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泰兴市济川中学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阶段性检测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419680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9/12/7

1.综合题(共3题)

1.
欧洲既给世界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也曾给世界带来满目疮痍。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文明之源)
材料一 古希腊繁荣的奴隶制经济、典型的民主政治和辉煌的文化艺术,一直为后世所赞叹。雅典以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开启了世界民主政治之先河,为后世留下了一笔宝贵的政治遗产。
(1)在哪一人物当政时期,雅典民主政治达到顶盛?这一时期雅典的最高权力机构是什么?
(觊觎世界)
材料二 勇于探索的航海家为世界大部分地区之间产生和加强联系做出了重要贡献,人类开始走向整体世界,同时伴随而来的是西欧血与火的殖民掠夺……殖民扩张活动为欧洲的资本原始积累做出重要贡献。

——摘编自《大国崛起》

(2)材料二反映的使“人类开始走向整体世界”的是哪一历史事件?依据材料二,指出这一事件还产生了什么影响?
(理论之光)
材料三  1848年以来,没有一个学说像它这样彻底改变着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没有一个学说像它这样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时代感,没有一个学说像它这样善于吸收人类社会不断积累的文明成果而不断焕发科学的青春。
(3)材料三中的学说是指什么?这个学说的成功实践始于哪一重大历史事件?
(战后崛起)
材料四 在西方国家中,法国总统戴高乐首先向美国的领导地位发起挑战。他主张欧洲应该是“欧洲人的欧洲”,主张欧洲联合起来,摆脱美国的控制。

——节选自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Ⅰ教材

(4)据材料四指出欧洲联合的目的。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60年代欧洲联合的标志。
2.
科技创新推动着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的进步。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不断扩大的生产需求成为瓦特等人进行蒸汽机改进的动力。1800—1850年,性能不断提升的蒸汽机被应用到巩固的各种动力机械中。

——摘编自霍伊斯、弗伯斯《科学技术史》

(1)据材料一,找出推动瓦特等人进行技术创新的原因。写出火车机车的发明者。
材料二 在19世纪后期,落后于英国和法国技术的美国技术,突然获得了大发展,并以电灯、打字机、电话以及三样革命性进展——电、汽车和飞机——改变了世界。

——沃尔·特拉斐尔《美国世纪》

(2)写出材料二中汽车和飞机所使用的动力机。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进行这次科技革命的政治条件。
材料三:今天,网络计算机为人们提供了更为广阔和便利的交流空间,人们能够在瞬间弄清楚需要的东西在哪里,自己生产的东西哪里有需求。一个地球村出现了。世界范围内的经济交流空前密切。

——摘编自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文明的传承与交流》

(3)据材料三思考,“互联网”把我们带入了一个什么时代?“一个地球村出现了”反映了怎样的经济发展趋势?
材料四 科学不仅刷新了我们的世界图景,也刷新了我们的日常生活。……然而,在科学成功的背后,我们必须看到一个潜在的危险正显露出来;人类大规模地开发大自然,虽然掌握了更高的能量,有了支配自然界的能力,但却动摇了人类生存的根基。

——摘自吴国盛《科学的历程》

(4)请结合日常生活中的所见所闻,说明科学存在哪些“潜在的危险”
3.
改革除弊,开放兴利。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日本)在西方殖民者坚船利炮的胁迫下,遭遇了巨大的生存危机,出人意料的是它将此作为自己弃旧图新、迎头赶上的历史机遇

——选自《大国崛起》解说词

(1)材料一中日本的这次“弃旧图新”是指哪一历史事件?根据材料一,分析引发这次“弃旧图新”的外部因素。
材料二 (苏俄)彼得格勒省农民说:“我们那里发生过把手枪对着人家太阳穴这样的强制行为,人们很气愤。”吉尔吉斯的农民说:“粮食被收集得象扫帚扫过一样干净,一点也没剩。”

——摘编自王斯德等《苏联兴亡史》

(2)面对材料二中“苏俄农民的气愤和不满”,列宁实施了什么政策?这一政策中的哪一措施改变“粮食被收集得像扫帚扫过一样干净”?
材料三  1932年,罗斯福在马萨诸塞州的一次群众集会上发表演说:“当一个国家的贫困和失业人数超过了国家所能承受的范围和程度,那政策的调整只能成为政府唯一的选择,而且是越来越好。”

——《世界现代史资料汇编》

(3)材料三反映了罗斯福关注什么社会问题?为解决此问题,罗斯福上任后采取了什么措施?
(4)结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的知识,谈谈你对改革创新与国家发展的认识。

2.选择题(共12题)

4.
在研究历史过程中,由于立场不同,对历史事件的解释往往也会产生差异。如果站在美洲土著人立场上对哥伦布和发现美洲新大陆进行评价,其观点最有可能是()
A.英雄,传播欧洲文明
B.强盗,带来深重灾难
C.强盗。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
D.英雄,促进了文明的融合
5.
“华盛顿的行动很感人……为了国家的事业,他却抛弃了养尊处优的生活,离开了家人和朋友,牺牲了自己的舒适环境,把这一切都拿来孤注一掷。”材料中“国家的事业”是指
A.推翻封建制度B.赢得民族独立
C.实现种族平等D.消除南北差异
6.
颁布于1789年,是法国大革命的纲领性文件,其核心是人权与法治,是改造封建社会,引导法国走向近代资本主义社会的指针。这部纲领性文件是
A.《权利法案》B.《人权宣言》
C.《独立宣言》D.《拿破仑法典》
7.
美国南北战争的意义包括
①改变了美国的社会性质  ②解放了黑人奴隶
③维护了国家统一  ④为以后经济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
8.
“任何生物如果以任何方式发生微小但有利于自己的变异,它在复杂且时常变化的生活条件下,就会获得较好的生存机会,因而它就自然被选择。”提出这一理论的是()
A.牛顿B.爱迪生
C.达尔文D.爱因斯坦
9.
1922年2月的华盛顿,美国国务卿休斯难掩得意之色:“多亏了这个条约,对华‘门户开放’终于实现了。”休斯所说的条约是
A.《凡尔赛条约》B.《波茨坦公告》
C.《九国公约》D.《开罗宣言》
10.
1928~1937年,苏联实施了两个五年计划,兴建了6000多个大企业,其主要目的是
A.恢复被战争破坏的经济B.实现农业集体化
C.摆脱经济大危机的影响D.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
11.
“它不仅是苏德战场根本转折点的开始,而且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进程也产生具有决定意义的影响,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关键性战役。”这场战役是
A.凡尔登战役B.莫斯科保卫战
C.百团大战D.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12.
下列关于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A.美国是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
B.美国的扶持促进了日本和西欧经济的发展
C.20世纪90年代,美国出现了以全球化和信息化为特征的“新经济”
D.1968年,英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第二经济大国
13.
美苏战时同盟关系正式破裂,美苏之间“冷战”开始的标志是
A.巴黎和会B.华盛顿会议C.杜鲁门主义D.马歇尔计划
14.
罗斯福在1933年就职演说中说:“只要国家仍处在危急存亡的关头,我就要求国会授予我应付危机的那种唯一最后手段——广泛的行政权。”这说明罗斯福
A.对工业进行了调整
B.逐步走向了独裁
C.要改变资本主义制度
D.要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15.
有人用“巨人林立”来概况当今世界局势,其中美国是霸气仍存的巨人,日本是独脚的巨人,俄罗斯是大病初愈的巨人,中国是迅速崛起的巨人。这是对当今世界哪一发展趋势的形象解读( )
A.世界经济全球化B.世界政治民主化
C.世界格局多极化D.世界文化多元化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1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