胜利”美国是否决定全局的胜利,并说明理由。
(5)综合上述材料,请说明美国的崛起之路对中国有何借鉴意义。

2.选择题(共2题)

3.
下图反映新航路开辟后,人口、动植物及贵金属的流动方向。按移民、黑奴、玉米、白银的流动方向,顺序对应正确的是(  )
A.①③②④B.⑤②④③
C.②④③①D.①②⑤④
4.
第一次工业革命是英国“一枝独秀”,第二次工业革命是各先进国家“遍地开花”的局面,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不正确是(  )
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确立B.美、德等国经济的发展
C.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D.自然科学研究取得重大进展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