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4题)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英国是自18世纪30年代至19世纪40年代,在世界上第一个基本上完成工业化革命的国家。英国成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当时英国工业革命的动力主要是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是以蒸汽机为动力的机械化带动了英国的工业化。
材料二:南北战争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之间是美国工业化的完成阶段。这是美国工业和美国经济空前发展的时期。……在美国工业化进程中,由于移民不断增加,使劳动力缺乏的问题不断得到解决,从而使美国工业化顺利完成,到20世纪初,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工业强国和最富裕的国家。
材料三:斯大林指出:“工业化的中心、工业化的基础,就是发展重工业(燃料、金属等等)…”。在整个社会主义工业化实施的过程中,苏联党和政府,正是遵循这一方针,在计划中规定的重工业增长指标都是较高的。比如第一个五年计划,工业中重工业与轻工业的发展速度之比为1.85:1。到1932年,同资本主义国家相比,就工业发展速度来讲,苏联已占世界第一位,就工业产量来说,苏联已上升到世界第二位。在卫国战争中,如果没有工业化,如果没有重工业,怎么能够设想在希特勒突然袭击的打击下,处于极为不利地位的苏联人民,能在短时间内变失利为主动终于取得了卫国战争的伟大胜利!
(1)材料一、二中,促使英、美两国完成工业化的原因分别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英、美两国完成工业化的共同原因。
(2)根据材料三,分析苏联工业化建设带来的影响。
材料一:英国是自18世纪30年代至19世纪40年代,在世界上第一个基本上完成工业化革命的国家。英国成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当时英国工业革命的动力主要是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是以蒸汽机为动力的机械化带动了英国的工业化。
材料二:南北战争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之间是美国工业化的完成阶段。这是美国工业和美国经济空前发展的时期。……在美国工业化进程中,由于移民不断增加,使劳动力缺乏的问题不断得到解决,从而使美国工业化顺利完成,到20世纪初,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工业强国和最富裕的国家。
材料三:斯大林指出:“工业化的中心、工业化的基础,就是发展重工业(燃料、金属等等)…”。在整个社会主义工业化实施的过程中,苏联党和政府,正是遵循这一方针,在计划中规定的重工业增长指标都是较高的。比如第一个五年计划,工业中重工业与轻工业的发展速度之比为1.85:1。到1932年,同资本主义国家相比,就工业发展速度来讲,苏联已占世界第一位,就工业产量来说,苏联已上升到世界第二位。在卫国战争中,如果没有工业化,如果没有重工业,怎么能够设想在希特勒突然袭击的打击下,处于极为不利地位的苏联人民,能在短时间内变失利为主动终于取得了卫国战争的伟大胜利!
(1)材料一、二中,促使英、美两国完成工业化的原因分别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英、美两国完成工业化的共同原因。
(2)根据材料三,分析苏联工业化建设带来的影响。
2.
阅读材料,简要问题。
材料一:“诸位会深信,凡是能维护地主阶级的措施,都一一地做到了。”―亚历山大二世
材料二:废藩置县;引进西方技术,殖产兴业,鼓励发展近代工业。1870年设工部省,聘请大批外国专家和技师,引进先进设备和管理方法……;提倡文明开化,实行强制性义务教育;模仿西方国家,实行征兵制,建立常备军。
(1)材料一中,亚历山大二世这段话反映了这次改革的局限性是什么?
(2)材料二反映的是日本历史上的什么重大事件?根据材料,指出最能体现该事件性质的措施。
(3)上述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的共同影响是什么?
材料一:“诸位会深信,凡是能维护地主阶级的措施,都一一地做到了。”―亚历山大二世
材料二:废藩置县;引进西方技术,殖产兴业,鼓励发展近代工业。1870年设工部省,聘请大批外国专家和技师,引进先进设备和管理方法……;提倡文明开化,实行强制性义务教育;模仿西方国家,实行征兵制,建立常备军。
(1)材料一中,亚历山大二世这段话反映了这次改革的局限性是什么?
(2)材料二反映的是日本历史上的什么重大事件?根据材料,指出最能体现该事件性质的措施。
(3)上述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的共同影响是什么?
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29一I933年的世界经济危机期间,德国工业生产下降了40.6%,下降幅度仅次于美国的46.2%,居资本主义世界的第二位。农业生产下降了30%,大批小农破产,佃农人数迅速增加。从1929年9月的德国的失业人数132万人增至1930年9月的300万人,1932年头两个月竟超过600万人。这些只是登记的失业数字,实际的失业情况还要严重得多。
材料二:20世纪30年代的法国经济危机持续时间又特别长,经济形势十分严峻。同时法国的政局也不稳定,内阁更替频繁,使得对德强硬政策难以保持,无可奈何地走上绥靖的道路;加之战后和平主义思想、厌战畏战情绪相当盛行,法国的统治者既受和平主义思潮的影响和制约,又是这一思潮的推行者,绥靖政策只是他们推行这一思潮的产物。
(1)材料一表明德国的经济状况如何?
(2)据材料二,指出造成法国采用“绥靖政策”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3)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上述史实造成的共同影响是什么?
材料一:1929一I933年的世界经济危机期间,德国工业生产下降了40.6%,下降幅度仅次于美国的46.2%,居资本主义世界的第二位。农业生产下降了30%,大批小农破产,佃农人数迅速增加。从1929年9月的德国的失业人数132万人增至1930年9月的300万人,1932年头两个月竟超过600万人。这些只是登记的失业数字,实际的失业情况还要严重得多。
材料二:20世纪30年代的法国经济危机持续时间又特别长,经济形势十分严峻。同时法国的政局也不稳定,内阁更替频繁,使得对德强硬政策难以保持,无可奈何地走上绥靖的道路;加之战后和平主义思想、厌战畏战情绪相当盛行,法国的统治者既受和平主义思潮的影响和制约,又是这一思潮的推行者,绥靖政策只是他们推行这一思潮的产物。
(1)材料一表明德国的经济状况如何?
(2)据材料二,指出造成法国采用“绥靖政策”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3)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上述史实造成的共同影响是什么?
4.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结束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凡尔赛和约》包括一项条款,这项条款明确指出这场战争是“由德国及其盟国的侵略”引起的。这一“战争罪行”的条款不仅仅具有学术价值,因为它还被协约国用来证明它们向战败的同盟国提出支付赔款的要求是有道理的。结果,它激起了一场热烈、持久的争论……所有这些都促成双方继续争论谁应对战争负责。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材料三:作为反法西斯正义战争的产物,雅尔塔体系具有相当的历史进步性。这些历史进步性对战后世界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它共同制约了美国与苏联在产生任何争端时的行为方式,即双方不是以战争手段,而要用和平手段、协商谈判来解决处理……在整体上维持了世界的大和平状态。它将昔日的战争策源地德、日、意等法西斯国家转变为资产阶级民主国家,从而埋葬了发动世界大战的重要根源。它所确立的联合国安理会的“大国一致原则”,使任何一个大国要想发动战争特别是世界大战都受到约束。
一徐蓝《试论稚尔塔体系对战后国际关系的影响》
(1)依据材料一,指出《凡尔赛和约》对战争的责任是怎样认定的?这一认定是否公平?谈谈你的看法。
(2)依据材料二,概括德国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原因。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什么是雅尔塔体系?依据材料三,概述雅尔塔体系对二战后世界产生的积极影响。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的认识。
材料一:结束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凡尔赛和约》包括一项条款,这项条款明确指出这场战争是“由德国及其盟国的侵略”引起的。这一“战争罪行”的条款不仅仅具有学术价值,因为它还被协约国用来证明它们向战败的同盟国提出支付赔款的要求是有道理的。结果,它激起了一场热烈、持久的争论……所有这些都促成双方继续争论谁应对战争负责。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材料三:作为反法西斯正义战争的产物,雅尔塔体系具有相当的历史进步性。这些历史进步性对战后世界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它共同制约了美国与苏联在产生任何争端时的行为方式,即双方不是以战争手段,而要用和平手段、协商谈判来解决处理……在整体上维持了世界的大和平状态。它将昔日的战争策源地德、日、意等法西斯国家转变为资产阶级民主国家,从而埋葬了发动世界大战的重要根源。它所确立的联合国安理会的“大国一致原则”,使任何一个大国要想发动战争特别是世界大战都受到约束。
一徐蓝《试论稚尔塔体系对战后国际关系的影响》
(1)依据材料一,指出《凡尔赛和约》对战争的责任是怎样认定的?这一认定是否公平?谈谈你的看法。
(2)依据材料二,概括德国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原因。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什么是雅尔塔体系?依据材料三,概述雅尔塔体系对二战后世界产生的积极影响。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的认识。
2.选择题- (共15题)
5.
“这是一个黄金时代,(在意大利佛罗伦萨)几乎所有以前消失的自山科目,如诗歌、绘画、雕塑等都复活了。欧洲从迷信的、自我约束的社会,慢慢演变出自山开放的心态。”材料反映了
A.人文主义的流行 |
B.浪漫主义的流行 |
C.现实主义的流行 |
D.自由主义的流行 |
6.
“凡未经国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国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这一材料所反映的现象开始于
A.查理一世统治时期 |
B.克伦威尔执政时期 |
C.《权利法案》颁布后 |
D.查理二世统治时期 |
7.
“当宣布登基的时候,他宣誓忠于1789年的革命原则,也就是说尊重人权、自山、平等,他的一个重要思想就是要通过这个《民法典》,确立革命的原则。”这里的“他”是指
A.但丁 |
B.华盛顿 |
C.拿破仑 |
D.伏尔泰 |
9.
“美国人山此辉煌地创造了一个全新的政府权力机构,那里国会、总统、最高法院三足鼎立,相互制约。”材料中止权鼎立原则确立的自接依据是
A.《权利法案》 |
B.《人权宣言》 |
C.《独立宣言》 |
D.1787年宪法 |
10.
下表是某大洲15-19世纪居民人种变化的估计数值,通过对表中信息的解读,你认为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白人 | 黑人 | 混血人种 | 土著居民 |
1490年 | 0 | 0 | 0 | 50000000 |
1570年 | 138000 | 235000 | 25000 | 9700000 |
1650年 | 725000 | 815000 | 644000 | 9105000 |
1852年 | 1319000 | 1188000 | 62520000 | 8211300 |
A.新航路的开辟 |
B.欧洲资产阶级革命的扩张 |
C.工业革命的兴起 |
D.三角贸易的开展 |
12.
“它是第一部较为完整而系统地阐述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的伟大著作。对全世界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成为世界无产阶级的锐利思想武器。并在百年之后直接影响了中国儿代领学人的政治方针,推动了中国的发展”。这里的“它”是
A.《独立宣言》 |
B.《人权宣言》 |
C.《共产党宣言》 |
D.《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
13.
政策的调整、创新是社会前进的重要推动力。回顾美国历史,19世纪60年代林肯政府的施政措施与20世纪30年代罗斯福新政,在作用上的相同之处是()
A.维护了国家统一 | B.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全面于预 |
C.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 D.清除了国内种族歧视 |
14.
“1914年,萨拉热窝街头,随着塞尔维亚青年的一声枪响,世界被战火燃烧了------假如塞尔维亚民族主义者没有刺杀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夫妇,这场世界战争就不会爆发.”这种说法产生是由于
A.人们认识到恐怖主义的危害 |
B.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们内心造成了巨大伤害 |
C.没有认清一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
D.认为萨拉热窝事件是一战爆发的偶然原因 |
16.
从1933年到二战前夕,美国政府修筑了近1000座飞机场、12000多个运动场、800多座校舍与医院,不仅为工匠、非熟练工人和建筑业创造了就业机会,还给成千上万的失业艺术家提供了形形色色的工作。这种状况出现主要是由于
A.《全国工业复兴法》的颁布 | B.实施“以工代赈”的策略 |
C.制定了两个五年计划 | D.国家强化了对经济的干预 |
17.
蒋介石在日记中写道:“我国签字于共同宣言,罗斯福总统特别对子文(宋子文,时任外交部长)表示:欢迎中国列为四强之一。此言闻之,但有惭惶面已。二十多个交战国共同宣言发表后,中苏美英四国已成反侵略的中心。”材料中“共同宣言”的签署标志着
A.华盛顿会议上中国收回山东主权 |
B.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 |
C.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 |
D.联合国的成立 |
18.
口口口口口口口的结果,使苏军从德军手中夺取了战略主动权,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同时它鼓舞了各国人民同法西斯占领者进行更加坚决的斗争。方格中应填写
A.日本偷袭珍珠港 |
B.斯大林格勒会战 |
C.莫斯科保卫战役 |
D.诺曼底登陆战役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选择题:(1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5
5星难题:0
6星难题:12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0