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聊城市冠县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419656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8/4/3

1.综合题(共3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1750-1914年间,欧洲人成功地将自己的优势地位转变为世界性的霸权:19世纪末,欧洲势力控制了大部分亚洲和几乎整个非洲地区……三个历史进程一一革命、工业化及帝国主义一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欧洲人……何以逐渐地控制了世界。
—— (美)杰里·本特利赫伯特·齐格勒著《新全球史》
材料三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英国失去了其对外投资的四分之一,法国失去了三分之一,而德国则失去了其全部对外投资……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不可阻挡的革命浪潮席卷诸殖民帝国,极其迅速地结束了欧洲的统治。正如欧洲在19世纪最后20年中迅速获得其大部分殖民地那样,欧洲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同样短的时期内又失去了其大部分殖民地。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著《全球通史》
(1)材料一中,与图1相比,图2闪耀着哪种思想的光辉?与图3相比,图4白色区域的变化主要和哪一事件有关?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欧洲人成功地将自己的优势地位转变为世界性的霸权”的政治和经济因素各是什么?
(3)材料三认为两次世界大战分别对欧洲产生了什么影响?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60年的美国,人口只有俄国的40%,其城市人口却比诚国多一倍;年产铁83万吨(俄国年产35万吨),消耗现代然料的能源是俄国的15倍,铁路长度是俄国的30倍。
材料二 1861以后,俄国外出谋生的农氏数量逐渐增多。19世纪90年代末,俄国矿山和铁路等部门的工人人数增加到179.2万人。这些为俄国贵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材料三 美国南北战争开始时,南方人口900万,其中黑奴占400万。《解放黑人奴隶宣言}成为战争的一个重大转折,等于把南方的数百万黑人奴隶变或了北方的同置军。这场战争,不仅使黑奴成为自由人,而且维护了国家统一,为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进一步扫除了障碍。
(1)材料一反映了1860年俄国和美国的近代化过程中存在哪些不同?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19世纪60年代,俄国和美国推进近代化的方式有何不同?不同的推进近代化的方式解决了哪些相同的问题?
(3)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你汲取到的关于社会发展的经验。
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计划……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今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产品生产和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
——列宁
材料二  1929年,美国的国氏生产总值是1040亿美元,到1932年只剩下580亿美元了,美国损失了一半的财富……富兰克林·罗斯福的“新政”开创了市场经济的新模式。在这种模式中,市场规律这只“看不见的手”和政府干预这只“看得见的手”联合起来,共同影响经济,市场的作用和政府的作用同时得以发挥。
——<<大国崛起·美国>>
(1)材料一中列宁为纠“错”而采取的措施是什么?该措施有何特点?
(2)材料二中使“美国损失了一半的财富”是指什么事件? “新政”的“新”表现在哪里?
(3)上述材料给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带来哪些启示?

2.选择题(共19题)

4.
关于英、美、法资产阶级革命的共同点,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A.都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
B.都推翻了本国的封建统治
C.都对世界历史产生重大影响
D.都有利于本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5.
小明在阅读某历史书时,看到如下描述:

据此推断,这位航海家是
A.迪亚士
B.达·伽马
C.哥伦布
D.麦哲伦
6.
构建知识的结构是学习历史的一项基本能力。下面是某同学编制的知识结构示意图,由此判断他学习的主题是( )
A.近代西方民主发展的进程B.欧洲国家民主独立的过程
C.多民族国家的统一进程D.反对殖民压迫的历程
7.
一位意大利爱国者在1814年写道:“没有人比我更意识到我们应该向拿破仑表示感激,没有人比我更懂得湿润意大利土壤并使之恢复生气的每一滴慷慨的法国人鲜血的价值。”这是指法国大革命
A.摧毁了法国的封建制度
B.控制了欧洲的很多地方
C.传播了进步思想,打击了欧洲封建势力
D.损害了被侵略国家人民的利益
8.
明治维新后,柳生家族的一郎卖了土地到工厂去工作,二郎上了免费的学校。柳生家族生活变化反映出的改革措施有( )
①废藩置县  ②允许土地买卖  ③鼓励发展近代工业  ④提倡文明开化
A.①②④B.②④C.②③④D.③④
9.
有人说,是华盛顿创立了美国,林肯拯救了美国。其中“林肯拯救了美国”是指(    )
A.打败英国殖民者,赢得民族独立B.制定宪法,建立联邦制国家
C.废除黑人奴隶制,维护国家统一D.组建大陆军,起草《独立宣言》
10.
“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起来,全世界受苦的人!……”这首全世界无产阶级的革命战歌﹣﹣《国际歌》,它鼓舞了全世界无产阶级为自己的解放继续战斗。这首歌诞生于下列哪一事件后?
A.《共产党宣言》发表
B.巴黎公社失败
C.英国宪章运动
D.法国大革命
11.
20世纪上半期发生的两次世界大故给人类文明带来了空前的浩劫,深刻影响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以下关于两次世界大战共同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原因都是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B.性质都是帝国主义战争
C.都客观上推动了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D.战后都形成了新的世界格局
12.
希腊神话中的普罗米修斯给人间带来了火种,近代也有一位真实的“普罗米修斯”,发明耐用碳丝灯泡,给人类带来便捷的“火种”,让人们告别了蜡烛和油灯。这位真实的“普罗米修斯”是(  )
A.英国人B.美国人C.法国人D.德国人
13.
以下是德国和奥匈帝国皇帝对1914年某个突发事件的看法。这个突发事件指的是(  )
A.三国同盟的形成   B.三国协约的形成   
C.萨拉热窝事件 D.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
14.
1919年英国《泰晤士报》曾刊登一副标题为“科学革命”,两个副标题为“宇宙新理论”“牛顿观念的破产”的文章。“宇宙新理论”的创立者应是
A.史蒂芬孙B.达尔文C.爱迪生D.爱因斯坦
15.
亨利·福特至今仍被美国公众奉为“最伟大的企业家”。20世纪初,他的一项创举成为20世纪大规模生产的基础。这项创举是指( )
A.工厂中采用蒸汽动力B.建立工厂和工厂制度
C.成功研制第一辆汽车D.采用流水线生产汽车
16.
图示法是我们学习历史的一种常用方法,下图图是不同时期世界形势示意图。其中能够反映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世界形势的是
A.
B.
C.
D.
17.

叶绿体和线粒体的能量转换过程正好相反。

18.

叶绿体和线粒体的能量转换过程正好相反。

19.

叶绿体和线粒体的能量转换过程正好相反。

20.
1932年12月24日,特格韦尔在日记中写道:“这个冬天,在纽约生活和工作的人没有不感到不安的,我的确认为,在现在,从来还没有过这样普遍的失业现象和令人伤感的真正饥寒交迫的苦难。”该日记反映了(   )
A.苏联工业建设的背景B.法西斯统治下的状况
C.罗斯福新政的背景D.二战后美国的状况
21.
如下图漫画描绘的是1945年苏美英三国首脑在雅尔塔会议上的场景。这次会议的主要议题是
A.建立反法西斯统一战线
B.决定三国一致对德宣成
C.讨论开辟欧洲第二战场
D.商议解决战后的重大问题
22.
1630年,美洲加勒比海地区的巴巴多斯经济主要依靠烟草,多数种植者是来自欧洲的自由民和契约佣工,…,1680年—这时甘蔗成为巴巴多斯最重要的经济作物--非洲奴隶已是欧洲人的三倍。”巴巴多斯劳动力构成发生上述变化的直接原因是
A.新航路的开辟B.奴隶贸易的猖獗C.工业革命的完成D.美国的独立

3.填空题(共5题)

23.
《哈姆雷特》是英国文学家____________的代表作;《格尔尼卡》是西班牙画家_______
的代表作。
24.
___________战役是美国独立战争的转折点;___________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25.
马克思、恩格斯联合发表《_____________》,标志着马克思主义诞生;达尔文发表《_____________》,完整地确立了生物进化学说。
26.
法国巴黎公社革命发生于__________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发生于____________年。
27.
第一次世界大战始于l914年7月28日奥匈帝国向__________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始于l939年9月1日德国突袭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19道)

    填空题:(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7

    9星难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